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5022
符合日语学习者和日本文学爱好者精致品味的双语阅读系列。“第十八届野间文艺翻译奖”得主岳远坤领衔翻译。日本文学专家选编,日语全文标注假名,添加详细导读注释,日本专家配音朗读
梶井基次郎的作品极富画面感,通过对人物眼中的景致描写,将美丽的风景写意画,忧伤的感情散文化,勾勒出散文诗般的短篇构造。
本书收录《柠檬》等多部短篇,代表了梶井基次郎创作的几个阶段。《柠檬》是其早期的作品,也是被谈论*多的一部。短短的文章当中充满了荒诞的想象和倦怠的情绪,压抑中暗含着期待,幽默中透露着无奈,惹人发笑,却又让人沉默。从内容上来说,《冬日》更像是作者心境的转折点。《乐器的幻觉》《黑暗中的画卷》等延续了《冬日》以来的幻觉意象。
城のある町にて/有城楼的城镇
母親(断片)/母亲(节选)
泥濘/泥泞
路上/路上
過古/过往
雪後/雪后
冬の日/冬日
楽器的幻覚/乐器般的幻觉
闇の絵巻/黑暗画卷
从内容上来说,《冬日》更像是作者心境的转折点。幻觉成为作者后期创作的关键词。《乐器般的幻觉》《黑暗画卷》等延续了《冬日》以来的幻觉意象。
梶井基次郎的文字充满了浪漫色彩,虽然忧郁但并不晦涩,作品简单易读,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本书精心挑选了梶井比较有特色的几篇文章,同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用语特色与真情实感,译文减少了意译的内容,采取直译的形式,更加忠实于原文的行文特色,以期方便日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进行中日对照阅读。
导读
病痛中的灵魂
——梶井基次郎及其创作
一、文学青年梶井基次郎
1924 年 4 月,23 岁的梶井基次郎结束了在京都的高中生活,踏上了去往东京帝国大学的求学之路。第二年 1 月,《 青空 》杂志的创刊号登载了梶井的短篇小说《 柠檬 》。
从此,梶井的所感所想变成了铅字。短短的文章当中充满 了荒诞的想象和倦怠的情绪,压抑中暗含着期待,幽默中
透露着无奈,惹人发笑,却又让人沉默。这是梶井真正意
义上的部作品,同时也是其作品当中被人们谈论多 的一部。1932 年 3 月 24 日凌晨 2 点,梶井基次郎因肺结 核等其他并发症走完了他短短 31 年的人生历程。而他的 文学之路,事实上只持续了 7 年多一点的时光。
回顾梶井基次郎短短的一生,绝称不上是精彩。他曾
经受哥哥影响,一度想要成为工程师,后来或许是生来就 具备的文学素质,或许是爱读的松尾芭蕉、夏目漱石与川 端康成的作品给予了他深刻的影响,又或许是与文学青年
们的交往促使了他的转变,再或许是京都的生活为他带来 了诗意的萌芽,梶井基次郎渐渐失去了学理工的兴趣,慢 慢踏上了文学的道路。在梶井的文章中,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一个人生,他喜欢文学,所以心思细腻而敏感,会无意间被一些细节触碰或感动。他的生活充满了幻想
, 然而这 些幻想却带着一丝丝的悲伤。
梶井基次郎的作品,在其生前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他的作品突然得到高度评价,是在他死后 3 年的昭和九年( 1934 年 )。这一年,在三好达治等生前一帮好友的努力 下,他的全集次得以出版。同时代的一流作家川端康成、
横光利一、井伏鳟二、小林秀雄等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肺病患者梶井基次郎
如果要为梶井基次郎的人生和文学创作寻找几个关键词,个关键词则非“ 肺炎 ”莫属。梶井基次郎的祖母患
有肺炎,舔舐祖母吃过的糖,让梶井家的兄弟五个都多少 有了初期感染的症状。后来他逐渐出现了发烧、肋膜炎、 咳嗽、肺尖黏膜炎等症状。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 一直处于休学的状态。他曾一度转到三重县姐夫家疗养, 后又回到大阪自己的家。到 1932 年
3 月去世之前,病情 都是时好时坏。肺病如影相随,始终折磨着作为文学青年 的梶井基次郎,却也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梶井的文学。
三、梶井基次郎的作品特色
1. 忧伤的基调
疾病与疼痛成为梶井作品中的常客。不止肺病,他的 作品中有很多人物都是患病的人,比如《 柠檬 》中的“ 我 ”因为患有肺病而深感不安,《 有城楼的城镇
》中的姐姐几次患病,《 冬日 》中的主人公尧暗暗坚守着病死前的安静 时光,《 黑暗画卷 》中的“ 我 ”长时间在疗养院度过。生病,
是作品中人物的常态。生病,带来的不只是病痛,还有焦 躁的情绪与不安的灵魂。梶井基次郎一边用他敏锐的神经 试图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一边却因为时不时侵扰的病痛 陷入悲伤的情绪中。对他来说,同时感受的,还有对生与
死的不安与犹疑。病痛让梶井基次郎和他的主人公们变得 忧郁,这让他们感觉到一种“ 无法言状的不祥之感 ”,也使 得梶井基次郎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感伤的色彩。对生 命旅程的不可探知,生病中的痛苦与焦躁,与周围人的隔
离感,时时让他和他笔下的人物处于一种伤感的状态。感 伤成为他作品的主基调。这些感伤已经不单单是主人公们 的触景生情,而是演变为一种习惯。他们在这忧郁的情绪 中彷徨、不安、焦虑、倦怠,恰恰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
悲伤的美感。
2. 诗意的创作 因为肺病,梶井变得细腻敏感。或许作者本来就是一个细腻的人,而病痛更加夸大了这种细腻的表达方式。梶 井善于观察微小的事物,而感动也经常来自不经意间的
一些细节。樱花的美丽让人觉得可疑,车窗外的风景和人 家颇有情趣,柠檬为“ 我 ”带来清凉的感觉。作品中人物的
内心,时刻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小细节而波动,或悲伤或愉 快,或是无法言说的感动。作者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一种诗意的形式表达出来,铃木二三雄则进一步将他的作品概括为“ 心象风景的文学
”。不同于私小说对人物之间感情 纠葛的描写,梶井基次郎的作品通过对人物眼中的景致描
写,将外在的感觉内在化,美丽的风景写意画,忧伤的感
情散文化,勾勒出类似于散文诗一般的短篇构造。
3. 幻觉与光影 梶井基次郎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幻觉。病痛的折磨让他充满了对死的不安,而他自己却又不停地期待着, 或许前方真的会出现什么奇迹。于是幻觉伴随着某种或远 或近的期待时不时地出现。梶井的作品当中有大量或真实 或模糊的幻觉、梦境以及空想。放置在画册上的柠檬有可 能是一枚炸弹,月光下的影子里隐藏着真实的人生,缓缓 转过头来的路人或许是一个妖怪,乐器、水瓶都有可能给
主人公带来各种奇异的幻想。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不可思 议的幻想,与作者对生与死、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想交织在 一起。
而这幻觉总是伴随在光与影当中。福永武彦认为“ 梶 井基次郎的主题就是光与影 ”,这些大量出现的光和影不 仅构成和推动了主人公的每一次幻想,而且勾勒出了作品 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调动了读者的感官。随着疾病的一进 一退,主人公对光与影显示出了不同的偏爱。他有时候更 喜欢带有光芒的世界,会在小说中追逐着冬日的阳光 ;但 是另外一些时候,黑暗却又带给他更多的安心感。
四、梶井基次郎与时代
当然, 梶井基次郎的感情并不属于他一个 人, 他的悲伤也连接着整个时代的荒芜与变 迁。小林秀雄在《 中央公论
》二月号里面的《 文艺时评——梶井基次郎与嘉 村几多 》中评价梶井的作品“ 表现了近代知识人的颓废,或
者是衰弱 ”,认为“ 他对时代的叛逆是在戏谑之间完成的 ”, 认为梶井的作品当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一种特点。
《 柠檬 》发表于关东大地震之后,人们在恐惧与不安中看到旧的秩序轰然倒塌,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点正在逐渐生成。人们在焦躁与摇摆中开始追求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和新的感觉。而这全新的一切是福是祸都未可知。他的不 安不仅是个人的不安,也是整个时代的不安。伊藤整针对
当时的时代潮流,将梶井的神经过敏和倦怠称作“ 大正时 期知识阶层特别是文人的日常,或者说是一种定型的心理状态 ”。
五、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的梶井作品代表了梶井基次郎的几个创 作阶段。《 柠檬 》和《 有城楼的城镇
》是作者早期的作品, 疾病、忧伤已经出现在作品当中,但是此时的心境正如《 有城楼的城镇
》中所描述的那样,渴望安静的美好,对自 己的将来还有着些许的期待。从内容上来说,《 冬日 》更像是作者心境的转折点。幻
觉成为作者后期创作的关键词。《 乐器般的幻觉 》《 黑暗画卷 》等延续了《 冬日 》以来的幻觉意象。
梶井基次郎的文字充满了浪漫色彩,虽然忧郁但并不 晦涩,作品简单易读,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好的阅读 材料。本书精心挑选了梶井比较有特色的 10 篇文章,同时,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用语特色与真情实感,译 文减少了意译的内容,采取直译的形式,更加忠实于原文
的行文特色,以期方便日语学习者和日本文学爱好者进行 中日对照阅读。
作为读者,此刻就让我们跟随梶井基次郎的文字,去 感受其诗意的感伤和光与影的变幻。或许,当你从作品中 猛然抬头时,才会发现简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那么值得
珍惜。
于永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