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483337
千百年来,狄仁杰一直受人称道,被誉为武则天贴身谋士,大唐王朝的忠贞名相。他不仅在男权当道的社会里敢于为女人当差,而且在倾惨烈的官场中精于算计,演绎出左右逢源,屹立不倒的神话。其老辣,有道的权谋智慧,一直受到人们的怕追捧。
同类热销产品推荐:
章 科举考试,走上仕途
高中明经,谋得官职 /1
狄仁杰拒淫 /5
仕途路上遇贵人 /7
一语成谶 /12
拿法说事,借“梯”上位 /17
官小衙门大,初显“谋士”像 /21
要证明身价,必付出代价 /24
第二章 内敛低调,方能游刃有余
坐山观虎斗 /31
事不利己,激流勇退 /36
善窥风向,维稳江南 /42
大厦将倾,腥风血雨 /47
眼不见,心不烦 /50武则天首辅宰相 狄仁杰
2
能屈能伸,左右逢源 /53
第三章 官场腾挪,权术
酷吏害死人 /59
狄仁杰下狱 /63
官场别打肿脸充胖子 /64
“小报告”,大威力 /67
茕茕孑立,官官相护 /69
小毛孩带来的转机 /75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81
第四章 庐陵王被废前后
人在洛阳,心系房州 /89
为光复大唐费尽口舌 /91
办事要讲究技巧 /94
迎回太子的首倡者 /96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101
第五章 显赫一时的武氏家族
从武媚娘到武则天 /1073
武承嗣、贺兰敏之 /116
武三思、武延秀 /122
怂包软蛋武懿宗 /128
第六章 伴君如伴虎,全在用心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133
自污其身,赢取信任 /136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40
为大唐倚重“二张”/144
鼓动立李显为太子 /149
第七章 能谋还要善谋
大唐与突厥的恩恩怨怨 /153
乘势而为,驱逐默啜 /156
有能力的人在哪儿都吃香 /160
把荣誉让给领导 /162
和小人有距离但不疏远 /165
主持正义,聪明断案 /167武则天首辅宰相 狄仁杰
4
第八章 摆正位子,处好关系
领导信任,比什么都强 /173
“母老虎”真不好惹 /176
女皇不是那么好当的 /180
将上下关系揉成鱼水关系 /184
辅佐女皇,备受尊崇 /188
怜恤百姓,反对穷兵黩武 /195
第九章 天下桃李,尽在公门
沉稳果敢之张柬之 /203
慷慨俊爽之桓彦范 /206
清廉善治之敬晖 /208
人正诗雅之袁恕己 /211
清正廉洁的崔玄炜 /213
大义举贤,勇当伯乐 /216
第十章 谋士更要讲究语言艺术
言行内敛总吃香 /221
该说的要说,不当讲的不讲 /223
女皇是个佛教徒 /2285
找对时机再开口 /230
功高不可盖主,言行适当露拙 /234
第十一章 性格决定成败
隐忍、刚正留美名 /237
好性格才有好名声 /240
功劳再大也是上级的一盘菜 /243
为官不能太刚硬 /247
坚如磐石又怎样 /252
第十二章 编织“官系”网
高处不胜寒 /257
举贤不避亲 /261
别把“亲密”放在台面上 /263
剑走偏锋烧冷灶 /267
凝聚力量才能办大事 /269
第十三章 唐中宗的前世今生
一次被废,两次登基 /273
一辈子处于女人之下的皇上 /276武则天首辅宰相 狄仁杰
6
做领导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279
当官要有领袖气质 /283
要管好事业也要管好家庭 /285
顺应大势,不易也要做 /291
第十四章 改朝换代的总设计师
女皇的变迁 /29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03
人心齐,江山易 /308
扳倒武后近臣 /311
香消玉殒落尘埃 /314
“神龙革命”结局 /317
后记 /321
狄仁杰大事年表 /329
武则天贴身谋士人——狄仁杰
前言
狄仁杰,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称其为“国老”。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一直都心系民生。他可谓是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一大功臣。
千百年来,狄仁杰一直受人称道,被誉为武则天的贴身谋士,大唐王朝的忠贞名相。他不仅在男权当道的社会里敢于为女人当差,而且在倾轧惨烈的官场中精于算计,演绎出左右逢源、屹立不倒的神话。其老辣、有道的权谋智慧,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在封建社会,一个司法官员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狄仁杰一次在赴任途中,登上太行山,远远望见一片白云孤飞,狄仁杰告诉同行的人说:“我的亲人就在那片白云的下方。”说完注视良久,直到白云飘去才又重新上路。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将要被派往西北绝域持行公务,而他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劝道:“你怎么可以让年迈的母亲在万里之外为你担忧。”于是进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
蔺仁基被他们二人的友谊所感动,联想到自己与同僚李孝廉之间的种种不和,深感惭愧,主动与李孝廉和解。狄仁杰后来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狱,有人让他指证宰相杨执柔也是同谋以求免死,狄仁杰气愤地说:“皇天后土在上,我狄仁杰怎么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说话间,用头撞向柱子,血流满面,吓得游说者连忙安慰他。从以上可知,至亲至孝的狄仁杰不仅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司法官员,而且也堪称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楷模。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闻讯泣言之:“朝堂空也!”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为梁国公。(所以后世称其为:狄梁公)。葬于国都洛阳白马寺。
人们重视狄仁杰,主要是因为他的一生贯穿了唐朝前期风云变幻的历史,大唐成为大周,再由大周变成大唐,这段历史缺了狄仁杰将是不完整的历史。他生前能对武则天重大决策产生影响,他死后,甚至还能决定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的历史命运。
武则天、狄仁杰一君一臣,关系自是微妙。为博武氏好感,他手段用尽,政绩卓越;为保全自身,他隐忍低调,不惜自污;为防功高震主,他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为保李家江山,他巧用信任,主荐盟友,终完成李唐光复伟业。他生前华光异彩,死后仍然被人千秋景仰。狄仁杰的官道之深厚,谓其权谋大师可谓名至实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