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27765
★中央党校教授为您解读《群书治要》★开创唐朝贞观盛世之治会集圣君明王治国大道★中土失传千余年 治世要典天地贞观 光照万古★祖德护佑今再现 圣贤垂训历久弥新 金镜长悬
★领导读可以明为政之本 官员读可以懂做官之道★商人读可以知治企之方常人读可以晓修身之要
同类好书推荐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本书是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学习《群书治要》后进行的九个专题的讲座集结。分别从文化、官德、教育、道德、民本、用人、观人、得人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群书治要》中古圣先王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不仅对现代领导干部如何为政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更对普通人如何修身、处世、治家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上篇
修身为本,教学为先:实现和谐的必由之路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从《群书治要》看官德修养与国家盛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
孝悌为本,上施下效——
从《群书治要》看道德教育的经验
下篇
爱民而安,好士而荣:安危荣辱的两大关键
民贵君轻,富而后教——
《群书治要》中的民本思想
任贤使能,纳谏远佞——
《群书治要》中的用人之道
八观六验,三参九虑——
《群书治要》中的观人之道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群书治要》中的用人大忌
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唐太宗读《群书治要》感言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魏徵《群书治要序》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 (日)林信敬《群书治要校正序》《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治国的宝典。唐朝为什么兴盛?就这部书!上从他自己,下面文武百官统统要学, 依照这个方法治国。这个方法是集中国唐太宗之前两千年五百年,从三黄五帝一直到晋朝,这两千五百年古圣先贤的教诲,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文字统统抄下来给他看,抄成这部书。所以唐朝在历史上极盛一时,靠这个。—— 一位当代大德对《群书治要》的评价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论语》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孔老夫子到卫国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给他驾车,孔老夫子对冉有说:“这个地方人口已经很稠密了。”冉有就问:“人口已经很稠密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老夫子就说了两个字“富之”,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已经使人们富裕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老夫子又说了两个字“教之”。也就是说,在孔老夫子看来要能够使社会和谐,我们只要把“富之”、“教之”这四个字做好了,那么社会和谐就能够达到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仅仅重视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在2011年的4月份《讲真话,察实情》的讲话中就这样提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就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这就说明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的关注,也引起了全国上上下下的关注。所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又有这样一句话:“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那么,通过文化建设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问题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文化的本质上来理解。
“文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词来构成的。这个“文”就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等。而“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本义作“教行”解。在《说文解字》上把“化”解释为“教行”。人们接受了道业、变化气质、改过迁善,在各方面起了若干的变革,这种“变革”就称为“化”。所以“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所以说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变化人的气质等等,所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一、文以载道、经典旨归
《群书治要》这本书,是唐太宗李世民授命魏征、褚亮、虞世南、萧徳言等大臣把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的精华,特别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概括总结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是奠定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古人的文章不是像现代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学科分类的,而是以“经、史、子、集”来分类。“经、史、子、集”中的内容都是讲道、谈德,起到的是给人们以道德的教化作用。所以,中国古人说“文以载道”。
(一)“经”中论“道”
首先看一看“经”。“经者,常也”,它记载的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比如说,《易经》上有这样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代的圣贤人上观天象,观察到了四时的变化;下观人文,也就是社会的人伦关系,以此来教化天下的百姓,让人们知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很多人自以为是地说:“学习圣贤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凡是写在经典之中的那是没有糟粕可言的。很可惜的是,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很多人拿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古圣先贤的智慧,一句是糟粕就把它删除了。不同的是,有一些学传统文化的人特别是学中医的人就非常地感叹地说道:“在中华经典之中,那些精华的东西恰恰被一些人误以为是糟粕给删除了!”现代心理学、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恰恰认为,这些东西才是精华、宝贵的东西。
1. 自然天“道”:阴阳消长
我们举一个例子,《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是玄虚的,它是古圣先贤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而总结出来的规律。看到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它们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用这个道理来观察人世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说,人心的一忧一喜、人世的一治一乱也都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古圣先贤常用“太极图”来表示天道变化的规律。“太极图”半边是阴的,半边是阳的。阴中有阳,阳中还有阴,阴阳之中还有一个界限。如果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衡,就会引起变化,这就叫“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就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消极必长。那么,这是观察天地自然的规律得出的道理。《易经》上教导人要谦虚、谨慎也是通过观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得出的教训。《易经》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的爻辞有凶有吉。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这一卦就是“谦卦”,谦虚的“谦”。“谦卦”的卦象是地山谦。平时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谦卦”之中高山宁愿居于平地之下。看了这个卦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人他才华横溢、有权有势就像一座高山一样,但是他不居功自傲、谦逊而尊人。事情做好了功劳却推给了长辈、推给了同事、推给了下属,说:“我没有做什么,这都是领导的支持、同事的付出、下属的努力。”为什么呢?因为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都不是某一个人聪明智慧的结果,它必须是众缘和合而成,需要多方人士的努力。他的谦虚推让也是符合道理的,又因为这个人很谦虚,即使很有功劳、很有业绩,也不会招人嫉妒、招人障碍。
《尚书》也有类似的教诲,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满给自己招来损失,谦虚让自己受益,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为什么满招损呢?因为一个人一旦骄满了、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了就会自以为是,就不再会有好学的品质,他的人生就很难进步了。而谦虚让自己获益,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尚书》上还有一句话:“惟天福善祸淫”。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给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过分的人带来灾祸。“淫”就是骄奢淫逸的“淫”,它是指对一切事情的过分与放纵的意思,当然也有骄满的含义在其中。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做的过分了都会导向危险的境地。正是因为古圣先贤对“天道”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在《孝经》上又给了我们这样的教导:“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一个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不骄慢,那么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有被颠覆的危险;一个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处处中规中矩、还很节俭、很勤奋,这样的人即使很有钱也不会有因为过分浪费、而出现入不敷出的结果。一个人身处高位而没有被颠覆的危险,就可以长久地守住高贵的位置;一个人虽然很富裕但是也没有过度的浪费,这样就可以长久地保持富贵的地位、过上富裕的日子。
这两段话给现代人很深的启发。现在的人一旦有钱有势了,可能就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穿衣服要讲名牌、坐车子也要宝马奔驰、买一个手提包也都是非常昂贵的LV,这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么,当我们读了《孝经》、读了《易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明白以前的骄奢淫逸、吃喝玩乐,就会变得很节俭、变得很谨慎,逐渐把我们的行为气质都给变化了,这就是读圣贤书的好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