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29992
人物介绍
萨多扎伊氏族和巴拉克扎伊氏族世系表
致谢
章 桀骜难驯之邦
第二章 心意未决
第三章 “大博弈”发轫
第四章 地狱之口
第五章 圣战的旗帜
第六章 我们败于蒙昧
第七章 秩序荡然无存
第八章 号角哀鸣
第九章 王之驾崩
第十章 浑噩之战
作者按语
注释
参考文献
2006年冬,正值西方列强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的形势渐趋恶化之际,我萌生了撰写一部新史书的念头,旨在讲述不列颠意图掌控阿富汗的首次失败尝试。轻易征服异邦、成功扶植亲西方的傀儡统治者之后,傀儡政权面临日益广泛的抵抗。历史开始重演。
在前期调研工作中,我参访了与这场战争相关的许多地方。……越是近观细察,就越发觉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新殖民主义的轻举冒进似乎清晰重现了西方世界在阿富汗的初次灾难性纠葛。1839年的战争是根据经篡改的情报发动的,情报论及的威胁事实上并不存在。有关俄国使臣只身前往喀布尔的消息,被一群野心勃勃、受意识形态驱使的鹰派人物夸大并操纵,在这件事上,造成对捕风捉影的俄国入侵的恐慌。正如恐俄的英国大使约翰·麦克尼尔1838年自德黑兰所写:“我们应当声明,不与我们为伍便是与我们为敌……我们必须保卫阿富汗。”由此引发一场徒劳无益、代价高昂、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争。
我渐渐意识到,这两次武装入侵的大同小异并非只是逸话趣谈,而是凿凿有据的事实。170年后,在新的旗帜、新的意识形态以及新的政治傀儡操纵者的幌子下,相同的部族抗争和诸多战役继续在同样的地方展开,敌对双方斗个你死我活。相同的城市由说着同一种语言的外国士兵驻守,遭受来自同一片绵绵丘陵和高海拔山口的袭击。
在这两起事件中,侵略者都认为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入侵,实现政权更迭,而后会在两三年内全身而退。在两起事件里,他们均未能避免自己卷入更广泛的冲突。英国人无力应对1841年爆发的起义,不仅由于英国阵营内部领导失败,而且是麦克诺滕与沙·苏贾之间战略关系破裂的产物。如出一辙的是,国际安全援助部队领导层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之间不稳定的关系,一直是近兵戈扰攘、局势失控的关键诱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在阿富汗扮演着麦克诺滕的角色。2010年我参访喀布尔时,当时的英国特别代表谢拉德·考珀科尔斯爵士评述称,霍尔布鲁克是“一头蛮牛,走到哪儿就把自己的瓷器店带到哪儿”。这段描述完全可以用来概括174年前麦克诺滕的作风。谢拉德在回忆录《来自喀布尔的电报》(Cables from Kabul)中,对当前占领失败的原因做出分析,读起来惊人地类似于解析奥克兰和麦克诺滕缘何折戟沉沙。“对于如何抽身而出没有任何实际想法就搅和进来;几乎蓄意误判挑战的性质;频繁更换目标,没有环环相扣、协调一致的计划;大规模任务蠕变;政治与军事指挥不统一,各执己见、一盘散沙;劳师袭远的军事行动的关键阶段,将注意力和资源转移到另一场战争(当前情形下是伊拉克战争,当年是鸦片战争);本地盟友选择不当;软弱的政治领导层。”
过去和现在一样,阿富汗的贫瘠不毛就意味着不可能向阿富汗人征税,以资助占领者的侵占行动。在如此难以抵达的领地维持治安代价高昂,反倒耗尽占领国的资源。现今,美国每年在阿富汗的支出超过1000亿美元。在赫尔曼德省的两个辖区保留海军陆战营的开支,比美国给埃及全国提供军事和发展援助的费用还要高。在这两起事件中,定夺撤兵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几乎与阿富汗无关,换句话说,取决于侵略国本土的经济状况和变幻莫测的政局。
随着我的调研工作继续进行,令人着迷的是,看到当今社论专栏中唇枪舌剑热议的同一类道德问题,如何在次英阿战争的来往书函中以同等篇幅加以讨论。何为占领国的伦理责任?正如一名英国官员1840年所述,是应当殚精竭虑“为人类谋福利”,拥护社会革新和性别变革,取缔诸如以石击毙通奸妇人一类的陈规陋习,还是应当心无旁骛地坐稳江山,莫无风生浪?倘若盟友开始生烤活煮仇敌,是否予以干涉?是否尝试推行西方政治制度?正如间谍组织首脑克劳德·韦德爵士于1839年武装入侵前夕的警告所言:“我认为为可怕并需有所警惕的莫过于妄自尊大。我们如此目中无人,往往习以为常地将自己的制度习俗视为佼佼不群,一心想把它们引入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如此干涉即便未促其诉诸暴力,也总会引发激烈争议。”
对现今身处阿富汗的西方人来说,次英阿战争的灭顶之灾提供了令人忐忑不安的先例。绝非偶然的是,驻喀布尔的外国通讯员喜爱的酒舍叫作甘达玛克小屋(Gandamak Lodge),阿富汗南部的一座主要英军基地依照第44步兵团背水一战的幸存者的名字被命名为苏特营(Camp Souter)。
与之相反,对阿富汗人而言,1842年挫败英国人已成为从外国侵略中获得解放的象征,标志着阿富汗人拒绝再一次被任何外国列强奴役的坚定意志。毕竟,喀布尔使馆区仍以维齐尔阿克巴·汗的名字命名。如今在巴拉克扎伊的民族主义宣传中,阿克巴·汗作为1841~1842年首屈一指的阿富汗自由斗士而被世人铭记。
这段历史的种种细节让阿富汗人对外国统治深恶痛绝,西方国家的人们或许早已忘记,阿富汗人却刻骨崩心、千古不忘。具体说来,在阿富汗,沙·苏贾依旧是通敌叛国的象征。2001年塔利班诘问手下青年:“你们想作为沙·苏贾的后人遗臭万年,还是想作为多斯特·穆哈迈德的子孙流芳百世?”奥马尔毛拉上台掌权时刻意效法多斯特·穆哈迈德,像多斯特·穆哈迈德一样,他从坎大哈圣祠取来先知穆罕默德的神圣斗篷披裹在自己身上,宣称将师法自己的楷模“信士的领袖”。此举有意直接重现次英阿战争中的诸事件,全体阿富汗人即刻了悟其中的特殊寓意。
——《经济学人》
“精彩……详尽、富感染力地描述了西方国家与阿富汗的首次遭遇。”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妙不可言……(达尔林普尔的)历史书读起来像小说一样……这部新著作令人喜爱、震撼人心。”
——《华尔街日报》
“为西南亚史以及大英帝国史的编撰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王的归程》讲述了西方国家武装入侵阿富汗的初次也是具灾难性的一次尝试,这部著作将渐渐被视为对那段历史的记述。”
——《新政治家》
“大师级的作品……包含新近发现的阿富汗方面对那场战争的史料记载,达尔林普尔由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盛顿邮报》
“既经过深入调研,又有跌宕起伏的节奏,《王的归程》理当赢得所有奖项,它受之无愧。”
——《图书论坛》
“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凭借在俄国、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查找到的史料——其中许多史料此前从未被翻译成英文,达尔林普尔拓展了我们对1839~1842年的那场战争的认识。”
——《新闻日报》
“在达尔林普尔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部作品中,这可以说是他重要的一部著作……如果说事件的来龙去脉很重要,那么阅读达尔林普尔的作品则胜过一切。”
——《星期日卫报》伦敦版
“《王的归程》不仅引人入胜地记述了发生在世界屋脊上的一场帝国灾难,对于无处不在的新殖民主义冒险活动的重大风险,这本书还带给我们难忘的教训。”
——《文学评论》
“(达尔林普尔)是讲故事的大师,他特有的天赋在于选用当地的原始资料——屡屡被帝国的编年史家们疏漏……达尔林普尔的叙事绝妙,几乎每一页都因在当代产生了回响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星期日泰晤士报》伦敦版
“撰写一部史话,满眼尽是歹徒、恶棍、懦夫、游侠、间谍、暗杀者和英雄,很少有作家会出现闪失。但是,威廉·达尔林普尔在这部扣人心弦、令人荡气回肠的《王的归程》中大显身手,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出色。”
——《星期日邮报》伦敦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