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33193
1.独创性强,本书为国内首次介绍商务楼宇清洁生产的培训教材,可填补国内这一领域专业指导用书的空白。
2.先进性强,本书所列经验反映了北京市商务楼宇长期以来的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发展水平。
3.专业性强,参与本书撰写的为我国长期从事商务楼宇节能环保工作的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清洁生产咨询服务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
本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清洁生产概述,服务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商务楼宇行业概况及特点,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典型案例,清洁生产组织模式和促进机制。本书*后还附有行业政策类和技术类文件供读者参考。
本书旨在促进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工作,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审核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及管理者从不同角度推进清洁生产相关工作,可供从事清洁生产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第1章清洁生产概述1
1.1清洁生产的起源1
1.2清洁生产的概念3
1.2.1什么是清洁生产3
1.2.2为什么要推行清洁生产5
1.2.3如何实施清洁生产6
1.3我国清洁生产实践7
1.4北京清洁生产实践8
参考文献10
第2章服务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12
2.1服务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和目的12
2.2服务业清洁生产现状16
2.3服务业清洁生产前景17
参考文献18
第3章商务楼宇行业概况及特点20
3.1商务楼宇行业概况20
3.1.1商务楼宇概况20
3.1.2商务楼宇基本组织结构及其职责21
3.2商务楼宇行业特征21
3.2.1能源消耗情况21
3.2.2水资源消耗情况27
3.2.3污染物排放情况28
3.2.4室内空气污染29
3.2.5环境管理30
3.3商务楼宇行业存在问题分析30
3.4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潜力31
3.4.1商务楼宇节能潜力32
3.4.2商务楼宇节水潜力33
参考文献33
第4章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35
4.1清洁生产审核概述35
4.1.1清洁生产审核的概念35
4.1.2清洁生产审核的原理36
4.1.3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36
4.2审核准备阶段的技术要求38
4.2.1目的与要求38
4.2.2工作内容38
4.3预审核阶段的技术要求39
4.3.1目的及要求39
4.3.2现状分析39
4.3.3现状分析方法40
4.3.4评价产排污状况及能源资源消耗水平41
4.3.5确定审核重点41
4.3.6清洁生产目标设置42
4.3.7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42
4.4审核阶段的技术要求42
4.4.1目的和要求42
4.4.2工作内容43
4.5方案产生与筛选阶段的技术要求45
4.5.1目的与要求45
4.5.2清洁生产方案的特点45
4.5.3工作内容45
4.5.4典型商务楼宇清洁生产方案46
4.6实施方案的确定阶段的技术要求48
4.6.1目的与要求48
4.6.2工作内容48
4.7清洁生产方案实施阶段的技术要求48
4.7.1目的和要求48
4.7.2工作内容49
4.8持续清洁生产阶段的技术要求49
4.8.1目的和要求49
4.8.2工作内容49
4.9清洁生产审核清单50
参考文献51
第5章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53
5.1指标体系概述53
5.2指标体系技术内容53
5.2.1标准框架53
5.2.2技术内容54
5.3指标体系技术依据57
5.3.1装备要求57
5.3.2资源能源消耗指标62
5.3.3污染物产生指标70
5.3.4服务要求71
5.3.5清洁生产管理指标72
5.4评价示例分析及应用74
5.4.1验证案例一74
5.4.2验证案例二74
第6章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83
6.1清洁生产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83
6.1.1清洁生产管理理念83
6.1.2清洁生产管理方法84
6.2清洁生产先进技术84
6.2.1节能技术84
6.2.2节水技术99
6.2.3环保技术102
6.2.4管理技术104
6.3典型清洁生产方案104
6.3.1商务楼宇空调系统改造104
6.3.2商务楼宇计量系统改造108
6.3.3电梯节能改造111
6.3.4照明系统节能改造113
6.3.5更换1301灭火系统115
6.3.6建造雨水收集系统118
6.4清洁生产经验分析120
6.4.1甲大厦清洁生产经验分析120
6.4.2乙大厦清洁生产经验分析120
6.4.3丙大厦清洁生产经验分析121
6.4.4丁大厦清洁生产经验分析122
参考文献123
第7章商务楼宇行业清洁生产典型案例124
7.1清洁生产典型案例一124
7.1.1企业基本情况124
7.1.2预审核125
7.1.3审核130
7.1.4审核方案的产生与筛选132
7.1.5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134
7.1.6持续清洁生产137
7.2清洁生产典型案例二138
7.2.1企业基本情况138
7.2.2预审核139
7.2.3审核144
7.2.4审核方案的产生和筛选145
7.2.5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148
7.2.6实施效果分析150
7.2.7持续清洁生产151
第8章清洁生产组织模式和促进机制152
8.1清洁生产组织模式152
8.1.1健全政策标准体系152
8.1.2完善审核方法体系154
8.1.3构筑组织实施体系155
8.1.4搭建市场服务体系156
8.1.5夯实基础支撑体系157
8.1.6创建示范引导体系157
8.2清洁生产鼓励政策及约束机制158
8.2.1鼓励政策158
8.2.2约束机制160
8.2.3商务楼宇实施清洁生产的要点160
参考文献161
附录行业政策类和技术类文件162
1政策类文件162
1.1《建设部关于发布〈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62
1.2《关于加强中水设施建设管理的通告》165
1.3《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166
2技术类文件168
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68
2.2《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分类计量技术要求》169
2.3《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和采暖用热定额》170
2.4《公共机构办公建筑采暖用热计量技术要求》171
2.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72
2.6《公共生活取水定额第6部分:写字楼》173
2.7《建筑中水运行管理规范》173
2.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81
清洁生产,其核心思想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威胁,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清洁生产标志着环境保护思路从“末端治理”转为“源头控制”,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行动”。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社会开始推行清洁生产,把其视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清洁生产可以应用到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和废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目前欧盟部分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均在推行清洁生产机制。我国清洁生产工作历经20余年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政策法规体系。目前全国已建立20多个省级清洁生产中心,清洁生产成为国家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的试点城市。自2012年起,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75%,服务业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凸显。因此,北京市选取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较高的医疗机构、高等院校、住宿餐饮、商业零售、洗衣、沐浴、商务楼宇、交通运输、汽车维修及拆解、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10个领域作为试点,探索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工作,并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实践,北京市建立了服务业清洁生产推广模式,制定了服务业10个重点领域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推广了一批服务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服务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撑。
北京市的商务楼宇作为向全国、全世界展示首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窗口,其飞速发展带动了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每年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是社会再分配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直接体现。
在商务楼宇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凸显,节能环保设备使用率低、污染治理设施配置不当、环境管理水平较低、资源能源消耗量高等诸多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许多大中型城市中,商务楼宇行业的节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危险废物收集处理、中水回用等商务楼宇环境保护问题尤为凸显。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绿色建筑标准》《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分类计量技术要求》《公共机构办公建筑采暖用热计量技术要求》《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和采暖用热定额》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在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引导下,一些商务楼宇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实现商务楼宇行业可持续发展,推行和强化环境管理将成为重中之重。希望本书能有效指导商务楼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动商务楼宇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本书由长期工作在清洁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节能环保专家共同完成。在组稿过程中,部分商务楼宇相关企业、清洁生产咨询机构为本书提供了大量数据、图片和资料;在成稿过程中得到了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程言君的大力支持。此外,本书在编著过程中还得到了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李靖、于承迎、李旭、孙楠、李忠武、陈征和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高山、张佟佟、王靖等同仁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作者水平及编著时间,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8年8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