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47782丛书名: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点精粹掌中宝》属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是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由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织师资队伍精心编写。其中,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系列图书共7本,本书为其中的考点精粹掌中宝,涵盖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重点突出,便于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点精粹掌中宝》依据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新大纲和考试要求编写,深入分析了历年真题和命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甄选高频考点,能在短时间内帮助考生梳理考试
重点,强化记忆。
重点,强化记忆。
目 录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3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3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5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7
第六单元五脏8
第七单元六腑10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11
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12
第十单元经络16
第十一单元体质21
第十二单元病因22
第十三单元发病24
第十四单元病机25
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27
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29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31
第一单元绪论32
第二单元望诊32
第三单元望舌39
第四单元闻诊41
第五单元问诊43
第六单元脉诊49
第七单元按诊52
第八单元八纲辨证52
第九单元病因辨证55
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56
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58
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64
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67
第十四单元三焦辨证68
第三章中药学71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72
第二单元中药的作用72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72
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73
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74
第六单元解表药76
第七单元清热药78
第八单元泻下药81
第九单元祛风湿药82
第十单元化湿药83
第十一单元利水渗湿药84
第十二单元温里药85
第十三单元理气药85
第十四单元消食药86
第十五单元驱虫药87
第十六单元止血药87
第十七单元活血化瘀药88
第十八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90
第十九单元安神药91
第二十单元平肝息风药92
第二十一单元开窍药93
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94
第二十三单元收涩药97
第二十四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98
第二十五单元拔毒化腐生肌药98
第四章方剂学99
第一单元总论100
第二单元解表剂102
第三单元泻下剂105
第四单元和解剂107
第五单元清热剂109
第六单元祛暑剂114
第七单元温里剂115
第八单元表里双解剂118
第九单元补益剂119
第十单元固涩剂124
第十一单元安神剂126
第十二单元开窍剂128
第十三单元理气剂129
第十四单元理血剂132
第十五单元治风剂135
第十六单元治燥剂138
第十七单元祛湿剂140
第十八单元祛痰剂145
第十九单元消食剂147
第二十单元驱虫剂148
第五章??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49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50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157
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170
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179
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185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191
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200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203
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213
第十单元内科常见危重症215
第十一单元肺系病证216
第十二单元心系病证218
第十三单元脾系病证219
第十四单元肝系病证222
第十五单元肾系病证225
第十六单元气血津液病证226
第十七单元肢体经络病证231
第六章??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33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234
第二单元无菌术239
第三单元麻醉240
第四单元营养代谢241
第五单元输血244
第六单元围手术期处理245
第七单元内镜与腔镜外科技术247
第八单元外科感染247
第九单元损伤252
第十单元肿瘤264
第十一单元急腹症269
第十二单元甲状腺疾病273
第十三单元乳腺疾病276
第十四单元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278
第十五单元门静脉高压症281
第十六单元腹外疝282
第十七单元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285
第十八单元肛门直肠疾病289
第十九单元周围血管疾病291
第二十单元皮肤及性传播疾病295
第七章??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303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304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04
第三单元妊娠生理306
第四单元产前保健308
第五单元正常分娩310
第六单元正常产褥311
第七单元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312
第八单元妊娠病313
第九单元妊娠合并疾病318
第十单元异常分娩321
第十一单元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322
第十二单元分娩期并发症323
第十三单元产后病324
第十四单元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327
第十五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炎症328
第十六单元月经病330
第十七单元女性生殖器官肿瘤335
第十八单元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37
第十九单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338
第二十单元子宫脱垂339
第二十一单元不孕症340
第八章??中西医结合儿科学341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342
第二单元新生儿疾病347
第三单元呼吸系统疾病349
第四单元循环系统疾病351
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352
第六单元泌尿系统疾病354
第七单元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56
第八单元小儿常见心理障碍358
第九单元造血系统疾病359
第十单元内分泌疾病361
第十一单元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361
第十二单元营养性疾病365
第十三单元感染性疾病367
第十四单元寄生虫病374
第十五单元小儿危重症的处理374
第十六单元中医相关病证376
第九章针灸学381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382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382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382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383
第五单元特定穴383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387
第七单元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387
第八单元毫针刺法405
第九单元灸法406
第十单元拔罐法407
第十一单元其他针法408
第十二单元治疗总论408
第十三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09
第十四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6
第十五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8
第十六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21
第十七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422
第十章诊断学基础425
第一单元症状学426
第二单元问诊434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435
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452
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467
第十一章??药理学473
第一单元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474
第二单元拟胆碱药475
第三单元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476
第四单元抗胆碱药476
第五单元拟肾上腺素药478
第六单元抗肾上腺素药479
第七单元镇静催眠药480
第八单元抗癫痫药480
第九单元抗精神失常药481
第十单元抗帕金森病药482
第十一单元镇痛药482
第十二单元解热镇痛药483
第十三单元抗组胺药484
第十四单元利尿药、脱水药485
第十五单元抗高血压药486
第十六单元抗心律失常药490
第十七单元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491
第十八单元抗心绞痛药493
第十九单元血液系统药494
第二十单元消化系统药495
第二十一单元呼吸系统药497
第二十二单元糖皮质激素498
第二十三单元抗甲状腺药499
第二十四单元降血糖药499
第二十五单元合成抗菌药500
第二十六单元抗生素502
第二十七单元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504
第二十八单元抗结核病药505
第二十九单元抗恶性肿瘤药506
第十二章??传染病学507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508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511
第三单元细菌感染520
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526
第十三章卫生法规529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530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530
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532
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534
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536
第六单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37
第十四章医学伦理学539
第一单元概述540
第二单元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540
第三单元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541
第四单元医患关系道德542
第五单元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543
第六单元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545
第七单元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545
第八单元生命伦理学546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3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3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5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7
第六单元五脏8
第七单元六腑10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11
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12
第十单元经络16
第十一单元体质21
第十二单元病因22
第十三单元发病24
第十四单元病机25
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27
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29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31
第一单元绪论32
第二单元望诊32
第三单元望舌39
第四单元闻诊41
第五单元问诊43
第六单元脉诊49
第七单元按诊52
第八单元八纲辨证52
第九单元病因辨证55
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56
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58
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64
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67
第十四单元三焦辨证68
第三章中药学71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72
第二单元中药的作用72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72
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73
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74
第六单元解表药76
第七单元清热药78
第八单元泻下药81
第九单元祛风湿药82
第十单元化湿药83
第十一单元利水渗湿药84
第十二单元温里药85
第十三单元理气药85
第十四单元消食药86
第十五单元驱虫药87
第十六单元止血药87
第十七单元活血化瘀药88
第十八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90
第十九单元安神药91
第二十单元平肝息风药92
第二十一单元开窍药93
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94
第二十三单元收涩药97
第二十四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98
第二十五单元拔毒化腐生肌药98
第四章方剂学99
第一单元总论100
第二单元解表剂102
第三单元泻下剂105
第四单元和解剂107
第五单元清热剂109
第六单元祛暑剂114
第七单元温里剂115
第八单元表里双解剂118
第九单元补益剂119
第十单元固涩剂124
第十一单元安神剂126
第十二单元开窍剂128
第十三单元理气剂129
第十四单元理血剂132
第十五单元治风剂135
第十六单元治燥剂138
第十七单元祛湿剂140
第十八单元祛痰剂145
第十九单元消食剂147
第二十单元驱虫剂148
第五章??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49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50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157
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170
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179
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185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191
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200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203
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213
第十单元内科常见危重症215
第十一单元肺系病证216
第十二单元心系病证218
第十三单元脾系病证219
第十四单元肝系病证222
第十五单元肾系病证225
第十六单元气血津液病证226
第十七单元肢体经络病证231
第六章??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33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234
第二单元无菌术239
第三单元麻醉240
第四单元营养代谢241
第五单元输血244
第六单元围手术期处理245
第七单元内镜与腔镜外科技术247
第八单元外科感染247
第九单元损伤252
第十单元肿瘤264
第十一单元急腹症269
第十二单元甲状腺疾病273
第十三单元乳腺疾病276
第十四单元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278
第十五单元门静脉高压症281
第十六单元腹外疝282
第十七单元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285
第十八单元肛门直肠疾病289
第十九单元周围血管疾病291
第二十单元皮肤及性传播疾病295
第七章??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303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304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04
第三单元妊娠生理306
第四单元产前保健308
第五单元正常分娩310
第六单元正常产褥311
第七单元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312
第八单元妊娠病313
第九单元妊娠合并疾病318
第十单元异常分娩321
第十一单元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322
第十二单元分娩期并发症323
第十三单元产后病324
第十四单元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327
第十五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炎症328
第十六单元月经病330
第十七单元女性生殖器官肿瘤335
第十八单元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37
第十九单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338
第二十单元子宫脱垂339
第二十一单元不孕症340
第八章??中西医结合儿科学341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342
第二单元新生儿疾病347
第三单元呼吸系统疾病349
第四单元循环系统疾病351
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352
第六单元泌尿系统疾病354
第七单元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56
第八单元小儿常见心理障碍358
第九单元造血系统疾病359
第十单元内分泌疾病361
第十一单元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361
第十二单元营养性疾病365
第十三单元感染性疾病367
第十四单元寄生虫病374
第十五单元小儿危重症的处理374
第十六单元中医相关病证376
第九章针灸学381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382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382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382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383
第五单元特定穴383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387
第七单元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387
第八单元毫针刺法405
第九单元灸法406
第十单元拔罐法407
第十一单元其他针法408
第十二单元治疗总论408
第十三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09
第十四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6
第十五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8
第十六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21
第十七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422
第十章诊断学基础425
第一单元症状学426
第二单元问诊434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435
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452
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467
第十一章??药理学473
第一单元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474
第二单元拟胆碱药475
第三单元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476
第四单元抗胆碱药476
第五单元拟肾上腺素药478
第六单元抗肾上腺素药479
第七单元镇静催眠药480
第八单元抗癫痫药480
第九单元抗精神失常药481
第十单元抗帕金森病药482
第十一单元镇痛药482
第十二单元解热镇痛药483
第十三单元抗组胺药484
第十四单元利尿药、脱水药485
第十五单元抗高血压药486
第十六单元抗心律失常药490
第十七单元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491
第十八单元抗心绞痛药493
第十九单元血液系统药494
第二十单元消化系统药495
第二十一单元呼吸系统药497
第二十二单元糖皮质激素498
第二十三单元抗甲状腺药499
第二十四单元降血糖药499
第二十五单元合成抗菌药500
第二十六单元抗生素502
第二十七单元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504
第二十八单元抗结核病药505
第二十九单元抗恶性肿瘤药506
第十二章??传染病学507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508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511
第三单元细菌感染520
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526
第十三章卫生法规529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530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530
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532
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534
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536
第六单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37
第十四章医学伦理学539
第一单元概述540
第二单元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540
第三单元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541
第四单元医患关系道德542
第五单元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543
第六单元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545
第七单元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545
第八单元生命伦理学546
免费在线读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考点1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考点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1)症: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与体征,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
(2)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3)病:即疾病,在病因的作用下,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的概念
(1)辨证: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收集的资料,辨明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势,判断为某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或疾病类型或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故表现的证侯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2)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证,故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考点1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有时可专指气中的精萃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考点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聚、散,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变化,称为气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人的生命过程,亦是气的聚散过程。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考点1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标示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其规定性,即绝对性、不可变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可变的一面。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三比较对象改变,其阴阳属性亦发生改变。
考点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一体观: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即阴阳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观念。
(2)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是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4)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5)阴阳的消长: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是量的改变。
(6)阴阳的转化:事物对立双方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转化是质的改变。
(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调节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状态。
考点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和分析病理变化。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中医学诊断疾病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主要表现于分析四诊资料和概括疾病证候的阴阳属性。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考点1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五行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续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
然
界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
体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脉弦洪缓浮沉
五华爪面唇毛发
变动握忧哕咳栗
五藏魂神意魄志
考点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1)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记忆:木火土金水,按序相生,隔一相克。
2.五行制化
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则引起其所不胜制约,防止其亢而为害。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3.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包括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
(2)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包括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母行虚弱/亢盛,引起子行亦不足/亢盛,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亢盛。
(2)子病及母:①子病犯母。子行亢盛,引发母行亢盛,结果子母皆亢。②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③子行虚弱,引起母行不足,终致子母俱虚。
考点3五行学说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治则治法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考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又称“脏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
(2)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考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考点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分类功能形态特点
五脏化藏精气实质器官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
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藏而不泄,满而不实(除胆外)
2.临床意义
(1)病理:“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考点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
(1)脏腑之精: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2)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是一身之气在脏腑的分布。
(3)脏腑之阴气:脏腑中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的部分。
(4)脏腑之阳气:脏腑中具有温煦、兴奋、推动等作用的部分。
第六单元五脏
考点1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
(2)心的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②心火宜降。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的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通调水道;③朝百脉,主治节。
(2)肺的生理特性:①肺为华盖;②肺为娇脏;③肺气宣发与肃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脾的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统血。
(2)脾的生理特性:①脾气宜升;②喜燥而恶湿;③脾为孤脏。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肝的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
(2)肝的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②肝主升发;③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肾的生理功能:①藏精;②主水液;③主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①主蛰守位;②肾气上升。
考点2五脏之间的关系
(续表)
五脏关系
五脏关系
心与肺血液运行、呼吸吐纳
心与脾血液生成、血液运行
心与肝行血、藏血、精神情志调节
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肺与脾气的生成、水液代谢
肺与肝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
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
肝与脾食物消化、血液运行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滋生、水液代谢
考点1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考点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1)症: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与体征,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
(2)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3)病:即疾病,在病因的作用下,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的概念
(1)辨证: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收集的资料,辨明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势,判断为某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或疾病类型或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故表现的证侯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2)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证,故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考点1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有时可专指气中的精萃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考点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聚、散,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变化,称为气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人的生命过程,亦是气的聚散过程。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考点1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标示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其规定性,即绝对性、不可变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可变的一面。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三比较对象改变,其阴阳属性亦发生改变。
考点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一体观: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即阴阳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观念。
(2)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是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4)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5)阴阳的消长: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是量的改变。
(6)阴阳的转化:事物对立双方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转化是质的改变。
(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调节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状态。
考点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和分析病理变化。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中医学诊断疾病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主要表现于分析四诊资料和概括疾病证候的阴阳属性。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考点1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五行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续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
然
界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
体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脉弦洪缓浮沉
五华爪面唇毛发
变动握忧哕咳栗
五藏魂神意魄志
考点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1)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记忆:木火土金水,按序相生,隔一相克。
2.五行制化
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则引起其所不胜制约,防止其亢而为害。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3.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包括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
(2)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包括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母行虚弱/亢盛,引起子行亦不足/亢盛,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亢盛。
(2)子病及母:①子病犯母。子行亢盛,引发母行亢盛,结果子母皆亢。②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③子行虚弱,引起母行不足,终致子母俱虚。
考点3五行学说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治则治法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考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又称“脏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
(2)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考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考点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分类功能形态特点
五脏化藏精气实质器官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
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藏而不泄,满而不实(除胆外)
2.临床意义
(1)病理:“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考点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
(1)脏腑之精: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2)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是一身之气在脏腑的分布。
(3)脏腑之阴气:脏腑中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的部分。
(4)脏腑之阳气:脏腑中具有温煦、兴奋、推动等作用的部分。
第六单元五脏
考点1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
(2)心的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②心火宜降。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的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通调水道;③朝百脉,主治节。
(2)肺的生理特性:①肺为华盖;②肺为娇脏;③肺气宣发与肃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脾的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统血。
(2)脾的生理特性:①脾气宜升;②喜燥而恶湿;③脾为孤脏。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肝的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
(2)肝的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②肝主升发;③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肾的生理功能:①藏精;②主水液;③主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①主蛰守位;②肾气上升。
考点2五脏之间的关系
(续表)
五脏关系
五脏关系
心与肺血液运行、呼吸吐纳
心与脾血液生成、血液运行
心与肝行血、藏血、精神情志调节
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肺与脾气的生成、水液代谢
肺与肝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
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
肝与脾食物消化、血液运行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滋生、水液代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