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324123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从来都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关注领域。作为中欧尽早启动双边自贸区建设可行性研究而做的前期学术性探究,本书运用扎实的材料与数据,使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得出重要建设性结论:中欧达成自贸区建设共识后,对双方经济增长、产业提升、贸易改善都有积极作用。本书不仅为中国与欧盟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预见的理性根据,还对政策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序
前言
章 中国—欧盟货物贸易
一、 中欧贸易发展态势和特点
二、 中欧农产品贸易
三、 中欧关税比较
四、 贸易管理
五、 中欧货物贸易前景
第二章 服务业市场准入
一、 中欧服务贸易发展与服务业开放对比
二、 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与外资准入
三、 欧盟的服务贸易政策与服务业市场开放
四、 中欧服务贸易前景
第三章 非关税措施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二、 动植物卫生检疫(SPS)
三、 中欧非关税壁垒减让前景
第四章 政府采购
一、 欧盟对外签署自贸协定中有关政府采购的诉求
二、 中国加入GPA谈判的出价情况
三、 中欧政府采购市场壁垒情况
四、 中欧政府采购领域合作前景
第五章 知识产权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与执行发展
二、 中欧各自签署的自贸协定中知识产权内容比较
三、 中欧知识产权合作前景
第六章 国有企业与公平竞争
一、 国有企业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二、 欧盟对国有企业的一般诉求
三、 欧盟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诉求
四、 中欧国有企业合作前景
第七章 投资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投资规则演变
二、 中国国际投资协定政策的实践
三、 欧盟国际投资协定政策的实践
四、 中欧FTA框架下投资合作前景
第八章 中欧自贸区经济影响测算
一、 关于CGE模型
二、 测算依据考量
三、 模型测算分析
四、 结论
附件其他主要国家模型测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历史性的访问,中欧双方发表题为《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条件成熟时签订全面深入的自贸协定”,标志着双边自贸区问题开始进入中欧双方的议事日程。为促进中欧经贸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谋划和建立中欧经贸合作制度安排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国家首批25家高端智库之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将中欧自贸区建设列为前瞻性课题。近日,作为该项前瞻性课题的成果——《连接丝路两端:中欧自贸区建设》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l 中欧知识产权分歧主要是发展差异
中国与欧盟在知识产权合作中的主要问题首先仍然是双方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差异,这与中国当前在对外贸易协定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水平有关系。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立法20世纪80年代才拉开序幕,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执法相对更晚。与欧盟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形成由法院、警察、海关三者构成的执法体系不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采用以行政和司法相结合的手段,这也是欧盟一直诟病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中国的知识产权执法仍存在改善的空间。在欧盟的知识产权侵权国家名单中,中国仍然在列;按照欧盟公布的数据,欧盟海关发现的假冒产品中有41%来自中国。再次,欧盟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向中国提出的诸多利益诉求大幅超出TRIPS规定,典型的如欧盟关于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限的建议。
l 竞争政策
欧盟认为中国政府经常对国企进行大量的无条件的补贴,是难以接受的。为此欧盟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与中国磋商解决“补贴”问题。补贴不解决,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欧方企业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
在竞争政策方面,欧盟对我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的竞争政策尚未涉及“特定补贴”。即对外自由贸协定中还没有对禁止性补贴进行定义。而这问题的症结在于国有企业当前仍可以获得无条件的、或者优惠性的实质性补贴;二是中国的竞争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涵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等在内的竞争政策,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及《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但是在有关竞争政策的透明性、程序法、能力建设等方面,中国仍需要提高执行力。如欧盟认为中国《反垄断法》似乎主要针对外国企业,证据之一就是国内企业并购并没有像应该做到的那样进行申报,对未申报没有采取何种惩罚措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