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9846
城市史与城市研究
1 从封闭空间到开放空间
——中世纪罗马的城市空间改造…朱 明
14 百年战争与英国城市经济格局的演变
以大雅茅斯为例 …周东辰
25 近代柏林城市人口的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徐继承
38 文化记忆与城市建设:德国汉堡仓库城的开发利用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张思嘉 常玲玲
49 美国早期环保运动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环境的改变 …刘晓卉
60 融入与记忆:二战后德国城镇化浪潮中的“被驱逐者”
——以巴伐利亚的“难民城镇”为例 …王琼颖
71 贫民区的治理:从以“房”为本到以“人”为本
——以纽约市贫民区的治理为例 …黄 涛
84 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论源起与质疑辨析 …王 洋
97 第三空间:城市史书写的一维
——基于城市文学与空间记忆的考察 …苏喜庆
110 公共空间与人物雕像的空间意象研究
——李平书铜像个案 …黄健美 徐磊青
121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活用模式探讨
——以古城开封为例 …王运良
现代学术
138 启蒙运动时期的“新史学”:关于社会史的一项社会史研究 …[英]彼得·伯克
150 失去的典范:从哥廷根到柏林 …[英]彼得·伯克
166 欧洲中心论和艺术史?温克尔曼之前的世界史和艺术史…[美]托马斯·达科斯塔·考夫曼
175 柯林武德与奥克肖特:历史学与理念论 …[英]狄奥诺
188 阐释旨在直面现实时创造困惑
——海登·怀特与雷恩德·罗根的对话…[美]海登·怀特 [挪威]雷恩德·罗根
204 客观就是正义吗?
——尼采对兰克客观史学的质疑 … 闫 伟
217 赦罪书的解构
——16世纪法国赦罪档案引发的思考 … 游丽诗
光启学术
236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国际经济交往体系述略 … 孙宝国
247 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艺术 …[英]F.E.阿德科克
300 艾森那赫社会问题研讨大会与施穆勒的开幕演讲…[德]布鲁诺·希尔特布兰特
第三空间城市史书写的一维
—基于城市文学与空间记忆的考察□苏喜庆
摘要:爱德华·索亚基于他的三元辩证法,发现了第三空间。他对第三空间特性的阐释和理解,为书写全球化的建城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本文从城市第三空间的他者化倾向、扩散性特征等角度,考察了中国文学中对城市空间的独特观照,发现城市书写不仅描绘着空间沿革的进程,而且对城市第三空间保持着密切的同构关系,承载着重构空间的文化意义。城市文学中书写的“第三化”空间,也被赋予了自行解码和编码的能力,具备了阅知时空、历史、社会、生活、精神、观念等的潜力。城市的色调、层次、角落,都市人的身份、性别、精神,城市社会中的权力、生态、伦理,它们既是城市发展进程的见证,也是文学进行第三空间描摹的文化符号,它们共同完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充实了城市的文化内涵,重构了一个扩散型的都市空间。
关键词:第三空间;爱德华·索亚;城市文学;城市史;空间生产
20世纪末,喜欢游历的美国空间地理学者爱德华·索亚漫步在洛杉矶、巴黎、芝加哥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街区,感受着城市快速发展中的真实与虚幻。索亚作为洛杉矶的城市空间规划亲历者,却对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投去了青睐的目光。城市的层次感、功能分区的有效性远比鳞次栉比的高楼耸立、贫民区与商业区杂处要好得多,信息媒介和声光电的介入激发了他对空间深入探索的兴趣。于是,他在继承列斐伏尔的两重空间基础上,打破二元论的表述,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第三空间超越了空间和第二空间,被描述为一个未完成性的书写,它的能指和所指都带有后现代解构的意味,其内在聚合性与文学性保持着渊源关系,而外延继承了鲍德利亚“所有符号都具有空间性”的论断,由此推导出了城市第三空间,建构了一个扩散性的城市空间的结论。正是基于第三空间的这种聚合和扩散关系,我们发现了城市文学书写中的史学意义。
一、 发现第三空间
索亚的第三空间是盘旋在城市实体与理念之外的艺术化空间,其文学性的表述建构了一个可追忆的文学性空间。他在空间(物质/地理空间)和第二空间(精神/观念空间)对转交互的阐释下,发现了超越二元思维的空间第三维度(亦被称作空间性的三元辩证法)———第三空间,该空间承继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异形地志学原理,将第三空间开拓为一个可以联通精神与物质元素,具有开放性、伸展性、扩散性、批判性和未完成性的可表述空间,由此重构了一个异于地理学意义的扩散型城市。第三空间是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生产性空间,并且由此建构了一种新的对城市空间的叙事或有效理解城市文化的新型范式,形成了一个历史/社会、个人/集体、生态化/现代性融合的扩散性空间。爱德华·索亚的城市三重空间,可以在中国的语境下表述为:物质的空间———实用空间、精神的空间———功利空间、想象的空间———审美空间。三者相互交叠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存在样态。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不仅关照了市民的实用理念,而且在功能分区上进行着功利性的改造。唐朝的东西两市、清朝时的菜市口、民国时期的集会广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CBD,传递着商业利润、政治威慑和生活便利的多重功利性价值诉求。第三空间的聚合和扩散性,决定了其非物质化的弹性,而这也形塑着市民的精神世界。作为精神生产的文学可以成为表述这一空间的有效路径。正如同样是大上海,不同时期文学中的上海,乃至同一时期不同价值观念熏染下的上海,就像横纵坐标轴上密集分布的点,将上海从不同角度定位出来。城市空间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历史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兴衰印记,鲜活的城市文学成为城市史书写中鲜活的见证。无论是城市中的文学还是文学中的城市,城市文学书写都会成为第三空间的建构者。文学作品常常把空间记忆作为一个都市发展的灵魂来加以描绘。城市的历史沧桑巨变,空间的斗转星移,人事的悲欢离合,都会投射到诸如十里洋场、租界地、舞场饭堂、官衙府邸、民舍弄堂、勾栏瓦舍之中,空间的沿革(诸如战争、灾难、拆迁、建设)乃至空间细胞的微观剖析,都从不同的视角书写出城市第三空间中的独特体验,而这些内向书写又建构起了城市外向空间的独特灵魂,给冷冰冰的城市赋予了鲜明的人文色彩。空间可以从文化意义上进行多元化的分层,而社会文化必然在物质符号与地理符号中得到映射,因此空间也是一个独特存在着的生产性场域。黄继刚指出:“空间不再是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物质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一个动态的、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