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442032
第一卷 寂寞童年一缕阳光
第一章 古老小镇
第二章 生未逢时
第三章 失爱童年
第四章 小院弄梅
第五章 桃之夭夭
第二卷 淡如柳絮不委芳尘
第一章 向往自由
第二章 生之喜悦
第三章 叛逆少女
第四章 世事变迁
第五章 生存游戏
第三卷 君当磐石我为蒲柳
第一章 绝处逢生
第二章 爱情神话
第三章 剪烛西窗
第四章 曙光初现
第五章 爱入歧途
第四卷 转身之后无处告别
第一章 蛰居异乡
第二章 鲁迅逝世
第三章 东风无力
第四章 珠分钗折
第五章 梅边柳畔
第五卷 繁华落幕蓝天碧水
第一章 寂寞如初
第二章 阅尽风霜
第三章 生命绝唱
第四章 泪尽念空
第五章 倾情一生
后记
呼兰河,一条绵远悠长的水域,以千年不变的姿势,静静地流淌过中国东北部,那片厚重而广袤的黑土地。润泽、繁衍着万物,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看夏日里的奔腾湍急,和冬季的萧瑟冷寂,都不能掩去水的本质里天性的柔和、安然和宁怡。
河岸上的云杉,水底里的绿藻,亦终是按照固有的方式,自如地赓续。萌蘖,生长,葳蕤,枯瘦,再老去。任千秋万世,枝与叶,生与死,亘古的悲欢,执着的合离,周而复始,不曾停息。
呼兰河,以及周遭的一切,便是这样安静地存在,或缓慢地消失,继而,再换了另一种方式的继续。但若是我们一定要去追寻,为了某一种目的,那么,呼兰河,是决然不会给我们任何提示,以及一些可以触摸到的轨迹。岁岁年年,它只是以相似的容颜,诠释着万千不同的岁月谜题。
可是,我们却不会因此而忘记,有一位女子,在呼兰河畔,曾惊鸿一瞥,洒脱,清明地留下了不灭的痕迹。她温柔而执着地从这里走出去,以一种决绝和叛逆的方式。或许,是因为有了她,呼兰河才会在更多人们的记忆里刻下那样深沉而久远的记忆。
她是萧红,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承载了她生命中的葱翠年月,她的被许多人漠视了的璀璨童稚,还有她记忆里祖父给予的唯一却永远的温存与甜蜜。
她的文字里曾有关于故乡火烧云的描述,那些各色形态的云朵,流落在清澈的眸子里,每一抹都是瞬息即逝的绮丽。只是她不知道,许多年以后,她的人生,亦象极了那些烟云,一样的空旷,澄明,短暂却深挚。而她的爱情,亦是那般的决然和清丽。她对生存的坦然担当,她抓住爱情的义无反顾,都容不得后世些许的质疑。
说她贪图爱么,还是说她太懂得周旋于人情世故,不走进她的世界,怎么看得懂她的全部。她的爱与恨,她的激情渴求,她的忘我追逐,无不镶嵌在那个时代的画幅里,带着挥之不去的阴霾,却也隐藏了轩昂亮丽的伏笔。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从此”作为结束,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预计好了的轨迹。在年少的岁月里,她也有过少女斑斓的心事,她也曾渴望被宽厚的怀抱温柔地拥住,优雅地微笑着,采撷流云,穿行四季,不食人间烟火,不问凡尘世故。
然而,苦难却是生活给予她的唯一印记。于苦难的深海中不断地沉浮,无处拒绝,无可回避。她只是一个小女子,爱,或是被爱,都是她不可多得的机遇,她只能,而且必须紧紧地把握住,然后,艰辛地完成她每一次的自我救赎。
她生命的过程总是在不断地飘零,而她的爱情,也一一地随风而逝,零落成泥。或许,爱与自由,便是她毕生追逐的活着的方式。
她用一生编织着文字。她以凄婉细腻的思维,率真质朴的笔触,娓娓地述说着一代人的苦难境遇,也深刻地鞭斥着一整个时代的悲剧。她在文字里,深彻地揭露,唤醒,拯救,试图在精神领域里引领着整个民族走向复苏。
这样一个生命短促却绝世惊艳的女子,她用三十一年的人生告诉人们,这世上,有一种任何苦难和欲望都不能湮没的激扬和美丽。
而她奔波的脚步,始终不曾停驻。走到路的尽头,她的行囊,依旧空空。光阴荏苒,铮琮远去,自指缝里倾泄而出的,仿佛永远都只是虚无。
回眸此生,风雨迷离,尘沙扬起,世事洞明,人情如纸。待云雾散去,尘埃落尽,终没有一个人,能许了她一世情深,抑或是,采撷她风雨过后飘零的四季。
古老小镇
时光,总是携着一成不变的脚步,安然地走过人间四季。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绚烂,迷离。回首来处,山水清明,日月迁移。
岁月安静无隅,淡淡拂过,悄然抹去来时路上浓淡的痕迹。却于行者的额上,不经意间刻上了深深的禅意。遂静立,沉默,了悟。时光不语,立于潮头,淡看世事。
有些时候,会无端暇想,若我们亦能够凌空于世,尽数地俯瞰着世间万物。那么,山色空濛,水光潋滟,是会有怎样的景致,依次地呈现,再逐一地遁去。
某一刻,目光落在呼兰,那是一座古老的小镇,在中国的东北部,黑龙江,松嫩平原的腹地。那是一处极其偏远,又极其安静的所在,位于我们寻常的目光所不能及处。那里,隔绝在都市的繁华之外,远离浮世尘嚣,未经文明雕饰。千百年来,只是静默地存在着,无声无语。以至于它的名字,在过去悠长的年月里,都曾被轻易地湮没于浩渺的历史,尘烟深处,不见经传,不为人知。
一路走过,回看那些陈旧了的物事,在经年之后,各自凋零,各自皈依。万物轮回,尘归尘,土归土。即使是微小如一粒尘埃,也终是会循了它的归处,宁静地逝去。
倏忽风雨,不解来时,瞬息叶落,不知归处。时光的纤指,无论是温柔地抚触,或是薄凉地掠去,沧海桑田,世事万千,轮回的季节里从来都是不问世事,不惹尘俗,自在去来,循序更替。
穿越千年,历经百世,呼兰小镇,以它深谙古风的容貌,经久地承接着岁月的痕迹,始终不曾改变,安然如初。小镇的脚步,亦沿袭着古老的进度,经风沐雨,悠然自恃,不急不徐,寂无声息。
清风明月,野田荒陌,若一路行去,试图寻访小镇的某些记忆,或过去遗下的一些漫长的踪迹,小镇必是沉默着,闻树无声,问石不语。小镇有它独具的特质,承载着只属于它的地老天荒的沉寂。
细看一粒尘沙,里面会有一个透彻的世界。聆听一朵花语,或会解了尘世纷乱的迷局。其实,关于世间的许多事物,我们都可以不必细致问询,也不必纠结言说。经过的每一个的地方,都会铭刻着无声的话语,无论陌生,或者熟悉。或许,每一颗石子的纹理中都遍布着曾经的阅历,每一粒泥尘的缝隙里都隐藏着独有的寓意。
春风秋雨,花开时寻契机,花落时看结局。关于呼兰小镇,若细细寻去,那一处处的旧房舍或是泥石路,经了时光和岁月的沉淀和累积,都会告诉我们它曾有过怎样一个辉煌或平淡的昨日。
那么,容我们默默地去探访吧。敲开小镇记忆里深锁的重门,再轻轻地撩去厚重的面纱,让风拂去岁月的沙尘。走进去,贴近这个古老的小镇,静静地,轻轻地,不惊扰了它年深日久的简单和孤癖。然后,用心去感悟,用耳朵聆听,用眼睛触摸,那里的一草,一木,每一间房屋,和每一条青古板路,读它们埋没已久的密语。
其实,我们不只是好奇,我们不是想要解读这个小镇,也不是想探索它拥有何种不为人知的私密。我们只是想知道,孕育了萧红这样一个文学精灵的古镇,在那个尘封的年代里,到底拥有着怎样一个伟岸庄重,或平淡质朴的面目。
读小镇的表情,恍若是戴了面具,日复一日,没有哀乐,无关喜怒。恰如一幅老旧了的古画,静置于岁月深处,被珍存,亦是被遗弃。画卷蒙上了久远的尘埃,层叠覆盖,拂之不去。画中的景物,原本是黑白色调,却历经了时光的荡涤,岁月的磨砺,被深重地染上了风霜的颜色,透着历史的厚重,也散发着呆板陈腐的气息。
画自是无声无形,我们看到的便只如画布上的景物,各色人事,仪态万种,却凝滞呆板,失了灵气。整个画幅里,寒鸦禁声,山水静止,每一根线条都勾勒着无可奈何的承担,每一缕着色都涂抹着深沉隐忍的苦楚。画框上装裱着深褐色的画轴,是来自远古时代深邃的色系。背景深处密布着墨色浓重的云翳,画面的气势,庄重肃穆里隐藏着些许厚重的阴霾雾气。
呼兰小镇,这一幅古老的画卷,经历了时光层层的剥离,早已经没有了初时清明的质感,变得厚重而粗粝。经年累月,物是人非,画面上的每一处笔调,都深刻上了光阴的凝重和压抑。而时光的打磨,却也造就了它的坚韧固执,任年深日久,光阴来去,兀自风雨不动,巍然屹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