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美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比尔德食品写作奖”获得者马克·科尔兰斯基,聚焦细小物品,洞见历史全貌。从纸的角度讲述世界历史,探究纸张引发的文明变革,穿越时空,

作者:[美] 马克·科尔兰斯基(Mark Kurlansky)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ISBN: 978750868364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历史普及读物 SKU:5d841caa5f984910454077e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83645丛书名: 无

编辑推荐

★ *次从纸的角度讲述世界的历史。*擅长写器物史的马克•科尔兰斯,从《盐》到《鳕鱼》,到《巴斯克人的世界史》,再到《纸的历史》,他的角度总是那么别具一格,却又足够包罗万象。

★ 宏观记录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跨学科、综合各门类,跨越几百年时间线,展开一幅宏大的文明地图。
从造纸原料的日益丰富,到造纸技术的不断革新,作为载体,让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萌芽和发展。
莎草纸、羊皮纸、牛皮纸、印度纸、日本纸、荷兰纸,各自有什么样的发明契机和发展路径?
纸张的发明如何带来文字书写和字母发音方式的一系列改变?

★ 造纸技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工艺和历史值得被记录和传承。纸在我们的数千年文明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意义。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种浏览世界历史的新方式,并用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娓娓道来。

★ 多角度解读纸张所承载的文字、阅读、地域文化和民族、国家、社会的关系,全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细节丰满、故事生动有趣。

★ 用生动趣味的语言承载巨大的知识量,是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极佳途径。

 

内容简介

乍看起来,纸更像是一项不可能的发明——将木材或织物分解为细胞质膜纤维,再加水稀释,之后倒在一个平面上任其随意编织,便成了一张纸。但正是这项不可或缺的创造,伴随着人类的需求横空出世,成为记录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载体,让记忆得以保存,让文明得以传承。

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造纸原料逐渐丰富多样,从纸莎草纸、羊皮纸、牛皮纸,到印度纸、日本纸、荷兰纸,造纸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更带动了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萌芽和发展。

·生长在尼罗河畔的纸莎草,原本是埃及人的食物,为什么会成为制作书写纸的的原材料?

·昂贵但不易磨损开裂的羊皮纸,如何取代纸莎草纸而成为一种先进文明的象征,继而带来文字书写方式及字母发音方式的一系列改变?

· 曾经钟情于壁画和雕塑的达芬奇,为什么会被人认为“做不成任何事,因为他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纸的发明如何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并成就了*个因为纸上画作而闻名于世的天才艺术家?

造纸术与印刷业相辅相成,成为推进世界文明发展的源动力,甚至有人说,没有纸,就不会有建筑学,也不会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本书里,作者马克·科尔兰斯基带领我们从世纪初的中国汉朝,沿着文明传播的路径,跨越天文、地理、宗教、法律、经济、音乐、绘画等领域,看造纸和印刷技术如何经由亚欧大陆蔓延至整个东西方世界,让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变得更加高效、迅捷。

作者简介

[美] 马克·科尔兰斯基(Mark Kurlansky)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曾做过《国际先驱论坛报》,《芝加哥论坛报》,《迈阿密先驱报》,《费城询问报》的驻外记者。现居于纽约。曾著有《盐》、《鳕鱼》、《巴斯克人的世界史》、《岛屿组成的大陆:探寻加勒比的命运》、《被选择的少数:欧洲犹太人的复兴》,以及2004年初面市的《1968:撼动世界的一年》。其中,《鳕鱼》获得了詹姆·比尔德食品写作优秀奖。

目  录

推荐序 “纸”的全球史见 / III
序 言 技术谬见 / VII
第1 章 生而为人 / 001
第2 章 飞蛾扑火 / 021
第3 章 伊斯兰文化的诞生 / 043
第4 章 萨蒂瓦在何方? / 061
第5 章 两张毛毡间的欧洲 / 073
第6 章 文字于飞 / 093
第7 章 印刷的艺术 / 113
第8 章 走出美因茨 / 127
第9 章 特诺奇蒂特兰和蓝眼恶魔 / 143
第10 章 号声嘹亮 / 157
第11 章 伦勃朗的发现 / 165
第12 章 叛逆的英格兰 / 177
第13 章 由纸带来的独立 / 203
第14 章 狄德罗之诺 / 225
第15 章 黄蜂的邀请 / 245
第16 章 成竹在胸 / 257
第17 章 像绅士一样死去 / 279
第18 章 回到亚洲 / 297
结 语 改变 / 325
大事年表 / 337
致 谢 / 351
参考文献 / 353

前  言
推荐序
“纸”的全球史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国刚
人之所以为人,从某种角度说,是因为只有人类才能传播与沟通比较复杂的信息。人类进步的尺度,甚至可以用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化程度加以量度。
口腔与舌腭的进化,使人能够发出比较复杂的音声,传达沟通的信息。然后,就是文字的发明,它将人类信息的传播提高到可以储存、传承的水平。几乎同时产生的需求就是文字的载体与书写的工具。旧史说秦国的蒙恬发明了毛笔,实际上,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所出土的一把扁壶上,就有毛笔书写的“文”字,它距今已有4 000年了。河南安阳殷墟尚未契刻的甲骨上,也有明显的毛笔书写迹象。
至于文字载体,从皮毛、甲骨、树皮(树皮纸)、金石、竹帛到纸张,又经历了数千年。现在所知早的纸浆纸,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堆,那是西汉的一份纸品地图。东汉宦官蔡伦(?—121)改进了造纸工艺,使得纸张成本降低。蔡伦是东汉和帝身边的宦官,和帝的皇后邓绥(81—121)酷爱读书、写字,这促进了人们对纸张的需求。和帝驾崩后,邓太后执政16年,在此期间,蔡伦颇得重用,他把民间的工艺总结起来,成就了他作为现代造纸术创始人的一世英名。
而快捷的复制书写方式就是印刷。书写的载体,于纸品之外,尚有金石、竹帛、纸草、羊皮可以替代,而印刷却断断离不开纸。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说:“印刷的发明是历伟大的事件,它在本质上是所有变革之母,是人类表达方式的新体现。”
中国是纸的故乡,也是印刷术的发源地。纸张制作工艺的演进是印刷术赖以发明的重要前提。《一阅千年:纸的历史》却并不是专注于纸的工艺演进,而是一部“纸”的文化史、“纸”的社会史、“纸”的全球史。
为什么造纸术和印刷术早在中国出现?社会需求使然。
中国文官制度的发达,是通过文书来管理庞大的社会系统的;西汉之后文人官僚的培育和教育的发达,都是纸张这种廉价的书写工具在中国出现的重要条件。伊斯兰文化的繁荣,也离不开纸。而纸之所以能被传播到伊斯兰世界,则与那场战争,即751年的怛逻斯之役有关。战争中的一个唐朝囚犯,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人统治的大马士革。
中世纪末期,欧洲的普通生意人都有阅读能力。意大利是早造纸的欧洲国家,因为意大利也是欧洲中世纪商贸的中心。文艺复兴之所以从意大利开始,也与纸张的生产有关,它进而与印刷术一起,普及于启蒙时代的欧洲。
是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需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科尔兰斯基认为,技术的发明总是因为某种需要而被创造的。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像造纸术这样的技术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了急需这些技术的节点。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各种事件,作者都旁征博引,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提出著名的“蝴蝶效应”,他说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能够带来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常见的表述是,在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数周之后,也许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发龙卷风。科尔兰斯基的这部著作,善于捕捉历史中那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因而构建了一部“纸”的全球史。
再举一例,作者认为,对于纸的使用的限制,甚至构成了美国独立的一个因素。
1764
年,由于经济衰退,英国当局为提高财政收入,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印花税法》,即对纸的使用征税,包括航运文件、法律文书、报刊书籍、广告招贴,甚至对纸牌都要征税。为过分的是,不仅要对报纸征税(半张纸收税0.5美分,过此则收1美分),还要对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另外征税,每条加收2美分。《印花税法》受到美洲殖民地人民的激烈反对,于是,英国财政大臣汤森推行了一项新法案,以增加英国输美商品的税收,包括纸张,史称《汤森法案》。美国人的反应是抵制英货,自力更生。于是,13个殖民地的34家纸厂加足马力,产品供不应求。此后十几年间,又有26家新纸厂开业,到独立战争爆发时期,北美的纸厂已达到80家,但纸张依然是稀缺产品。美国的“国父们”如华盛顿、亚当斯、富兰克林都或多或少地卷入缺纸的困惑中。各纸坊使出浑身解数,搜寻纸的材料,北卡罗来纳州有一家纸坊就呼吁,如果年轻女性把旧手帕低价卖给我们,说不定某天拿回来的就是一封漂亮的情书。
但是,美国本土印纸的质量还是不尽如人意,迄今发现的26份原始文本的《独立宣言》,没有一份是用美国本土纸张印制的。直到1819年《独立宣言》再版时,才用上费城等地的纸品,首次实现了《独立宣言》的美国制造。
读到作者写的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不禁让人击节称快。
过去我看过《话说长江》这样的电视节目,它就长江的流域所及,谈历史、话风物,娓娓道来。这本书的作者科尔兰斯基则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种寻常物件,说古论今,纵横捭阖,他的《盐》《鳕鱼》,都是名动一时的成功之作。现在的这部谈“纸”的作品,读后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向读者诸君推荐。

2019年1月7日于清华园

媒体评论

“中国是纸的故乡,也是印刷术的发源地。科尔兰斯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种寻常物件,捕捉历史中那些相互作用的因素,这部谈“纸”的作品,并不仅仅专注于纸的工艺演进,而是构建了一部“纸”的文化史、社会史和全球史,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向读者诸君推荐。”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国刚

在线试读

印刷的艺术
如果说纸给欧洲艺术带来的是深远的变化,那么印刷带来的则是巨变。
绘画是人类的原始冲动,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冲动,但绘画在纸出现以后才成为一种标准艺术。这种情况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的纸对于欧洲大陆来说还是一种新的概念。以欧洲为例,以前,艺术领域很少使用羊皮纸,因为它太贵且极难修改。到文艺复兴时期,尽管纸还是新鲜事物,但已经出现在了艺术领域。起初,欧洲的纸也非常昂贵,用作速写纸未免可惜,用作严肃艺术又显得不够档次。但到公元
15世纪后期,这一切都改变了。在纸上画速写成为可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在作画或雕刻之前会先勾画出作品的大概轮廓,阿尔布雷特
·丢勒在他刻木版画前也是如此。这种新的性能不仅能被规划,还可随意地将他们的艺术提升到中世纪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水平。
艺术家们绘画和素描的技艺参差不齐。达 ·芬奇是一位传奇绘画大师。以壁画和雕塑闻名于世的米开朗琪罗在绘画方面也不逊于达·芬奇,许多艺术历史学家甚至把前者认作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绘画大师,尽管他的画作多数看起来像是乱涂乱画的,不适合大众欣赏。两位艺术家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都使用了法布里亚诺纸。
公元 16世纪的艺术家、历史学家乔尔乔 ·瓦萨里有部作品名为《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该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传记信息的主要来源,描写对象是米开朗琪罗的一幅素描,当时这幅素描在美第奇
–里卡迪宫展出,供学生临摹学习。因为这幅画和米开朗琪罗大多数的作品一样,上面画有各种素描,学生会偷偷撕掉一些页,于是它们就“散落在各处”了。据瓦萨里所说,那些得到碎片的幸运学生如获至宝,将其视为“比人类更为神圣”的东西。
米开朗琪罗用了很多纸,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个诗人。他的画作大约有 500~600幅被保留了下来,其中有很多是诗、私人信件、笔记和资产细节。他所用过的几乎每一张纸都含有几幅素描草图,有一些是已完成的图。一幅描绘基督复活的佳作也被标上了一份购物清单。大师级别的画作也叠了起来,背面还摘记下每天的杂闻小事。很少能见到一张纸上只有一幅画的情况。他作过约 300首诗,也写过对话、论文、提案,甚至还有艺术学论文的提纲,包括一条对丢勒《人类比例四书》的回应。但米开朗琪罗的大多数作品都不想被公之于众,他在死前还试图把所有作品销毁。
米开朗琪罗有可能是个会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快速记下的人。至今,我们已收集到约 2 000封寄给他或出自他本人的信件。随着纸的普及,写信也日益普遍起来。
由于总是无法完成整个项目,达 ·芬奇因此有些声名狼藉。他可以接受伟大的使命,但从来都是有始无终。正如一位政府官员在公元 1506年描述一位未将壁画完工的艺术家那样,“他完成了伟大事业的小小开端”。教皇利奥十世曾目睹达·芬奇在认真研制完美的清漆配方,而不是涂漆,于是,他这样总结达·芬奇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个人做不成任何事,因为他在事情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在想结尾了。”
幸运的是,世界上还有纸这种载体可以让达 ·芬奇施展他的才艺。尽管人们通常把他看作一位画家,但我们只找到 15幅纸画(部分未完成)和两幅受损的壁画。他也尝试过雕塑,却没有完成一件作品。但是,他给世界留下了 30本带有封面的笔记本。不同于米开朗琪罗,达 ·芬奇确实希望人们能看到他的笔记,包括他用镜像字体做的笔记,这使得人们对他是左撇子的事实感到好奇。他所留下的画作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发明物,笔记也涵盖了众多领域,如文学、艺术、神话、解剖学、工程学,几乎包括了世间所有的方面。关于他的画作要如何印刷,他甚至还留下了说明方法;他于公元 1519年辞世,印刷对于那个时期的意大利和法国来说仍是一项新鲜的发明。但也说不清为什么,达·芬奇的作品直到公元 1880年才出版,并展现在公众眼前。
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了 4 000幅绝美的画作。
达·芬奇是个因为纸上的画作而闻名于世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标准。学习艺术即意味着学习在纸上作画。达 ·芬奇的艺术学习师从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自那以后,艺术家都在纸上雕琢自己的技艺。

抢先评论了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看得见的中国史 全14册礼品装 赠博物馆国宝明信片 深刻揭示中华文明史的通俗读物 东东精选特供

EUR €277.86
阅读更多
缺货

艽野尘梦:西藏私家笔记(插图本)

EUR €20.99
评分 3.00 / 5
加入购物车

空间简史(与《时间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并称“四大简史”)

EUR €25.99
加入购物车

三国史话:(精装珍藏本)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易中天讲三国的参照来源,揭开不为人所知的三国秘史!

EUR €20.99
评分 3.5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