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163184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相信点什么,否则无法生存和与人交往,西方心理学中称之为信念(Belief)。信念的一种发展路径可能是信仰,研究信仰的心理学后来发展为西方的宗教心理学。
自从特洛尔奇提出基督信仰应该吸收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来,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将信念引入心理治疗。《和平心理学》正是这种结合的有益尝试,着重探讨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其心理信念在达到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译者序
导论
章 苦难、症状和十字架
第二章 康斯坦丁、美国帝权与“洋基进行曲”
第三章 多元文化精品店
第四章 作为通用语的世俗语
第五章 术语重围之中的母语
第六章 深厚的病人与浅表的治疗师
第七章 道德:抽象和传统
第八章 神圣秩序和“百忧解上帝”
第九章 和平心理学
第十章 耶稣能改变什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现代临床心理学自弗洛伊德开始就有摒弃灵性、迎合世俗化的基因。尽管有冯特、詹姆士、荣格等人的强调与努力,但在科学主义的诱导与胁迫下,苦难、罪性、饶恕、慈悲、关爱、道德、信仰等在个人生命成长、成熟和群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断被淡化、弱化,乃至人不成其为人、几与实验室白鼠、线虫类动物等同。好在业界近年对此有所反思。《和平心理学》就是其中一本旗帜鲜明的代表作。
——
韩布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读过杜艾文、赖默合著的《和平心理学》后,本人感受*强烈的是作者对独特的宗教文化在宗教心理治疗中意义的阐发。《和平心理学》是一部有思想深度、有实践根基、有跨文化视角的宗教心理治疗专著,非常值得正在探讨中国宗教心理学文化特质的学者、特别是从事宗教心理治疗的人员反复研读。
——
陈永胜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一本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书。杜艾文博士和赖默博士针对现代基督教心理学和世俗心理学及心理疗法提出了深刻的评论。作者对心理治疗在我们多文化世界中的复杂程度的深刻见解,会挑战心理学者以及任何对宗教在现代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兴趣的人。
——
勒龙• 舒尔茨(F. LeRon Shults)
挪威阿哥德(Agder)大学神哲学教授
杜艾文博士和赖默博士对心理学进行了细致的论述。他们的切入避开了个人主义疗法欠缺的问责性,而同时关注到治疗在多文化多环境中的微妙之处和潜力。他们先知般的声音响亮地为“软弱的力量”在造就一个能够培养灵魂和治疗创伤的“和平心理学”上所扮演的角色做出了见证。
——
基思• G.米多尔(Keith G. Meador)
美国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对于有志于在非西方国家中发展本土心理学的人而言,《和平心理学》是一本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书。根据本书的论旨,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日,华人心理学者*重要的使命,是吸纳西方文明的菁华,以科学哲学为基础,发展华人本土心理学,藉以建立各种契合于本土文化的心理治疗。
——
黄国光,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学术的*后宗旨,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这本书是体现这一宗旨的精彩范本。中国的心理学者、宗教学者和人文社科学者通过这本书,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狭隘局限、偏见成见,从而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更好地实现学术的宗旨!
——
何光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