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34179
编辑推荐
·著名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曹伯韩写给大家的国学入门书,民国以来传承70多年的经典启蒙读物,一本书快速掌握国学体系和基础知识。
·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语言文字、金石古物、书籍版本、诸子百家、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12大国学门类,142个重要知识点,尽得国学精髓。
·不作长篇大论,没有拗口文言,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国学的博大精深,见解高妙,深入浅出,具有现代视角。
·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采用内外双封设计,装帧精美,宜阅读更宜收藏。
·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语言文字、金石古物、书籍版本、诸子百家、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12大国学门类,142个重要知识点,尽得国学精髓。
·不作长篇大论,没有拗口文言,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国学的博大精深,见解高妙,深入浅出,具有现代视角。
·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采用内外双封设计,装帧精美,宜阅读更宜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曹伯韩先生所著的一部国学知识读物,涵盖了中国传统的语言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哲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门类,以浅显畅达的文字逐一介绍了各门类的历史源流、代表人物和学术特点。本书虽成书年代已久,但其学术理念和研究角度颇具现代性,语言浅显易懂,堪为国学入门和研究必备读本。
目 录
第一章 概说
一 所谓国学 1
二 国学在清代 2
三 国学的分科 4
四 国学的派别 5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7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9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10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11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12
一〇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13
第二章 语文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15
一二 所谓小学 16
一三 六书 17
一四 字形的演变 19
一五 字义的演变 20
一六 训诂学 21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23
一八 方言学 24
一九 字音的变迁 24
二〇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25
二一 双声叠韵 26
二二 反切 27
二三 四声 28
二四 音韵学 29
二五 字母 31
二六 韵部 33
二七 古音之推定 34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学 36
二九 殷墟发掘 38
三〇 甲骨之学 38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40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41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42
三四 古物与古书 43
第四章 书籍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46
三六 版本之学 48
三七 校雠之学 48
三八 章句之学 50
三九 目录之学 51
四〇 图书分类法 52
四一 辑佚及辨伪 54
四二 类书及丛书 55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57
第五章 经学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59
四五 《易经》 61
四六 《书经》 62
四七 《诗经》 63
四八 三礼 64
四九 《春秋》 66
五〇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67
五一 经之传授 68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70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71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72
五五 清代的经学 73
五六 经学的扬弃 75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谓正史 77
五八 正史的内容 79
五九 编年史 80
六〇 纪事本末 81
六一 别史 81
六二 政书 82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84
六四 学术史 84
六五 史评 85
六六 地理 87
六七 历史哲学 88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89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90
第七章 诸子
七〇 诸子的学术派别 93
七一 儒家 95
七二 道家 97
七三 墨家 99
七四 别墨及名家 100
七五 法家 101
七六 兵家及其他 102
七七 王充之学 104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105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106
第八章 佛学
八〇 初期的佛教 109
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111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112
八三 小乘诸宗 114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115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117
八六 佛学与儒学 118
八七 因明学 120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121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123
第九章 理学
九〇 宋明理学的产生 124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126
九二 张载及二程 127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129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131
九五 浙东学派 133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133
九七 王阳明之学 134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136
九九 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138
一〇〇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140
第十章 诗赋词曲
一〇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142
一〇二 最早的诗总集 143
一〇三 楚辞 145
一〇四 赋 146
一〇五 乐府 147
一〇六 五言诗 149
一〇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150
一〇八 唐诗 151
一〇九 李白、杜甫 153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154
一一一 词 155
一一二 重要词人 156
一一三 散曲 157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159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161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162
一一七 六朝文 163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164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166
一二〇 所谓古文义法 168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169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170
一二三 文艺论评 172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173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174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176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177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179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180
一三〇 宝卷、弹词、鼓词 181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182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184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186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187
一三五 数学 189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190
一三七 医学 191
一三八 应用技术 193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193
一四〇 艺术 194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195
一四二 音乐 198
一 所谓国学 1
二 国学在清代 2
三 国学的分科 4
四 国学的派别 5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7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9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10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11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12
一〇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13
第二章 语文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15
一二 所谓小学 16
一三 六书 17
一四 字形的演变 19
一五 字义的演变 20
一六 训诂学 21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23
一八 方言学 24
一九 字音的变迁 24
二〇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25
二一 双声叠韵 26
二二 反切 27
二三 四声 28
二四 音韵学 29
二五 字母 31
二六 韵部 33
二七 古音之推定 34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学 36
二九 殷墟发掘 38
三〇 甲骨之学 38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40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41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42
三四 古物与古书 43
第四章 书籍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46
三六 版本之学 48
三七 校雠之学 48
三八 章句之学 50
三九 目录之学 51
四〇 图书分类法 52
四一 辑佚及辨伪 54
四二 类书及丛书 55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57
第五章 经学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59
四五 《易经》 61
四六 《书经》 62
四七 《诗经》 63
四八 三礼 64
四九 《春秋》 66
五〇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67
五一 经之传授 68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70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71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72
五五 清代的经学 73
五六 经学的扬弃 75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谓正史 77
五八 正史的内容 79
五九 编年史 80
六〇 纪事本末 81
六一 别史 81
六二 政书 82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84
六四 学术史 84
六五 史评 85
六六 地理 87
六七 历史哲学 88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89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90
第七章 诸子
七〇 诸子的学术派别 93
七一 儒家 95
七二 道家 97
七三 墨家 99
七四 别墨及名家 100
七五 法家 101
七六 兵家及其他 102
七七 王充之学 104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105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106
第八章 佛学
八〇 初期的佛教 109
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111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112
八三 小乘诸宗 114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115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117
八六 佛学与儒学 118
八七 因明学 120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121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123
第九章 理学
九〇 宋明理学的产生 124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126
九二 张载及二程 127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129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131
九五 浙东学派 133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133
九七 王阳明之学 134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136
九九 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138
一〇〇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140
第十章 诗赋词曲
一〇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142
一〇二 最早的诗总集 143
一〇三 楚辞 145
一〇四 赋 146
一〇五 乐府 147
一〇六 五言诗 149
一〇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150
一〇八 唐诗 151
一〇九 李白、杜甫 153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154
一一一 词 155
一一二 重要词人 156
一一三 散曲 157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159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161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162
一一七 六朝文 163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164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166
一二〇 所谓古文义法 168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169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170
一二三 文艺论评 172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173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174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176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177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179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180
一三〇 宝卷、弹词、鼓词 181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182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184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186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187
一三五 数学 189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190
一三七 医学 191
一三八 应用技术 193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193
一四〇 艺术 194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195
一四二 音乐 198
前 言
出版说明
“盖自风雅骚人之后,占得大家数者不过六七。”
“大家”,思以其道易天下,播其声、扬其道、释其理,于古,引领时代脚步,于今,掀起研习热潮。他们博学多知,文笔隽永,面对浩繁艰深的典籍,倾其所读,融会贯通,著成一部部简明精要的著述,以供他人研读。这些著述经大家之手“精雕细琢”后,里面尽是排沙见金的精华所在。它们历经岁月洗礼,历久弥新,至今仍被推崇,熠熠生辉。
遗憾的是,这些著述有的版本繁多,纷纷籍籍,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求。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找到通俗易懂的入门读物,对于研究者来说,难以找到简明扼要的参考资料。
“前人之努力,无数心血,唯愿时光不能将其尽数埋没。”鉴于此,我们出版了“大家谈”书系,收录古今中外的大家名作,听“大家”畅谈时代故事,从“大家”眼中坐看风云变迁。这些著作有的为读者耳熟能详备受推崇,有的曾被多数人喜爱却年湮代远埋没已久,但无一例外,都是大家之手妙笔生花。有的区区数万字,便可见清晰脉络,篇幅短小,却在细微之处见真章,虽是小书,却蕴含着巨大能量;有的卷帙浩繁,却字字珠玑,一词一句均是经过反复斟酌,大处落墨,小处显锋,读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我们借此机会统一装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仔细编校,以飨读者。
希望你不论是在研究之时还是在闲暇之余,都能够从本书中收获更多;希望它是漫漫长路上的一盏灯,助你在低头时,丰富自己,抬头时,砥砺前行。
“大家谈”编辑部
“盖自风雅骚人之后,占得大家数者不过六七。”
“大家”,思以其道易天下,播其声、扬其道、释其理,于古,引领时代脚步,于今,掀起研习热潮。他们博学多知,文笔隽永,面对浩繁艰深的典籍,倾其所读,融会贯通,著成一部部简明精要的著述,以供他人研读。这些著述经大家之手“精雕细琢”后,里面尽是排沙见金的精华所在。它们历经岁月洗礼,历久弥新,至今仍被推崇,熠熠生辉。
遗憾的是,这些著述有的版本繁多,纷纷籍籍,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求。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找到通俗易懂的入门读物,对于研究者来说,难以找到简明扼要的参考资料。
“前人之努力,无数心血,唯愿时光不能将其尽数埋没。”鉴于此,我们出版了“大家谈”书系,收录古今中外的大家名作,听“大家”畅谈时代故事,从“大家”眼中坐看风云变迁。这些著作有的为读者耳熟能详备受推崇,有的曾被多数人喜爱却年湮代远埋没已久,但无一例外,都是大家之手妙笔生花。有的区区数万字,便可见清晰脉络,篇幅短小,却在细微之处见真章,虽是小书,却蕴含着巨大能量;有的卷帙浩繁,却字字珠玑,一词一句均是经过反复斟酌,大处落墨,小处显锋,读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我们借此机会统一装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仔细编校,以飨读者。
希望你不论是在研究之时还是在闲暇之余,都能够从本书中收获更多;希望它是漫漫长路上的一盏灯,助你在低头时,丰富自己,抬头时,砥砺前行。
“大家谈”编辑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