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2384丛书名: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编辑推荐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查知识点众多,覆盖面广,具有一定难度,考试通过率低。鉴于此种情况,中公教育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织众多辅导讲师,根据新大纲和历年真题考试情况,总结考试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把握考试重难点,科学预测考试趋势,编写了这套切合考试实情、考点集萃、方便记忆的辅导用书。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速记》一、依据真题 提炼考点
本套图书内容均是中公教育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讲师团队多年授课经验积累。图书内容总结了2016~2018年真题考点,并以双色标出,使考生能更直观地把握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 总览全局
每章起始部分附有本章内容的思维导图,使考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脉络,建立知识点链接,在做题过程中能更灵活地调用所学知识,既简单又有效。
三、双色印刷 清晰明了
本套图书以双色版式印刷,考点清晰明了;32开本,小巧灵活,方便考生携带,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记忆。
本套图书内容均是中公教育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讲师团队多年授课经验积累。图书内容总结了2016~2018年真题考点,并以双色标出,使考生能更直观地把握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 总览全局
每章起始部分附有本章内容的思维导图,使考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脉络,建立知识点链接,在做题过程中能更灵活地调用所学知识,既简单又有效。
三、双色印刷 清晰明了
本套图书以双色版式印刷,考点清晰明了;32开本,小巧灵活,方便考生携带,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记忆。
目 录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1)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2)
第二节抗癫痫药(5)
第三节抗抑郁药(8)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10)
第五节镇痛药(11)
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15)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16)
第二节抗痛风药(20)
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用药(25)
第一节镇咳药(26)
第二节祛痰药(27)
第三节平喘药(29)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41)
第一节抗酸剂与抑酸剂(42)
第二节胃黏膜保护剂(49)
第三节助消化药(51)
第四节解痉药与促胃肠动力药(53)
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58)
第六节肝胆疾病辅助用药(63)
第五章循环系统疾病用药(65)
第一节抗心力衰竭药(66)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71)
第三节抗心绞痛药(75)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81)
第五节调节血脂药(88)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94)
第一节促凝血药(95)
第二节抗凝血药(97)
第三节溶栓药(100)
第四节抗血小板药(101)
第五节抗贫血药(105)
第六节升白细胞药(109)
第七章利尿剂与泌尿系统疾病用药(110)
第一节利尿剂(111)
第二节抗前列腺增生症药(118)
第三节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121)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125)
第一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6)
第二节雌激素(130)
第三节孕激素(132)
第四节避孕药(133)
第五节蛋白同化激素(135)
第六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136)
第七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139)
第八节口服降糖药(142)
第九节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151)
第九章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与
营养药(158)
第一节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159)
第二节调节酸碱平衡药(163)
第三节葡萄糖与果糖(164)
第四节维生素(165)
第五节氨基酸(167)
第十章抗菌药物(169)
第一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170)
第二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171)
第三节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74)
第四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176)
第五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178)
第六节四环素类抗菌药物(180)
第七节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181)
第八节多肽类抗菌药物(182)
第九节酰胺醇类抗菌药物(184)
第十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85)
第十一节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186)
第十二节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187)
第十三节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188)
第十四节其他抗菌药物(189)
第十五节抗结核分枝杆菌药(190)
第十六节抗真菌药(192)
第十一章抗病毒药(198)
第十二章抗寄生虫病药(203)
第一节抗疟药(204)
第二节抗肠蠕虫药(206)
第十三章抗肿瘤药(209)
第一节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
药物(210)
第二节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代谢药)(215)
第三节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217)
第四节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干扰有丝分裂药)(219)
第五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220)
第六节靶向抗肿瘤药(221)
第七节放疗与化疗止吐药(224)
第十四章眼科疾病用药(225)
第一节抗眼部细菌感染药(226)
第二节降低眼压药(227)
第三节抗眼部病毒感染药(229)
第四节眼用局部麻醉药(230)
第五节散瞳药(232)
第十五章耳鼻喉科疾病用药(234)
第一节消毒防腐药(235)
第二节减鼻充血药(237)
第十六章皮肤科疾病用药(239)
第一节皮肤寄生虫感染治疗药(240)
第二节痤疮治疗药(241)
第三节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244)
第四节外用糖皮质激素(24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47)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2)
第二节抗癫痫药(5)
第三节抗抑郁药(8)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10)
第五节镇痛药(11)
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15)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16)
第二节抗痛风药(20)
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用药(25)
第一节镇咳药(26)
第二节祛痰药(27)
第三节平喘药(29)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41)
第一节抗酸剂与抑酸剂(42)
第二节胃黏膜保护剂(49)
第三节助消化药(51)
第四节解痉药与促胃肠动力药(53)
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58)
第六节肝胆疾病辅助用药(63)
第五章循环系统疾病用药(65)
第一节抗心力衰竭药(66)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71)
第三节抗心绞痛药(75)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81)
第五节调节血脂药(88)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94)
第一节促凝血药(95)
第二节抗凝血药(97)
第三节溶栓药(100)
第四节抗血小板药(101)
第五节抗贫血药(105)
第六节升白细胞药(109)
第七章利尿剂与泌尿系统疾病用药(110)
第一节利尿剂(111)
第二节抗前列腺增生症药(118)
第三节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121)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125)
第一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6)
第二节雌激素(130)
第三节孕激素(132)
第四节避孕药(133)
第五节蛋白同化激素(135)
第六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136)
第七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139)
第八节口服降糖药(142)
第九节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151)
第九章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与
营养药(158)
第一节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159)
第二节调节酸碱平衡药(163)
第三节葡萄糖与果糖(164)
第四节维生素(165)
第五节氨基酸(167)
第十章抗菌药物(169)
第一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170)
第二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171)
第三节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74)
第四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176)
第五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178)
第六节四环素类抗菌药物(180)
第七节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181)
第八节多肽类抗菌药物(182)
第九节酰胺醇类抗菌药物(184)
第十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85)
第十一节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186)
第十二节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187)
第十三节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188)
第十四节其他抗菌药物(189)
第十五节抗结核分枝杆菌药(190)
第十六节抗真菌药(192)
第十一章抗病毒药(198)
第十二章抗寄生虫病药(203)
第一节抗疟药(204)
第二节抗肠蠕虫药(206)
第十三章抗肿瘤药(209)
第一节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
药物(210)
第二节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代谢药)(215)
第三节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217)
第四节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干扰有丝分裂药)(219)
第五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220)
第六节靶向抗肿瘤药(221)
第七节放疗与化疗止吐药(224)
第十四章眼科疾病用药(225)
第一节抗眼部细菌感染药(226)
第二节降低眼压药(227)
第三节抗眼部病毒感染药(229)
第四节眼用局部麻醉药(230)
第五节散瞳药(232)
第十五章耳鼻喉科疾病用药(234)
第一节消毒防腐药(235)
第二节减鼻充血药(237)
第十六章皮肤科疾病用药(239)
第一节皮肤寄生虫感染治疗药(240)
第二节痤疮治疗药(241)
第三节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244)
第四节外用糖皮质激素(24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47)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表1-1分类和作用特点
(二)典型不良反应
表1-2典型不良反应
(续表)
(三)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表1-3诱导剂与抑制剂
(一)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
表1-4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
(续表)
(二)关注巴比妥类的合理应用
1.巴比妥类药物存在交叉过敏。
2.对巴比妥类过敏的患者,一旦出现皮疹,应立即停药。
3.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药,当快速给药时,常会出现呼吸抑制、呼吸暂停甚至昏迷。可服用碳酸氢钠加速其在尿中排泄。
(三)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1.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应交替使用,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一种药。
2.服用后应避免驾车、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用药期间不宜饮酒。
(四)关注老年人对苯二氮类的敏感性和“宿醉”现象
第二节抗癫痫药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表1-5分类和作用特点
(续表)
(二)典型不良反应
1.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肌力减弱、齿龈增生等。
2.二苯并氮类(卡马西平):视物模糊、稀释性低钠血症或水中毒、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7年考点)等。
3.脂肪酸类(丙戊酸钠):体重增加、致死性肝功能障碍等。
(三)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表1-6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一)提倡有规律用药
1.抗癫痫药应从低剂量开始(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2.儿童患者在使用抗癫痫药时,需要更频繁地调整剂量并要按体重计算给药量。
(二)关注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抗癫痫药用于妇女时,为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建议在妊娠前和妊娠期应补充叶酸,一日5mg。
为有效地预防任何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的风险,在妊娠后期3个月给予维生素K,一日10mg。
表1-7常用药品及其适应证
第三节抗抑郁药
表1-8分类和作用特点
(续表)
(一)换用抗抑郁药时需谨慎
1.换用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时,应间隔一定的时间,以利于药物的清除,防止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5-HT综合征(18年考点),表现为不安、震颤、抽搐和精神错乱,严重者可致死。
3.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他5-HT再摄取抑制剂需停药2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17年考点)。
(二)切忌频繁换药
1.大多数抗抑郁药起效缓慢,需4~6周方能起效。
2.只有在足量、足疗程使用某种抗抑郁药仍无效时,方可考虑更换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一类药。
(三)用药宜个体化
抗抑郁药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剂量,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剂量维持,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表1-9分类和作用特点
1.监护心功能和肝功能
(1)肝功能不全患者对多奈哌齐的清除时间减慢20%,故需适当减少剂量。
(2)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者慎用石杉碱甲。
2.监护胆碱能效应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引发剂量依赖性胆碱能效应,故应从小剂量用起,并依据其反应和耐受性增加剂量。
表1-10常用药品的适应证
第五节镇痛药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表1-11分类、代表药及临床应用
(续表)
备注:
1.镇痛效果:脂溶性高、分子量小,非离子化药物更容易进入神经系统。
2.该类药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
(二)典型不良反应
表1-12典型不良反应
(三)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表1-1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一)监护妊娠期妇女的用药安全
(二)减少生理或心理依赖性
(三)监测用药过量和危象
表1-14危象征兆与对症处理
成瘾性镇痛药过量处理:
1.洗胃。
2.出现危象时可静脉注射纳洛酮。
(四)规避不利的应用方法
1.哌替啶在体内可转变为毒性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产生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震颤、抽搐、癫痫大发作。因此,不适于广泛用于晚期癌性疼痛。
2.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的原因是抑制呼吸、延长产程,与吗啡相比,哌替啶的特点是对妊娠末期子宫不对抗催产素的作用,不延缓产程可用于分娩止痛(哌替啶用于分娩止痛须监测本品对新生儿的抑制呼吸作用)。
3.解救用纳洛酮(17年考点),惊厥用地西泮或巴比妥。
(五)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表1-15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表1-16常用药品的适应证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表1-1分类和作用特点
(二)典型不良反应
表1-2典型不良反应
(续表)
(三)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表1-3诱导剂与抑制剂
(一)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
表1-4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
(续表)
(二)关注巴比妥类的合理应用
1.巴比妥类药物存在交叉过敏。
2.对巴比妥类过敏的患者,一旦出现皮疹,应立即停药。
3.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药,当快速给药时,常会出现呼吸抑制、呼吸暂停甚至昏迷。可服用碳酸氢钠加速其在尿中排泄。
(三)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1.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应交替使用,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一种药。
2.服用后应避免驾车、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用药期间不宜饮酒。
(四)关注老年人对苯二氮类的敏感性和“宿醉”现象
第二节抗癫痫药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表1-5分类和作用特点
(续表)
(二)典型不良反应
1.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肌力减弱、齿龈增生等。
2.二苯并氮类(卡马西平):视物模糊、稀释性低钠血症或水中毒、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7年考点)等。
3.脂肪酸类(丙戊酸钠):体重增加、致死性肝功能障碍等。
(三)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表1-6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一)提倡有规律用药
1.抗癫痫药应从低剂量开始(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2.儿童患者在使用抗癫痫药时,需要更频繁地调整剂量并要按体重计算给药量。
(二)关注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抗癫痫药用于妇女时,为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建议在妊娠前和妊娠期应补充叶酸,一日5mg。
为有效地预防任何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的风险,在妊娠后期3个月给予维生素K,一日10mg。
表1-7常用药品及其适应证
第三节抗抑郁药
表1-8分类和作用特点
(续表)
(一)换用抗抑郁药时需谨慎
1.换用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时,应间隔一定的时间,以利于药物的清除,防止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5-HT综合征(18年考点),表现为不安、震颤、抽搐和精神错乱,严重者可致死。
3.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他5-HT再摄取抑制剂需停药2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17年考点)。
(二)切忌频繁换药
1.大多数抗抑郁药起效缓慢,需4~6周方能起效。
2.只有在足量、足疗程使用某种抗抑郁药仍无效时,方可考虑更换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一类药。
(三)用药宜个体化
抗抑郁药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剂量,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剂量维持,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表1-9分类和作用特点
1.监护心功能和肝功能
(1)肝功能不全患者对多奈哌齐的清除时间减慢20%,故需适当减少剂量。
(2)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者慎用石杉碱甲。
2.监护胆碱能效应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引发剂量依赖性胆碱能效应,故应从小剂量用起,并依据其反应和耐受性增加剂量。
表1-10常用药品的适应证
第五节镇痛药
(一)分类和作用特点
表1-11分类、代表药及临床应用
(续表)
备注:
1.镇痛效果:脂溶性高、分子量小,非离子化药物更容易进入神经系统。
2.该类药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
(二)典型不良反应
表1-12典型不良反应
(三)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表1-1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一)监护妊娠期妇女的用药安全
(二)减少生理或心理依赖性
(三)监测用药过量和危象
表1-14危象征兆与对症处理
成瘾性镇痛药过量处理:
1.洗胃。
2.出现危象时可静脉注射纳洛酮。
(四)规避不利的应用方法
1.哌替啶在体内可转变为毒性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产生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震颤、抽搐、癫痫大发作。因此,不适于广泛用于晚期癌性疼痛。
2.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的原因是抑制呼吸、延长产程,与吗啡相比,哌替啶的特点是对妊娠末期子宫不对抗催产素的作用,不延缓产程可用于分娩止痛(哌替啶用于分娩止痛须监测本品对新生儿的抑制呼吸作用)。
3.解救用纳洛酮(17年考点),惊厥用地西泮或巴比妥。
(五)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表1-15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表1-16常用药品的适应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