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6197280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累计而成的。这个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其实人生兜兜转转就是个圆,有的人走了-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作者何权峰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拿破仑”、被誉为*贴近人性的心灵作家,作品《格局》销量良好,销量过百万册,特别推出他的沉淀佳作《初心》。
•本书通过42个回归初心的人生哲学,不需要四处旅行发现新大陆、不需要3年存100万、更不需要打走身边的“小人”,只要松开试图掌控一切的双手,人生的舵盘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自己的手里!
•翻开书页,全球各行各业精英的初心会呈现在眼前,比如:霍金、巴菲特、比尔•盖茨、马化腾、俞敏洪等,他们的人生哲学将让你感悟不一样的人生:活在当下,当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是看似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信念!
颠覆创新,不忘初心。
初心,能让我们保持纯净;能否我们即使身陷泥淖,仍洁白无瑕。来时是赤孑,归时莫忘仍怀一颗初心。
初心就是保持*初的状态,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被自己固有的想法所箍禁。*初,我们出发,心怀理想。但是慢慢地,我们的理想被名利取代。保持初心,就是要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
初心相当于理想、志向、目标、目的性、信念,对生命的态度的总和。初心的实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许荆棘丛生,步履维坚;也许悬崖峭壁,万丈深渊,头破血流。这个时候需要保持初心,拿出一往无前、死而后已的勇气。如描述乔布斯的话一样:命运大起大落,而他因为内心的坚强,初衷不改。
作者从找回本心开始起笔,举例说明如何与自己和解,凡事不过分追求世事完美,利用反向思维也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点明“活在当下”才是解决问题*有效的途径,由此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如何能够从生活中看到光明。
五岁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快乐是人生的关键。
上学以后,老师问我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我写下“快乐”,他们说我没搞清楚题目,我告诉他们,是他们没搞清楚人生。
─—摇滚乐巨星 约翰·列侬
常有读者写信给我述说自己的烦恼。有些人说:“我常执着于负面情绪和念头,要如何改善?”有些人多年来一直陷溺在心灵的黑暗深处:自卑、恐惧、愤恨、罪疚、沮丧……还有些人面对人生困境与关于挫败的种种问题,无所适从。
会问这些问题表示大家并没有搞清楚。当你说:我太执着于负面情绪和念头,要如何改善?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如果你知道自己抓着垃圾,需要有人教你抛弃吗?需要努力来丢掉吗?如果你了解,自然就会丢掉。
我常说:去解决一个问题事实上并不是要去解决它,而是去了解它,答案并不是在它的外面,它隐藏在问题里面。这也是本书想传达的重点。
了解——
“自在”,不是让人喜欢你,而是喜不喜欢随你。
“价值”,不在别人的嘴里,而是在自己的心里。
“自由”,是不怕讨人厌,当你可以勇敢拒绝别人,你就自由自在。
了解——
“怒气”,并不是对方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很在乎。
“经验”,不是事物在烦扰你,而是你的想法在烦扰你。
“争吵”,不管谁先开始,只要“不说后一句话”,所有问题与纷争自然会结束,不是吗?
有件事大家必须明白:了解问题,并不能回避问题,而是看清自己的问题就能不再陷入其中。
如果我是痛苦的,而我想变得快乐,这种变得快乐的努力,就会造成更大的痛苦,因为痛苦依旧存在,重要的是去了解痛苦是什么:“我为何会痛苦?为何有那么多焦虑?为何那么多苦恼?是什么内在的因素引起的?”看清那些因素,你就免于痛苦的束缚,这就是领悟。
当你领悟“逆境”是上天的祝福;“敌人”其实是贵人;“罪疚”不是你的错;“改变”,不是让人跌落,而是让我们起飞。那些焦虑、苦恼和痛苦自然烟消云散。就好像你在一个黑暗的房间点一支蜡烛,突然间那个黑暗就消失了。
然后你就会明白“平安”,不是外境的风平浪静,而是内心的平静;你就会领略“缺憾”,人生不全是美好,但你可以欣赏其中的美好,并学会“随缘”,有什么,就享受什么。
大部分人都想创造梦想中的生活,追逐我们想要的一切,对自己、孩子、伴侣怀着很高的期待,不过,这也是人们一直不快乐的原因。
你不断对人失望,想过吗?这“期望”是你的,还是他们的?
你不断“追求”,却有更多的不满,为什么?因为欲望的本质就是不满足。
所以,关键并不在于不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期待别人给你想要的东西,而是要改变想要的东西。
难道大家不觉得关爱、幸福和感恩才是喜乐之源,而这钥匙就握在你手里。
想得到爱,先学会“自爱”,你必须先拥有,而不是找一个人来弥补自己没有的;想要美好“爱情”,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想要“幸福”,不是要去追求,而是要去感受。如果你没感受到,那是你欠缺了一份“感恩”的心。
人生本该轻松自在,简单富足—─“领悟”两个字,找回那个微笑的自己。
颠覆创新,不忘初心。
初心,能让我们保持纯净;能否我们即使身陷泥淖,仍洁白无瑕。来时是赤孑,归时莫忘仍怀一颗初心。
——史铁生
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霍金
我一直都知道我会变得富有。我认为自己从来没对此产生过一丝怀疑。
切实执行你的梦想,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梦想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比尔•盖茨
工作5、6年的时候,我花的钱不是买书就是买电脑。
人不能自卑,自卑把自己看得太低,什么事都做不成; 人不能自傲,自傲把自己看太高,*后没有人能看得起你。人*重要的是别太关注别人的眼光,不断和自己比,和自己较劲,让自己成熟和进步,取得自己的天地。在别人眼中活自己,永远是别人眼光的附庸,在自己眼中活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俞敏洪
世界上*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可以无中生有的就是梦想。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
——刘强东
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宋庆龄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
花开自美,评语由人。
——诗人 王家春
什么时候你会不自在?当你发现有人看着你,当你开始担心别人对你有什么看法,你就变得不自在。对吗?
人们全都活在别人的看法里,全都在意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的论断。可是,别人的看法是没有标准的,就像有人觉得长发好看,有人认为短发好看,到底要听谁的?某人说你优秀,另一个又说你差劲,如何判断呢?
有一个年轻人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称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禅师说:“比如同样一斤米,若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主妇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只值一块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成粽子后,它可卖到三块钱;在做饼的人看来,它被加工成饼干可卖五块;在味精厂的人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可卖十几块;在酒商看来,它可以酿成酒,可卖四十元,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禅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如果你不看好自己,有谁会看好你?
诗人王家春说:“花开自美,评语由人。”就像湖里的荷花,只顾亭亭玉立即可,不必在意行人是在观赏荷花,还是选择欣赏陆地上的玫瑰。
有人不欣赏荷花,它一点都不在意,只是你一厢情愿。若你不喜欢或讨厌它,它也不会受到影响,那是你的事。它开花,并不是因为别人的赞赏,也不是因为会得到任何反馈。它们只是做自己。
多年以前,我若是看到有人在我上课或演讲的场合打瞌睡,心中就会感到不悦,心想:“是不是我讲得不够精彩,否则别人怎么会睡着了?”后来我想通了,其实,他为什么打瞌睡,谁知道?别人有什么反应,是别人的问题。不是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要喜欢我,我也不是喜欢世上的所有人。怎么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欢我呢?
自在,就是“当别人不在”——这就是我,喜不喜欢随你!
不怕讨人厌
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处于枷锁之中。
——法国哲学家 卢梭
有位忧心的学生问了一个两难的问题:“我不想答应同学邀约,又怕拒绝了,他不高兴,以后不理我,我该怎么办?”
我说:“那要谢谢他,他给了你自由。”
当人们认同你、喜欢你时,常常取走你的自由,因为你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你必须处处迎合。当他们不认同你或不理你时,他们不再对你期待,你反而自由了,不是吗?
有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某天突然发布了结婚的消息,大家惊讶之余,私底下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看好他的婚姻。
只是,跌破大家眼镜的是,婚后的他竟仿佛脱胎换骨,彻底变了一个人。
周末,他不再通宵达旦地玩乐,甚至连应酬也是能免则免。他的转变,让那些以前与他一起玩乐的朋友们很不习惯。
他们试着诱惑他,希望他如从前一般,继续跟着他们夜夜笙歌——“每天闷在家里多没意思!”“跟我们出来玩一玩,别告诉老婆,不就好了?”
可是,他都不为所动地拒绝了。
朋友们渐渐觉得无趣,却又忍不住好奇地问:“每天乖乖上班、下班、回家,不觉得很无聊吗?”“结婚后你的日子过得这么苦闷,你怎么受得了?”
“不。”他摇摇头,“我不但不会受不了,还觉得很快乐呢。”
有朋友不以为然地说:“唉,如果是我,我才不结婚呢!结了婚之后,被婚姻、家庭绑得死死的,一点自由都没有。”
“因为我对‘自由’的想法改变了。以前我以为随心所欲才是自由。可是,我现在明白了……”他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很多人都不能真正理解自由,自由并不仅仅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的是可以拒绝你不想做的事。
每隔一阵子,都要恭敬地拒绝许多邀约,采访、聚会、演讲……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得把时间留给自己,倾全力地做好手上的事。
再如,我需要不被人打扰的独处时间,可以静下来读书、写作、思考问题和做计划。所以,我经常关掉手机、不回复别人来电,更少主动打电话给人,朋友一开始也抱怨连连,后来慢慢就成了习惯。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培养勇气的步,就是不怕讨人厌,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自由,活出真我。”我完全同意。当你可以勇敢拒绝别人的要求,你就自由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