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0614
建筑材质不同是一说。难道中国人更注重精神,西方人更物质吗?前者明明是“重实践,不喜玄想的民族啊,后者则尚玄想必本诸事实”。从历史教育来看,有“事实”所本毕竟还是好的,要不然,就只有求诸文字这一条途径了,虽说所失不多,但终归不够“鲜活”。乔伊的历史教育或许是典型的西方式,但伊斯坦布尔又是所谓东西方分界处的历史名城,故抚今追昔时,总好像带了些东方情调。
娴熟规范又细腻灵动的“雕刻”技艺。
古今交汇且情景交融的城市史探微。
胜游怀古与对话问答形式的巧妙结合。
一部千年城市史,也是一部心灵和成长教育的启蒙书。
2014年,理查德·菲德勒带着儿子乔伊完成了一次伊斯坦布尔之旅。着迷于拜占庭帝国光辉灿烂又丰饶复杂的历史,围绕着传奇城市君士坦丁堡,菲德勒在旅途结束之后写下此书。于是,读者得以窥见拜占庭历史上不同寻常的故事,包括文明的冲撞,帝国的陷落,基督教的兴起,复仇、贪欲和谋杀。随动荡故事同时展开的,则是父子间关系的悄然转化。历史、回忆与感受相互交织,犹如教堂墙壁镶嵌的马赛克图画,异彩纷呈。拜占庭帝国的盛衰,与君士坦丁堡这座大城的沧桑变迁,均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时间表/i
序言/i
章 光辉之城/1
第二章 从罗马到拜占庭/16
第三章 暗黑国度/67
第四章 波斯人的噩梦/131
第五章 以实玛利的后代/163
第六章 非受造之光/213
第七章 星光闪耀的金枝/262
第八章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304
第九章 帝国末日/335
第十章 地狱回声/365
第十一章 永生的秘境/404
致谢/427
尾注/428
参考书目/434
索引/444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因此我更倾向于从这些故事的表面出发,设身处地走入中世纪人们的精神世界,像他们那样,用“宇宙共鸣”的理论去解释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从他们的神话和想象中,我试图去理解他们的烦恼、焦虑和深埋心底的渴盼。
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里,不仅有真实的历史事件,也充斥着神话故事和杜撰文学。很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都被夹杂在传说野史中,就像仁善的修女圣伊琳娜(St Irene),她在宗教传说中能够漂浮在空中。著名的狄奥多拉皇后(Theodora)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这位古代世界威风凛凛的皇后,在发迹之前的职业是妓女和喜剧演员,她的父亲则是一位卑贱的训熊师。查士丁尼时代的宫廷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极其详细地描写了狄奥多拉是如何不知廉耻地在公共场所进行淫乱的。他笔下的秘史栩栩如生,深刻地影响了世人对狄奥多拉的看法。然而今天我们都已经知道,罗马的历史学家总是喜欢把那些拥有权势或是极富智慧的女人描写成投毒者或妓女一类的角色。所以,我们不禁要问,狄奥多拉皇后的这些荒唐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可惜,没人能够回答。
许多改变世界的伟大人物留下了传奇的故事,比如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在决战前夜看到上帝显圣并从此皈心基督教。我们不知道这究竟是君士坦丁的梦境,还是他因为紧张焦虑所产生的幻觉,或者说这个故事根本就是胡编乱造的。许多罗马皇帝都留下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绰号,比如查士丁尼二世皇帝(Justinian II)被称为“被剜鼻者”,相传是因为他被叛变的士兵毁容了;君士坦丁五世皇帝(Constantine V)被称为“臭虫”,据说是因为他在洗礼的时候不知何故弄脏了圣水。这些故事流传已久,但它们的真实性仍然让人束手无策。
但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传奇却是真实的,它们和这座城市一起流芳千古,举世闻名,比如世界上壮美的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君士坦丁堡屹立千年的守卫者——狄奥多西墙(Theodosian Walls)。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瞻仰这些古迹。假如它们早已归于尘土,如今仅仅留下文献描绘它们的雄奇壮丽,那我们或许会以为这些不过是夸大的宗教宣传,甚至像传说中的巴别塔(Tower of Babel)一样,只是人们幻想的产物。但幸运的是,今天这些建筑仍然被保留在伊斯坦布尔古城的中心,与我们熟知的金字塔和悉尼歌剧院一样真实。
有时候一个故事看起来太完美,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在的历史研究让我们不得不相信,许多振奋人心的历史故事,实际上从未发生,都是后人编造的。有时,我也会把这些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我会告诉人们,这些故事的来源并不可靠。还有一种情况是,现代科学有时也能解释一些曾经让我们觉得荒谬不已的传说,例如1993年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就用新的科学发现解释了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的天文异象。
从公元7世纪起,君士坦丁堡的居民们就用希腊语代替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尽管如此,在这本书里,我还是偏好用拉丁方式拼写人物的姓名,而非用希腊式的拼写,我希望告诉大家,“拜占庭”仍然是罗马文化的延续,尽管在那个时代,他们已经和台伯河畔的祖先有了很大的差别。西方哲学里有个著名的悖论叫做“忒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一艘古船因为木头渐渐腐朽而被人不断维修,随着时间的流逝,当船体的每一块木板都被更换过之后,这艘船是否还是初的那艘船?中世纪的罗马帝国也面临相同的的问题,告别了神庙、拉丁语、托加式长袍(togas)甚至是罗马城的罗马帝国,是否还能使用“罗马”这个光辉的名字?我个人认为,它还是应该被称为“罗马”,因为这里的人们继承了他们祖先引以为傲的传统,他们自始至终骄傲地称呼自己“罗马人”。正如忒修斯之船,不管你怎么修修补补,也仍然是忒修斯的那条破船。
——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 ,《头骨之书》作者
菲德勒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历史叙述的社会性力量,一种充满活力且富于启示的信念跃然纸上。这部著作搭起了父子间的桥梁,以古喻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拜占庭从未真正消亡。其迷离曲折、错综复杂且引人入胜的历史依旧笼罩着这座城市。
—卢克·斯莱特里(Luke Slattery),《悉尼先驱晨报》
这是日益增加之拜占庭文献的一个重要补充……作者不仅提供了千年来拜占庭历史上重要事件所承载的诱人故事,而且吐露了私人感受,那是在与儿子游览今日之伊斯坦布尔的过程中,对情感意义的深入挖掘。
——维拉斯达斯·卡拉利斯(Vrasidas Karalis),悉尼大学
此书之美在于其通俗易懂……且不乏栩栩如生又激动人心的复杂叙述……菲德勒是伟大情感的采访者,现在我们了解到,他已将此项技能完美投射到纸页上。
—安德鲁·麦克米兰(Andrew McMillan),《澳洲人》
菲德勒的文字生动而富于趣味;他对这个话题有着深厚情感,并将其描述得令人着迷。强烈推荐所有想要前往伊斯坦布尔旅行,或者对其历史感兴趣的人阅读本书。
——《图书馆杂志》主编
澳大利亚电台名人菲德勒在这部极为有趣作品中讲述了东罗马帝国的兴衰史,以及他和儿子在土耳其的旅程。菲德勒在分享他与儿子的旅途回忆时,也同样给历史的轮廓增色不少。
——《出版人周刊》
作者从一位基督教统治者君士坦丁(Constantin)创建这座城市开始,一气呵成地讲述到查士丁尼和他意志坚强的妻子西奥多拉(Theodora)的重要统治,讲到圣索菲亚教堂的建造、天主教会大分裂、瘟疫大爆发、十字军东征及围攻等。费德勒让我们明显感到,这座闪耀的城市被打造成了“天堂之镜”。
——《柯克斯评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