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663032
★推荐1.不可不知的的单身经济潮流
《单身经济学》以经济学原理分析单身群体消费特点的书。无论是男性女性,单身群体的储蓄意愿都偏低,且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随着单身人群的逐年壮大,市场中形成了一部分相对固定、有相同特征的消费群体,并促进了相关产业及服务行业的发展,由此催生了单身经济迅速崛起。
★推荐2.与其调侃“剩男剩女”,不如把握单身经济的风口
单身经济催生了巨大的消费,“双十一”这个震撼全球零售业的网络购物大狂欢当初真是以象征单身的“光棍节”作为营销噱头。单身经济在中国方兴未艾,蕴藏着无数商机。当你还把“剩男剩女结婚难”当成谈资时,有远见的商家早就开始为单身消费者的“痛点”服务。读点《单身经济学》,认清未来消费市场的新风口。
★推荐3.你了解单身人群的消费偏好吗?
单身人群的消费特征跟其他群体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消费意愿远高于储蓄意愿,重视改善生活品质,喜欢使用专为单身人士量身打造的单人份商品。《单身经济学》深入揭示单身人群的消费偏好,让商家更好地把握单身消费者的特定需求。
《单身经济学》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单身经济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单身经济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第1章 效用最大化:单身是理性经济人的选择
从万元一只的手袋说起——奢侈品 002
婚姻需要很大的投入——交易费用 006
婚姻之外的预期回报——机会成本 009
独立女性更愿意为自己埋单——财务自由 013
单身时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跳蚤效应 017
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贸易壁垒 022
提升爱情市盈率——资源配置 027
第2章 路径依赖:单身男女事业向左,婚姻向右
谁在对婚姻挑三拣四——选择成本 032
工作彻底解放了女性——囚徒困境 037
单身女性中的女强人——路径依赖 041
事业有成才是最好的保障——道德风险 045
选择了事业的单身女子——沉没成本 049
爱情不是男人的避难所——买方垄断 053
第3章 非价格竞争:单身男女是这样炼成的
当穷小子爱上拜金女——资源禀赋 058
迟婚的男士:没面包就要挨饿——销售费用 062
大龄单身女:追求爱情也看重物质——风险厌恶者 065
投资心态错位才不肯出手——规模收益递减 069
婚恋进程受家庭的影响——捆绑销售 073
高举“非诚勿扰”的大旗——垄断的无谓损失 077
最好的伴侣是自己——边际效应 081
错估形势导致情路坎坷——谈判经济学 085
那些与婚姻割裂的人——产品生命周期 089
第4章 资本收益:单身是贵族,也是生意
赚钱要懂“单身经济学”——经济利润 094
“买买买”,消费成为孤独新解药——冲动型消费 098
婚恋网站成为风投“香饽饽”——信息不对称 103
针对单身男女开发的网络游戏——比较优势 108
小户型房子更受单身人士青睐——消费偏好 112
谁是小型家电的消费者——性价比 117
不孤独的食物美学——供需机制 121
有情侣衫,就有光棍衫——扩张路径 125
把单身腕链变成恋爱通行证——预期利润 129
第5章 消费层级:在花钱中实现个人保值增值
单身族更热衷参加培训——价值投资 134
单身女性喜欢美容、健身——保值增值 139
聚会场合是单身者的天堂——规模收益递增 142
玩具、宠物商店火爆——需求定律 146
男人喜欢买车,女人喜欢买房——保障投资 150
只有AA制是不够的——经济规则 154
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用——新节俭主义 157
第6章 博弈论——三十不嫁,不婚族的经济看板
三十岁,获得持续赚钱的能力——财富状况 162
为什么一线城市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看不见的手 167
择偶也要看“本钱”——效用曲线 171
“钻石王老五”为何做不婚族——逆向选择 175
找个对象,还是养条狗——替代品 180
那些独身者的价值观——最优决策 184
离婚可怕,没安全感更可怕——隐成本 188
别让虚荣心吃光了你的口袋——财政赤字 192
年纪越大,结婚压力越大——边际递减 196
单身是不愿将就的结果——雷布森选择 200
附 录
单身消费的四大趋势 204
独立女性更愿意为自己埋单——财务自由
一个人收入的多寡,对他的性格所产生的影响,常常不弱于(即使稍差一些)获得收入的方法所产生的影响。
在一个随性自由的时代,没人愿意将就着过日子。如果对方不是令人满意的那个人,那么自己情愿享受单身的自由和洒脱。今天,越来越多的女人不着急结婚了,并非是因为她们不愿意找一个伴侣过二人世界,而是因为如果这种生活比单身的日子更糟,她们情愿维持现状。
与男友同居前,李然是一家外企的营销主管。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她对未来的同居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想象,渴望享受二人世界的浪漫与甜蜜。然而,踏入这扇大门后,李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开始的时候,男友还保持着恋爱期间处处殷勤的做派,然而过了几个月就画风突变。原来那个体贴周到的人不见了,男友像换了一个人。想象一下:自己伺候了一天客户,还没下班就开始盘算着晚饭怎么搭配食材;回到家里,洗衣机里堆满了脏衣服;忙碌半天做好了晚饭,男友吃完甩手去打游戏了,留下自己收拾残局。
显然,这不是李然想要的生活,她不允许自己在这样的日子里沉沦,耗尽人生的美好。与男友多次沟通之后,对方始终没有根本性改变,于是李然果断与之分手,重新回归自己以前自由、快乐、美好的单身生活。
一般来说,高收入女性群体过了依附男人解决生存问题的阶段,她们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在获得财务自由的同时大胆追求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在对待婚姻这件事上,她们最大的特征是不再委屈自己。如果遇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则她们甚至会一直保持单身。
◎单身女性不着急结婚的经济因素
单身女性日益增多,并引起广泛关注,我们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传统社会里,很多女性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往往需要依附于家庭才能生活。于是,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途径。到了适婚的年龄,女人为了及时把自己嫁出去,甚至会降低要求;至于双方是否有感情基础,也并不重要,因为经济因素占据了首要位置。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很多女性在经济上开始独立,自然对婚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传统婚姻无法带来爱情意义上的幸福。当女性不再受制于经济问题时,她们就摆脱了婚姻中生存功能的制约,开始追求心理上的满足感。
今天,那些实现经济独立的女性不再过于看重男性的财富,而是更注重他们的容貌、气质、品位以及双方的契合度。如果找不到满意的结婚对象,那么与其随便找一个人凑合过日子,她们宁愿自己挣钱自己花,享受一个人的种种美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实现财务自由的女性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婚姻变得挑剔起来,无疑会错过某些适合结婚的对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婚姻市场的真实行情产生了误判。女性盲目乐观估价而导致脱离实际,也要承受嫁不出去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与社会压力。
◎五成中国单身女性从经济独立步入轻奢
国内一家婚恋网站发布的《2017年中国单身女性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单身女性表示,当今女性多才、多艺、有才华,不但颜值高、身材好,而且工作能力强、收入高。在她们的潜意识中,提升自我能力,拼才华、学识与职业技能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不再依靠男人成了最显著的特征。
此外,调研还显示,超八成的单身女性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12.32%的单身女性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人群占7.28%。在高收入的女性人群中,北京、上海、深圳、福州、广州、南京、长沙、成都、东莞、杭州的单身女性占比居全国前十。
不难发现,新一代单身女性有着很强的消费能力,并且她们不再满足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消费,而是或多或少有额外消费的规划,体现了高品质的生活水准。除了把剩下的钱存起来,另外五成女性已从经济独立步入“轻奢女性”的行列——有买房、买车的能力,有购买奢侈品的资本,有额外长途旅行的经费。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时代单身职业女性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再过早踏入婚姻,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体验、物质层面的享受,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生活质量与品位。与此同时,她们的结婚年龄也后移,进一步壮大了单身人群的队伍。
一旦从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些离开男人独立生活的女性更愿意为自己埋单。经济独立带来精神层面的革命,她们对自己更认可,并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当然,她们对未来的婚姻生活也抱有更高的期待,既会追求物质方面的财富,也会考虑精神层面的和谐。
【经济学解读】
许多女性实现经济独立以后,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与其说“单身贵族”是婚前的一种状态,不如说是财务自由带来的结果。单身女性的增多证明择偶困难是双向的,这与整个社会的变迁有关,表明经济自由让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降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