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260803
内容简介
活动是有生命的。要呵护活动的生命,就要让活动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营,就像安静状态下心跳次数的正常范围应该在60~100次/分钟一样,在合理的范围之外,就是活动的风险区。活动风险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活动的机体健康,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给活动的风险管理带来新挑战,活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客观上要求我们对活动中的风险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管理。美国会展业委员会在2014年出版的新标准中已经明显提升了活动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标准中的比重和排名,把活动风险管理作为会展活动专业知识体系的十大模块之一,排位第三,仅次于活动的战略策划和项目管理。
《普通高等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活动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团队、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工具、媒体管理和常见风险等内容讲解活动风险管理。其中风险工具中包含合同、保险和商务谈判,常见风险中包括紧急风险和看不见的风险。
《普通高等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活动风险管理》可用作高校的会展专业教材,可作为会展活动从业者管控风险的工具书,也可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人员或其他活动组织者防范风险的参考书,对中小企业起步运营阶段的风险管理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给活动的风险管理带来新挑战,活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客观上要求我们对活动中的风险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管理。美国会展业委员会在2014年出版的新标准中已经明显提升了活动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标准中的比重和排名,把活动风险管理作为会展活动专业知识体系的十大模块之一,排位第三,仅次于活动的战略策划和项目管理。
《普通高等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活动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团队、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工具、媒体管理和常见风险等内容讲解活动风险管理。其中风险工具中包含合同、保险和商务谈判,常见风险中包括紧急风险和看不见的风险。
《普通高等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活动风险管理》可用作高校的会展专业教材,可作为会展活动从业者管控风险的工具书,也可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人员或其他活动组织者防范风险的参考书,对中小企业起步运营阶段的风险管理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目 录
章 活动风险管理概论
节 活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工具
第二节 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功能
节 活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工具
第二节 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功能
第二章 风险团队
节 风险团队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节 风险团队的组建及工作
第三节 风险团队的延伸角色
第三章 风险评估
节 怎样做风险评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的范围
第三节 风险评估的好处
第四章 风险分析
节 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及量化
第二节 风险分析实例
第三节 风险分析的点和面
第五章 风险计划
节 风险计划的必要性
第二节 风险计划的内容
第三节 风险计划的执行与完善
第六章 应急预案
节 制订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第二节 应急预案的内容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执行
第四节 应急预案实例
第七章 风险工具
节 活动保险
第二节 活动合同
第三节 商务谈判
第八章 媒体管理
节 活动危机与媒体管理
第二节 媒体与舆情
第三节 媒体管理计划
第四节 危机处理能力
第五节 媒体管理的启示
第九章 风险种类
节 医疗急救
第二节 人为因素
第三节 不利天气
第四节 火灾
第五节 不确定状态
第六节 看不见的风险
索引
在线试读
《普通高等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活动风险管理》:
在会展活动的运营过程中,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要提前制订应急预案。诚然,历史上的英雄中确有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者,生活中也不乏临危不惊的人,但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是少数。活动中突发风险,特别是严重事故或大型灾难时,容易让人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不知道怎么去有效应对。没有比等到风险爆发后再去临时想办法看如何应对更坏的事了,要有应急预案,不打无准备之仗。理想状态下,现场出现的任何突发情况,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我们都有备而来,知道怎么去快速有效地对付它,这是制订应急预案的目的。
一说起应急预案,容易让人想到的可能是如何应对火灾、地震或恐袭这样的大型灾难。实际上,任何可能干扰会展活动正常流程的、对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负面影响的、对实现会展活动的目标带有负能量的事件或不确定的状态,都是风险。活动组织方要在事先通过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所准备,并在风险发生后尽快做出反应。
在第四章的风险分析中,我们讲了风险严重程度的概念,即风险的严重程度(RS)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RP)及风险发生后的危害程度(RI)之间的关系。就发生概率而言,大型灾难虽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大,但其发生的可能性却比较小,可能举办活劫十年二十年了,也没遇到过一次火灾、地震或者恐袭。而危害程度小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却比较高,比如无线麦突然不响、翻译与演讲者之间事先准备不足或没有默契造成尴尬冷场、给虔诚的宗教徒提供了禁忌食品或客人食品中毒、展会上设备的技术故障、失窃诈骗、颁奖仪式没有事先演练并从演练中发现问题等。应急预案的覆盖面应该是风险计划中确定了的需要应对的所有风险,而不只是大型灾难。前面说过,活动的举办地和具体场馆定下来后,风险团队会预想在这里举办活动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这个过程叫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的结果,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总有想不到的风险;二是过往的风险评估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活动的不同,随着活动组织方、活动流程、活动举办地、举办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同样的活动,举办的时间变了,风险评估的结果就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对每一个活动,都要做风险分析或SWOT分析,不能说以前做过,这次就算了。可能以前几十年间在法国尼斯办的活动,都没出现过恐袭,但是2016年7月它就发生了。
就是说,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我们突然发现活动现场当天的停车位不够造成参会者虽然到了却迟迟不能进场;不售门票的展览现场观众意外增多需要引导人流疏散;也可能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却突然有人携炸药进入酒店,引起恐慌。
所以,风险状态如果事后可以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话,这条曲线有说变就变的地方,可能随时出现不连续的拐点,需要风险团队提前制订好应急预案并在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汶川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自上任后,就为学校当时新建的实验教学楼担心,这座楼断断续续地盖了多年,没找正规的建筑公司,建好后没人敢为这栋楼验收。面对这样一栋危楼,校长知道,教学楼不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学生家长交代,没法向社会交代。所以他一方面利用寒暑假长期维修加固,另一方面制订了应急预案——突发事态下的逃生计划。叶校长心里明白,只加固教学楼不行,紧急情况下如何有序地疏散学生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
所以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在应急预案中规定好每个班的固定疏散路线,要求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个班必须排成单行,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对每个班怎样冲出教室也做了规定,教室里学生一般是9列8行坐着,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要走教室里的哪条通道都预先做了计划,并且要求在低层的二楼、三楼教室里的同学跑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高层的四楼、五楼的学生跑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积压人流,造成拥挤摔倒(这是紧急疏散中的忌讳——编者注)。紧急疏散时老师的站位更有具体要求,要求老师站在各层楼梯的拐弯处,原因是在拐弯处孩子容易摔倒。孩子如果在这里摔倒了,作为成人的老师,有能力把孩子快速从人流中扶起来,不至于让别的同学踩到。
叶校长除了安排搞紧急疏散演练外,还亲自查看学生演练过程的实际情况,看人流量时哪里容易出问题,检查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老师是否到位。他还经常在学生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时以及下晚自习后的时间,在教学楼实地查看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他规定,每周二学校各班级要进行安全知识讲课,对学生进行风险教育。
从桑枣中学的应急预案例子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关键点:
(1)制订应急预案需要调研,演练;再调研,再演练。
(2)风险发生后的反应速度是应急预案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对于企业会议、学生上课这样的活动,其重大风险的应急预案,关键是事先演练。对于参会者无法事先演练的会展活动,风险团队可以找适量人群设法模拟。虽然模拟人群不是参会者,但从模拟疏散演练中可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
在会展活动的运营过程中,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要提前制订应急预案。诚然,历史上的英雄中确有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者,生活中也不乏临危不惊的人,但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是少数。活动中突发风险,特别是严重事故或大型灾难时,容易让人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不知道怎么去有效应对。没有比等到风险爆发后再去临时想办法看如何应对更坏的事了,要有应急预案,不打无准备之仗。理想状态下,现场出现的任何突发情况,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我们都有备而来,知道怎么去快速有效地对付它,这是制订应急预案的目的。
一说起应急预案,容易让人想到的可能是如何应对火灾、地震或恐袭这样的大型灾难。实际上,任何可能干扰会展活动正常流程的、对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负面影响的、对实现会展活动的目标带有负能量的事件或不确定的状态,都是风险。活动组织方要在事先通过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所准备,并在风险发生后尽快做出反应。
在第四章的风险分析中,我们讲了风险严重程度的概念,即风险的严重程度(RS)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RP)及风险发生后的危害程度(RI)之间的关系。就发生概率而言,大型灾难虽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大,但其发生的可能性却比较小,可能举办活劫十年二十年了,也没遇到过一次火灾、地震或者恐袭。而危害程度小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却比较高,比如无线麦突然不响、翻译与演讲者之间事先准备不足或没有默契造成尴尬冷场、给虔诚的宗教徒提供了禁忌食品或客人食品中毒、展会上设备的技术故障、失窃诈骗、颁奖仪式没有事先演练并从演练中发现问题等。应急预案的覆盖面应该是风险计划中确定了的需要应对的所有风险,而不只是大型灾难。前面说过,活动的举办地和具体场馆定下来后,风险团队会预想在这里举办活动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这个过程叫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的结果,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总有想不到的风险;二是过往的风险评估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活动的不同,随着活动组织方、活动流程、活动举办地、举办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同样的活动,举办的时间变了,风险评估的结果就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对每一个活动,都要做风险分析或SWOT分析,不能说以前做过,这次就算了。可能以前几十年间在法国尼斯办的活动,都没出现过恐袭,但是2016年7月它就发生了。
就是说,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我们突然发现活动现场当天的停车位不够造成参会者虽然到了却迟迟不能进场;不售门票的展览现场观众意外增多需要引导人流疏散;也可能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却突然有人携炸药进入酒店,引起恐慌。
所以,风险状态如果事后可以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话,这条曲线有说变就变的地方,可能随时出现不连续的拐点,需要风险团队提前制订好应急预案并在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汶川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自上任后,就为学校当时新建的实验教学楼担心,这座楼断断续续地盖了多年,没找正规的建筑公司,建好后没人敢为这栋楼验收。面对这样一栋危楼,校长知道,教学楼不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学生家长交代,没法向社会交代。所以他一方面利用寒暑假长期维修加固,另一方面制订了应急预案——突发事态下的逃生计划。叶校长心里明白,只加固教学楼不行,紧急情况下如何有序地疏散学生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
所以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在应急预案中规定好每个班的固定疏散路线,要求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个班必须排成单行,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对每个班怎样冲出教室也做了规定,教室里学生一般是9列8行坐着,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要走教室里的哪条通道都预先做了计划,并且要求在低层的二楼、三楼教室里的同学跑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高层的四楼、五楼的学生跑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积压人流,造成拥挤摔倒(这是紧急疏散中的忌讳——编者注)。紧急疏散时老师的站位更有具体要求,要求老师站在各层楼梯的拐弯处,原因是在拐弯处孩子容易摔倒。孩子如果在这里摔倒了,作为成人的老师,有能力把孩子快速从人流中扶起来,不至于让别的同学踩到。
叶校长除了安排搞紧急疏散演练外,还亲自查看学生演练过程的实际情况,看人流量时哪里容易出问题,检查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老师是否到位。他还经常在学生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时以及下晚自习后的时间,在教学楼实地查看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他规定,每周二学校各班级要进行安全知识讲课,对学生进行风险教育。
从桑枣中学的应急预案例子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关键点:
(1)制订应急预案需要调研,演练;再调研,再演练。
(2)风险发生后的反应速度是应急预案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对于企业会议、学生上课这样的活动,其重大风险的应急预案,关键是事先演练。对于参会者无法事先演练的会展活动,风险团队可以找适量人群设法模拟。虽然模拟人群不是参会者,但从模拟疏散演练中可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