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97506
第一部分头与颈部
病例001左侧颞枕叶环形强化肿块伴周围明显水肿 /
病例002右额叶镰旁明显强化类圆形肿块 /
病例003左颞叶显著强化肿块累及邻近颅骨 /
病例004基底核区实性为主肿块伴小圆形囊变 /
病例005左颞叶巨大囊实性肿块伴薄层灶周水肿 /
病例006左额顶叶多条等信号灶伴不同形态强化及明显灶周水肿 /
病例007右侧枕叶明显强化结节伴邻近脑膜强化 /
病例008右颞顶叶白质区2个类圆形混杂信号灶伴明显强化
/
病例009右颞枕叶类圆形高信号病灶伴周边低信号环 /
病例010双顶枕叶及胼胝体压部DWI对称性高信号病变 /
病例011左侧小脑半球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 /
病例012右侧小脑半球均质明显强化肿块 /
病例013脑室内不规则囊实性肿块伴脑室扩大 /
病例014右侧脑室三角区囊实性肿块伴幕上脑室扩大 /
病例015鞍区明显强化肿块伴侵袭性生长 /
病例016鞍内不均匀强化占位病变累及左侧海绵窦 /
病例017垂体增大伴垂体柄增粗 /
病例018右额叶镰旁囊实性肿块伴邻近脑膜线样强化 /
病例019右额叶广基强化肿块伴“脑膜尾征” /
病例020左颞叶皮质内明显强化结节 /
病例021左额骨内板下梭形脑膜肿瘤 /
病例022右侧额颞部跨颅骨生长肿块伴脑膜强化 /
病例023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强化 /
病例024右顶骨局限性骨质破坏伴病灶明显强化 /
病例025右侧桥小脑角不规则囊性病变 /
病例026左桥小脑角半圆形囊性病变 /
病例027右侧颈静脉孔区分叶状囊实性肿块 /
病例028颈髓内卵圆形混杂低信号结节 /
病例029脊髓圆锥囊实性结节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
病例030右眼底非均质性肿块 /
病例031右侧眼肌增粗伴眼球突出 /
病例032右眼眶内侧肌锥外椭圆形血管瘤 /
病例033右眼球后部新月形肿块伴条块状钙化 /
病例034右侧眼睑内不均匀强化结节伴眼睑肿胀 /
病例035彩超左眼球内“乳头状”高回声结节 /
病例036儿童右侧眶内球后不均匀强化肿块 /
病例037鼻咽部不均匀强化肿块突入鼻咽腔 /
病例038左颞骨破坏肿块内环形钙化 /
病例039左侧咽旁间隙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 /
病例040右颞下窝密度不均匀肿块伴邻近骨质压迫性吸收 /
病例041左颞下窝分叶状强化肿块 /
病例042左上颌窦混杂信号病变伴窦腔扩大 /
病例043右侧翼腭窝肿块坏死囊变伴环形强化 /
病例044右耳垂旁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 /
病例045右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伴不均匀强化 /
第二部分胸部
病例046左上肺团块状病灶伴灶周局限性肺气肿 /
病例047双肺弥漫性网织结节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
病例048双肺大片状磨玻璃影伴网隔索条状影 /
病例049双肺多发无强化结节伴支气管扩张及全内脏反位 /
病例050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
病例051双上中肺多发实性及磨玻璃结节伴周围晕征 /
病例052右中下肺大片实变经抗炎治疗无效 /
病例053双肺弥漫性网格粟粒影伴气管支气管壁增厚钙化 /
病例054两肺多发边界模糊的结节团块状病变 /
病例055小儿右肺门区肿块并右上叶膨胀不全 /
病例056双肺多发大小不一囊性病灶伴细支气管周围结节 /
病例057双上肺多发结节伴右侧胸腔积液 /
病例058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伴间断咯血 /
病例059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伴网格索条状影 /
病例060双中下肺胸膜下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及结节状影 /
病例061左上肺长片状实变伴不规则条状含气影 /
病例062右肺散在分布大小形态不一的实性病灶 /
病例063左下肺巨大厚壁空洞伴气液平面 /
病例064右肺上叶边界清楚的孤立结节 /
病例065右肺浅分叶肿块伴右中叶支气管钙化灶 /
病例066左上肺类圆形肿块伴点状钙化及小片脂肪密度 /
病例067右上肺类圆形结节伴大部分钙化与左上肺类圆形密度均匀肿块 /
病例068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延时强化肿块 /
病例069左上肺纵隔旁肿块伴多发斑片状钙化 /
病例070前上纵隔多发囊实性肿块与大血管分界不清 /
病例071后纵隔肿块渐进性强化伴分支样钙化 /
病例072前纵隔分叶状肿块包绕部分大血管 /
病例073后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伴瘤内斑片状钙化 /
病例074纵隔肿块包绕大血管 /
病例075左前上纵隔轮廓光滑的巨大低密度肿块 /
病例076右胸腔密度均匀的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 /
病例077左后胸壁强化肿块伴肺内散在小结节 /
第三部分腹盆部
病例078右肝囊实性肿块伴周边花瓣样强化 /
病例079右肝混杂密度(信号)肿块伴延时强化 /
病例080左肝囊实性肿块伴环形强化与右肝顶部稍低密度肿块伴延时强化 /
病例081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结节和肿块伴延时强化 /
病例082左肝混杂密度肿块伴不均匀延时强化 /
病例083右肝囊实性肿块伴囊内分隔 /
病例084肝内多发T1高信号T2低等信号结节病变 /
病例085左肝内叶延时强化肿块 /
病例086肝脏弥漫分布低密度结节有延时强化 /
病例087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灶伴轻度环形强化 /
病例088肝内多发大小不一低密度灶有轻度延时强化 /
病例089肝脏弥漫性肿大伴多发密度高低不等的结节 /
病例090肝右叶低密度(信号)肿块伴延时强化 /
病例091肝大伴多发边界模糊的低密度(信号)灶 /
病例092右肝低密度结节具“快进快出”强化特点 /
病例093肝门区混杂密度肿块伴包膜环形强化 /
病例094肝右叶无强化低密度结节 /
病例095右肝叶低密度结节有延时强化 /
病例096脾脏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伴延时强化 /
病例097脾脏巨大混杂密度肿块伴索条状钙化 /
病例098脾脏外向生长肿块有囊变和钙化 /
病例099脾脏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伴渐进性强化 /
病例100胸腹腔多发大小不一结节有明显强化 /
病例101胰头部软组织肿块伴蜂窝状环形强化 /
病例102胰头类圆形囊实性肿块 /
病例103胰头多房囊性包块伴分隔钙化 /
病例104胰腺巨大囊性肿块 /
病例105腹部巨大囊实性肿块与胰腺分界不清 /
病例106胰尾部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 /
病例107胰尾类圆形囊性肿块伴分隔和钙化 /
病例108胰腺尾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侵犯脾脏 /
病例109左肾上腺区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肿块 /
病例110双侧肾上腺结节伴点状钙化 /
病例111左肾肿块伴中央“星”状延时强化 /
病例112右肾密度不均匀肿块累及肾盂 /
病例113左肾分叶状肿块伴中央星芒状低密度 /
病例114左、右肾囊性病变伴囊内片絮状强化影 /
病例115右肾巨大密度不均匀肿块 /
病例116左、右肾内肿块伴轻中度强化 /
病例117双肾混杂密度肿块伴不均匀强化 /
病例118左、右肾环形强化囊性病变 /
病例119食管下段和胃肠道管壁广泛环形增厚伴大量腹水 /
病例120十二指肠巨大不均匀强化肿块不伴肠道梗阻 /
病例121十二指肠球部类圆形密度均匀肿块 /
病例122胃窦和十二指肠壁弥漫性增厚 /
病例123肝门区无明显强化类圆形等密度块影 /
病例124左中腹部小肠聚集包裹伴近端十二指肠扩张 /
病例125腹膜后轮廓清楚的囊性包块 /
病例126腹膜后富血供肿块伴持续明显强化 /
病例127腹膜后巨大囊实性肿块伴不均匀强化 /
病例128腹膜后有斑片状钙化肿块伴明显强化 /
病例129骶骨右前方混杂信号肿块伴向心性延时强化 /
病例130右侧肝肾间隙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 /
病例131右肾区环形钙化肿块 /
病例132腹膜后腰椎和腰大肌前缘囊实性肿块伴环形强化 /
病例133右中腹部脊椎右前方纵向分布长圆形混杂信号肿块 /
病例134肝肾间隙巨大肿块伴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
病例135腹膜后形态不规则肿块伴斑片状钙化 /
病例136腹膜后主动脉右侧多房囊样包块 /
病例137前腹壁内侧密度不均匀团块伴多发小环形强化 /
病例138右侧肾旁基底部朝向腹膜的长圆形肿块 /
病例139膀胱左前壁显著强化结节 /
病例140膀胱内巨大分叶状肿块 /
病例141膀胱内宽基底结节或肿块 /
病例142盆腔左侧附件区伴脂肪密度的囊实性肿块 /
病例143子宫右后方等T1短T2肿块伴轻度不均匀强化 /
病例144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 /
病例145盆腔直肠子宫间隙不规则稍低密度肿块 /
病例146盆腔巨大分叶状肿块伴不均匀强化 /
病例147骶前间隙囊性肿块 /
病例148骶前间隙囊性包块直肠受压左移 /
病例149左腹壁长圆形肿块伴中度延时强化 /
第四部分骨关节与软组织
病例150右手第1腕掌关节反复半脱位伴进行性活动障碍 /
病例151脊椎骨骺和四肢骨端发育不良并关节退变畸形 /
病例152L4椎体局灶性骨质破坏伴周边硬化 /
病例153脊椎退行性病变 /
病例154不寻常的椎管内占位病变 /
病例155少年硬脊膜外占位病变 /
病例156T6椎体、椎弓根及邻近肋骨膨胀性骨质破坏 /
病例157椎管内“千足虫” /
病例158硬脊膜囊止点上移 /
病例159髋臼边缘“骨赘” /
病例160下颌骨无痛性局限性骨质破坏 /
病例161T1椎体骨质破坏塌陷伴巨大软组织肿块 /
病例162胸骨局限性骨质破坏伴不规则高密度骨壳 /
病例163右后胸腔巨大肿块伴邻近第8后肋膨胀性骨质破坏 /
病例164T10椎体和附件骨质破坏伴压缩骨折和椎旁软组织肿块 /
病例165C3右侧椎体、附件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 /
病例166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伴下部胸椎右旁肿块 /
病例167L1~L2平面右后侧腹壁巨大肿块 /
病例168S1单发骨质破坏伴边缘硬化 /
病例169右股骨下段不规则形异常信号病变 /
病例170左股骨下段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
病例171左股骨转子间椭圆形稍高密度肿块 /
病例172右股骨粗隆间囊样骨质破坏伴边缘硬化 /
病例173L4/5腰椎结核伴椎旁脓肿 /
病例174骶骨溶骨性骨质破坏 /
病例175左大腿内侧骨软骨瘤伴强化软组织肿块 /
病例176左胫骨下段内侧皮质局限骨质破坏伴硬化边 /
病例177跟骨囊样骨质破坏伴硬化边 /
病例178跟骨骨瘤 /
病例179左大腿皮下包膜强化类圆形肿块 /
病例180颈前逐渐增大囊性包块 /
病例181右臀部进行性增大软组织肿块 /
病例182左颈部无痛性巨大非均质性肿块 /
病例183左小腿软组织内血管瘤 /
病例184右小腿后方环形强化软组织肿块 /
索引585
第一部分
头与头颈部Part One
General
Comment
病例001左侧颞枕叶环形强化肿块伴周围明显水肿第一部分头与头颈部病例001左侧颞枕叶环形强化肿块伴周围明显水肿
【临床资料】
男,60岁。头晕头痛伴呕吐1个月余。
【影像学表现】
MRI扫描(图A、图B、图C分别为轴位T1WI、T2WI)显示左侧颞、枕、顶部混杂信号团块状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周围见大片不规则指状水肿信号;增强扫描(图D、图E、图F分别为轴位及冠状位像)显示病灶边缘环状强化,呈卵圆形,环壁厚薄不一,病灶内见片状不均匀强化,肿瘤与硬膜呈锐角相交,未见明显脑膜尾征。左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稍右移。
【鉴别诊断要点】
本例肿块位于幕上,MRI呈稍长T等、长T2混杂信号影,环状强化,瘤周水肿明显,患者为老年人,应考虑成人幕上常见的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原发性淋巴瘤等鉴别诊断。
1.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45岁以上成人,肿瘤形态不规则,体积常较大,坏死、囊变、出血多见,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都较明显,肿瘤血液供应丰富,增强扫描肿瘤呈花环状强化,可见壁结节。本例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MRI表现与其类似,应首先予以考虑。
2.转移瘤:发病年龄较大,一般有原发肿瘤病史;肿瘤常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区,常多发,坏死、出血多见,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均较明显,典型表现为“小结节、大水肿”;增强扫描以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为主;本例肿块虽灶周水肿明显,但肿瘤体积较大,且患者无原发肿瘤病史,转移瘤可能性小。
3.原发性淋巴瘤:肿瘤多见于大脑半球表面、丘脑基底核或脑室旁区;CT平扫多呈等或稍高密度实性肿块,很少有坏死囊变或出血、钙化;MRI多为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多为轻、中度,增强扫描一般为明显强化,可呈“团块状”或“脐凹状”强化。本例肿块位于颞枕部,坏死囊变明显,灶周水肿显著,不符合淋巴瘤的典型表现。
本例术前影像诊断考虑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与病理】
病理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小结】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胚胎源性神经上皮肿瘤,由原始未分化的小圆细胞构成,具有多种分化倾向,最早由Hart 和Earle于1973 年报道,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于中枢神经系统胚胎瘤,删除了PNET术语。本例病例诊断为老病例,当时病理诊断用PNET名称,为了讨论方便,本文仍沿用PNET名称。PNET的WHO 分级为Ⅳ级,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极差。临床上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发生率低,80%PNET位于幕下小脑部位,20%位于幕上,占儿童幕上肿瘤的
1%~ 5%。PNET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病情发展快,多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
PNET大多位于深部侧脑室周围,以侧脑室旁的额顶皮髓交界区多见,肿瘤可坏死囊变,病理上具有侵袭性及沿脑脊液种植播散转移的特点。
CT平扫以不均匀等或高密度为主,部分有钙化;MRI特点为肿瘤体积大,虽然呈浸润性生长,但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轻度分叶状,信号多不均匀,偶有出血,坏死囊变多见,瘤周水肿无或较轻。T1WI 信号均为等低或低信号;T2WI上肿瘤实质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MRI增强后均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可呈“蜂窝状”强化;与大多数脑内肿瘤T2WI 呈高信号明显不同的是PNET实质部分T2WI为等信号,与小脑的髓母细胞瘤相似,在颅内肿瘤中较有特征性。DWI显示肿瘤呈高信号,可能与细胞核大、胞质少、细胞核质比率高有关。磁共振波谱
(MRS)显示胆碱(Cho)含量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 丙氨酸含量下降,可见肌醇峰(MI)和脂质峰(Lip),并出现特征性的牛磺酸峰(Tau)。晚期可见沿脑脊液播散的转移病灶。
幕上PNET出现沿脑膜播散时则预后不良;当MRI疑诊为幕上PNET时应常规行脊髓MRI;脑脊液检查可能发现PNET细胞。幕上PNET因为少见常被误诊为其他肿瘤。
本例患者由于发生在老年人,罕见,病变位于幕上,明显囊变,瘤周水肿显著,表现不典型,术前误诊为胶质母细胞瘤。
当患者为年轻人,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出现幕上较大肿瘤,部位较深,特别肿瘤位于额顶皮髓交界区,有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占位效应明显而水肿较轻时,应想到PNET的可能性。
〔李秋云肖曼君李德泰谭长连〕参考文献
[1]Shi H,Kong X,Xu H,et al.MRI features of intracrani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in adults:comparing with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J]Huazhong Univ of Sci Technology Med Sci,2004,24(1):99102.
[2]Pickuth D,Leutloff U.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 in adults.[J]Br J
Radiol,1996,69(817):15.
[3]Erdem E,Zimmerman RA,Haselgrove JC,et al.Diffsionweighted imaging and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ery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J].Neuroradiology,2001,43(11):927.
[4]Majos C,Alonso J,Aguilera C,et al.Adult primitive neurectodermal
tumor:proton MR spectroscopic finding
possible applicatio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J].Radiolgy,2002,225(2):556.
[5]赖丽莎,刘国顺,魏新华,等.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4):47.
[6]姜旭红,郑红伟.中枢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2):1215.
[7]郑红伟,祁佩红,薛鹏,等.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表现和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9):12331237.
[8]李文华,金惠明,张忠德,等.儿童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
CT、MRI和病理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4):194.病例002右额叶镰旁明显强化类圆形肿块病例002右额叶镰旁明显强化类圆形肿块
【临床资料】
男,19岁。头痛伴呕吐10天。
体格检查:嗅觉有减退,左眼视力50,右眼49,鼻唇沟无变浅,Rime试验( ),深浅反射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超声:腹膜后多个低回声淋巴结,较大者约121 mm×43 mm。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及血生化等无异常。
【影像学表现】
MRI平扫(图A、图B分别为轴位T1WI、T2WI)右额叶镰旁见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55 cm×5 cm×6 cm,边界清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散在分布小片长T1、T2信号灶,周围见长T1、长T2水肿信号,增强扫描(图C、图D分别为冠状位及轴位)显示病灶明显强化,内见索条状强化血管影及斑点状无强化区,未见脑膜尾征,右侧脑室额角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左移。CT平扫未见明显钙化。
【鉴别诊断要点】
本例肿块位于右额叶镰旁,呈类圆形,边界清楚,明显强化,灶周水肿相对较轻。
鉴别诊断应考虑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等。
1.脑膜瘤:好发于成年人,典型良性脑膜瘤多呈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皮质和白质受压塌陷和变形、相邻骨质常见增生性改变,肿块在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周围纤维性包膜呈线形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性强化,邻近脑膜具有特征性的“脑膜尾征”。本例肿块位于额叶镰旁,虽缺乏典型“脑膜尾征”,但形态、信号特点及增强表现与脑膜瘤类似,应予考虑。
2.血管外皮细胞瘤:是起源于脑膜间质毛细血管外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硬脑膜或静脉窦附近,影像表现类似脑膜瘤,但具有一定的恶性倾向,如肿瘤生长迅速,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T2WI 信号混杂,易囊变坏死,可引起邻近骨质溶骨性破坏;常见血管流空信号影,窄基底与脑膜相连,“脑膜尾征”少,CT平扫无钙化。本例肿块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类似,窄基底与脑膜相连,无“脑膜尾征”,血管外皮细胞瘤不能除外。
3.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以上皮样细胞为特征的血管内皮肿瘤。主要发生在软组织内,发生于颅内者罕见;在WHO(201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脑膜间质肿瘤,生物学行为属交界性或不确定性肿瘤。肿瘤容易出血为其特点,CT平扫因瘤内出血表现为高密度,肿瘤实质部分呈等密度;MRI上T1WI、T2WI上因不同时间的出血而表现信号混杂,可见低信号血管流空影,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部分病灶内可有囊变,周围为血管源性水肿。本例肿块未见明显出血信号及血管流空,鉴于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软组织内,发生于颅内者罕见,故可能性小。
4.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在WHO(201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归为中枢神经系统胚胎瘤,NOS]一般病情发展迅速,具有侵袭性和沿脑脊液播散转移的特点;肿瘤位于脑内,体积通常较大,钙化常见,囊变较明显,囊变部分可见壁结节,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均匀强化,有坏死囊变者呈不规则环形强化,瘤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本例肿块CT平扫及MRI未显示钙化征象,囊变不明显,肿块轮廓尚清楚,对周围组织无明显侵袭,瘤周水肿较明显,不支持。
术前诊断意见:考虑脑膜富血供肿瘤,以脑膜瘤或血管外皮瘤可能性大。
【手术与病理】
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多量,核染色质粗糙,核分裂象多见。
免疫组化标记:嗜铬蛋白ACgA(+),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病理诊断: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小结】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除传统的内分泌器官外,还可见于呼吸道、胃肠道、皮肤等多个部位,发生于颅内者极为罕见。
WHO对头颈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遵循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典型类癌(高分化NEC),非典型类癌(中分化NEC),小细胞癌(低分化NEC)和副神经节瘤。在免疫组化检查中,CgA和Syn 敏感性及特异性强,常用作诊断指标,NSE敏感性强,但特异性差,CgA还可作为判断疗效和提示肿瘤复发的标记物;电镜下癌细胞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
颅内NEC的临床表现除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颅高压症状外,主要出现的是病变部位受损产生的定位体征,现有病例未见神经内分泌激素相关的临床症状。
影像学表现:根据现有为数不多的个案报道及结合本例,颅内 NEC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有实性,也有囊实性。实性肿瘤呈团块状,边界清楚,密度(信号)不均匀,周围水肿一般较轻;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强化,病灶内见条索状强化血管,占位效应明显,即使肿块广基与脑膜相连,亦未见脑膜尾征;肿瘤常位于脑内,也可位于颅内脑组织外。因报道的病例较少,尚需进一步积累资料。
本例肿块位于右额叶邻近大脑镰旁,边界清楚,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术前诊断意见为富血供肿瘤,以脑膜瘤或血管外皮瘤可能性大。因颅内NEC极为罕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难以定性,诊断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化。
〔李秋云李德泰谭长连〕参考文献
[1]孙亚,王丽娟,王丽琼.颅内神经内分泌癌一例[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4):378.
[2]彭林,程江鹏,黄理金,等.颅内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5):597598.
[3]李旭,高方友,蒋伟峰,等.小脑半球囊实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贵州医药,2013,37(12):11301132.
[4]黄文勇,徐晓,黎水仙,等.肺复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4):458460.
[5]杨秋霞,吴静,张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5):418421.
[6]Ferlito A,Strojan P,Lewis Js Jr,et al.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a distinct clinicopathologic entit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4,271(8):20932095.
[7]Manome Y,Yamaoka R,Yuhki K,et al.Intracranial
invasion of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a case report[J].No Shinkei
Geka,1990,18(5):48348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