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37802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新编写的“移动设备开发与设计”课程教材,针对性较强,结构合理,知识先进。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读者的学习需要。 全书分概述、预备知识及移动设备系统的控制形式、设计开发过程、人机界面接口、图形界面设计、数据可视化呈现和测试等8章,涵盖移动设备系统相关的*设计开发技术知识。
本书在讲解移动设备系统传统设计开发体系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入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计算机科学分支,包括基于人类认知研究成果的图形界面设计及准则、交互设计的数据可视化等,可促进学生对移动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相关知识的认识、领悟和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教辅资料,还可作为学习应用技术的参考书。 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资源,读者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
本书在讲解移动设备系统传统设计开发体系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入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计算机科学分支,包括基于人类认知研究成果的图形界面设计及准则、交互设计的数据可视化等,可促进学生对移动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相关知识的认识、领悟和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教辅资料,还可作为学习应用技术的参考书。 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资源,读者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移动便携设备系统为着眼点,在对其本质归属——嵌入式系统的必要知识进行回顾学习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针对移动便携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的相关知识,包括设备系统的常用控制实现形式、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流程、设备系统人机界面硬件接口设计、基于人类认知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设备系统交互设计的数据可视化问题以及设备系统的主要测试技术等。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物联网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可供希望针对性了解移动便携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的业余开发人员、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物联网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可供希望针对性了解移动便携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的业余开发人员、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目 录
目录
第1章概述11.1引言11.2移动便携设备系统定义21.3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特点31.4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典型应用51.5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发展161.6本章小结19思考题19第2章预备知识202.1基础概念202.1.1冯·诺伊曼体系结构与哈佛体系结构202.1.2CISC与RISC252.1.3SoC与IP核272.1.4总线技术292.1.5ISP与IAP302.2嵌入式处理器分类312.2.1嵌入式微处理器312.2.2微控制器312.2.3数字信号处理器322.2.4嵌入式片上系统332.3常见嵌入式应用典型系列332.3.1ARM处理器家族342.3.2日常简单控制应用352.3.3复杂综合控制应用392.3.4中高性能消费电子应用412.3.5高可靠性及实时性应用442.3.6数字信号处理应用462.3.7面向特定领域的应用482.4本章小结53思考题53第3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控制形式543.1常见控制方式543.1.1直接程序控制553.1.2封闭式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563.1.3开放式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573.2直接程序控制593.2.1控制结构及内容593.2.2编码操作方式693.2.3辅助工具713.2.4移动便携设备示例723.3嵌入式操作系统733.4封闭式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803.4.1控制结构813.4.2封闭式嵌入式操作系统定制及移植823.4.3移动便携设备示例863.5开放式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883.5.1控制结构883.5.2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定制及移植893.5.3应用软件开发913.5.4移动便携设备示例933.6本章小结93思考题93第4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设计开发过程944.1有关理论及概念944.1.1统一建模语言944.1.2设计模式1004.1.3软硬件协同设计1004.2设计开发过程1024.3立项及需求分析1034.3.1立项准备1034.3.2需求获取1054.3.3规格说明1074.4体系结构设计1074.5设计模式相关1094.5.1与底层硬件相关模式1094.5.2与应用软件相关模式1114.6软硬件组件开发及集成1204.7测试及发布1224.8本章小结122思考题123第5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人机界面接口1245.1概述1245.1.1概念及历史1245.1.2移动便携设备系统人机界面接口1275.2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界面交互模式1285.2.1硬件接口层面的模式1285.2.2显示界面层面的模式1325.2.3软硬件结合1335.3整机人机界面接口设计原则1335.3.1基于用户及群体角度1345.3.2基于应用环境及场景角度1355.3.3基于应用层次定位角度1355.3.4基于系列化通用化角度1365.4本章小结136思考题137第6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图形界面设计1386.1图形界面交互1386.1.1概念及历史1386.1.2图形交互的必要性1396.1.3移动便携设备系统图形界面交互1416.2视觉感知的格式塔原理1446.2.1概念1446.2.2主体背景原理1446.2.3接近性原理1466.2.4连续性原理1476.2.5完整闭合性原理1486.2.6相似性原理1506.2.7对称性原理1516.2.8共同方向运动原理1526.3基于视觉特性的启示1546.3.1结构化信息呈现1546.3.2重视和利用色觉1576.3.3边界视觉的作用1596.4基于大脑特性的启示1636.4.1对阅读行为的研究及借鉴1636.4.2大脑记忆力特点对设计的影响1656.4.3大脑注意力特性对设计的影响1706.4.4识别与回忆1746.5基于学习及响应特性的启示1766.5.1经验与问题解决1766.5.2影响学习的因素1786.5.3与响应度有关的议题1806.6图形界面设计准则1806.6.1图形界面设计的前提1816.6.2常被提到的图形界面设计准则1816.7本章小结185思考题185第7章数据可视化呈现1867.1基础概念1867.1.1概述1867.1.2历史发展1877.1.3数据可视化的功能1947.1.4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可视化1977.2数据准备1997.2.1数据可视化一般步骤1997.2.2移动应用的常见数据输入2007.2.3数据的获取2027.2.4数据的整理2037.2.5数据挖掘2067.3可视化呈现2107.3.1常见数据可视化图表2107.3.2数据解析转化2217.3.3可视化的空间局限2237.3.4空间数据的可视化2267.3.5顺序数据的可视化2287.3.6描述型数据的可视化2337.4可视化交互2347.4.1概述2347.4.2常见交互方式2357.4.3新兴交互方式2367.5未来数据可视化技术展望2387.6本章小结240思考题241第8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测试2428.1测试基础2428.1.1测试的目的2428.1.2测试的必要性及策略2438.1.3移动便携设备系统测试独特性2458.2测试工程流程2468.2.1完整的测试阶段2468.2.2其他测试相关内容2508.3基本测试技术2518.3.1黑盒测试2518.3.2白盒测试2548.3.3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2568.3.4相互关系2578.3.5其他测试技术2578.4软件子系统测试2588.4.1概述2588.4.2嵌入式软件测试的特点2588.4.3测试流程及平台2598.4.4性能测试2608.5硬件子系统测试2608.5.1概述2608.5.2常见测试类型2618.5.3测试过程2638.6本章小结265思考题266参考文献267
第1章概述11.1引言11.2移动便携设备系统定义21.3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特点31.4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典型应用51.5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发展161.6本章小结19思考题19第2章预备知识202.1基础概念202.1.1冯·诺伊曼体系结构与哈佛体系结构202.1.2CISC与RISC252.1.3SoC与IP核272.1.4总线技术292.1.5ISP与IAP302.2嵌入式处理器分类312.2.1嵌入式微处理器312.2.2微控制器312.2.3数字信号处理器322.2.4嵌入式片上系统332.3常见嵌入式应用典型系列332.3.1ARM处理器家族342.3.2日常简单控制应用352.3.3复杂综合控制应用392.3.4中高性能消费电子应用412.3.5高可靠性及实时性应用442.3.6数字信号处理应用462.3.7面向特定领域的应用482.4本章小结53思考题53第3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控制形式543.1常见控制方式543.1.1直接程序控制553.1.2封闭式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563.1.3开放式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573.2直接程序控制593.2.1控制结构及内容593.2.2编码操作方式693.2.3辅助工具713.2.4移动便携设备示例723.3嵌入式操作系统733.4封闭式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803.4.1控制结构813.4.2封闭式嵌入式操作系统定制及移植823.4.3移动便携设备示例863.5开放式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883.5.1控制结构883.5.2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定制及移植893.5.3应用软件开发913.5.4移动便携设备示例933.6本章小结93思考题93第4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设计开发过程944.1有关理论及概念944.1.1统一建模语言944.1.2设计模式1004.1.3软硬件协同设计1004.2设计开发过程1024.3立项及需求分析1034.3.1立项准备1034.3.2需求获取1054.3.3规格说明1074.4体系结构设计1074.5设计模式相关1094.5.1与底层硬件相关模式1094.5.2与应用软件相关模式1114.6软硬件组件开发及集成1204.7测试及发布1224.8本章小结122思考题123第5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人机界面接口1245.1概述1245.1.1概念及历史1245.1.2移动便携设备系统人机界面接口1275.2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界面交互模式1285.2.1硬件接口层面的模式1285.2.2显示界面层面的模式1325.2.3软硬件结合1335.3整机人机界面接口设计原则1335.3.1基于用户及群体角度1345.3.2基于应用环境及场景角度1355.3.3基于应用层次定位角度1355.3.4基于系列化通用化角度1365.4本章小结136思考题137第6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图形界面设计1386.1图形界面交互1386.1.1概念及历史1386.1.2图形交互的必要性1396.1.3移动便携设备系统图形界面交互1416.2视觉感知的格式塔原理1446.2.1概念1446.2.2主体背景原理1446.2.3接近性原理1466.2.4连续性原理1476.2.5完整闭合性原理1486.2.6相似性原理1506.2.7对称性原理1516.2.8共同方向运动原理1526.3基于视觉特性的启示1546.3.1结构化信息呈现1546.3.2重视和利用色觉1576.3.3边界视觉的作用1596.4基于大脑特性的启示1636.4.1对阅读行为的研究及借鉴1636.4.2大脑记忆力特点对设计的影响1656.4.3大脑注意力特性对设计的影响1706.4.4识别与回忆1746.5基于学习及响应特性的启示1766.5.1经验与问题解决1766.5.2影响学习的因素1786.5.3与响应度有关的议题1806.6图形界面设计准则1806.6.1图形界面设计的前提1816.6.2常被提到的图形界面设计准则1816.7本章小结185思考题185第7章数据可视化呈现1867.1基础概念1867.1.1概述1867.1.2历史发展1877.1.3数据可视化的功能1947.1.4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可视化1977.2数据准备1997.2.1数据可视化一般步骤1997.2.2移动应用的常见数据输入2007.2.3数据的获取2027.2.4数据的整理2037.2.5数据挖掘2067.3可视化呈现2107.3.1常见数据可视化图表2107.3.2数据解析转化2217.3.3可视化的空间局限2237.3.4空间数据的可视化2267.3.5顺序数据的可视化2287.3.6描述型数据的可视化2337.4可视化交互2347.4.1概述2347.4.2常见交互方式2357.4.3新兴交互方式2367.5未来数据可视化技术展望2387.6本章小结240思考题241第8章移动便携设备系统的测试2428.1测试基础2428.1.1测试的目的2428.1.2测试的必要性及策略2438.1.3移动便携设备系统测试独特性2458.2测试工程流程2468.2.1完整的测试阶段2468.2.2其他测试相关内容2508.3基本测试技术2518.3.1黑盒测试2518.3.2白盒测试2548.3.3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2568.3.4相互关系2578.3.5其他测试技术2578.4软件子系统测试2588.4.1概述2588.4.2嵌入式软件测试的特点2588.4.3测试流程及平台2598.4.4性能测试2608.5硬件子系统测试2608.5.1概述2608.5.2常见测试类型2618.5.3测试过程2638.6本章小结265思考题266参考文献267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评论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