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73623
卓以玉出身名门世家,家族中名人辈出,父亲卓宜来是北大教授,林徽因是她的姑姑,耳濡目染,林下风范,自然天成。她的一生诠释了中华女性的高贵典雅、自强不息和励志精神。无论她的雍容淡定,还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都是当代女性的典范。
白先勇、夏志清、唐德刚、许芥昱、黎东方、林清玄、陆铿、亮轩、陈立鸥倾情赞誉。
全书四色精美印刷。随书附赠DVD《卓以玉的诗情画意》。
本书作为卓以玉教授的个人传记,真实讲述一位卓越的中华女性从家庭主妇到建筑学学士、艺术史硕士、多元文化教育博士的求学之路并成为一代诗画名家的传奇历程。图文并茂呈现她以“更开阔、更饱满的生命”阐释何为名门闺秀,智美才女,以及中华女性的高贵典雅与励志精神。
卷首篇: 玉出东方 卓以玉——美国国家文化艺术委员会首位亚裔女性委员
上 篇、昨天的昨天——在中国的日子里
章、生在北京
第二章、避战重庆
第三章、上海中西女中
第四章、香港圣玛利中学
下 篇、梅花香——在美国的岁月流年
章、留学美国
第二章、相夫教子那些年
第三章、心中有梦,重返校园
第四章、执教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第五章、丝路花雨—中美文化亲善使者
第六章、东方 西方 此岸 彼岸
—卓以玉的诗与画、歌与禅
附录:
1)亲人们
林则徐 林普晴 沈葆桢 陈宝琛 陈宝瑨 林孝恂 林觉民 林尹民 卓孝复 (巴园老人)
卓定谋(君庸) 陈懋解(夙之) 林长民 陈懋随(立鸥) 林徽因 陈岱孙 卓宜来 卓还来
林璎 卓以保 卓以和 卓以同
2) 名家评述
春光、夏照、冬雪——浅淡卓以玉的画 夏志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卓以玉的有情世界 白先勇
集“印象、半抽象、抽象、无象”于一身的卓以玉 唐德刚
卓以玉的诗画世界 许芥昱
玉的光辉 黎东方
不只是画,也是祝福——看卓以玉的画 林清玄
卓越在何处 陆铿
纵浪大化任西东——看卓以玉的艺术 亮轩
有情与无垠——浅论卓以玉的诗与画 丛苏
我与卓家三代情 龚选舞
恣情挥写,确中抒怀 凌嵩郎
以诗情作画,若无意其实有心——评介卓以玉的抒情绘画
3) 卓以玉大事年表
4) 卓以玉著译书目
5) 卓以玉画展年表(早期及主要场次)
白先勇
我很早就认识卓以玉了,抗战胜利,我们到上海念书,我的三姊先明念的便是当时上海名校,中西女中,卓以玉是先明的同学,也是她的室友。我去中西探望先明,在先明的寝室里,我次见到卓以玉,她那时还是个初中生,是先明的好友。人与人相交,全凭缘分,卓以玉与我们家的交往,从来也没有断过,延绵下来,超过一个甲子,六十多年,四九年我们离开上海到了香港,卓以玉恰恰住在我们隔壁一条巷子,而且竟又跟先明同学,一同念圣玛丽,那也是香港的名校。这时期卓以玉常到我们家来玩,跟我们家人都很熟了,我们叫她〝老卓〞。后来大家各分东西,到美国留学,卓以玉在美国跟先明仍然保持来往,后来先明不幸,患了精神病回台湾休养,上世纪八○年代,卓以玉到台湾开画展,我带先明去参观,先明还送给卓以玉一只小花篮。先明八九年病逝,卓以玉写了一首极动人的诗纪念她的儿时好友。
我发觉原来卓以玉也住在加州,我一九八○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客座,教了一个学期,卓以玉刚巧也在旧金山大学攻读博士,她请我到她家吃了一顿她亲自下厨的宴席,那是我毕生难忘的一顿海鲜宴,很少人知道,原来卓以玉的厨艺也是一流的。卓以玉后来到圣地亚哥加州州立大学教书,我们又开始往来,重续前缘了,直到我们如今都退了休,因为童年的记忆与交情,卓以玉好像已经成为我们家族的一份子,自有一份亲切与关心。
我曾撰文写过卓以玉是才女,她的才艺多姿多采。卓以玉出身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北大教授,林徽音是她的姑姑,耳渲目染,林下风范,自然天成。首先是她的画作,卓以玉的水彩,独树一帜,她的早期作品半抽象的花卉,生机盎然,令人见之忘忧。她晚期作品,随着她修佛的境界,山水间,处处透出禅意,显露天机。是这些抽象写意的山水画,卓以玉在绘事上建立了她自己的地位。
卓以玉对文字很敏感,她偶而一为的小诗,也常常别出心裁,《天天天蓝》谱成了流行歌,被潘越云唱成了流行经典,在华人世界广为传播。我记得潘越云《天天天蓝》的专辑出来时,大热卖,正好我跟卓以玉都在台北,唱片公司飞碟的老板吴楚楚一高兴便车我们两人到基隆海边去吃有名的海产。
天天天蓝
叫我不想他也难
不知情的孩子
他还要问
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
卓以玉是林云大师的大弟子,深受大师教诲,影响极大,尤其是堪舆学,卓以玉极有心得,她自己也成为颇负盛名的堪舆学家,现在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堪舆风水学也渐渐热衷起来,许多大旅馆如Hyatt都曾请卓以玉去帮他们勘察风水。
卓以玉在美国推广中国文化,很有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文艺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The Arts)委员,是继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后第二位华人委员。
卓以玉晚年笃信藏传佛教,发愿将余生献佛,〝日日时时,分分秒秒〞。功成身退后的才女卓以玉,现在过着〝含饴弄孙,与世无争的生活〞。
《天天天蓝——当代才女卓以玉》即要出版,这篇序文是为这本新书而作。
二0一四年九月
——夏志清
细看她的二十几幅精心杰作之后,我对一同前往观赏的友人,脱口而出的评语便是她集“印象、半抽象、抽象、无象”于一身。……以玉天才横溢,方面深广。
——唐德刚
卓以玉教授的诗、文与画均充满了光辉,正如她自己所写的一本小册子的书名:“Luster of Jade”(玉的光辉)。……她融合了古今中外,从传统中创了新奇,新而新得令人乐于接受,奇而奇得令人虽则叹未曾有,却又以为似曾相识。
——黎东方
以全生活、全人格、全方位来实践自己的艺术家并不多见,卓以玉是其中之一。
——林清玄
她的气质与锲而不舍的努力——不停地补充新知,不停地虚心学习,技巧、感触和理论的结合,再加上一股灵气,陶冶成白先勇所说的他欣赏的杰出时代女性。
–陆铿
她能诗、能文、能作歌能作曲,也能兼事管弦,长年无所不及的涉猎沉潜,孕育成她圆熟的艺术生命,使她成为一个能藉艺术表达带领欣赏者忘我的引路人。
——亮轩
看卓以玉作画是一件快心事。……因为她创造的都不全是形似,而又却蕴含着极强的动态,反应出炽烈的生命力。
——许芥昱
从今天这个时间点回看过去,我们看到了卓以玉在绘画方面确有她的天赋,而这个天赋是否来源于她儿时的“任彩笔随意挥洒”时期?对此,我们尚不能确定,但这段记忆还是深深地印在了卓以玉的脑海中:
从有记忆开始,我就在玩颜色了。也许是因为家里有,唾手可得的东西都成了玩具。才三岁的我,就喜欢把水彩颜料一团一团地挤在笔记本上,然后把笔记本合起来,再打开,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卓以玉真正地开始拿起画笔、真正地在肆意挥洒着色彩而成就着一幅幅画作时,她那绘画的天赋以及对色彩的掌控才得以真正地呈现。1980年1月,在许芥昱教授帮助下,卓以玉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Sather画廊举办了她生平次个人画展。画展时间持续了三个月,除了引来在美华人圈很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外,画展也吸引了不少美国本土文化人士前去观看。这些具有西方人文教育背景的人不仅非常喜欢卓以玉的画风,而且以他们各自的视角看懂了画作所要传达的意思和情绪。
这次画展取得了成功。同年七月,应台湾美国文化中心邀请,卓以玉在台北举办了她在华人社会的次画展,同样赢得了赞誉。从1980年起到如今,从美国东岸到西岸,从西方社会到中国大陆、台湾,卓以玉画展次数已有近百场之多了,其中不乏受邀于中外著名美术馆或画廊展出,包括联合国总部、美国的哈佛大学Arthur M.Sackler博物馆、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以及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国家画廊、台北市立美术馆等。卓以玉用画作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她用西方现代画的形式诠释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就如时任台湾新闻局局长、现任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先生所评论的那样:“卓以玉教授能够将中国哲学概念,充分地透过西方绘画表达……这实在是很好的传播方式,这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除了自己的艺术实践,那些年,卓以玉还尽心尽力地帮助中国画家在美国开画展。张大千、陈丹诚、欧豪年、周士心、刘业昭及五月画会的刘国松、冯宗睿、洪娴、胡奇中、陈庭诗等画家都在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开过画展,而这和卓以玉的努力和帮助分不开的。
其中,卓以玉乐意说道的是为张大千所办的那场画展。作为当时已名满天下的中国国画大师,1973年,张大千曾在美国洛杉矶恩克伦美术馆举办过个人近作展,此后便主要是在台湾、香港等地举办画展,没有再在美国举办过画展。因为爷爷卓君庸与张大千先生是故交老友,渊源颇深,卓以玉在圣地亚哥市艺术博物馆曾举办了一场“张大千画作展”,让学生们乃至美国参观者得以近距离观摩大师作品,领略中国画“意在笔先”(齐白石语)的艺术之意韵。
还是在1979年,卓以玉因要在旧金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便搬到旧金山居住。在陈立鸥教授安排下,她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旁边、玛赛公园里面的一栋大楼里租住了一套公寓。这套公寓在大楼的五楼,有电梯上下。由于地段好,周边环境也挺优雅,更主要的是套内面积够大,有卧房、厨房、浴室以及一间非常大的饭客厅,卓以玉很是喜欢这公寓,将它起名为“居雾楼”。此得名源于旧金山早晚常有雾,公寓所处公园雾更甚,有时人在高楼之上,放眼望去,一片雾色苍茫,“居雾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卓以玉将这“居雾楼”打扮地极为中国化,她自己对此有过这样一段记述:
有鱼缸、竹箫、水晶,地上铺着厚厚的绿地毯,有许多大盆茂盛青翠的植物,每季节都盛开着不同的花朵。兰花是我的爱,加州常年不断都有。其它如牡丹,水仙等,大小瓶里盆中都在放香。开了窗,风铃随着音乐叮咚。墙上挂有爷爷卓君庸的章草,伯祖陈宝琛的墨宝,齐白石的画,林云大师的祝福等等,琳琅满壁。在那屋里写字,画画,做功课,写论文真是一种享受。
我们用这样详细地篇幅来介绍“居雾楼”,不仅仅是因为“居雾楼”是卓以玉学术成长阶段中的一个节点,更主要的是“居雾楼”见证了华人文艺圈许多杰出人士与卓以玉的交往,特别是见证了刚刚经过“文革”、步入改革开放后来自中国大陆知名文化人士认识美国以及西方文化的一个起站点,其中以著名作家沈从文尤为值得一提。
1980年,沈从文偕夫人张兆和赴美探亲讲学。在美国期间,沈从文就是“居雾楼”的常客。
众所周知,沈从文和林徽因有着很深地情谊,沈从文还曾说过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可以说是他一生好朋友之一。居美期间,得知卓以玉是林徽因的侄女,沈从文便对她“另眼相看”,不仅态度上表现出非常亲热,而且还常到“居雾楼”与以玉和她的一班朋友谈艺术以及文学创作上的问题。他还将自己那刚刚出版的八开本煌煌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送给卓以玉,并且还亲笔手书条幅留给卓以玉作纪念。这些今天可以被称作珍贵文物原先是卓以玉私人藏品的东西,现已被卓以玉赠送给圣地亚哥中国历史博物馆永远收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