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56684
绪 论
章 流行小说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节 流行小说的定义
一 流行小说的狭义和广义
二 流行小说的运作机制
三 影响小说销量的核心因素
第二节 流行小说与通俗小说、先锋小说、经典小说的关系
第三节 流行小说的分类
第四节 流行小说与文化的对立和遮蔽
第五节 中国百年流行小说的运作模式及其演变
一 畅销书排行榜的发展
二 晚清出版概况与小说销售模式
三 民初小说销售模式
四 现代小说出版销售模式
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书籍出版制度与小说发行模式
六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小说销售模式
七 流行小说分期与排行榜统计的简要说明
第二章 解放与革命:晚清时期的流行小说(1900—1910)
节 情欲解放:晚清狭邪小说
一 青楼恋情:《海上繁华梦》
二 “嫖界”英雄:《九尾龟》
三 狭邪小说与上海社会
四 狭邪小说的读者群体
第二节 社会变革的呼声:晚清谴责小说
一 官场的绝望:《官场现形记》
二 道德的绝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三 制度的绝望:《老残游记》
第三节 人的全面解放:《孽海花》
第四节 民族主义崛起:晚清革命小说
第五节 民主科学与思想的解放:晚清流行翻译小说
一 冒险小说
二 侦探小说
三 科幻小说
四 政治小说
五 《伊索寓言》与《巴黎茶花女遗事》
附录:1900—1910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三章 哀情与游戏:民初流行小说(1911—1920)
节 绝望的隐喻:民初流行哀情小说
一 情礼矛盾的悲剧:哀情小说的鼻祖《玉梨魂》
二 情理冲突:苏曼殊小说的主题特征
三 无害的哭诉:其他重要哀情小说
第二节 寻觅人生趣味:民初“消闲”小说
一 揭秘的趣味:历史黑幕小说
二 解密的趣味:侦探小说
第三节 严肃的趣味:科普小说、翻译小说与儿童文学
一 科学探索:科普小说
二 域外风情:翻译小说
三 儿童教育:儿童文学
第四节 民初流行小说的时代趋势
附录:1911—1920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四章 个性解放的表现方式: 20世纪20年代的流行小说(1921—1929)
节 鲁迅的呐喊
第二节 巴金的绝望
第三节 茅盾的思想与性感
一 《蚀》的身体
二 《野蔷薇》的性感
第四节 张资平的伦理与情色
一 创造社的影响力
二 张资平的作品与风格
三 肉体欲望的正面表现
四 多角恋爱与新伦理:《飞絮》
五 纵欲的恶果:《苔莉》
六 性与伦理的延伸
七 张资平的评价
第五节 郁达夫的灵与肉
一 郁达夫的小说及话语特征
二 性心理的变态呈现
三 性苦闷的疏导与反思
第六节 郭沫若的浪漫与悲情
第七节 武侠与历史
一 武侠小说兴起
二 历史演义小说走红
第八节 严肃的问题:早期白话小说
一 早期白话小说的主题
二 白话小说的四个转向
第五章 苦难时代与个人英雄主义: 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小说(1930—1939)
节 巴金笔下的绝望与恐怖
一 “激流三部曲”的压抑感绝望感恐怖感
二 “爱情三部曲”中的绝望抗争
三 “革命三部曲”的心理恐怖
四 巴金的暴力美学
第二节 茅盾小说的英雄与爱情
一 产生英雄的语境
二 工业王国的英雄王子:《子夜》
三 革命激情与爱的激情:《虹》
四 革命道路问题:《三人行》与《路》
第三节
革命加爱情的变种:《啼笑因缘》
第四节 苦难现实及其解救途径
一 《生死场》的苦难美学
二 《八月的乡村》的英雄主义
第五节 幽默批判与其他
一 鲁迅的《故事新编》
二 老舍的趣味
三 沈从文的批判与理想
四 其他各家
第六章 浪漫庸常与乐观: 20世纪40年代的流行小说(1940—1949)
节 战争与爱情:国统区的流行小说
一 无名氏的悲壮浪漫爱情故事
二 徐訏小说的爱情传奇
三 张恨水的变化
四 林语堂的文气
五 其他小说家
第二节 庸常与苍凉:沦陷区的流行小说
一 生活沦为庸常:《结婚十年》
二 人生尽显苍凉:张爱玲
三 命运历经屈辱:《秋海棠》
四 沦陷区的反抗:《火》
五 婚姻仍需解放:梅娘
第三节 乐观与问题:解放区的流行小说
一 解放区的文化环境
二 赵树理的通俗与问题
三 解放区的英雄传奇
附录:1921—1949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七章 20世纪上半叶流行小说的情绪走向
第八章 民族仇恨与阶级仇恨高涨: 十七年流行小说(1949—1966)
节 十七年流行小说概览
第二节 50年代初期的革命历史主旋律
一 新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先驱:《平原烈火》《风云初记》
二 群众战争路线的深化:《铜墙铁壁》
三 突显领袖智慧的人民战争:《保卫延安》
四 有趣的游击战争:《铁道游击队》
五 50年代初期战争小说的意义
第三节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流行小说主流
一 历史语境
二 抗日战争题材: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三 对国民党斗争题材:突出的阶级情感
第四节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流行小说支流
一 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赞歌:《创业史》《山乡巨变》
二 工业建设新篇章:《铁水奔流》《上海的早晨》
三 阶级矛盾的淡化:《三家巷》
第五节 50—60年代流行小说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
附录:十七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九章 和平时期的英雄塑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流行小说(1966—1976)
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流行小说概览
第二节 英雄的出路:“文化大革命”时期英雄主义流行小说
一 和平年代的奉献之歌:《欧阳海之歌》
二 生产中的阶级斗争
三 农业合作化的路线斗争:《金光大道》《艳阳天》
四 成就和平时期英雄的领域
第三节 怀旧的战争英雄主义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流行手抄本小说
附录:“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十章 自由精神与人性复苏: 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小说(1977—1989)
节 20世纪80年代流行小说概貌
第二节 自由:武侠小说全面兴盛
一 武侠小说概况
二 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
三 武侠小说的流行原因
四 武侠小说的核心精神是自由
五 “自由”是80年代的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
六 武侠小说中自由的表现原则
七 武侠小说各家的不同风格
第三节 人情复苏:言情小说的重回
第四节 求变的渴望:现实主义流行小说
第五节 历史回顾:历史题材流行小说
第六节 20世纪80年代流行小说
与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
附录:20世纪80年代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十一章 多元文化时代的启动: 20世纪90年代的流行小说(1990—1999)
节 20世纪90年代流行小说概况
第二节 喜剧登场:90年代喜剧反讽型流行小说
一 “《围城》热”:从旧作中寻找到幽默的素材
二 “王朔热”:痞子文化的兴起
三 “王小波热”:反讽话语的狂欢
第三节 情欲绽放:90年代情欲型流行小说
一 欲言又止的男性作家
二 性话语狂欢的女性作家
三 纯情小说的遗韵
第四节 历史与怀旧:90年代历史怀旧型流行小说
一 重述的历史:二月河与唐浩明
二 虚构的历史:戏说风潮
三 反思的历史:精英文学的新收获
四 怀旧的历史:上海怀旧与知青怀旧
第五节 百变现实:90年代现实题材流行小说
一 成长的苦恼:学生生活的反映
二 大地的守望:乡村题材流行小说
三 都市杂烩:城市题材流行小说
第六节 20世纪90年代流行小说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附录:20世纪90年代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十二章:青春与幻想成为主旋律:21世纪前十年的流行小说(2000—2010)
节 21世纪前十年流行小说排行榜概况
第二节 青春的绽放:新世纪校园青春流行小说
一 青春小说蔚为大潮
二 青春小说的流行原因
三 校园青春小说各家
第三节 青春的沉思:新世纪社会青春流行小说
一 叛逆与反讽:韩寒
二 沉思与人生:安妮宝贝
三 反思与批判:笛安
四 女性与情感:王文华
五 忆旧与纯情:艾米
第四节 幻想与悬疑:幻想小说与悬疑小说
第五节 从边缘到中心:部落传奇型流行小说
一 蒙古族文化的概括:《狼图腾》
二 藏族文化的呈现:《藏獒》和《藏地密码》
第六节 现实反映:现实题材流行小说
一 官场反腐题材
二 都市情感题材
三 商战与职场题材
四 人生、欲望题材
第七节 公安军事小说历史小说
一 公安军事小说
二 历史小说
第八节 21世纪前十年流行文化的总体描述
附录
2000—2004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2005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2006—2010年度流行小说排行榜
2006年8月流行小说排行榜
2007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2008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2009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2010年流行小说排行榜
第十三章 20世纪下半叶及新世纪初期流行小说的情绪走向
参考文献
后 记
本书打破了原先经过通俗文学研究建构的非俗即雅的学术框架,将流行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现象而不单单是一种特别体裁。这非常符合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真实面貌,也非常有利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理论上具有深沉的探索性,文学史的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开拓性,而且对于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和非通俗文学关系研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朱寿桐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20世纪,小说成为文学家族中的新宠显贵。由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一跃而为文学之*上乘。小说因其熏浸刺提之特殊魅力,为引车卖浆者流与雅夫绅士所共爱。尔后有流行,尔后有经典。经典者不一定流行,而流行则极可能成为经典。此乃谭光辉教授研究百年流行小说之用意所在:着眼在流行,等待成经典。——关爱和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河南大学教授
本书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构建了一部视角独特、更为客观、学术价值更高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史,并为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观点,开出了新的方向。——唐小林 四川大学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