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32261丛书名: 极简英国史,重述帝国文明
篇 英吉利民族的起源
第二篇
中世纪的英格兰
第三篇第三篇 辉煌的王朝
第四篇第四篇 詹姆斯与查理
第五篇 克伦威尔到光荣革命
第六篇 查理二世
后记
《帝国崛起:英国的日不落帝国之路》再现了英国文明的成长历程,从巨石文化的新石器时代再到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穿越17世纪暴乱的国内战争到日不落大不列颠帝国。这是一个生动的,有些情景可以说是血腥的故事。
在古代,英国还只是地球边缘上的一个孤独小岛,当时欧洲的大陆人,隔着英吉利海峡,隐隐约约见到不列颠岛岸边雾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称之为阿尔比昂。至于岛上的具体情况,知道的人很少。阿尔比昂这个名称,就是指英国。直到中世纪,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代表还认为,英国不过是像丹麦、葡萄牙一样的小国家,它的代表不能与其他大国代表平起平坐,不应享有表决权。
但到了近代,英国一跃而为在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英国强大的海军是其生根立命的根本,靠着日益强大的国力,英国征服了曾经所向披靡的荷兰、西班牙、法国等,一跃成为海上霸主。英国的船舰,行驶在海洋上,无可颠覆。强大的海洋基础为日过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统治,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英国近代历史也就成为这时期世界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长期而持久的议会传统。从中世纪以来,英国的议会就一直存在,未曾长时期停止过。到17世纪时,议会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发动了推翻君主专制的斗争,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建立了没有国王、上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掌握高权力的共和国。英国的社会进程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茁壮成长为今天的世界强国,虽有些衰落,但仍是人们心中不变的日不落帝国。
第yi篇
英吉利民族的起源
在漫长的西方历史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国家,它有着
悠久的历史且出现过众多让人崇拜的大帝,它的版图遍布了
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它有着辉煌的过去且拥有众多的人
口,它一度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就是曾经被称为日不
落帝国的英国。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它是由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的联合王
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大不列颠及北爱尔
兰联合王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英国本土位于大不列颠群
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
包围。它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闻名世界的白金汉宫、大本
钟、英国国家博物馆等都是它宝贵的财富。它的风景也毫不
逊色,神秘的尼斯湖、巨石阵更是为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现在,我们将回望这个伟大国家的历史,一起去感受它的荣耀与起伏。
罗马人入侵
当恺撒大帝带领着他的虎狼之师征服高卢的时候,他
第yi次把他的眼光停留在
了不列颠群岛上。岛上的
原住民布立吞人还一如既
往地保持着他们的简陋、
野蛮和自由独立的生活习
惯。恺撒把他的军队向前
推进的动力并不只是为了
获取财富和名望,而是他
那颗想把罗马军人带进一
个新世界的雄心。恺撒把短暂的休战期,把军队和战争带进了不列颠群岛。布立吞人知道恺撒将要登陆不列颠群岛的沙滩,却因为实力相差
悬殊,只好虚与委蛇,表面上臣服于他,暗地里却大肆拖
延、破坏他的战略计划。恺撒在数次击溃了布立吞人无力的
抵抗后,轻松地登上了迪厄滩头。恺撒在不列颠群岛上所向披靡,连战连捷,让战败的布立吞人交上人质并且向他宣誓效忠。但是不久后,由于国内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冬天也
快要来临,恺撒就将军队撤回了高卢境内。恢复自由的布立
吞人在恺撒离开后,就把战败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效忠
恺撒的誓言忘得干干净净。气愤不已的恺撒抓狂了,他决定
在第二年的夏天给这些违背誓言的布立吞人一个更大的教
训,让他们为自己的毁诺付出代价。
第二年的夏天,恺撒果然带去了更多的军队,尽管勇
敢的布立吞人在他们优秀的王子卡斯维拉努斯的带领下团
结一致抗击敌人,但仍然被打得溃不成军。恺撒带领军队长
驱直入,渡过了泰晤士河,找到并击败卡斯维拉努斯,将他
的王国埋葬在了罗马军队的长矛下,并把他的好朋友——罗
马人的盟友曼都布雷提乌斯封为特瑞诺班特斯的国王,镇守
当地。恺撒再次命令布立吞人宣誓效忠,随他旋师高卢,留
在罗马的宫殿内。恺撒大帝对外四处扩张领土,对内采取高
压独裁的统治。
恺撒死后,罗马内战接踵而至,为罗马共和国的没
落、君主制的兴起打下了基础,而幸运的布立吞人却因此避
免了被罗马奴役的命运。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没有继续扩展
领土的野心,他明白,无休止的战争拖垮了罗马,也会让新
生的罗马帝国不堪重负。于是,屋大维对他的继承人留下了
守护疆土、繁衍生息的遗言。而屋大维的继承人提比略为
了防止手下的将军利用开疆拓土来获取功名,就用屋大维的“不以四夷害罗马”的祖训来制约他们,也作为他自己在政治上毫无作为的挡箭牌。
因为屋大维的遗训,布立吞人没有再受到罗马
的骚扰,他们仍是自由
的。这种平静直到克劳迪
亚斯成为罗马的皇帝,才
被打破。克劳迪亚斯是一
个战争狂人,他命令颇有
能力和名望的统帅普劳迪
乌斯带领军队入侵不列颠
群岛,而普劳迪乌斯也不
负克劳迪亚斯的期望,连
战连捷。于是,皇帝克劳
迪亚斯也坐不住了,他御驾亲征,征服了若干不列颠群岛东南部的小部落,接受了
他们的投降。这些轻易投降的小部落是坎蒂、阿特雷巴蒂
斯、雷格尼和特瑞诺班特斯,因为它们的开明程度较高,所
以更愿意以自由为代价来换取和平。而剩下的部落还是以卡
斯维拉努斯为领袖,坚持对罗马人的入侵采取抵抗政策,拒
绝投降。由于这些勇敢者的抵抗,使得普劳迪乌斯在任罗马
统帅期间一直未能征服全岛,直到奥斯特雷乌斯·斯卡普拉
接任罗马统帅后,罗马的势力才遍布整个不列颠群岛。奥斯特雷乌斯·斯卡普拉在塞文河畔击败并俘虏了卡斯维拉努斯,将他送回罗马城。而在罗马,因为敬佩卡斯维拉努斯殊
死抵抗的勇气,罗马人用远远高于对待俘虏首领的待遇来对
待卡斯维拉努斯。
勇敢自由的布立吞人虽然厄运连连,却仍然没有向罗
马侵略者卑躬屈膝。高傲的罗马人把不列颠群岛看作是博取
军事荣誉的练兵场地。在尼禄皇帝统治时期,苏厄托尼乌
斯·鲍利卢斯管理军队事务,他希望用征服不列颠群岛的荣
誉在历史上留下光彩浓重的一笔。他发现布立吞人所信仰的
德鲁伊教宗座藏于莫纳岛,也就是现在的盎格里西岛,他
决定攻击此地,因为他知道,一旦攻击此地,信仰德鲁伊
教的布立吞人必将投入全部的兵力来营救。为了阻止罗马军
队攻击莫纳岛,布立吞人把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连
妇女、老人、儿童也跟随武士参战,他们疯狂地反击,手里
举着火把和武器,大声吼叫,吓得罗马士兵失去了战斗的
勇气。可罗马统帅鲍利卢斯明白这只是布立吞人虚张声势罢
了,他鼓励士兵勇敢作战,给他们自信和勇气。
罗马人用德鲁伊僧侣献祭战俘的火堆来处死在布立吞
人心中占有崇高地位的德鲁伊僧侣,将德鲁伊教的圣林和祭
坛夷为平地。鲍利卢斯以为毁灭了布立吞人的精神信仰就可
以彻底收服布立吞人。可是他错了,在他离开此地期间,布
立吞人抓住机会,拥立曾经被罗马将领侮辱的埃塞尼女王波阿迪西亚为领袖,重新拿起武器反抗,并成功拔除了几个罗马人的据点。当鲍利卢斯急忙赶回早已沦为罗马殖民地的伦敦并且想组织军队进行防御的时候,他悲哀地发现,伦敦失
守只是早晚的问题。鲍利卢斯放弃了伦敦,伦敦承受了布立吞人的怒火,没有逃走的伦敦居民被布立吞人屠戮一空,据
各地统计,死于伦敦的罗马人和异邦人达到了七万人。
布立吞人通过这次大屠杀向罗马人表达了永不商议和
妥协的决心。但是,这次屠杀也激怒了鲍利卢斯,直接导致
在后一次决定性的大会战中,八万布立吞人阵亡,波阿迪
西亚女王也因为不愿落入暴怒的罗马人手中而服毒自尽。不
久,鲍利卢斯被尼禄皇帝诏回罗马,鲍利卢斯因为抛弃殖民
地的罗马人而受到了判罚。不列颠群岛上的总督也数次换
人,后塞雷里斯受韦斯巴芗的任命统治不列颠群岛,因为
他残暴地统治不列颠群岛给自己赢得了勇将的名誉,也给罗
马军团赢得了恐怖的“名誉”。不过从总体上来看,是跨越
韦斯巴芗、蒂图斯、图密善三朝的阿格里可拉老将终巩固
了罗马在不列颠群岛的统治,而他也因此名留青史。
阿格里可拉制定了罗马军队在不列颠群岛的战略。他
停下进军的脚步,首先解决了粮草问题,然后继续带领军
队北上,一直推进到喀里多尼亚。在阿格里可拉的大军面
前,那些南部的部落一触即溃,各自逃命,甚至盖尔加库斯
收拢败北的各部落军队与阿格里可拉大军决战,仍然无法挽
回败局。阿格里可拉统帅在福斯湾到克莱德河建了一道坚固的要塞,把贫困的不列颠群岛北部隔绝在外,以免罗马不列颠行省受到布立吞人的骚扰。
阿格里可拉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他并没有忽略教育,
他在不列颠群岛传授知识,让当地部落学习文明和遵守法
律,习惯并学习罗马的语言和风俗,教他们画画、听音乐
等,面面俱到。而那些野蛮的土著也从开始的反抗到底到慢
慢接受并习惯了罗马的统治,心甘情愿地为奴役自己的主人
效命。
侵略不列颠群岛是罗马后一次持久的对外扩张,这
次战争解决了罗马帝国的边患问题。不列颠群岛只有喀里多
尼亚这片被罗马放弃的不毛之地,还保持着独立。罗马历代
的皇帝都加固了对不列颠群岛北部的边防,防止北方蛮族的
骚扰。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不列颠群岛发生的大事仅有几
个总督叛乱和一些地方性的骚乱,那些被征服的土著早已丧
失了斗志,不再向往自由,成为罗马帝国的顺民。
罗马帝国统治着地球的大部分,传播了和平与文明,
却又带去了杀戮与奴役,这时,它终于迎来了解体的命
运。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经过几百年的和平生息,早
就从残忍的恶狼变成了温顺的绵羊。对于没落成绵羊的民
族来说,臣服于外来的部落或者本国的暴君都没有多大的区
别。罗马皇帝不得不从那些还没有完全失去战斗精神的边境
行省招募军队。
可是那些军队并不愿听从罗马皇帝的指挥,他们藐视政府和国法,自行组织军政府,对抗奄奄一息的罗马帝国。对于这些新的强大的威胁,罗马皇帝不得不招募部落来组建军团,对抗这些藐视政府的人。可是这些人在学会了
军事纪律和技艺以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强大,他们弑君易
君,占领了罗马帝国的西部边省,而那些被部落放弃的旧
地,则被大山里更贫困的部落占领。此时,罗马帝国已经
到了崩溃的边缘,皇帝只好召回军队,保卫重要的京师重地。
罗马帝国撤回了防守不列颠群岛的军团,来加强高卢
和意大利的防守。于是防备空虚的罗马不列颠行省被皮克特
人和苏格兰的部落破关而入,他们并不满足只占领伦敦,整
个省才是他们的目标。皮克特人原先是布立吞人的同族,他
们被阿格里可拉赶到北部与其他部落共同生活。而苏格兰部落也起源于凯尔特部落,曾占领爱尔兰,后来迁徙到了不列颠的英国海岸。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不断地骚扰和抢劫罗
马不列颠行省,而罗马军团的撤退给了他们占领行省的机
会。没有军队保护的行省居民早就习惯了通过向罗马朝廷
纳贡来寻求庇护,罗马派来了一个军团,把发动叛乱的部落
逐出了不列颠行省,可是又因为国内动荡,不得不班师回
朝,那些尝到甜头的部落再次入侵,让不列颠行省的人不得
不再一次向罗马请愿寻求保护,罗马军团再次跨海而来,保
卫不列颠行省。然而,国内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已经不允许罗
马军团再次跨海作战,他们只得告诉行省居民,要组建自己
的军队,保护自己。他们临走之前帮助不列颠行省居民修好
了被破坏的赛维鲁斯边墙。公元488年,罗马军队永远告别
了不列颠群岛,再未踏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