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64801丛书名: 国家治理丛书
上篇 经济过渡和计划经济的探索
章 经济过渡与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奠基:以社会主义改造为核心…………..3
一、引言:中国道路的逻辑起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3
1. 中国道路选择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4
2. 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工业化目标和赶超战略?…………………………..6
二、经济恢复与过渡时期的初步探索与渐进式过渡战略的开创……………….10
1. 采取稳健农业政策,加强乡村政权建设,减轻农民负担………………….11
2. 稳健均衡的物价和财金政策,强调货币纪律和财政纪律,
为经济恢复和过渡提供稳定宏观经济环境………………………………12
3. 维护财经统一,努力克服旧体制下的无政府状态………………………13
4. 强调渐进式策略,有秩序、有步骤地向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过渡……………………………………………………….14
三、经济赶超、动态平衡与渐进赎买式的资本工商业社会主义
改造…………………………………………………………..15
1. 强调私营工业国有化改造的长期性和渐进性………………………….15
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重轻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均衡发展
思想…………………………………………………………..16
3. 采取对资本家的稳健渐进改造政策,强调学习过程,
防止激进主义……………………………………………………18
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执行渐进赎买政策,将对资本家的
政治教育与经济赎买相结合…………………………………………23
5. 制定经济赶超战略,打破对欧美和苏联的迷信……………………. …24
四、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社会主义改造与渐进式社会革命………………….25
1. 强调过渡经济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对旧有的非社会主义经济
成分采取包容态度和渐进改造政策………………………………….. 25
2. 动态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
公私兼顾策略,缓和与资本家的矛盾对抗,降低制度
过渡成本……………………………………………………….27
3. 强调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摒弃所有制的单一化和理想化,
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社会革命……………………………………….29
五、结论…………………………………………………..
….30
第二章 制度、技术与文化变迁的路径选择:土地改革与合作化的
激进主义与渐进主义………………………………………………33
一、民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和农村发展思想的争议……………………….33
1. 自孙中山以来民国思想界关于土地改革的争议………………………..33
2.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农村情况的总体判断………………………36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农村社会革命的四次争论及其评价…………. ……40
1. 刘少奇与东北局之争……………………………………………40
2. 华北局与山西省委之争………………………………………….41
3. 与邓子恢之争:“小脚女人”与“好行小惠”…………………..44
4. 与梁漱溟之争:大仁政与小仁政……………………………..48
5. 对四次争议的小结……………………………………………..49
三、农村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的农村社会革命思想………………..51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51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农村合作化的思想………………………..53
四、农村技术变革的绩效与文化变革的影响…………………………….57
1. 关于农业技术变革的主要思想……………………………….57
2. 农业技术变革的绩效……………………………………………59
3. 农村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从传统乡村治理到集体主义乡村
治理…………………………………………………………..71
五、结论……………………………………………………….74
第三章 从“非自觉”到“自觉”:中国农民合作百年历程反思……………..76
一、引言: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76
二、始于“非自觉”: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农民合作……………………….77
1.20 世纪早期的农民合作:外部嵌入与民间社团的推动…………………..78
2. 南京国民政府官方推动下的农民合作……………………………….79
3. 农民合作的“非自觉性”与被动推进……………………………….82
三、国家行为与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合作……………………..86
1. 农民合作与国家工业化………………………………………….86
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合作及其外部效应……………………………..91
四、从“非自觉”到“自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合作………………….92
1. 农民合作参与主体与外部环境的转变……………………………….92
2. 从“非自觉”到“自觉”的农民合作……………………………….94
五、结论:农民自觉与内生合作……………………………………..96
1.“农民合作”的非经济使命……………………………………….97
2. 农民自觉与内生合作……………………………………………97
第四章 从合作化运动到新型农民合作:契约—产权视角的分析……………..99
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长期演进及其解释………………..99
二、“契约—产权假说”与农业合作化绩效:争议和经验
(1949—1978)………………………………………………….102
三、从契约—产权视角看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兴起及制度特征
(1979—2009)………………………………………………….107
四、结论:农民合作社历史演进的经验教训:契约—产权关系
与政府扶持……………………………………………………..112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理想国”试验: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及其
历史遗产……………………………………………………….114
一、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大跃进”与迅猛的人民公社化………………..115
1.“大跃进”中的合作社发展……………………………………….116
2. 迅速完成的人民公社化………………………………………….118
二、以土地集中为标志的农民合作: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120
1. 人民公社与高级社之比较:规模、退出权和产权………………………121
2. 土地集中下的农业经营:土地规模经营与自留地………………………122
3. 人民公社体制下剩余、收益的分配机制……………………………..124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制度调整……………………………………..132
1. 集体经济规模的变动和基本核算单位的调整………………………..133
2. 土地集体所有条件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136
四、人民公社的制度绩效…………………………………………139
1.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集体经营与农业现代化………………………..140
2. 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公共积累与公共品供给………………………..147
3. 二元体制下的农业和农村发展…………………………………..150
五、结论:人民公社的历史遗产……………………………………153
1. 人民公社的历史教训………………………………………….153
2. 人民公社的历史遗产………………………………………….155
第六章 “弹性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探索、运作特征
与未来展望……………………………………………………158
一、引言:过渡经济学中的计划与市场………………………………158
二、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
理解…………………………………………………………159
1. 实行轻重平衡、工农平衡、国防工业与非国防工业平衡、
沿海与内地平衡的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战略…………………………….159
2. 科学谨慎编制经济发展计划,做到经济计划与自由主义的
统一…………………………………………………………161
3. 强调经济计划的渐进性、试验性和试错性,进行经济计划的
动态调整……………………………………………………..162
4. 探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辩证关系,调动地方
积极性……………………………………………………….163
三、刘少奇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对计划和市场关系方面的观点………………165
1. 消除旧中国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状况,构建有组织、
有计划的国民经济………………………………………………165
2. 做好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和适度分散之间的权衡…………………….166
3. 认识到自由市场有利有弊,对其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策,但是
慎用行政手段和强制性的手段,同时要把计划性和多样性、
灵活性结合起来,适当增加地方、企业和个人的自由度…………………..166
4. 强调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既反对分散主义,又要
照顾地方利益和诉求……………………………………………..168
5. 在制定社会主义计划中强调充分协商、民主集中制、尊重
等价交换原则…………………………………………………..171
四、陈云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确立初期的“计划—市场”观……………….172
1. 注意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在统购统销制度中适度地赋予
农民更多的自主经营权……………………………………………173
2. 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相结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能忽视
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174
3.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经济主体组织形式进行初步反思,
主张不要一味追求“大”与“统”,而要容许在部分
领域的“ 小”和“散”…………………………………………..175
4. 克服以往过于集中的弊端,注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开始对
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方式进行改革的尝试……………………………..177
五、李富春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关系的观点………………………179
1.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初期国民经济的困难和统计工作的薄弱,
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渐进性和多样性……………………………179
2. 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认识客观规律、深入进行
调查研究、做好综合平衡………………………………………….180
3. 社会主义计划的制定必须重点和全面相结合、体现社会主义
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采取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方法,
实现动态的平衡………………………………………………….181
4. 在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中要把计划的统一性与因地制宜的
灵活性结合起来,实行分级管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182
5. 计划要分轻重缓急,把高速度与按比例结合起来,要留有余
地,要考虑经济可行性,计划编制要采取从上而下和从下而
上相结合的方法………………………………………………….183
六、“弹性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伟大试验:前提要素、运行特征
与“试错—自我调节”机制…………………………………………185
1. 社会主义经济计划需具备的理想前提条件……………………………185
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运行特征:弹性的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186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试错—自我调节”
机制…………………………………………………………..188
4.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未来………………………………………..189
中篇 工业化与制度创新
第七章 集权与分权:工业化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93
一、引言……………………………………………………….193
二、统一财经:财政集权的起点……………………………………..193
三、集权下的分权:在频繁博弈中实现动态平衡…………………………195
1.“企业收入”的归属与分配……………………………………….197
2.“各项税收”及其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割……………………200
3. 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频繁博弈……………………………204
四、结束语:在集权和分权的动态调整中实现计划经济的
自我纠错……………………………………………………….207
第八章 工业化视角下农村税费制度与农民负担的历史解读…………………20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税费负担情况的演变…………………………..209
二、工业化启动与农业剩余提取:集体组织下农民税费负担的
“隐性化”……………………………………………………..212
1. 重工倾向的工业化战略的启动与农业剩余提取………………………..212
2. 集体组织下农民税费负担的“隐性化”……………………………..214
三、工业化进程中的“反哺”与制度补偿………………………………216
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税费负担的变化趋势及农村的税费
改革…………………………………………………………..217
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税费制度演进……………………………….220
四、结论……………………………………………………..225
第九章 新中国的工业化、政府投资行为与产业结构演进…………………229
一、引言……………………………………………………..229
二、政府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231
三、直接的干预与介入: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投资……………………..234
1.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路线………………………………………234
2. 政府投资推动下的工业生产能力提升……………………………..235
3. 产业结构“突变”与增长方式的自我强化………………………….240
四、从直接主导转向间接调控的政府行为…………………………….242
1. 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转变…………………………………….242
2. 政府投资在三次产业间的重新布局……………………………….245
3. 政府投资的转型……………………………………………..251
五、转变中的政府:产业结构演进中的政府行为……………………….254
第十章 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新中国的乡村工业化进程……………….256
一、新中国乡村工业化的探索和关于乡村工业化的思想…………….256
二、六七十年代乡村工业化的探索与社队企业的蓬勃发展………………..258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工业化与乡镇企业的崛起……………………..261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263
五、中国乡村工业化的温州模式……………………………………266
六、中国乡村工业化的苏南模式……………………………………271
第十一章 存量变革与增量创新:新中国农业信贷体制的历史演变………….277
一、引言:农村金融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
全会…………………………………………………………277
二、从路径依赖到制度突破: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278
三、市场准入与风险控制: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280
四、增量改革与资本整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84
五、结论:中国农村改革的传统智慧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构建…………….285
第十二章 从全面介入到两权分离: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演变与制度
创新…………………………………………………………289
一、引言……………………………………………………..289
二、从全面介入到两权分离:新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变…………….290
1. 国有经济体系的快速构建与计划管理的起步………………………..290
2. 工业化目标下全面介入的“所有者”:计划经济时期的
国有资产管理………………………………………………….291
3. 两权分离下的出资人与经营者: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过程中的
国有资产管理………………………………………………….294
三、四重转变:新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演进特征……………………….300
四、结论……………………………………………………..304
第十三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民间金融演进:以温州为核心的微观史学
考察…………………………………………………………306
一、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角色……………………………………306
1.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地方政府创新…………………………………306
2. 渐进式变迁中的地方分权、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308
二、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315
1. 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条件……………………………………….315
2. 地方政府行为的目标函数……………………………………….318
三、地方政府行为与民间金融发展(一):温州钱庄…………………….320
1. 温州钱庄的发展史:从清代到20 世纪80 年代……………………….320
2. 方兴钱庄的兴衰史及其启示……………………………………..325
3. 民间金融部门、地方政府与中央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
框架………………………………………………………….334
四、地方政府行为与民间金融发展(二):温州典当业…………………..336
1. 温州典当业的早期历史…………………………………………336
2. 温州典当业的重新复苏及其经营特征………………………………339
3. 温州典当业引起的争议和温州地方政府的政策框架……………………342
五、地方政府行为与民间金融发展(三):温州钱会和非金融机构
借贷………………………………………………………….345
1. 治理与疏导:从乐清“抬会”事件和苍南、平阳“排会”
事件看温州地方政府行为………………………………………….345
2. 合法化和规范化:温州的非金融机构借贷…………………………..354
六、结论………………………………………………………359
下篇 “中国模式”的历史反思
第十四章 反思“中国模式”:内涵、争议与演进……………………….363
一、引言:“中国模式”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转型”…………………363
二、“中国模式”研究中的新动向…………………………………..365
1.“中国模式”时间范围的再界定:长时段视角下的“中国
模式”………………………………………………………..365
2.“中国模式”的普适性与独特意义…………………………………368
3. 对“中国模式”及“中国模式”研究的反思…………………………370
4. 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重新构建:“中国模式”研究中新的
理论诉求………………………………………………………375
5.“中国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379
三、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中国模式”的历史价值…………………….383
四、结束语:“中国模式”研究之再…………………………………384
第十五章 独立自主与批判吸收—探索中国道路与反思苏联模式…………….385
一、独立自主与批判吸收—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和对苏联
模式的系统反思…………………………………………………386
1. 强调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道路,不迷信苏联模式,批评贾桂
主义的奴性,鼓舞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386
2. 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自信,超越经典
作家的思想,批判教条式地盲目学习苏联模式………………………….388
3. 强调社会主义实现模式的多元化路径,强调中国特色,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389
4. 全面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在经济过渡与经济发展中采取渐
进与均衡策略,警惕重蹈苏联的覆辙…………………………………390
5. 以苏联为镜鉴,突出群众路线,谨慎对待阶级斗争,降低
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恐慌………………………………………….393
二、中国道路的起点:过渡时期的体制特征、哲学渊源及其经济
遗产…………………………………………………………395
1. 中国道路的形成:动态调整的渐进式过渡的体制特征…………………395
2. 的经济遗产和渐进式过渡的哲学渊源………………………..399
三、不能割裂两个时代:邓小平渐进式改革与渐进式过渡的
内在联系……………………………………………………..401
第十六章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404
一、引言:对经济体制变迁的不同模式的反省…………………………404
二、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起点与基本条件…………………………407
三、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传统智慧…………………………417
四、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若干检讨和未来方向探讨……………………..422
后 记………………………………………………………..426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国掀起的意义深远的巨大的改革洪流,奠定了中国在此后40年间改革与发展的基调,它对于中国人民思想观念上的强烈冲击和对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已经并将继续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广泛而深刻的体制变迁使中国获得了崭新的经济形态,40年间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广大民众生存与福利状况的巨大改善、国家综合实力的迅猛提升,这些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经济赶超奇迹,中国被公认为经济发展与体制变迁的成功范例。
这场改革带给中国人观念上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中国人通过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获得了对于传统体制的宝贵的反思力量,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种反思的勇气,中国如何能够支撑如此艰巨而漫长的改革进程。正如前述,早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期,就力图突破传统的封闭的苏联模式而在发展战略构想中独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些思想和实践为中国70年代末期的经济改革创造了某种富有弹性的制度空间。邓小平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实事求是的反思精神,开启了一个中国民众自主选择发展模式的新时代。通过比较这两个时代背后的精神实质,我们发现,这种反思和叛逆的勇气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天的南方讲话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他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改变了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保守主义者心目中奉为神圣的许多信条,如所有制问题,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等,都有了崭新的迥然不同的表述。社会主义成为一种
“弹性的解释体系”,它再也不与单一的所有制、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大一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等意识相联系,而是与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承认收入差异性以及更重视价格配置资源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这些观念,对于中共确立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对于1999年宪法的修改都具有先导意义。
如果我们回顾这20年的改革进程,我们就会发现,凡是我们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尊重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选择权利、坚持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时期,我们的改革事业就会顺利地进行,反之就会出现改革徘徊不前以至倒退的局面;我们还会发现,凡是在那些尊重微观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利、鼓励和保护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热情、始终坚持市场经济的基本取向的经济领域,我们的改革就会取得巨大的成效。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成功改革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都是这个结论的为有力的佐证。中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模式,是经过40年改革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之后得出的正确选择,我们终于认识到,只有将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才能限度地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热情,才能实现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才能促进生产力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可以说,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是中国20年改革为宝贵的经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