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249472
◆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共青团中央“树立起人生的路标”十本书目之一,位列“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D 1名。
◆中小学语文名著,一部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红色经典,肖洛霍夫称之“青年的教科书”;一个热血青年百炼成钢的奋斗史!
◆畅销全球近百年,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近50个国家出版。
◆一部“跨越国界的伟大文学作品”,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经典佳作!
◆新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强力!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社会生活风貌,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价值。
保尔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从小天真顽皮,富有强烈的抗争意识。在地下赏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保尔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分奋不顾身地从匪兵手下救出朱赫来,自己却因此被捕,受到严刑拷打,但未吐露只言言片语。他上前线后奋勇作战,数次立功,数次受伤,Z后不得不因右眼失明离开前线。在地方上,保尔继续奋战在建设第1线,不顾伤病,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上,保尔与共青团员们一起与寒冷、饥饿、关病和匪帮的偷袭作斗争。即使双脚冻坏,发高烧仍然不下火线,直到昏倒在工地上,因身患伤寒差一点不冶身亡。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保尔考虑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长短,而是如何尽快重返战斗岗位。他终于找到了以笑代刀的战斗途径,实现了日夜盼的重新归队的理想。
生命的赞歌——代序
主要人物表
上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下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生命的赞歌——代序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苏联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因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一举成名,并驰誉国内外。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个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示了苏维埃夺取政权、保卫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作品于一九三三年问世之后,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得到了一致好评,赢得了千百万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因此于一九三五年荣获了苏联党和政府的奖赏——列宁勋章,从而实现了他平生的愿望:
人生美好的东西,就是当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还能以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们服务。
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沃沦省奥斯特罗什县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早亡,母亲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在铁路工厂里当钳工。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读了三年小学,年仅十二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便被迫弃学去打工谋生。他先是在车站材料库里为机车锯木柴,后来又到发电厂里当一名小火夫。十月革命后,年仅十四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投身于革命洪流,志愿参加了红军,亲身参加过反对德国占领军、波兰白匪军和剿灭以彼得留拉为“总头目”的形形色色的匪帮斗争,在战争的烽火硝烟和枪林弹雨中,锻炼成为一名钢铁般勇敢机智的侦察员。
一九二年八月,在同波兰白匪军的战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头部中了弹片,伤势非常严重(为他后来双目失明种下了祸根),使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于是在一九二一年由部队复员而转入地方工作。他一九一九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四年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他一直从事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先后担任边区共青团区委书记、民兵大队的政委、家乡共青团区委书记、伊斯亚斯拉夫共青团区委书记,后来又被选为伏林斯克州委员会的委员。
一九二六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由于旧伤复发,又加之在地方上辛勤忘我地工作而积劳成疾,导致全身瘫痪,后来又双目失明,只好离开工作岗位,辗转病榻长达九年。卧病期间,他仍然从事着宣传工作,领导了一个党小组的学习。在这几年中,他还读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
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幼就非常喜欢读书,在转入地方工作以后,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劳累,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即使身卧病榻,遭受病魔残酷折磨的时候,他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从不间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先后五次以旺盛的青春活力,钢铁般顽强的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无比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死神。他把笔作为武器,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从而又回到了革命的队伍,在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拼搏和奉献。他又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生命又焕发出新的光彩,直到心脏停止跳动为止。
在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他又开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里诞生的》。按照原定计划,这部小说共有三部,遗憾的是,刚完成部,病魔便残酷地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只走过了三十二年短暂的人生旅途,便告别了他无限热爱的祖国、人民和革命事业。但是,他却留给他的祖国,他的人民,他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一笔珍贵的财富——一部传世不朽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留下了一个永远鼓舞着人们奋发向上的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保尔·柯察金。
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不仅是一位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无产阶级英雄,一位无产阶级作家,他还是一位热爱和平,渴求和平,保卫和平的伟大战士。一九三六年,就在他逝世前不久的乌克兰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也就是说在他生命后的时刻,他还发表了广播演说,发出了他热爱和平,渴求和平和保卫和平的呼声:
我们的旗帜是和平。我们在进行着震惊世界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们的人民都在孜孜不倦地渴求知识和忘我地劳动,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和平建设者的国家所拥有和充满的一切。
和平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国家的上空。这面辉煌灿烂的旗帜,是全人类的希望。
……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热爱和平,我们要建筑一座无比辉煌壮丽的共产主义大厦,但是,如果法西斯疯狗敢于进犯苏联的领土,那我们全国人民都会奋勇起来保卫我们神圣的领土。
残酷的历史事实,竟被这位热爱和渴求和平的战士言中。
一九四一年,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了猖狂的侵略,就在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没有亲身和我们在一起战斗,但是他的作品却帮助了我们和人类的死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在来自前线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中,同志们都写着保尔·柯察金和他们一起在前沿阵地上战斗。
在执行战斗任务之前,常常举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集体朗诵,为的是再一次回忆起保尔·柯察金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是如何善于克服困难的。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里,珍藏和陈列着许多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里诞生的》,这些书有的书页已被战火烧焦了,被子弹打穿了,有的还染上了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
这些书和前线的战士们一同闯过了战争的枪林弹雨,这些书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参加者的旅伴……
这是小学三年级时从老师那里偷来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物和情节都在脑海里萦绕。读前还是少年,读后就觉得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青春的大门。
——著名作家 莫言
文学作品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1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保尔对冬妮娅、对丽达的爱,对爱的理念,小说里都有动人的表述。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
——著名作家 梁晓声
12岁,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且奉为圭臬,我曾说过,这本书培养了一国又一国、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著名作家 王蒙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苏联作家 法捷耶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