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372567
编辑推荐
台湾文坛获奖之作 畅销30年 屡次再版
大陆首次引进出版 **授权 再现经典
葛浩文 符立中 章海宁 联袂力荐
大陆首次引进出版 **授权 再现经典
葛浩文 符立中 章海宁 联袂力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台湾作家谢霜天以萧红的生平事迹为中心,创作的传记体小说。书中从1936年元旦,萧红与丈夫萧军对坐窗边,举杯欢庆新一年的到来以及新书《生死场》的出版而愉快温馨的场景开始,娓娓道来这个只活了31年的才女跌宕而传奇的一生。
萧红的一生,涉及了中国的大部分苦难时代与社会;她活跃于文坛的时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狂飙时期;她那坎坷的遭遇,正是中国近代新旧思想冲突下女性悲剧的一个代表。正如谢霜天所说:“我决定以萧红的一生来创作‘人物小说’,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把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真实情况写出来,让爱好文学的朋友知道:那个时代除去政治斗争外,也还有真正的作家和作品,更唯有这些作家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书中展示的不仅是个体人物命运的绽放与枯萎,更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伟大时代的光明与阴影。
萧红的一生,涉及了中国的大部分苦难时代与社会;她活跃于文坛的时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狂飙时期;她那坎坷的遭遇,正是中国近代新旧思想冲突下女性悲剧的一个代表。正如谢霜天所说:“我决定以萧红的一生来创作‘人物小说’,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把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真实情况写出来,让爱好文学的朋友知道:那个时代除去政治斗争外,也还有真正的作家和作品,更唯有这些作家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书中展示的不仅是个体人物命运的绽放与枯萎,更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伟大时代的光明与阴影。
目 录
评介《梦回呼兰河》(代序1)/葛浩文
萧红在台湾(代序2)/符立中
我写《梦回呼兰河》(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尾声
萧红在台湾(代序2)/符立中
我写《梦回呼兰河》(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尾声
前 言
评介《梦回呼兰河》(代序1)
上个月,我在一个礼拜内收到七八件从各国寄来有关萧红的信,和其他类似的文件,如加拿大一位学者想把萧红的长篇小说《马伯乐》译成德文,要我把续稿寄他一份;西德的一位教授,正写一篇有关萧红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的研究,向我要些资料;巴黎的一位女士同样的也是找资料,是为了她的研究报告的撰写;香港的一个机构,邀我于八月间去作一次以萧红为题目的讲演;还有委内瑞拉、哈尔滨、四川等处的来信,他们或是提供资料,或是征求意见。但是,最有意义、最令我想起萧红其人及其文学作品的,要算是谢霜天从台北寄来的近著《梦回呼兰河》的影印全稿。我赶着在三个晚上读完,真是爱不释手,更高兴的是,常在我脑海中盘旋的一句话,“萧红的一生无疑地是小说的第一流材料”,完全被证实了,而且我看到了成功的实现。
据我所知,传记体的小说不好写。要用一个真实的人的一生写成小说,必须先把所有和他有关的资料仔细研究过,还要加上对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当周密的认识,最后才能以这些可靠的资料及对人物所得到的了解为基础,用允当的对话,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写成一部高水平的文学作品。
目前能见到的传记体小说,大部分是自传性的,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等作品,萧红自己也写过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本自传性的文学创作(读者可以参考周锦先生的近著《论〈呼兰河传〉》,台北成文出版社,一九八〇年出版)。至于写他人的传记体小说,就我所读过的一些,这部《梦回呼兰河》将是其中非常好的一部。这一个长篇,不但把我特别关心而又比较熟悉的一位近代作家——萧红,写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把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抗战的前夕和抗战的初期——神龙活现地写出来了。
萧红是一位又可怜又可敬的20世纪女性,她所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的的确确可为世人所永远赞颂;而她一生的遭遇与折磨,或多或少也可以代表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女性的悲剧。谢霜天女士虽然没有见过萧红本人,但凭她对萧红作品的敏锐分析能力,以及本身的过人创造能力,而以十几万字,就将萧红的性格、萧红的一生、萧红在文坛的活动和萧红的主要文学作品,都生动而逼真的表现了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读了《梦回呼兰河》,可以肯定我所知道的萧红也就是出现在这部小说里的“萧红”,完全是一个样子,没有改变。我虽然看过不少有关萧红的第一手资料,也读过很多有关她的研究作品,当然对萧红的一切有着深刻的认识,但读过《梦回呼兰河》的全稿后便觉得更为熟悉、更为亲密。有些地方的资料,尽管是从我的《萧红评传》或其他文章来的,但经过谢霜天富有想象力的重新创造,却感觉到如今才能真正见到了萧红其人。比方说,萧红在日本时初知道鲁迅在上海去世,我早就知道的,也知道这消息对萧红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是要在读过《梦回呼兰河》里的一些对话与叙说后,才确实体会到了萧红当时的内心痛苦。谢霜天是女性,对于女性心理状态的了解比较深刻,所以写来细致成功。又如,萧红与鲁迅夫妇非常亲密的关系,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也只限于知道这样一件事情,却缺乏一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真实表现。由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们固然可以知道一些当时的情况,却还是过去的,与我们现在的视线有着一些距离。谢霜天也读过《回忆鲁迅先生》,而由于她的创作才能,从该篇和其他资料的认识,就写出了一连串充满生气,极为逼真而亲切的画面。
在第四章里,对于萧红短短的自传《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经过作者的妥慎处理,就更有意义,更有力量,更有感情。总而言之,萧红、萧军、鲁迅、许广平、端木蕻良,以及其他的人物,在谢霜天的笔下,都生气勃勃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梦回呼兰河》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如何用心良苦地选用资料,如何引用萧红自己的文字来加强作品的真实感。我所读过的传记体小说,多半是按照传主年月顺序写的,使得传主的形象在作品中不断地随时间而改变。但在《梦回呼兰河》中,因为主人翁萧红自始至终是位“成人”,她的童年等等是经过她自己的倒叙方法表现出来的,所以她的过去总带有她本人的分析和判断的性质,可以使读者得到更丰富的了解。读来好像是萧红在和我们谈她的往事似的,非常亲切而有趣。
近年来(自本人的《萧红评传》出版后——中文本系时报文化公司出版),从各处发现了许多关于萧红的新资料,相信还会继续有所发现,《梦回呼兰河》不免将会有少部分不合事实的地方,但对于这部小说的实质并无多大影响。我认为《梦回呼兰河》的确是描写萧红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极为出色的一部长篇小说。
葛浩文
四月十三日于旧金山
(民国七十年五月九日台湾日报副刊)
上个月,我在一个礼拜内收到七八件从各国寄来有关萧红的信,和其他类似的文件,如加拿大一位学者想把萧红的长篇小说《马伯乐》译成德文,要我把续稿寄他一份;西德的一位教授,正写一篇有关萧红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的研究,向我要些资料;巴黎的一位女士同样的也是找资料,是为了她的研究报告的撰写;香港的一个机构,邀我于八月间去作一次以萧红为题目的讲演;还有委内瑞拉、哈尔滨、四川等处的来信,他们或是提供资料,或是征求意见。但是,最有意义、最令我想起萧红其人及其文学作品的,要算是谢霜天从台北寄来的近著《梦回呼兰河》的影印全稿。我赶着在三个晚上读完,真是爱不释手,更高兴的是,常在我脑海中盘旋的一句话,“萧红的一生无疑地是小说的第一流材料”,完全被证实了,而且我看到了成功的实现。
据我所知,传记体的小说不好写。要用一个真实的人的一生写成小说,必须先把所有和他有关的资料仔细研究过,还要加上对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当周密的认识,最后才能以这些可靠的资料及对人物所得到的了解为基础,用允当的对话,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写成一部高水平的文学作品。
目前能见到的传记体小说,大部分是自传性的,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等作品,萧红自己也写过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本自传性的文学创作(读者可以参考周锦先生的近著《论〈呼兰河传〉》,台北成文出版社,一九八〇年出版)。至于写他人的传记体小说,就我所读过的一些,这部《梦回呼兰河》将是其中非常好的一部。这一个长篇,不但把我特别关心而又比较熟悉的一位近代作家——萧红,写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把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抗战的前夕和抗战的初期——神龙活现地写出来了。
萧红是一位又可怜又可敬的20世纪女性,她所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的的确确可为世人所永远赞颂;而她一生的遭遇与折磨,或多或少也可以代表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女性的悲剧。谢霜天女士虽然没有见过萧红本人,但凭她对萧红作品的敏锐分析能力,以及本身的过人创造能力,而以十几万字,就将萧红的性格、萧红的一生、萧红在文坛的活动和萧红的主要文学作品,都生动而逼真的表现了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读了《梦回呼兰河》,可以肯定我所知道的萧红也就是出现在这部小说里的“萧红”,完全是一个样子,没有改变。我虽然看过不少有关萧红的第一手资料,也读过很多有关她的研究作品,当然对萧红的一切有着深刻的认识,但读过《梦回呼兰河》的全稿后便觉得更为熟悉、更为亲密。有些地方的资料,尽管是从我的《萧红评传》或其他文章来的,但经过谢霜天富有想象力的重新创造,却感觉到如今才能真正见到了萧红其人。比方说,萧红在日本时初知道鲁迅在上海去世,我早就知道的,也知道这消息对萧红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是要在读过《梦回呼兰河》里的一些对话与叙说后,才确实体会到了萧红当时的内心痛苦。谢霜天是女性,对于女性心理状态的了解比较深刻,所以写来细致成功。又如,萧红与鲁迅夫妇非常亲密的关系,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也只限于知道这样一件事情,却缺乏一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真实表现。由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们固然可以知道一些当时的情况,却还是过去的,与我们现在的视线有着一些距离。谢霜天也读过《回忆鲁迅先生》,而由于她的创作才能,从该篇和其他资料的认识,就写出了一连串充满生气,极为逼真而亲切的画面。
在第四章里,对于萧红短短的自传《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经过作者的妥慎处理,就更有意义,更有力量,更有感情。总而言之,萧红、萧军、鲁迅、许广平、端木蕻良,以及其他的人物,在谢霜天的笔下,都生气勃勃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梦回呼兰河》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如何用心良苦地选用资料,如何引用萧红自己的文字来加强作品的真实感。我所读过的传记体小说,多半是按照传主年月顺序写的,使得传主的形象在作品中不断地随时间而改变。但在《梦回呼兰河》中,因为主人翁萧红自始至终是位“成人”,她的童年等等是经过她自己的倒叙方法表现出来的,所以她的过去总带有她本人的分析和判断的性质,可以使读者得到更丰富的了解。读来好像是萧红在和我们谈她的往事似的,非常亲切而有趣。
近年来(自本人的《萧红评传》出版后——中文本系时报文化公司出版),从各处发现了许多关于萧红的新资料,相信还会继续有所发现,《梦回呼兰河》不免将会有少部分不合事实的地方,但对于这部小说的实质并无多大影响。我认为《梦回呼兰河》的确是描写萧红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极为出色的一部长篇小说。
葛浩文
四月十三日于旧金山
(民国七十年五月九日台湾日报副刊)
媒体评论
这一个长篇,不但把我特别关心而又比较熟悉的一位近代作家——萧红,写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把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抗战的前夕和抗战的初期——神龙活现地写出来了。
——葛浩文(美国学者、翻译家)
谢霜天是出自中文系所的小说家,很幸运的,在进行《梦回呼兰河》的撰写之前,她已经写下《梅村心曲三部曲》、《朱执信传》和《翁俊明传》等长篇。这些都是取材自真人真事,给予她丰富的经验。
——符立中(作家、乐评人)
《梦回呼兰河》,一部温情的文字,一部妙笔生花的文字。读了谢霜天先生的书稿,被她真诚的叙述打动,很想带着呼兰的故土去台北,和她聊聊萧红,聊聊光阴背后的故事……
——章海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
——葛浩文(美国学者、翻译家)
谢霜天是出自中文系所的小说家,很幸运的,在进行《梦回呼兰河》的撰写之前,她已经写下《梅村心曲三部曲》、《朱执信传》和《翁俊明传》等长篇。这些都是取材自真人真事,给予她丰富的经验。
——符立中(作家、乐评人)
《梦回呼兰河》,一部温情的文字,一部妙笔生花的文字。读了谢霜天先生的书稿,被她真诚的叙述打动,很想带着呼兰的故土去台北,和她聊聊萧红,聊聊光阴背后的故事……
——章海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
在线试读
第一章
1
一九三六年元旦的前夕。
上海、法租界,拉都路的一座红砖房子的小小亭子间里。
一对年轻夫妇,在紧靠窗口的书桌边,一个面对窗子,一个打横坐着,尽管已经有了几分酒意,面前几个小碟子也都将空了,剩下零星的斜切的辣椒片和三、五粒绉缩的拣剩的花生米,两人却仍然兴致极浓地举起半杯淡酒,目光交映,微笑着祝福:
“迎接新的一年!”
“准备新的战斗!”
“庆祝《生死场》……”
饮干了杯中最后一滴酒,那女的一向苍白而清瘦的双颊,已现出两朵少见的红云,衬得眼瞳亮汪汪的,原该属于青春女子才有的光彩,又在她身上复燃了。
只是他们的对话却有些稀奇,“生死场”或“阴阳界”这类的字眼,一般人是不喜欢挂在嘴边的,尤其是在看来欢乐的场合,更不可能说了出来。
原来,这两夫妻是由东北流亡关内的青年作家,男的名叫“刘均”,女的是“张莹”。
当东北沦陷于日本军阀的铁蹄下时,他们会抱着满腔沸腾的热血,参加抗日活动,也曾自动从事抗日的文字宣传工作,怎奈环境一天天的恶化,简直使他们无可作为,只好离开故土,投奔自由。
他们最初到青岛,虽然在报馆找到一份工作,并继续写稿,但是前途很黯淡,生活也十分艰苦,不得已才大胆写信给鲁迅,请这位文坛老前辈指点迷津。很意外地,鲁迅竟给他们一封语词恳挚的信,不但对他们表示赏识和鼓励,并且欢迎他们到上海。于是,二人满怀憧憬地来到了这软红十丈,却也是文化荟萃的大都会里,真正过起“作家”的生活。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他们写了不少散文和短篇小说投寄到上海的文学刊物,一方面由于一般人很想知道东北沦陷的情形,一方面是大家对流亡作家的一份崇敬,因此他们的文稿都很快的刊登了。然而,他们对这些零散发表的作品,并不会感到太多的惊喜,一直悬记在心中的,倒是两部呕心沥血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生死场》。
年底,第二本长篇小说终于在盼望中印好了。于是,夫妻俩就借着新历的除夕,弄了点小菜,以祝贺这“新生儿”的顺利出世。
好像怕放在书桌一角的《生死场》被冷落了似的,女的捧起这本崭新的书,摩挲着,亲吻着,深深地吸着书页散逸出来的浓郁的油墨香,然后喃喃地说:
“我也有长篇了!啊,我的小说——我的乖——乖——”
那副可掬的憨态,使得做丈夫的,也不禁扬起了弯弓似的浓眉,呵呵地朗笑起来。
不过,就跟《八月的乡村》出版的时候一样,女的除了盈溢的喜悦外,多少还有一些陌生的感觉,那就是封面书名下印的作者名字是新取的,看起来还不很习惯。
说到笔名,早在东北的时候,两夫妻为哈尔滨市国际协报和长春的大同报副刊写稿,就有了各自的笔名。男的是把自己的绰号——“酡颜三郎”去掉前两字;女的则以“悄吟”这个笔名,来隐喻自己饱受压迫,需要倾诉。到了上海之后,他们发现勤于写作固然要紧,笔名的响亮与否,在文坛上更为重要。许多作家不仅连名带姓的改,甚而改得看不出是笔名。那么,“三郎”和“悄吟”这种一眼就看得出的假名,就显得有些落伍了。
为了改笔名,两个人曾经费过不少心思——
“先要决定一个‘姓’。”男的说。
女的有些迷惑,反问:
“我们现在的姓不好吗?我看还是可以用的,就省些事吧!”
“不,一定要改。”男的坚决地说,“我讨厌刘邦、刘备,甚至那个刘伯温,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小人。再说,这个‘刘’字,形也好,音也好,一点文学气息都没有,简直俗不可耐!”
“那么,你要怎么改呢?”
“我出身是个流浪汉,当过兵,耍过把式,浑身脱不了江湖气,平生最喜欢《打渔杀家》里面的好汉‘萧恩’,所以,我决定要用‘萧’字。”说到这儿,男的那八角形的脸膛上浮现几许刚武的气概,颇像他比舞剑术时的模样。
女的除了写文章时拥有自己海阔天空的思想外,在日常生活上一向是不太有主意的。因此,也就附和着:
“很好,太好了!很有诗意的,我也喜欢。”
但,想了一想,又皱着眉头,措词非常困难地说:
“可是——不过——好像——凄清了些吧?”
“怎么可以这样说呢?”男的急忙把话打断,接着说:“名就用一个字吧,把原来的‘均’改成‘军’,带点阳刚之气,也好补救你说的那种缺点。”
“这样太好了!萧——军,唔,念起来很有英雄气概嘛!”
“那么你呢?该取什么样的名字才好?”
“当然和你一样,也姓‘萧’。”女的似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但接着又有些犹豫:“只是——要找一个恰当的字,还真不容易呢!我来查查字典看。”
“太费事了,”男的决然地,以他炯炯的双眸注视眼前这位柔顺的妻子:“你想想看,你最喜欢什么?最珍视什么?最羡慕什么?最……”
女的仿佛受到极大的启示,迫不及待地说:
“我最喜欢红颜色,在哈尔滨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我最羡慕三小姐参加舞会穿的那件红色礼服。我常想,要是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件拖地的大红礼服!”
“那么,就用一个‘红’字吧!”
“萧——红,唔,好是好,恐怕会太惹眼了吧?”
“不会的,这名字很女性化,也有着女性化的火辣感觉。”
他们两人的笔名就是这样决定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逸出想象,当他们把决定好的笔名告诉心目中的“圣人”——鲁迅的时候,却得到了另一种出乎他们想象的意义,那就是去掉“萧”姓,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成了“红军”,更由于这样的联想,鲁迅的太太——许广平戏称他们是鲁迅的“金童玉女”,因此,彼此的关系也就拉得很近了。
这时,萧红捧着那本新书,凝视着封面左边的书名和“萧红著”三个字,那字体和图案是多么活泼、生动而有力!它们在她眼前跳动着、放大着——
“我是‘萧红’;我是‘作家’!”
她心底不由得欢呼了一遍又一遍。
夜深了,雪花片片飘飞过窗口,凛冽的天气里,她的心却是暖烘烘的,像旺燃着一炉火。
……
1
一九三六年元旦的前夕。
上海、法租界,拉都路的一座红砖房子的小小亭子间里。
一对年轻夫妇,在紧靠窗口的书桌边,一个面对窗子,一个打横坐着,尽管已经有了几分酒意,面前几个小碟子也都将空了,剩下零星的斜切的辣椒片和三、五粒绉缩的拣剩的花生米,两人却仍然兴致极浓地举起半杯淡酒,目光交映,微笑着祝福:
“迎接新的一年!”
“准备新的战斗!”
“庆祝《生死场》……”
饮干了杯中最后一滴酒,那女的一向苍白而清瘦的双颊,已现出两朵少见的红云,衬得眼瞳亮汪汪的,原该属于青春女子才有的光彩,又在她身上复燃了。
只是他们的对话却有些稀奇,“生死场”或“阴阳界”这类的字眼,一般人是不喜欢挂在嘴边的,尤其是在看来欢乐的场合,更不可能说了出来。
原来,这两夫妻是由东北流亡关内的青年作家,男的名叫“刘均”,女的是“张莹”。
当东北沦陷于日本军阀的铁蹄下时,他们会抱着满腔沸腾的热血,参加抗日活动,也曾自动从事抗日的文字宣传工作,怎奈环境一天天的恶化,简直使他们无可作为,只好离开故土,投奔自由。
他们最初到青岛,虽然在报馆找到一份工作,并继续写稿,但是前途很黯淡,生活也十分艰苦,不得已才大胆写信给鲁迅,请这位文坛老前辈指点迷津。很意外地,鲁迅竟给他们一封语词恳挚的信,不但对他们表示赏识和鼓励,并且欢迎他们到上海。于是,二人满怀憧憬地来到了这软红十丈,却也是文化荟萃的大都会里,真正过起“作家”的生活。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他们写了不少散文和短篇小说投寄到上海的文学刊物,一方面由于一般人很想知道东北沦陷的情形,一方面是大家对流亡作家的一份崇敬,因此他们的文稿都很快的刊登了。然而,他们对这些零散发表的作品,并不会感到太多的惊喜,一直悬记在心中的,倒是两部呕心沥血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生死场》。
年底,第二本长篇小说终于在盼望中印好了。于是,夫妻俩就借着新历的除夕,弄了点小菜,以祝贺这“新生儿”的顺利出世。
好像怕放在书桌一角的《生死场》被冷落了似的,女的捧起这本崭新的书,摩挲着,亲吻着,深深地吸着书页散逸出来的浓郁的油墨香,然后喃喃地说:
“我也有长篇了!啊,我的小说——我的乖——乖——”
那副可掬的憨态,使得做丈夫的,也不禁扬起了弯弓似的浓眉,呵呵地朗笑起来。
不过,就跟《八月的乡村》出版的时候一样,女的除了盈溢的喜悦外,多少还有一些陌生的感觉,那就是封面书名下印的作者名字是新取的,看起来还不很习惯。
说到笔名,早在东北的时候,两夫妻为哈尔滨市国际协报和长春的大同报副刊写稿,就有了各自的笔名。男的是把自己的绰号——“酡颜三郎”去掉前两字;女的则以“悄吟”这个笔名,来隐喻自己饱受压迫,需要倾诉。到了上海之后,他们发现勤于写作固然要紧,笔名的响亮与否,在文坛上更为重要。许多作家不仅连名带姓的改,甚而改得看不出是笔名。那么,“三郎”和“悄吟”这种一眼就看得出的假名,就显得有些落伍了。
为了改笔名,两个人曾经费过不少心思——
“先要决定一个‘姓’。”男的说。
女的有些迷惑,反问:
“我们现在的姓不好吗?我看还是可以用的,就省些事吧!”
“不,一定要改。”男的坚决地说,“我讨厌刘邦、刘备,甚至那个刘伯温,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小人。再说,这个‘刘’字,形也好,音也好,一点文学气息都没有,简直俗不可耐!”
“那么,你要怎么改呢?”
“我出身是个流浪汉,当过兵,耍过把式,浑身脱不了江湖气,平生最喜欢《打渔杀家》里面的好汉‘萧恩’,所以,我决定要用‘萧’字。”说到这儿,男的那八角形的脸膛上浮现几许刚武的气概,颇像他比舞剑术时的模样。
女的除了写文章时拥有自己海阔天空的思想外,在日常生活上一向是不太有主意的。因此,也就附和着:
“很好,太好了!很有诗意的,我也喜欢。”
但,想了一想,又皱着眉头,措词非常困难地说:
“可是——不过——好像——凄清了些吧?”
“怎么可以这样说呢?”男的急忙把话打断,接着说:“名就用一个字吧,把原来的‘均’改成‘军’,带点阳刚之气,也好补救你说的那种缺点。”
“这样太好了!萧——军,唔,念起来很有英雄气概嘛!”
“那么你呢?该取什么样的名字才好?”
“当然和你一样,也姓‘萧’。”女的似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但接着又有些犹豫:“只是——要找一个恰当的字,还真不容易呢!我来查查字典看。”
“太费事了,”男的决然地,以他炯炯的双眸注视眼前这位柔顺的妻子:“你想想看,你最喜欢什么?最珍视什么?最羡慕什么?最……”
女的仿佛受到极大的启示,迫不及待地说:
“我最喜欢红颜色,在哈尔滨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我最羡慕三小姐参加舞会穿的那件红色礼服。我常想,要是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件拖地的大红礼服!”
“那么,就用一个‘红’字吧!”
“萧——红,唔,好是好,恐怕会太惹眼了吧?”
“不会的,这名字很女性化,也有着女性化的火辣感觉。”
他们两人的笔名就是这样决定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逸出想象,当他们把决定好的笔名告诉心目中的“圣人”——鲁迅的时候,却得到了另一种出乎他们想象的意义,那就是去掉“萧”姓,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成了“红军”,更由于这样的联想,鲁迅的太太——许广平戏称他们是鲁迅的“金童玉女”,因此,彼此的关系也就拉得很近了。
这时,萧红捧着那本新书,凝视着封面左边的书名和“萧红著”三个字,那字体和图案是多么活泼、生动而有力!它们在她眼前跳动着、放大着——
“我是‘萧红’;我是‘作家’!”
她心底不由得欢呼了一遍又一遍。
夜深了,雪花片片飘飞过窗口,凛冽的天气里,她的心却是暖烘烘的,像旺燃着一炉火。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