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78322
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倾情作序推荐。
台湾地区知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游乾桂的家庭教育作品。
首次系统地提出早期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7种核心竞争力理论:谦虚、阅读、怀疑、穷理、专精、关怀、时间管理。
本书是台湾知名心理学家游乾桂的家庭教育类作品,讨论的是父母要尽早开发孩子的智慧,主要开发7种潜在的智慧:谦虚、阅读、怀疑、穷理、专精、关怀、时间。这7种智慧是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做事习惯、养成好心性、好人格,掌握为人处世的智慧,进而有所成就、实现美满人生的基础。
在这个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未来决定一个孩子成败的软实力是什么?父母应该怎样为孩子提早打造持久的竞争力?
台湾*心灵导师、美好生活大师游乾桂告诉你:谦虚、阅读、怀疑、穷理、专精、关怀、时间管理等7种智慧,是现在孩子*需要培养的能力,是未来*有竞争力的软实力,唯有及早开启孩子潜藏的这7种智慧,他们将来才有可能拥有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懂得谦虚,才能海纳百川,和谐人际关系,争取到更多的助力。
喜欢阅读,才能开拓眼界和视野,构建人生大格局。
懂得怀疑,不畏权威,不唯书,多视角,提升想象力。
懂得穷理,才能多想多看,培养理性思维,培养创造力。
培养专精,培养匠人精神,创出一方专业品质。
培养人文关怀,树立敬畏心态,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管理时间,才能活出有品质的人生。
目录
推荐序(朱永新) / 01
自序 / 05
第一章 谦虚的智慧 / 001
浩瀚的宇宙 / 004
人类多么无能 / 005
抢阳光的树 / 006
神秘的海洋 / 009
人类与细菌 / 010
小细菌学问大 / 011
虚怀若谷 / 012
跟孩子学习 / 014
谦虚赢得信任 / 015
不耻下问 / 016
第二章 阅读的智慧 / 019
主动的阅读 / 021
掌握内涵的阅读 / 024
天天都是读书日 / 026
主题阅读 / 028
深入阅读 / 030
迷恋木建筑 / 031
意外的收获 / 033
读书必以气质相近 / 034
获取别人的理念 / 036
有意思的旅行 / 037
重新展读历史 / 039
徜徉旧书摊中 / 040
藏书有妙用 / 042
书有两种 / 043
大自然藏着大学问 / 045
沙中取金 / 046
一切从基础做起 / 048
第三章 怀疑的智慧 / 049
怀疑是深究的开始 / 052
当学问的密探 / 054
灵光乍现 / 055
远古时代曾出现高度文明 / 057
生命很多样 / 060
尽信书不如无书 / 061
怀疑有理 / 063
第四章 穷理的智慧 / 065
逆向思考更有意思 / 068
伐木赚学费 / 069
花招百出的骗术 / 071
一坛药
40万台元 / 073
解剖命运 / 074
眼见不足以为凭 / 076
事出有因 / 078
植物也会思考 / 079
找出更有意思的答案 / 081
台湾人的随便精神 / 084
穷理三要素 / 085
有疑必查 / 087
第五章 专精的智慧 / 091
事少钱多靠效率 / 094
认真思考何谓专业 / 095
人生第一个专栏 / 096
自己磨出圆珠笔芯 / 098
木工马丁的故事 / 099
对着空气练习理发 / 101
厉害的修表人 / 102
父亲的独门绝活 / 103
做笔记勤剪报 / 105
怎样写好作文 / 107
练了
64年的气功老师 / 110
第六章 关怀的智慧 / 111
慈悲心更重要 / 113
红豆饼爷爷 / 116
善念基金 / 118
关了诊所去救人的医生 / 120
短视毁了文化 / 121
医治生病的地球 / 122
失德的科学家 / 124
每个人都可以普惠众生 / 125
卖健康观念的直销者 / 126
可敬的种菜人 / 127
第七章 时间的智慧 / 131
被偷走的时间 / 134
一年看
1000个小时电视 / 135
我的忙碌童年 / 136
0.1>
0 / 139
虚度人生,一无所有 / 140
有品质的时间 / 143
千金难买亲子情 / 145
高人玩世 / 146
兴趣的魔力 / 148
前言
智慧之书:给父母及青少年
严冬才刚收尾,早春已来报到,微风细雨之间,花把山野染得红黄绿紫,美不胜收,真是踏青好季节。我与旅居国外多年的老朋友,驱车前往奇石林立的野柳,爬上高约三公尺的海蚀平台,眺望隔着一方浅海,形状嶙峋的风化岩石,伴着海浪袭来的音律,天南地北闲话家常。从大学时期,我们就是好辩之徒,常常一杯茶,几盘茶点,躺卧醉梦溪畔的政大堤防上激烈攻防老庄与神学,而今青春不再,便不再事事争到面红耳赤了。
老友许是离家久矣,面对故乡的海竟感触良多。望着潮起潮落,波澜壮阔的东海岸,老友惊叹地告诉我,站在野柳的对岸凝视野柳,才发现它的美。这句话很有哲理,也许换个角度看世界的确有妙趣。我们一直都是逆向思考者,别人看到了流行,我们思考流行背后的意义。我们属于另类的人,对于事物的观点常与旁人不同,自有一套独树一帜的考究。
聊着聊着,竟聊起了历史,我请朋友想一想:最喜欢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他没多想,便答称:唐朝。
何以是唐朝?
他的答案也很简洁:文治武功强盛。
这些全在我的设想之内。是的,我问了100个人,至少有95个答称唐朝,只有5个提及秦朝或者汉朝。秦汉唐三朝之所以迷人,多半在于国力强盛,但何以富强,少有人深入了解。
汉唐其实有所不同。根据我的理解,汉朝是一个重武轻文的朝代,绵延不断的疆土是挥戈克敌的贡品,战绩显赫,但在文学上却没有什么大成就,勉强说得上的大约只有汉赋。唐朝就不同了,文治武功都令人折服,无论盛唐、中唐,还是晚唐,300年诗史,代代都有才人出,有像李白那样的狂野诗人,也有像王维那样的田园诗风,还有像岑参、高适那样的边塞风格,究其因乃是,唐朝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第一个,也许是唯一一个文武兼备的朝代,因此造就出唐朝的特殊风格,文人会武术,武将能写诗,边塞诗人便这样诞生了。我猜许是那些武将,在戍卫边疆时,右手执戈,左手拿笔,写出了深具大漠风格与肃杀氛围的诗篇,诉说着豪情壮志、战争的写实与残酷、征战的艰辛与离愁。
之后,这个诗派便绝产了。我告诉友人,因为宋朝之后开始重文轻武,文人再也不必去边关,有志气者都赴科举试场,好男不当兵,也就写不出壮阔的诗风了。重文轻武的下场很惨,文人无法打战,武将少了兵法,于是败战连连,落得皇帝只好御驾亲征,战败被擒成了阶下囚,土木堡之变、靖康之耻之类的皇帝蒙难,大约是这类主张的后果。
我因而断定,文武兼备才是好的治国方策,或者教育的良方。朋友听完使劲拍拍手,吓了我一跳。
有这么好吗?
他说非也,但观点很特别,值得鼓掌,至少提供了另一种思维,不要把书读成一成不变,百家争鸣是好事。
朋友的想法很特别,点出了“是”与“非”之外的第三种
意见。也许我的观点是错的,但勇于提出,就是好事。事实上我的确常犯小错,接受过不少指教,多数是指正我在某个专栏的文章中引用的某一个科学理论有误,应该修正,以免给孩子错误的答案。
错误?
是的,有些是笔误,或者观念有误,但有些则是我的看法,未必与大科学家相同,但为何非同不可呢?难道我不能有自己的看法,或者一点点狂想?科学史中载明的许多有意思的发现,起初都被视为无稽,后来才成为伟大的发明,这也就难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会说,想象是一切之母。
凡事都得论出是与非,让人有些啼笑皆非,其实即使被认定的真理,都可能在一夕之间被推翻,“真理”一词在我看来只是现在式,不是进行式,更非未来式,不可能亘古不变。是是非非,非非是是,任何一种观点都值得赞许,只要言之成理,便可以被讨论。
我告诉友人,这一类的想法与论点,脑中藏有一箩筐,而且不是信口开河的,友人更感兴趣了,我随口又讲了几个。
我问朋友,对革命有何看法?
他答称,“战争的同义词”,但我对革命的看法就没这么单纯了。历史之所以读来无趣,源于我们只用它来考试,死背一些条约、合约、结盟,谁胜谁负,以成王败寇作为轴心,实在了无新意,读完只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项羽自刎乌江而已,反正每一个朝代都是从盛朝开始,由昏君终止,没什么变化的。事实上,革命通常都有一群生灵涂炭的人民,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君,与一个自比英雄的带头大哥,串连出一个个血流成河的故事。
侠义之士带领一群义民,由南向北,由东到西,一路杀伐。这些革命家初期都是英雄,为国为民,忠肝义胆,除暴安良,一旦革命成功,取得了王位,成了新的领导人,摇身一变成了既得利益者,情况又大不相同了。这个英雄没多久就会成为昏君,累积一段时日,民间又疾苦了,等着下次革命。周而复始,肇因于权位太迷人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就是如此,原先的理念是救国救民,但打了胜仗,各自封王后,便开始内斗,自相残杀,进而断送大好江山。
单单一个以革命为主题的研究,便可以说出长篇大论了,变法也是如此。很多朝代都有这样的能人,窥知一个败亡的朝代,非变法维新不可,于是有了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康有为的维新运动,但为何日本的维新得以成功,而中国却不成,背后的缘由值得细细探索。
我常把历史横着看,不依年代,依主题,这与多数人所谓的时间纪年的纵线阅读是不同的,我的阅读方式能增加深度与广度,至少让我动动脑,想了很多事情。
再举一例。
我一向不喜欢状元之类的称谓。我花了不少时间,买了很多本关于状元科举的书来阅读,从考据中发现,状元没几个有大出息的,不是文学家,也非科学家,对于典章制度亦毫无贡献,第一名并不代表优秀。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开始立科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废除,共计1318年,科举史上出品了868位状元,其中我只认识让我背着《正气歌》与《过零丁洋书》、差点哭断肠的文天祥,不过并非因为他身为状元带来的人文成就,而是因为他那忠肝义胆的行为。
有人说,秦桧是文武双状元,这一点我未详加考据,你来查查吧,如果属实,那就更令人伤感了,他是一个卖国与劫杀忠臣的状元!
考试只是一张考卷的事,状元顶多代表在某次考试中赢了所有人而已,赢了又有什么稀罕,人生不该只有考试一事,或者该说,下一回不一定又是赢家。
写在书上的文字,我视之为常识,自己发现的才是知识。常识赢了人家,算赢吗?
在中国历史上,我独钟春秋,因为人文荟萃。而原因大约与不必科举有关,以至于思想家辈出,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人的理论主张想法个个精彩;废了科举后的20世纪30年代,同样精彩,五四前后则有王云五、沈从文、梁漱溟、冯友兰等人文与哲学大师。我终于能明白芬兰何以会废了考试,他们的专家研究发现,考试会使人变笨。
我深信不疑的是,并非人人都有做学问的能耐,这无关资质优劣,有人读书只能读出文凭,不能读出学问;有人具备了大开大阖之才,可以做出一点贡献。我正巧属于做学问一型,可以把某些生涩的文字做出转换,给人浅显易懂的替代,我乐于做这样的转换者。一本书大约只要被我翻上几页,大意与旨趣便深烙脑海了;文章与文字能在我的脑海中自动归类编码,犹如多宝格,一层一层的,很有条理,得以适时提出来使用,因此阅读一事对我来说就非难事了。
因为有这一道方便门,我希望能把它传授于人,特别是青少年。我之所以很想替青少年书写一本启发智慧的书,把自己沉浸于阅读、学问、观察、想象、创意、做人处世、人文关怀等的心得写作出来与人分享,大约与阅读《胡适文选》时的感动有关。胡适先生在书的序言中提及,他一直希望青少年能读他的书,所以把原本一套三册、近150万字的《胡适文存》,挑出22篇,印成一册,当作青少年的课外读物之一。我翻至版权页,发现定价从原来的7元成了平价的2元,胡适的精神在此可见一斑。他希望利用最便利的方式,让青少年明白他的思想路径。
胡适先生说,他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极大:一是赫胥黎,他教胡适如何存疑;二是杜威,教他如何思考。而我受胡适的观念影响也极深,他教我如何关怀青少年。书写与信口开河毕竟不同,说说讲讲不难,但想把它转化成立德、立功、立言之文章就有些不易。我一再提醒自己,这一本书旨在教人学习技巧与积累智慧的方策,千万别写来很没有学问,一步想错千般错,我渐次走进艰涩之境,越写越难,连编者都快看不下去了,委婉地提醒我悬崖勒马。
错在哪里?
他们觉得我有太多学问想表达,忘了主角是我,该写我的为学之道,不要扯到王羲之、苏东坡、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去了,这一点小小的叮咛,对我而言是受用的,已写下的10万言书,虽不舍但却不得不舍,忍痛大刀阔斧砍去大半,只留下我的观点。
我之所以如此慎重,在于自从我的文章被编入小学、初中,以及高中语文课本时,我便知道文章不可乱写了,即使不能传之久远,至少该言之有理,像篇好文章。方向明确之后,再度振笔疾飞,张力明显大了许多,也清新了,有我演讲的明快,亮丽而有趣,不再拗口与艰深,让人退避三舍。
这一本书并非教人做学问的,而是提醒读者,如何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用途,不要只知道死板板地用在考试上,之后便一无是处了。专业的才干是知识的变造,不能活用,就是没用。
这一本书也许不是伟大之作,但却重要,因为我的确明白青少年是被忽视的一群,这与联考压力和文凭主义有关,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空有学历只不过像一棵空心树一般,中看不重用,谁来教他们慎思、明辨、笃行?我不相信青少年只喜欢言情小说、时髦流行、明星事件簿等肤浅的东西,他们也想了解智慧一事,只是我们忘了书写而已。这一本书但盼能抛砖引玉带来更多关怀。
是的,这本书真的书写完成了,真希望它能余音绕梁伏贴读者心灵,反刍成可用之物,诚如培根在《人生论》中所提到的:“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但愿这本书是后者,得以让文章里的每个字缓慢入喉,咀嚼成味,成就未来的智者。
写于闲闲居之流萤文坊
本书卖点/广告语
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倾情作序推荐。
台湾地区知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游乾桂的家庭教育作品。
首次系统地提出早期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7种核心竞争力理论:谦虚、阅读、怀疑、穷理、专精、关怀、时间管理。
精彩书摘
怀疑是深究的开始
史学家认为,正史可疑,因为执笔的史官都是皇上御用的,美言多诤言少,胡说多真话少;胜者为王一直是书中的氛围,人的基本特质被扼杀,这样的内容用来考试,有些荒谬。
读书之所以不太好玩,问题也在于此。我们只关心考不考,要考的叫重要,不考的不重要,这么一来,读书便成了断章取义,从不质疑,也就很难明白个究竟。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小疑则小通,大疑则大通,不疑则不通,通则悟也。怀疑并不代表无知,而是深究。
我对史书一直保持合理的怀疑,清朝的考据学便有这类的特点,把一件事抽丝剥茧找着源头,无论对与不对,都是智慧的结晶,有意思极了,鲁迅、胡适、茅盾等人是个中翘楚。
历史课本说中华民族是三皇五帝的子孙,事实并非如此,三皇与五帝其实是各少数民族传说中的祖先或者图腾,不是汉民族共有的先祖,但历史把他们凑合在一起。
中国历史中我们背得滚瓜烂熟的边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也是谬误,当时就有数百个少数民族,相对于中原来说,属于还有待文明开化的,但它们并非都生活在蛮荒之处。考古的数据显示,楚文化是在商周以来便有了独立的文明,出土的文物证实它的文明并不逊色于中原。
我们的文化史观,会不会仅仅是中原史观,或者汉文化史观?我为天下之中,其余便都是野蛮人了,这样的史观会不会就是造成这个国家逐渐封闭与败亡的主因?
我问过很多人,发现不止我一人害怕读到清朝道光以降的历史。大约是读来伤感吧,成天割地赔款,皇上落难逃亡,军舰被击溃,武将用狗血法术退敌,怪诞的行径,在显示当时的无知,而这样的无知也许便是长久以来大累积的结果吧。
一个怀疑,开始兴起考据的念头。我意外发现,在孔子、孟子、老子之外,听说还有一位鬲子,很有学问,山东有句骂人的话叫鬲老子的,会不会指的就是鬲子与老子呢?它也许不是骂人语,而是赞美人的话,表示真有你的?请别相信,这是我胡思乱讲的,不代表正确。
当学问的密探
我的收藏经验已有20多年了,常常周游在宋元明清的古物之中,以前相信那些躺在地上的骨董全是真货,现在终于懂了,99%是假货。鲁迅是我的纸上恩师,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不是忧国忧民情怀,或者笔锋如刃的解剖,而是隐身在琉璃厂中,找寻到一块六朝画像砖,挑灯考据的快意。他是20世纪30年代锋芒最露的文人,也是最有情趣的作家。
如果把鲁迅的《阿Q正传》与《六朝画像砖之考证》摆放在一起,我也许会先读后者哩。
这个精神一直延续止今。有一回,我在骨董市场上发现一个工艺技术极佳、造型优美的香炉,但后面的铭文写着北魏年制,引发我的怀疑与好奇。北魏年制,读起来老觉得怪怪的,但也不知道怪在何处,便把这个迷惑带回家。
那一夜我学鲁迅的考据精神,把数十本书一字排开,戴上老花眼镜,找寻可疑的数据,一字一字,逐字逐句的查阅,查到头都昏了,眼睛全花了,还找不到这类资料与同款的香炉。
莫非它是珍宝?
突然闪过这样的念头,莫名的兴趣上了心头,也许是吧,但卖家怎么没有发现?是不是他们的专业程度太差,不明白好东西在眼前,贱价卖出,若是如此,那我可捡到宝了。
灵光乍现
在胡思乱想之中昏昏睡着了,隔天很早醒来,恍恍惚惚之间,仍想着这个问题,又是一道灵光闪过,问题在北魏吗?是的,我终于了解为何第一眼看见这个铭文时,就觉得怪怪的了。北魏有问题,它是后人为了断代方便才取的,当时的人万万不可能自称北魏,所以铭文该称魏或者皇帝的年号才是,而非北魏,就如同不该有南北宋、南北朝、东西汉的铭文骨董一样。终于懂了,开心极了,打电话求教学史的朋友给一个确认,他们都说我的推论言之成理,宾果呀。
如果生在清朝,我一定要好好当个考据学者,不过,现在还是可以的。
收藏骨董的过程中,我有多次这类的经验,真的有趣极了,重要的是,疑惑之后的真理,让自己好有成就感。
我一直不相信,长达46亿年的地球史中,人存在的时光只是昙花一现,如果地球史是一天,人类史大约只分配到几十秒,而文明史就更少了,顶多是零头,少得可怜。
文明的历史,真的只有2300年吗?
46亿年与2300年这个不对称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文明如果不止一次?它是周而复始的吗?
如果不止一次,那么前一次是怎么消失的?
城是文明的起源之一,表示当时的人有了聚落文明,现在台湾有些地名还保留了这样的氛围,如结、栅、围等等,都是缩小版的城。我们所知道的城,包括古城、皇城,理应不会超过3000年,但考古学家却有了全新的发现,他们在澎湖海底深处发现一座古城,经由碳14扫描,专家们推算它有上万年的历史,这就怪了,当时的人还没有文明,如何建造城堡的呢?
远古时代出现高度文明
专家怀疑它是上一次文明经由某些理由消失的。
无独有偶,考古学家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境内,发现了一座有20亿年历史的铀矿,矿区中藏了一座使用过的核反应堆,初步估算,大约运转了50万年,用过500万吨铀。
爱尔兰的丹勒亚勒和爻尼斯城堡的墙上,发现有高温融化的痕迹,科学家推测至少1000度以上.秘鲁也发现一座石壁上的岩石出现出玻璃化,这需要更高的温度。古代提斯人的首都哈特萨城,经过判断,应该是毁于高温的爆炸中。这些被高温融烧过的残留物,表面一个事实,古代有过足以产生高温的物质,理论上就是核反应了。
两位德国的矿工在巴西发现一座乌黑光滑的天然琉璃山,据科学家推断,能在瞬间形成这种现象的大约只有核爆,才足以把流沙石头等烟尘,瞬间利用高温塑化成流体,再凝聚成结晶的琉璃,这是何等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何存在于远古时代?
危地马拉境内的玛雅文明,也留下了许多谜。考古学家发现,马雅人有一部编年史,记载远达九千万年前至四亿年前的人类历史,但教科书中却说人类在数百万年前才告别古猿。数亿年前有人吗?马雅人写的是谁的历史?
根据数据显示,文明之所以毁灭,与过度开发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当人的人文素质没有跟着提升,而是被贪念物欲名利权位迷惑,就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专家相信,如果科技再不节制,人类的毁灭性灾难可能即将到来,这是我所忧心的。
文明给人方便,事实上也不方便,给人转机,同时也潜伏危机,我们的确需要文明,但并不需要毁灭自我的文明。该如何避免呢?
我去过新疆,看过楼兰古国的遗迹,对于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大作《楼兰》,把楼兰灭亡的理由归咎为战争,一直有些疑惑,是吗?真的是战争吗?真的有人这么残忍,一夕之间把这里的人全都杀光?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我查证了许多资料,终于在一篇有关楼兰古国灭亡的研究论文中看见一个新观点——恶化的生态。罗布泊附近深达数公尺或者数十公尺的地下,发现了大量的黄杨木,这又显示了什么?这里曾经是绿意盎然的茂密森林,水源充足,人畜悠闲地在草原中生活。考古学家推测,水源断绝是生态剧变的主因,注入罗布泊的河流改道,水量锐减,甚至干涸,人们只好大举迁出,而非灭亡。
大胆的论断,不仅很多专家不予认同,我也有所质疑,直到最近几年,广泛阅读关于生态的书才逐渐同意,生态的确至关重大,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息息相关,无法割离。
科学家指出,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天都有一二种植物消失,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种生物消亡,他们预言,30%至70%的植物将在百年内消亡。
有些数据看来令人心酸,当世界只有500万人时,得到的却是5000万种植物提供了食物,当世界增加到60亿人时,却只能得到150万种植物供应食物,这无疑是悲剧。
生命很多样
爱德华·威尔逊写的《生命的未来》一书,开启了我某一部分的智能。他说,过去数百年来,科学界一直以为我们对地球很了解,但愈来愈多证据显示,我们所知道的也许不过是千百万分之一而已。
我早就怀疑,极地也可能有生物栖息,在科技更发达的今天,终于证实了这个想法,该区的确有耐冰、耐寒、耐高压的物种。事实上从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处处充满生命的惊奇。人们开始明白一点,只要具备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有液态水、有机分子、能源,便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南极的麦克默多干谷,大约是全世界最干旱与贫瘠之所,一直被认定不可有生命迹象,1903年经过生物学家斯科特调查发现,极地里有许多古生物的骨骸,它们为什么会在那里呢?借助显微镜,科学家更在干涸处发现了为数众多的藻类与一些无脊椎动物,由此可以断定,极地仍有生物可以存活。
藏身于黑暗洞穴中的生物不胜枚举,美国加州两处国家公园的地底下,便发现27种新生物,有些似蜘蛛,有些像蝎子,还有一些陆地上已近绝迹的鸟类或者哺乳动物,依旧存在于此。这便是地球的奥妙之处,不是人们读几天书便可以完全弄懂的。
生活中其实有无限可能,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用现有的知识,想象偌大的宇宙,不仅失真,也荒谬。
人只有一个小脑袋瓜,但宇宙想都想不尽,谁说离开地球之后的时空与地球一模一样,单单重量,在地球、月球、火星就大大不同了,会不会另一个空间的时间不是直线,不是单行道,不是有去无回的?是否有一个时空的时间是相对的,有去有回,或者可以储存兑换,或者是一个圆形,周而复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到底是谁发现新大陆的?
书上说: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狄亚士在1488年发现好望角,麦哲伦则是在1519年环绕世界一周,这些全是历史课本写的,但你怀疑过吗?
最近出现一幅地图可能改变这种说法,如果被证实为真,便能证明郑和发现大陆的时间早过哥伦布。老早就有学者指出,郑和的确去过非洲、美洲,他在书中描述的情形与现实非常接近,但一幅古地图真的就能推翻前述的历史吗?那也未必,如果你是史学家,会提出什么证据证明它是真的?
即使现在真的被证明,也未必是铁律,也许数百年后,又有一批新证据出土了,推翻旧思维。
地质学家莱尔(Charles Lyell)的一生非常传奇,原本的职业是律师,和自然史大师巴特兰拜访苏格兰之后,便放弃了原本的职业,全心投入地质学研究,出过一本《地质学原理》,堪称地质学的圣经,达尔文对这一本书极有好评,连上了小猎犬号航行都将它带在身边,在他眼中莱尔是个不折不扣的神。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他在《地质学原理》一书所写的理论被一一证实为谬误。
既然提及达尔文,我们就来说说他。在19世纪中叶之前,大多数学者都相信地球的年龄起码有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但达尔文的调查推翻了这种论断,他在书中断言,英国南部韦尔斯形成至少耗时三亿年,人们不禁大吃一惊,这个看法很不了起,但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大到达尔文自己都在修订版中改变了看法。
这个议题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叫开尔文,也是位风云人物,写过600多篇论文,有近70项专利,在电磁学与力学上都有贡献。他投入极多时间研究地球的年龄,而且愈来愈有心得,最后推论地球年龄有1亿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