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12912
中美两国之间千差万别,千万不可以中国文化之心度美国社会之腹。对那些有意愿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的同胞们,无论他们是住在中国、美国或其他国家,本书都提供了*手的参考信息、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 对于要到美国旅游、学习和工作的国人颇有帮助。
1. 循规蹈矩地追寻正义
齐默尔曼枪杀马丁案
庭审
裁决
正义何来
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
实质正义是不可行的
实质正义真不可行吗
程序正义真是正义在手吗
奥尔特加案
陪审团的判决
给人心留条缝
2. 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
谢谢政府关心,冷暖各人自知
我自己对付得了
枪是禁不了的
你真的要知道吗
坚持个人权利的代价
个人权利到底是什么
3. 不折不扣地依法行事
路权在我
戈尔赢了选票,但布什赢了选举
一幢走廊带屋顶的新房子
两个警察
依法行事和坚持原则
4. 语焉不详的人人平等
平权行动
还是不平等
美国退休收入制度简介
平等的假设,不平等的结果
5. 艰难取舍的自由平等
平等的安心与自由的操心
退休社保金
社保金改革倡议
平等的安心胜过自由的操心
保守派和进步派
自由择医或者平等候医
6. 难以实现的个人潜能
实现个人潜能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公平资助学校
宪章学校改革
围绕项目学习
朝低端看齐
自由发展和勤能补拙
7. 立场错位的公平待人
劫富济穷
额外征税有正当理由吗
站在少数人一边
8. 因地制宜的有限民主
量身定做设计民主
民主的宪法基础
国家架构的三横分离
政府权力的三纵分割
总统的命令是无效的
总统下令
不正当的理由
挺身而出
所谓的法官
法庭上见
癫狂故事
9. 别具特色的小镇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小镇民主
保护自家后院
站起来的勇气
少数人说了算
自上而下的权利制约
可有可无的州级选举
徒有其名的参与国家事务
民主的代价
民主与我
民主的南橘北枳
合格的选民
共同的信念
有效的制衡
宽松的环境
因地制宜
10. 莫名其妙的高官犯事
克林顿夫妇的生财之道
乖儿犯案
11. 隔靴搔痒的跨国交流
我也需要只火鸡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但告诉你数字的人会
一群担心自己忘了努力伸长脖子的鹿
为说服读者而写
美国议论文文风
几篇申请书
12. 各持己见的自说自话
尊重他人信仰,切忌以己度人
你有上帝,我有人民
天赋人权和人民幸福
别无选择
家里的故事
我的世界你看不见,你的世界我进不去
13. 有人为我留了扇门
尾声
英文附录
后记
不知不觉地,我六十余年的生命已经平分给了我的故国——中国和我的新世界——美国。在这两个诸多方面截然不同的世界里,故国的习以为常经常会在新世界里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呈现; 而新世界里的耳闻目睹时常会启动对故国往事的浮想联翩。游离于两者之间,错落的感觉有时会让自己觉得眼前的生活亦真亦假如梦如幻。胡思乱想是没用的和可笑的; 但我思故我在。思,对我个人而言,已足矣; 但对他人来说,思,只有写在纸上才存在。
许多年后,独坐桌前开章造句,回想起踏上新世界土地的那一瞬间。我依然可以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激动和惶恐。对于未来,何去何从,我一无所知。对于眼前的新世界,我脑子里充满了那时从书本里读来的新概念: 正义、人权、 法治、自由、平等、民主等。读书、工作、定居、伴着孩子出生、上学,到成家立业。一旦新概念变成了每天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我很快就发现它们的运作有其并非显而易见的细节和逻辑,有时甚至是无奈和挣扎。我写在纸上的,正是对三十余年身边发生的与这些新概念有关的大事小事的观察和体会,更多的当然是困惑和不解。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多篇相对独立而又互有关联的章节。在部分我将会探讨前面提到的一串“新概念”的现实意义。每一章都始于定义某一个新概念,然后从一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旁观者的视角,选择一个或多个与这个概念有关的亲身经历或者广为人知的新闻,陈述它们发生的细节和演化的逻辑,然后做一番刨根问底的探索和讨论。你会读到一个黑人中学生的饭后零食之旅如何变成了他生命的句号,开枪杀害他的凶手怎样在一场并无贪赃枉法黑幕的审判中被判无罪,而结果却被认为是正义的; 一个非法移民清洁工偷窃了三枚昂贵的戒指并在查案中撒谎,但仅被判轻度罚款,主动替她付款的是判决她的同一个陪审团,这也被认为是正义之举。你也许能理解为什么纽约州州长会想在冰雪天收容无家可归的人,可你大概无法预料到他的善念会被理解为违反个人权利的恶意。还有地球人都知道的美国密集的校园枪杀案,可为什么枪就是禁不了,甚至都控不了呢? 当然,你还会读到其他发生在美国的有趣或者无趣的大小事,也许还得忍受一个工程师对他身边事就事论事的逻辑分析和解读,以及对美国社会制度的唠叨。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跨文化交流的不易。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绝不仅仅是语言间的切换就可以渡过的。作者在交流中就曾有误解,吃过亏,至今也仍在困惑之中,所以希望自己的认识可以帮助后人不复前车之鉴。比如说,美国人对于个人隐私的讳莫如深,还有上帝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这些方面不在意的我们,一定要在行为间尊重这种差别,不可越雷池半步。在美国,要上大学,进研究生院,就得写一份或者多份申请书用作敲门砖。但要敲开美国大学的门,申请书就得按美国议论文文风撰写,否则就难免要失望了。我看见过注定敲不开任何大学的敲门砖,也见识过敲开过几乎所有美国名校的敲门砖,乐于把其中的差别和秘籍告诉读者。再比如说,中美两国各自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全民共识。我在两个国家的长期生活经验和思考让我意识到这些差别是许多客观因素使然,两国人民其实别无选择。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把自己热爱的意识形态和全民共识强加到另一方头上,而是要学会开放、宽容和妥协。只有这样,大家交流才有基础,才有可能和平共处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后一章“有人为我留了扇门”不属于任何部分。它是一个本不该发生,但却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把这个故事在这里讲出来是为了表达我对我的老师们的真诚谢意。
身为一个普通工程师而非专业的社会研究学者,我知道自己既没有指点江山的才气,更没有弘扬某种观点或制度的激情。此书所想做的无非是把工程师养家糊口必须具备的留意细节、关注逻辑和强调效果的那点小本事,用于对自己所见所闻的分析和解读。换句话说,这本书不谈好坏对错。因为判断好坏对错取决于太多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不是一个工程师力所能及的。比如说,作者就没有觉得他的任何分析和解读可以产生出一个好坏对错的结论。他可以做到和想做到的不过是: 陈述细节并把产生细节的逻辑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解释清楚。目的无非是: ,给那些对美国知之不多但仍然有心从美国传播“火种”到中国的人士提个醒。美国的社会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也不放之四海而皆准。值得向美国学习的是其因地制宜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的经验。第二,为那些到美国来旅游、学习和工作的国人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中美两国千差万别,千万不可以中国文化之心度美国社会之腹,尤其是在写入学申请书、上法庭讲理以及平时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等方面。第三,也是重要的,给有意愿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的同胞们,无论他们住在中国、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一些手的参考信息、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帮助他们来美国旅游、学习和工作。
自由与平等是从美国“天赋人权”的全民共识中诞生出来的一对孪生兄妹。平等的定义在上一章“语焉不详的人人平等”已经给出; 自由的定义就是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去想、去说和去做自己愿做的事,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这个选择并不妨碍他人的选择。全世界人民对于一个幸福社会的愿望大抵差不多,说来道去无非也就是,自由与平等,或者平等与自由。不幸的是,愿望归愿望,现实是现实。自由与平等这一对孪生兄妹很少能和平共处,它们之间的关系多半是此消彼长。我提到过的以色列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智人,人类简史》一书中是这么论断的:
“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全世界人民逐渐同意自由和平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然而这两者根本就互相抵触!想要确保‘平等’,就得限制住那些较突出的人; 而要人人 ‘自由’,就必然影响人人平等。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全球政治史可以说就是讲述着要如何解决这对矛盾。”
我在美国三十多年的生活正是亲身观察美国人民不断地促进自由或平等,更准确地说,摆正和调和自由与平等这对矛盾的一个旅程。当自由与平等发生冲突时,大家会如何选择呢?在中国,我想绝大多数的人会选平等。在美国,许多人现在口头上仍然会把自由放在位,但我的感觉是很多人都是口是心非,心口不一的。
“平等的安心与自由的操心”一节讲述的就是美国人民在平等和自由之间做出的守住平等的选择; 尽管给予自由可以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但它也需要大家都操心,同时会加剧不平等; 而守住平等虽然意味着无人获益,但也没有人需要操心。接下去的“保守派和进步派”一节中则为你介绍美国为自由优先还是平等优先争吵不休的两派政治力量。随后的“自由择医或者平等候医” 一节将会讲述在看病就医中自由与平等之间的艰难取舍。虽然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取舍也是美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但由于其内容太多,所以放在下一章另外叙述。
平等的安心与自由的操心
在上一章中,我提到过美国退休金的来源采用双轨制; 一个来源是个人退休账户。这份钱产生于个人自由投资带来的回报。每个员工必须全程操心、全部操心,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退休金越炒越少了,那也是自己去哭的事。另一个来源是美国政府发放的退休社保金。领取这份社保金,员工可是一点心都不用操,但也没有任何一点自由的。你工作时,政府从你的工资中自动扣掉社保税,然后和其他人的社保税放在一起替你管理。到领取社保金的年龄后,政府根据你工作的长短和收入的高低用统一的公式给你算出你的社保金的金额。不多不少。除非美国政府垮台,这个钱,员工总是能拿到的。
退休社保金
表5.1给出了35年工龄、中高收入人员在2016年66岁退休时的社保金收入和社保金不平等指数。采用35年工龄是因为政府计算社保金只用一个人收入的35年; 超过35年的部分,交的社保税是没有回报的。和上一章个人退休账户的假设相同。假定中等收入雇员在1981年开始工作时的起始工资是30000美元,而高收入雇员的起始工资是中等收入雇员的两倍,即60000美元。两人每年的工资都同步增长3%。政府每年从每个员工和它的雇主那儿拿走12.4%社保税。2016年退休后,政府社保局一年会分别发给中等收入员工27024美元和高收入员工31260美元作为退休社保金,一直到员工去世,除此之外员工就啥也得不到了。
表5.135年工龄,工资年增长率3%,12.4%社保税率
比较项目起点工资
(1981)退休时工资
(2016)社保金不平等指数
中等收入$30000$84416$270241.00
高收入$60000$168832$312601.16
退休社保金的金额是用美国社保局提供的社保金计算公式算出的,读者可以登录美国社保局网站自己核实一下。请注意,高收入员工的3126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2016年退休员工可以领取到的社保金的上限31668美元了。把社保金跟员工退休时的工资比较一下,这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慷慨大方的退休保障系统。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大促进了“平等”的系统。退休前,高收入员工的工资是中等收入员工的两倍,而领社保金时,高收入员工的社保金就只比中等收入员工多16%而已。
跟上一章中给出的由自由选择产生的个人退休资金积累做一比较,对于高收入员工说来,没有任何一点自由的社保金真的是一种产生退休收入的蹩脚办法。只要把交给政府为大家存养老金的一半钱留给个人自由投资,一个会投资的高收入员工在退休时已经积攒了一笔2617636美元的财富,而一个会投资的中等收入员工也有一笔1308818美元养老金。即使是不怎么会投资的中等收入员工也还是会有一笔335717美元退休资金。比较一下这个员工交给政府一倍多的钱后却只产生了一笔每年27024美元的退休社保金。在我给出的投资结果假设下,不管会不会投资,对中高收入员工来说,个人退休账户产生的退休金积累都是胜过政府社保金的。
再进一步说,个人退休账户财富积累期只算了35年是因为政府在计算退休社保金时只计入35年的收入。一个人大学毕业后22岁开始工作,到66岁退休,个人财富的积累时间应该是44年而不是35年。如果员工的钱是放入自己的个人退休账户的话,每多工作一年,财富积累就会多一年。退休资金积累还会有显著的增长。对于中高收入的员工,一般说来,如果正常投资,个人退休账户完胜政府社保金。
社保金改革倡议
了解了社保金和个人退休账户的差别后,我们不难看到,政府不用操一点心,只要让员工自己去管理他们社保税的一半,大多数员工(美国70%左右的员工都是高中收入员工)的退休金都会有所增加。这看起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况且,对那些投资发了财的员工,当他们从个人退休账户支取退休金时,政府还可以好好收上一笔税; 这对政府也是一件大好事!
正是由于这一点,美国共和党小布什总统2005年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倡议改革美国社保金制度。他宣称: “年轻的劳动者应该有机会通过在个人退休账户中存储社保税的一部分来建立个人财富。”改革的要点为:
(1) 临近退休年龄的人的社保金发放方式保持不变;
(2) 年轻人可以选择多把12.4%社保税的一半,也就是6.2%,放入个人退休账户自己投资积累个人财富。
这个倡议乍一看像是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家都会喜欢的改革方案吧?临近退休的人的社保金并不受影响。对于低收入或者弱势群体,政府将仍然维持社保金制度,甚至可以考虑提高这些人的社保金金额。对于中高收入群体,政府则想把他们推向社会,主要靠自己去准备退休金。虽然由于少交一半社保税,中高收入群体的社保金是会有缩水。但从上面对个人退休账户投资收益的分析看,总的退休收入却有望大幅提高。一句话,改革后所有人的退休收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没有一个受害人,大家都是受益者。
综合社保金收入和个人退休账户35年收益的信息,假设改革的时间被推前了35年,表5.2列举出了不同收入群体在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受益情况和不平等状况。我将用这张表格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乍一看人人受益的倡议后会落到一个众叛亲离的结局。
首先看一下不同收入群体的受益情况。假设退休金积累每年有3%的投资收益,所有收益将全数用来给它的主人作为当年的退休金使用。注意,3%是个非常保守的估计。虽然改革后社保金的发放方案在改革计划夭折时还没有订出,我大胆假设高收入员工在改革后将拿不到一分社保金,全部退休收入都将由退休金积累的3%收益产生; 而中等收入员工则一半由社保金,一半由退休金收益。这样就得到了第5列的数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