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47744丛书名: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粹掌中宝核心考点-速记内容-双色印刷》属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是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由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织师资队伍精心编写。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系列图书共7本,本书为其中的考点精粹掌中宝,涵盖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重点突出,便于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粹掌中宝核心考点-速记内容-双色印刷》属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是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由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织师资队伍精心编写。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系列图书共7本,本书为其中的考点精粹掌中宝,涵盖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重点突出,便于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目 录
目录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3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3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5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7
第六单元五脏8
第七单元六腑9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10
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11
第十单元经络15
第十一单元体质19
第十二单元病因19
第十三单元发病22
第十四单元病机23
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25
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27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29
第一单元绪论30
第二单元望诊30
第三单元望舌36
第四单元闻诊38
第五单元问诊40
第六单元脉诊46
第七单元按诊48
第八单元八纲辨证49
第九单元气血津液辨证51
第十单元脏腑辨证53
第三章中药学59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60
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60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61
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62
第五单元解表药63
第六单元清热药64
第七单元泻下药67
第八单元祛风湿药68
第九单元化湿药69
第十单元利水渗湿药70
第十一单元温里药71
第十二单元理气药71
第十三单元消食药72
第十四单元驱虫药72
第十五单元止血药73
第十六单元活血化瘀药74
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75
第十八单元安神药77
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77
第二十单元开窍药79
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79
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82
第二十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83
第四章方剂学85
第一单元总论86
第二单元解表剂88
第三单元泻下剂90
第四单元和解剂92
第五单元清热剂93
第六单元祛暑剂97
第七单元温里剂98
第八单元表里双解剂99
第九单元补益剂100
第十单元固涩剂104
第十一单元安神剂106
第十二单元开窍剂107
第十三单元理气剂108
第十四单元理血剂110
第十五单元治风剂112
第十六单元治燥剂114
第十七单元祛湿剂116
第十八单元祛痰剂120
第十九单元消食剂121
第二十单元驱虫剂122
第五章中医内科学123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124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128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131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135
第五单元肝胆病证141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144
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146
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151
第六章中医外科学155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疾病治法156
第二单元疮疡157
第三单元乳房疾病163
第四单元瘿165
第五单元瘤、岩167
第六单元皮肤及性传播疾病170
第七单元肛门直肠疾病179
第八单元泌尿男性疾病184
第九单元其他外科疾病187
第十单元周围血管疾病188
第七章中医妇科学193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器官194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生理195
第三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198
第四单元月经病198
第五单元带下病207
第六单元妊娠病209
第七单元产后病213
第八单元妇科杂病217
第八章中医儿科学221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222
第二单元儿童保健228
第三单元新生儿疾病229
第四单元肺系病证230
第五单元脾系病证235
第六单元心肝病证240
第七单元肾系病证244
第八单元传染病246
第九单元虫证252
第十单元其他疾病253
第九章针灸学257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258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258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258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259
第五单元特定穴259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263
第七单元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264
第八单元毫针刺法281
第九单元灸法282
第十单元拔罐法283
第十一单元其他针法284
第十二单元治疗总论284
第十三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85
第十四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1
第十五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4
第十六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6
第十七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298
第十章诊断学基础301
第一单元症状学302
第二单元问诊308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309
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325
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339
第十一章内科学343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344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347
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351
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354
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355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357
第七单元结缔组织病359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360
第九单元常见急危重症361
第十二章传染病学367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368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371
第三单元细菌感染378
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384
第十三章卫生法规387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388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388
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390
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92
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94
第六单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95
第十四章医学伦理学397
第一单元概述398
第二单元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398
第三单元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399
第四单元医患关系道德400
第五单元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401
第六单元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403
第七单元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403
第八单元生命伦理学404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3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3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5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7
第六单元五脏8
第七单元六腑9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10
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11
第十单元经络15
第十一单元体质19
第十二单元病因19
第十三单元发病22
第十四单元病机23
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25
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27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29
第一单元绪论30
第二单元望诊30
第三单元望舌36
第四单元闻诊38
第五单元问诊40
第六单元脉诊46
第七单元按诊48
第八单元八纲辨证49
第九单元气血津液辨证51
第十单元脏腑辨证53
第三章中药学59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60
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60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61
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62
第五单元解表药63
第六单元清热药64
第七单元泻下药67
第八单元祛风湿药68
第九单元化湿药69
第十单元利水渗湿药70
第十一单元温里药71
第十二单元理气药71
第十三单元消食药72
第十四单元驱虫药72
第十五单元止血药73
第十六单元活血化瘀药74
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75
第十八单元安神药77
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77
第二十单元开窍药79
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79
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82
第二十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83
第四章方剂学85
第一单元总论86
第二单元解表剂88
第三单元泻下剂90
第四单元和解剂92
第五单元清热剂93
第六单元祛暑剂97
第七单元温里剂98
第八单元表里双解剂99
第九单元补益剂100
第十单元固涩剂104
第十一单元安神剂106
第十二单元开窍剂107
第十三单元理气剂108
第十四单元理血剂110
第十五单元治风剂112
第十六单元治燥剂114
第十七单元祛湿剂116
第十八单元祛痰剂120
第十九单元消食剂121
第二十单元驱虫剂122
第五章中医内科学123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124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128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131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135
第五单元肝胆病证141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144
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146
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151
第六章中医外科学155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疾病治法156
第二单元疮疡157
第三单元乳房疾病163
第四单元瘿165
第五单元瘤、岩167
第六单元皮肤及性传播疾病170
第七单元肛门直肠疾病179
第八单元泌尿男性疾病184
第九单元其他外科疾病187
第十单元周围血管疾病188
第七章中医妇科学193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器官194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生理195
第三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198
第四单元月经病198
第五单元带下病207
第六单元妊娠病209
第七单元产后病213
第八单元妇科杂病217
第八章中医儿科学221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222
第二单元儿童保健228
第三单元新生儿疾病229
第四单元肺系病证230
第五单元脾系病证235
第六单元心肝病证240
第七单元肾系病证244
第八单元传染病246
第九单元虫证252
第十单元其他疾病253
第九章针灸学257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258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258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258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259
第五单元特定穴259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263
第七单元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264
第八单元毫针刺法281
第九单元灸法282
第十单元拔罐法283
第十一单元其他针法284
第十二单元治疗总论284
第十三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85
第十四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1
第十五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4
第十六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6
第十七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298
第十章诊断学基础301
第一单元症状学302
第二单元问诊308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309
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325
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339
第十一章内科学343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344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347
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351
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354
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355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357
第七单元结缔组织病359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360
第九单元常见急危重症361
第十二章传染病学367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368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371
第三单元细菌感染378
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384
第十三章卫生法规387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388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388
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390
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92
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94
第六单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95
第十四章医学伦理学397
第一单元概述398
第二单元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398
第三单元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399
第四单元医患关系道德400
第五单元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401
第六单元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403
第七单元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403
第八单元生命伦理学404
免费在线读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考点1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考点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1)症: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与体征,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
(2)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3)病:即疾病,在病因的作用下,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的概念
(1)辨证: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收集的资料,辨明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势,判断为某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或疾病类型或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故表现的证侯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2)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证,故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考点1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有时可专指气中的精萃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考点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聚、散,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变化,称为气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人的生命过程,亦是气的聚散过程。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考点1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标示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其规定性,即绝对性、不可变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可变的一面。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三比较对象改变,其阴阳属性亦发生改变。
考点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是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3)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的消长: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是量的改变。
(5)阴阳的转化:事物对立双方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转化是质的改变。
考点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和分析病理变化。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中医学诊断疾病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主要表现于分析四诊资料和概括疾病证候的阴阳属性。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考点1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五行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续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
然
界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
体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脉弦洪缓浮沉
五华爪面唇毛发
变动握忧哕咳栗
五藏魂神意魄志
考点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1)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记忆:木火土金水,按序相生,隔一相克。
2.五行制化
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则引起其所不胜制约,防止其亢而为害。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3.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包括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
(2)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包括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母行虚弱/亢盛,引起子行亦不足/亢盛,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亢盛。
(2)子病及母:①子病犯母。子行亢盛,引发母行亢盛,结果子母皆亢。②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③子行虚弱,引起母行不足,终致子母俱虚。
考点3五行学说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治则治法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考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分类功能形态特点
五脏化藏精气实质器官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
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藏而不泄,满而不实(除胆外)
2.临床意义
(1)病理:“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六单元五脏
考点1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
(2)心的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②心火宜降。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的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通调水道;③朝百脉,主治节。
(2)肺的生理特性:①肺为华盖;②肺为娇脏;③肺气宣发与肃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脾的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统血。
(2)脾的生理特性:①脾气宜升;②喜燥而恶湿;③脾为孤脏。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肝的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
(2)肝的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②肝主升发;③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肾的生理功能:①藏精;②主水液;③主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①主蛰守位;②肾气上升。
考点2五脏之间的关系
(续表)
五脏关系
五脏关系
心与肺血液运行、呼吸吐纳
心与脾血液生成、血液运行
心与肝行血、藏血、精神情志调节
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肺与脾气的生成、水液代谢
肺与肝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
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
肝与脾食物消化、血液运行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滋生、水液代谢
第七单元六腑
考点1六腑的生理功能
1.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生理功能
胆①贮存与排泄胆汁;②主决断
胃①主受纳水谷:又称“太仓”“水谷之海”;②主腐熟水谷,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
小肠①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③小肠主液
大肠①传化糟粕;②大肠主津
膀胱①汇聚水液;②贮尿和排尿
三焦①通行诸气(元气、宗气);②运行津液
2.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特性
(1)胃的分部: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部分;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部分。
(2)胃的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考点2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2)肺与大肠: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
(3)脾与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4)肝与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5)肾与膀胱:共主小便。
考点3五脏、六腑的功能类比
(续表)
五脏功能类比
五脏功能类比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
考点1脑
脑的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司感觉运动。
考点2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考点1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考点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1)症: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与体征,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
(2)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3)病:即疾病,在病因的作用下,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的概念
(1)辨证: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收集的资料,辨明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势,判断为某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或疾病类型或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故表现的证侯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2)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证,故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考点1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有时可专指气中的精萃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考点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聚、散,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变化,称为气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人的生命过程,亦是气的聚散过程。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考点1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标示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其规定性,即绝对性、不可变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可变的一面。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三比较对象改变,其阴阳属性亦发生改变。
考点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是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3)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的消长: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是量的改变。
(5)阴阳的转化:事物对立双方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转化是质的改变。
考点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和分析病理变化。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中医学诊断疾病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主要表现于分析四诊资料和概括疾病证候的阴阳属性。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考点1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五行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续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
然
界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
体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脉弦洪缓浮沉
五华爪面唇毛发
变动握忧哕咳栗
五藏魂神意魄志
考点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1)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记忆:木火土金水,按序相生,隔一相克。
2.五行制化
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则引起其所不胜制约,防止其亢而为害。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3.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包括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
(2)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包括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母行虚弱/亢盛,引起子行亦不足/亢盛,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亢盛。
(2)子病及母:①子病犯母。子行亢盛,引发母行亢盛,结果子母皆亢。②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③子行虚弱,引起母行不足,终致子母俱虚。
考点3五行学说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治则治法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考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分类功能形态特点
五脏化藏精气实质器官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
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藏而不泄,满而不实(除胆外)
2.临床意义
(1)病理:“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六单元五脏
考点1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
(2)心的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②心火宜降。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的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通调水道;③朝百脉,主治节。
(2)肺的生理特性:①肺为华盖;②肺为娇脏;③肺气宣发与肃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脾的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统血。
(2)脾的生理特性:①脾气宜升;②喜燥而恶湿;③脾为孤脏。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肝的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
(2)肝的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②肝主升发;③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肾的生理功能:①藏精;②主水液;③主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①主蛰守位;②肾气上升。
考点2五脏之间的关系
(续表)
五脏关系
五脏关系
心与肺血液运行、呼吸吐纳
心与脾血液生成、血液运行
心与肝行血、藏血、精神情志调节
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肺与脾气的生成、水液代谢
肺与肝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
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
肝与脾食物消化、血液运行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滋生、水液代谢
第七单元六腑
考点1六腑的生理功能
1.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生理功能
胆①贮存与排泄胆汁;②主决断
胃①主受纳水谷:又称“太仓”“水谷之海”;②主腐熟水谷,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
小肠①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③小肠主液
大肠①传化糟粕;②大肠主津
膀胱①汇聚水液;②贮尿和排尿
三焦①通行诸气(元气、宗气);②运行津液
2.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特性
(1)胃的分部: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部分;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部分。
(2)胃的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考点2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2)肺与大肠: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
(3)脾与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4)肝与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5)肾与膀胱:共主小便。
考点3五脏、六腑的功能类比
(续表)
五脏功能类比
五脏功能类比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
考点1脑
脑的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司感觉运动。
考点2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