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历史 畅销榜古衣之美(沈从文倾尽半生心血之作,传统文化研究鉴赏入门书)

古衣之美(沈从文倾尽半生心血之作,传统文化研究鉴赏入门书)

真正的美,从来不会因时间而褪色。一丝一线,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智慧、气质和信仰。古衣,不仅仅是一件民族服饰,更是一种生活美学,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典雅装帧,低调奢华;搭配故宫美图,典藏佳品。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ISBN: 978721010760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5.99

类别: 文物考古, 历史 畅销榜 SKU:5d841bb15f98491045407559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010760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沈从文后半生服饰研究成果之精华,传统文化研究鉴赏的入门读物
☆一丝一线,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智慧、气质和信仰
☆古衣,不仅仅是一件民族服饰,更是一种生活美学,它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
☆真正的美,从来不会因时间而褪色。朴素的材质,古老的手艺,儒雅的风度,潇洒的气质,尽显典雅、庄重、灵动的华夏之美。
☆全彩插图,精装典藏:精美装帧,典雅设计,尽显低调奢华;内文配以来自故宫等博物馆的精美大图,实为阅读收藏之佳品。 
内容简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章之美,美在何处?美在一丝一线,一经一纬。古衣,不仅仅是一件民族服饰,更是一种生活美学,它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
  万物有灵,物周为器。器物之上,常见匠人之心,常怀生活高意。每一件古物,都是生命的延续,不仅连接了生死,也融洽了人生;每一件古物,都是时间的沉淀,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匠心、气度和灵性。
  沈从文的前半生献给了文学;后半生投身于文物,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文物研究上,取得了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古衣之美》与《古物之美》精选了沈从文有关“古衣”“古物”的文物研究文章40篇:既有对古人的穿衣打扮、中国服饰的发展史等宏观主题的概述,也有对缂丝、刺绣、织锦等工艺的细致解读;既有横向上对书画、玉石、古镜、瓷器、车马等分门别类地阐释,也有纵向上以时间为轴论述文物的发展演变。
  “古衣”与“古物”,不仅仅是简单的服饰和器物,更是一种生活美学,一种生命的延续,背后凝结了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气度、信仰、匠心与灵性。所以,《古衣之美》与《古物之美》也是传统文化研究鉴赏的入门书。全书依据文章内容,精挑细选了来自故宫等博物馆的精美大图60余幅,直观再现“一丝一线”的华美,“一器一物”的灵动。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湖南凤凰人。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巨人,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沈从文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他是作家。他的作品清新淳朴,像一幅幅水墨画,融写实、象征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处处散发着乡土气息,出版了《边城》《湘行散记》等具有浓郁湘西风土人情的作品,故而人们誉其为“乡土文学之父”;1949年后,他专注于文物考古。在古代服饰和器物的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目  录
☆华夏衣冠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我国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
宋元时装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从文物中所见古代服装材料和其他生活事物点点滴滴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关于赖文光马褂问题的一点意见
《红楼梦》衣物及当时种种
☆锦绣未央
蜀中锦
织金锦
谈刺绣
谈染缬——蓝底白印花布的历史发展
花边
谈皮球花
江陵楚墓出土的丝织品
关于天王府绣花帐子的时代及其产生的原因的一点意见
媒体评论
      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
  ——汪曾祺

  从文暂不写小说而专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绝不是改行……(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

  有人说沈从文不写小说,太可惜!我以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那才可惜!
  ——张充和

  沈老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写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

在线试读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古代人穿衣服事情,我们过去所知并不多,文献上虽留下许多记载,只因日子太久,引书证书,辗转附会,越来越不易清楚了。幸亏近年考古学家的努力,从地下挖出了大量古文物,可作参考比较,我们才得到新的认识。
  由商到西周、春秋、战国,前后约一千年,大致可以分作三个历史阶段看它的演变。较早时期,除特殊人物在特种情形下的衣服式样,我们还不大明确,至于一般统治者和奴隶,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由此得知,汉代石刻做的大禹像和几个历史上名王名臣像,倒还有些古意,非完全出于猜想。因为至少三千年前的商代人,就多是这个样子了。当时人已穿裤子,比后人说的也早过一千年。商代人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术的进展,丝、麻已占特别重要地位,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奴隶或平民,则穿本色布衣或粗毛布衣。贵族男子头上已常戴帽子,是平顶筒子式,用丝绸做成,直流行到春秋战国不废。女人有把发上拢成髻,横贯一支骨簪的;也有用骨或玉做成双笄,雕刻个寸来大小鸟形(鸳鸯或凤凰)两两相对,斜插头顶两侧,下垂卷发齐肩,颈项上挂一串杂色闪光玉石珠管串饰。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妲己当时大致就应这么打扮。女子成年才加笄,所以称“及笄”,表示可以成婚。小孩子已有头顶上梳两个小角儿习惯,较大的可能还是编辫发。平民或奴隶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橡斗已用来做染料,并且还种植了蓝草,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青蓝色,种茜草和紫草专染红、紫诸色。
  历史上称周公制礼,衣分等级和不同用场,就是其中一项看得十分重要的事情。衣服日益宽大,穿的人也日益增多,并且当成一种新的制度看待,等级分明大致是从西周开始。统治者当时除大量占有奴隶外,还向所有平民征税,成丁人口每年必贡布二匹和一定粮食,布匹织得不合规格的不许出卖也不能纳税,聚敛日多,才能穿上宽袍大袖的衣服坐而论道。帝王和大臣,为表示尊贵和威严,祭天礼地和婚丧大事,袍服必更加庄严且照需要分别不同颜色,有些文献还提起过,天子出行也得按时令定方向,穿上不同颜色衣服,备上相当颜色车马,一切都得相互配合。皮毛衣服也按等级穿,不能逾越制度。即或是猎户猎得的珍贵狐、獭、貂、鼠,也得全部贡献给统治者,私下不许随便使用或出卖。照周代制度,七十岁以上老百姓,可以穿丝绸和吃肉,但是能照制度得到好处的人事实不会多。至于一般百姓,自然还是只能穿本色麻布或粗毛布衣服,极贫困的就只好穿那种草编的“牛衣”了。
  衣到西周以后变动虽大,有些方面却又不大。比如作战时武将头上戴的铜盔,从商到战国,就相差不多。甲的品种已加多了些,有犀甲、合甲、练甲,后来还发明了铁甲,讲究贵重的是犀甲,用犀牛皮做成,上面用彩漆画出种种花纹。因为兼并战争越来越多,兵器也越来越精利,且有新兵器剑和弩机出现,甲不坚实就不抵用,“坚甲利兵”的话就由此而来。矛既十分锋利,盾也非常结实。
  照周初制度,当时把全国分划成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邦国,每一个地方设一统治者,用三种特殊身份的人去担任:一是王族子弟,如召伯封于燕、周公父子封于鲁;二是有功于国家的大臣,如姜尚封于齐、熊绎封于楚;三是前代王朝子孙。这些人赴任时,除了照例可得许多奴隶,还可得一些美丽的玉器,一份精美讲究的青铜祭器和日用饮食器,以及一些专作压迫人民工具的青铜兵器,以壮观瞻的车马旗帜,另外就是那份代表阶级身份的华美文绣丝绸衣服。虽然事隔两千多年,好些东西近年都被挖出来了,有的还保存得十分完整。丝绸衣服容易腐朽,因之这方面知识也不够全面。但是由于稍晚一些已流行用陶、木作俑代替生人殉葬,又在其他材料中还保存不少形象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比较真实情形,就慢慢地逐渐明白了。

抢先评论了 “古衣之美(沈从文倾尽半生心血之作,传统文化研究鉴赏入门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新知文库37·神祇、陵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

EUR €37.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译文纪实系列·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EUR €23.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镇馆之宝(二)

EUR €3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