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1173丛书名: 无
供给经济学和供应学派的奠基之作,被誉为里根革命的改革圣经,在美国销售超过100万册。
本书作者系供应学派代表人物,全球“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是20世纪知名的经济思想家。
美国近20年来发生的经济事件和金融危机,进一步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财富与贫困》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拓展了供给经济学的内涵。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依然如火如荼,本书恰逢其时。作者在书中探讨的以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对于当下中国正在持续进行的税改,也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借鉴。
在一个被饥荒、贫穷和疾病撕得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极少数人控制的财富比其实际需求多出几千倍。这些巨大的不平等,似乎与所有的合理原则背道而驰。为什么要允许这种情况存在呢?财富与贫困,这个亘古以来的宏大话题,我们又该如何解?
如同《国富论》一样,当乔治·吉尔德于1981年首次发表《财富与贫穷》这本书时,它阐述的供给学派的资本、分配和财富理论,使之被誉为供给经济学的*流分析,并成为当时正在进行的里根革命的经济学奠基作品。
而当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正艰难复苏之际,这部作品以21世纪新版本的姿态重回论坛。
作者从贫困的本源和财富的本质讲起,从历史和政策的角度,对美国政府的福利制度、就业制度、货币制度等做了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政策见解和建议。
作为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吉尔德依然坚持其一贯的立场和思想:需要在政策方面有积极的转变,为企业投资和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自由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重视生产和供给,特别是企业家的才能;政府应该通过减税而不是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
中国经济的改革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变,其中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对中国的理论和实务界都有很好的启示。
推荐序 / III
自 序 企业的秘密 /
VIII
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的使命
第一章 胜利者的悲歌 / 002
第二章 受挫的经济 / 012
第三章 “给予”的回报 / 032
第四章 供给学派 / 061
第五章 财富的本质 / 090
第六章 贫困的本质 / 117
第七章 企业家的未来 / 136
第八章 阶级之间的冲突 / 152
第九章 反对财富的斗争 / 168
第二部分 政策危机
第十章 福利和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 / 180
第十一章 福利体系的扩张 /
195
第十二章 关于歧视的误解 / 218
第十三章 就业的困惑 / 238
第十四章 政府创造就业的幻象 / 258
第十五章 阿瑟·拉弗的供给学派与自由主义经济学派 / 285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的状况 / 317
第十七章 服务业的生产率 / 347
第十八章 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 365
第三部分 信仰驱动的经济
第十九章 经济是以个人能动性为基础的 / 392
第二十章 鲁莽的酿酒商 / 409
第二十一章 信仰的必要性 / 429
后 记 供给侧解决方案 / 445
致 谢 / 465
注 释 / 473
企业的秘密
财富与贫困是人类生活和经济的核心主题。在《财富与贫困》一书出版30年后,爆发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全球金融危机。于是,我再一次开始全身心地研究这些主题。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一度萎靡不振,吉米·卡特总统似乎打算向苏联举起白旗,伊朗扣押了美国的人质,石油和黄金价格持续暴涨,似乎发出了绝望尖厉的警报,美国的银行遭遇了“倒挂的收益率曲线”,迫切需要注入新的资本。苏联在石油市场上迅速获得了巨额财富,就连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开始为苏联经济那令人震撼的强劲增长发出惊呼,而当时我就宣称苏联必然趋于消亡。
但我不得不承认,即使苏联消亡,资本主义也没有取得相应的胜利。即使是最雄辩、最老练的企业家精神捍卫者欧文·克里斯托尔(Irving Kristol),也只是写了一本《为资本主义欢呼》(Two Cheers for Capitalism),之后便湮没无闻了。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财富与贫困》是对克里斯托尔做出的一个很好的回应。我在本书中提出了一套精心设计的供给侧理论,克里斯托尔之前其实也帮助阐明了这一点。
我写道,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实践上的成功,是“所有糟糕体系中最好的一个”,是慈善机构和监管机构认为的退而求其次的妥协,也不仅仅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是被罗斯福新政拯救过来的。这套制度是人类创造力和自由的体现,是通过信仰来克服物质力量约束的经济体制,是一种不断创造的动态力量,推动企业的成本不断下降,并创造更多的财富。我和供给学派的同伴都认同《财富与贫困》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即税收是一种关键的成本,是获得收入和投资回报时必须付出的成本,当税率降低,人们的收入就会增加。
收入增长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即使在供给学派内部也是如此。一些人含蓄地接受了收入增长源于“斯金纳箱”行为模式的说法,认为政府采取降低税率等刺激措施之后,企业家的工作和冒险行为就会获得更多回报,这会刺激企业家产生应激反应,最终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然而,对于一个成功的经济体而言,驱动力更多是来自畅通无阻的信息流,而不是断断续续的激励措施。资本主义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不是激励系统。增加的收入并非仅仅来自“胡萝卜加大棒”的制度安排,而是来自生产性知识的形成与运用。
倡导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过于关注激励,而不注重通过构建顺畅的信息流为企业家创造稳定的创业环境。这样只能刺激资本家去寻求政府的担保和补贴,使企业家的工作变得僵化,变得没有意义。这更助长了“资本主义建立在贪婪基础上”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增长、企业获利和政府税收的根源不在于激励和回报的加强,而在于知识和信息的扩展。
追求知识不是一场自相残杀的达尔文式斗争。在资本主义中,赢家并不会吃掉输家,而是教他们如何通过信息的传播赢得胜利。这不是一场一人成功必然以他人失败为代价的零和博弈,自由经济体能够实现双赢和相互学习。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一个贪婪的体系,它依赖于企业运作的一个黄金法则,即别人交好运等于你自己也交了好运。这条黄金法则适用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核心。它不仅创造财富、克服贫穷,还有利于维持和加强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
我的灵感来源之一是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他是芝加哥大学的法学和经济学教授,我在本书中引用了他的观点。虽然一开始他的观点在我的脑海里有些模糊,但我很快就理解了,并引用了很多,贯穿本书始终。他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利他主义,要求企业家多考虑他人的需求。他写道:“如果个人不能理解和迎合他人的需求,就不能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因为利他主义的培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所以市场经济也能培养出同情和慈善,而不会毁掉个体。”
我从波斯纳手中接过了利他主义的旗帜,并挥舞着它走在供给学派的前列。安·兰德(Ayn Rand)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福特霍尔论坛上最后一次发表公开演讲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批判我的观点了。我其实非常钦佩安·兰德,她在面对苏联的恐怖和暴政时,敢于为资本主义进行道德上的辩护。但对于基督教的利他主义,她始终怀有一种无法平息的敌意,一部分原因在于她自己过于简单地坚持无神论,以及她蔑视那些伪善的神职人员。
当时,如同现在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对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浪费进行批判。麻省理工学院的莱斯特·瑟罗(Lester Thurow)提出了“零和社会”的观点,认为富人的任何收益都是从穷人和中产阶级那里榨取而来的。令人敬畏的耶鲁牧师威廉·斯隆·科芬(William Sloane Coffin)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的贪婪和它造成的环境破坏。霍华德·津恩(Howard Zinn)和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谴责西方资本主义驱逐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并谴责以色列驱逐了巴勒斯坦人。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上课时引导学生们关注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心理殖民和霸权压榨。
除了左翼精英知识分子和学者以外,全球的知识分子都普遍认为资本家的阔绰日子快结束了,似乎每一种资源都在减少。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是奥巴马总统的科技顾问和气象专家,他曾经在伯克利为全球人口爆炸性增长而哀叹。他甚至在《人口炸弹》(Population Bomb)一书中主张在供水系统中增加绝育药物,因为他预测,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2000年将爆发全球饥荒。
经济学家们将经济学描述为对稀缺资源的分配,这是失之偏颇的。事实上,经济学在更大程度上讲的是如何创造资源、创造财富。财富来自不断扩大的信息池,创造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的思想。
正如吉尔德所说,现代政府假装促进经济增长,实际上却固执地阻碍经济增长。他们通过无尽的税收、规则和制度实现这一目标,而财富的创造者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确保官僚机构的利益,而不是扩大现有的企业或建立新的企业。政府试图迫使企业家按照政府机构的臆想重塑自己。
如果你读过吉尔德的书,就会明白,财富创造其实是释放乐观思想、创造力和人类积极本性的结果。
投入时间去阅读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吧,理解里面的深刻见解和教训之后,你获得的回报将大大超过*轰动的首发新股带给你的回报。
——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 《福布斯》杂志总编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