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92468
内容简介
在国内文学研究领域,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已有许多著作与论文发表,王源的这部《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亦是自具其理论特色与学术价值的成果之一。作者在“导论”中指出,目前已有的相关著述,大多是依据后现代主义观念,选择某一文**流(如先锋小说)或某种主题类型(如乡土小说),或某一作家、某一作品进行分析的;或是将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某些作品,直接作为“中国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文本予以解读。与这些成果所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作者注意由以下两个视点,就此课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其一,明确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作者认为,与独特社会特征相关,在我国,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相关作品中,常常可见的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质素的融合,亦常见不同文学观念之间的碰撞或兼容。仅在价值层面上,即可见出其混搭杂糅的特征,如既有与后现代主义相通的对“自为”存在的小说文本的追求,对“欲望化”价值的张扬和宣泄,对宏大叙事功能的合弃,等等;但又不同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解构一切。这些新时期小说亦不乏基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传统启蒙价值进行反思,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对新的、多元化的审美价值进行开拓与建构,等等。在作者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正是值得肯定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语境中的自适性与自主性发展过程。作者的这类分析与判断,虽还有待于结合更多的典范作品予以更为充分翔实的论证,但作者由“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这一视点得出的基本见解,是切合实际的,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特点,亦有助于更为客观地评价其文学成就,在文学史进程中予以更加精准的定位。
其一,明确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作者认为,与独特社会特征相关,在我国,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相关作品中,常常可见的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质素的融合,亦常见不同文学观念之间的碰撞或兼容。仅在价值层面上,即可见出其混搭杂糅的特征,如既有与后现代主义相通的对“自为”存在的小说文本的追求,对“欲望化”价值的张扬和宣泄,对宏大叙事功能的合弃,等等;但又不同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解构一切。这些新时期小说亦不乏基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传统启蒙价值进行反思,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对新的、多元化的审美价值进行开拓与建构,等等。在作者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正是值得肯定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语境中的自适性与自主性发展过程。作者的这类分析与判断,虽还有待于结合更多的典范作品予以更为充分翔实的论证,但作者由“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这一视点得出的基本见解,是切合实际的,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特点,亦有助于更为客观地评价其文学成就,在文学史进程中予以更加精准的定位。
目 录
绪论
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节 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思潮概述
一、何谓“后现代主义”?
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概述
第二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一、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二、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译介和研究
第三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思潮对新时期文坛的影响
一、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在新时期文坛的批评实践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语境中的自适性发展
一、中国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契合
二、从”舶来品”到自主性成长: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小说观念的嬗变
节 小说本体论的阐释:从功能载体到审美客体的转换
一、传统的小说本体论阐释:功能载体论
二、新时期的小说本体论阐释:审美客体论
第二节 小说叙事论的延展: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突破
第三节 小说价值论的探讨: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权衡
一、功利之“用”:消解宏大层面的功利价值
二、审美之“美”:发掘多样性的审美意味
……
第三章 新时期小说呈现的后现代主义影像
第四章 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追求及特征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视角对于新时期小说发展的价值
第六章 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追求之反思
结语 文学理想的可能性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一、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中国对后现代主义的引进、译介和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对于这种全新的思想和话语范式,中国学界首先是以对其文学理论或文学与文化理论的复合形态的关注和研究来展开的。
20世纪80年代初,董鼎山、袁可嘉等人就开始译介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文学观点和文化理论,如《所谓“后现代派”小说》(《读书》1980年第12期)、《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11期)等,都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和评析。80年代中期,国内有些学者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评介西方文学或文论的成果,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85年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杰姆逊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讲座,其讲稿也被译成中文出版,这一类似“传教仪式”的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国内学者也加大了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译介力度。进入90年代,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在中国学界迅速扩散,并且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译著或论著,如王宁1991年翻译出版了荷兰学者佛克马、伯顿斯选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岳川、尚水1992年编译出版《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刘象愚等1993年翻译出版了哈桑的《后现代的转折》以及1996年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97年杰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等经典性后现代理论著作的中译本的出版,皆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发展到21世纪,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有关译著更为繁多,不仅出现了一些以后现代主义为主题的单行本,如王治河2002年翻译出版大卫·格里芬所编的《超越结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奠基者》,章燕、李自修2007年翻译出版由维克多·泰勒、查尔斯·温奎斯特选编的《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等;还出现了许多系列丛书也对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全面化的密切关注,如王逢振、希利斯·米勒主编的“知识分子图书馆”系列丛书中对德里达、保罗·德曼、杰姆逊等人著作的译介,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剑桥集粹”系列以及周宪、许钧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等,都有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论著的译介。这些译著资料,都将中国学界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关注和了解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广的天地。
……
一、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中国对后现代主义的引进、译介和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对于这种全新的思想和话语范式,中国学界首先是以对其文学理论或文学与文化理论的复合形态的关注和研究来展开的。
20世纪80年代初,董鼎山、袁可嘉等人就开始译介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文学观点和文化理论,如《所谓“后现代派”小说》(《读书》1980年第12期)、《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11期)等,都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和评析。80年代中期,国内有些学者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评介西方文学或文论的成果,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85年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杰姆逊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讲座,其讲稿也被译成中文出版,这一类似“传教仪式”的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国内学者也加大了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译介力度。进入90年代,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在中国学界迅速扩散,并且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译著或论著,如王宁1991年翻译出版了荷兰学者佛克马、伯顿斯选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岳川、尚水1992年编译出版《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刘象愚等1993年翻译出版了哈桑的《后现代的转折》以及1996年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97年杰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等经典性后现代理论著作的中译本的出版,皆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发展到21世纪,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有关译著更为繁多,不仅出现了一些以后现代主义为主题的单行本,如王治河2002年翻译出版大卫·格里芬所编的《超越结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奠基者》,章燕、李自修2007年翻译出版由维克多·泰勒、查尔斯·温奎斯特选编的《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等;还出现了许多系列丛书也对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全面化的密切关注,如王逢振、希利斯·米勒主编的“知识分子图书馆”系列丛书中对德里达、保罗·德曼、杰姆逊等人著作的译介,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剑桥集粹”系列以及周宪、许钧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等,都有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论著的译介。这些译著资料,都将中国学界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文化理论的关注和了解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广的天地。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