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50206
本书,旨在帮助妈妈了解*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技巧,用心理学的规律去调适孩子,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本书的上篇详细介绍了孩子在0 ~ 13岁这一年龄段的心理学基础知识,首先,详细介绍了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路线和儿童心理学涉及的具体问题;其次,对儿童认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后,为了给每一个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路线,我们还介绍了儿童的气质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并且给妈妈列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心理学书籍。下篇主要是教给妈妈们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孩子中的应用技巧。针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人际交往、自控能力、思维能力、自立能力等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为大家提供了教育孩子时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揭开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帮助妈妈们避开教育中的暗礁。
上篇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常识
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基础心理学
孩子心理发展的起跑线
生命开始之时,心理发展之初
基因不是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走向新世界——分娩对胎儿心理的影响
早产的孩子心理会有缺陷吗
探索美丽新世界,婴幼儿生理机能发展
本能反应,生存的基础
动作发展,渴望独立的信号
提前训练对孩子是好还是坏
青春期序曲,男孩女孩搞分裂
性别分界——课桌上的“三八线”
青春期来临,大脑也变化
情绪化有原因,化学物质在捣蛋
第二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认知心理学
感知觉,认知能力的初发展
五官动起来,感受摇篮里的小世界
婴儿也有思维吗
条件反射——婴儿的特殊记忆
孩子岁前的记忆去哪里了
即使眼不见,心里也在想
孩子怎么记不住老师的话
哪个容器里的牛奶多
以“我”为中心的孩子
智力发展,心理成长的催化剂
智力发展有规律,避免“填鸭式开发”
孩子不哭不闹是好事吗
智商与天才没有必然关系
男孩比女孩聪明吗
语言,表达心理感受的直接武器
“咿咿呀呀”——掌握语言的准备工作
孩子说出的个有意义的单词
不要错过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
从单词到复合句:语言的小宇宙爆发
孩子可能走进的语言误区:外延过度和外延不足
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理解你的“正话反说”
第三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敏感期——儿童发展进程中的黄金时期
多样的敏感期行为
蒙台梭利的九大儿童敏感期
敏感期决定孩子的一生
视觉敏感期
视觉也需要开发吗
宝宝看的是光影交错
教大宝宝认识世界的颜色
听觉敏感期
有声音就有吸引力
孩子喜欢“妈妈腔”
让孩子的听力更上一层楼
口的敏感期
口是探索世界的工具
吃手也是孩子的成长任务
糖是甜的——给孩子直观的味觉认知
嗅觉敏感期
固定的气味带来安全感
教孩子认识更多的气味
触觉敏感期
让孩子的双手自由舞动
宝宝爱上黏糊糊的世界
玩沙、玩水也是触觉锻炼
动作敏感期
宝宝的世界变大了
宝宝爱上了爬楼梯
让孩子体会改变世界的乐趣
爱游戏的孩子更灵活
孩子为什么行动迟缓
语言敏感期
感知语言,出生就开始的任务
学习语言,从重复和模仿开始
孩子说话晚是大问题吗
教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
让“口吃”的孩子变成“辩论家”
第四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社会心理学
个性,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角度不同,心理感受就不同
外表也会影响孩子个性吗
孩子能禁得住糖果的诱惑吗
要时刻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道德,孩子价值观的根基
孩子为什么爱告状
出于同情的奖励伤害更大
孩子的暴力行为从何而来
你的孩子能管住自己吗
做个小小“社会人”——社会性发展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妈妈离去,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如此不同
“婴猴”实验带给人类的启示
不要擅自剥夺孩子应得的母爱
同龄人才是孩子好的朋友
生活就是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社会
第五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情绪心理学
情绪,孩子心理的外在表现
情绪是婴儿交流的手段
婴儿也会“察言观色”
孩子为什么会“认生”
什么是“情绪能力”
“永远不生气”——环境也能控制情绪
?岁,难舍的情感依恋期
认识依恋,满足孩子爱的需求
信任关系的建立期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孩子不认生,不一定是好事
别让孩子患上“肌肤饥饿症”
让孩子时刻感受你的爱
?岁,关键的敏感期
孩子敏感期,妈妈要谨慎
让孩子在玩耍中度过敏感期
?岁,迷茫的儿童期
孩子迷茫,你知道吗
做孩子的灯塔
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
别在学习上给孩子施高压
顽固的“水泥期”
人生中的两大“水泥期”
利用“水泥期”塑造好性格
训练独立的时机
反叛的抗逆期
自我意识觉醒的“抗逆期”
心理烦恼的“第二抗逆期”
掌握技巧,让孩子安全渡过抗逆期
第六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气质心理学
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孩子气质越早了解,越好教育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测测孩子的气质
“火爆易怒的小狮子”——胆汁质的孩子
气质特点:热情似火,行为冲动
训练孩子的情绪控制力
以鼓励为主,培养耐性
“胆小敏感的小鹿”——抑郁质的孩子
气质特点:细心谨慎,敏感怯懦
让孩子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多与孩子沟通,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稳重冷静的小乌龟”——黏液质的孩子
气质特点:专注冷静,固执己见
摆脱固执的惯性,让孩子学会变通
创造幽默活泼的环境,给孩子快乐的享受
“机灵敏捷的小猴子”——多血质的孩子
气质特点:适应性强,精力分散
让孩子学会按计划踏踏实实做事
帮助孩子控制好情绪
第七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懂的儿童个性心理学
确定孩子性格,发现性格优势
什么是九型人格
成长中的孩子也有九型人格吗
按天性生长,更容易长成大树
测一测:确定孩子的“型号”
“富有正义感的超人”——领袖型孩子
人格特点:雄心勃勃,控制欲强
性格枷锁:性情暴躁,独断专行
开锁密码:“做事要雷厉风行,不要目中无人”
培养技巧:提高孩子情商,让他淡化追逐权力
“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和平型孩子
人格特点:温和友善,自得其乐
性格枷锁:内心胆怯,害怕冲突
开锁密码:“宝贝,你是怎么想的”
培养技巧:激发孩子斗志,让他勇敢接受竞争
“注重细节的小监察员”——完美型孩子
人格特点:责任心强,乖巧听话
性格枷锁:规矩高于一切,过于追求完美
开锁密码:“玩就要玩得酣畅淋漓”
培养技巧:鼓励孩子放松,接受世界的不完美
“体贴入微的小护士”——助人型孩子
人格特点:助人为乐,甘于奉献
性格枷锁:牺牲自己满足他人,拒绝求助
开锁密码:“你的存在就是珍贵的礼物”
培养技巧:告诉孩子爱别人也要爱自己,帮他设定付出底线
“聚光灯下的主角”——成就型孩子
人格特点:讲求效率,积极进取
性格枷锁:嫉妒心强,爱出风头
开锁密码:“妈妈爱的是你,跟成绩无关”
培养技巧:让孩子正确认识成功,不要太注重别人眼光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浪漫型孩子
人格特点:情感细腻,想象力丰富
性格枷锁:性格孤僻,喜欢独处
开锁密码:“你很可爱,好好享受每一天”
培养技巧: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引导他珍惜已有的事物
“理智冷静的思想者”——思考型孩子
人格特点:沉静独立,善于思考
性格枷锁:行动迟缓,习惯一个人解决问题
开锁密码:“你的意见对妈妈非常重要”
培养技巧: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鼓励他及时行动
“焦虑多疑的小曹操”——怀疑型孩子
人格特点:注意力集中,责任感强
性格枷锁:缺乏安全感,爱猜疑
开锁密码:“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保护你”
培养技巧:让孩子保持冷静,学会相信他人
“活泼外向的开心果”——活跃型孩子
人格特点:喜欢探索,动作夸张
性格枷锁:专注力差,害怕挫折
开锁密码:“遇到困难,我们一起面对”
培养技巧:生活有欢乐也有痛苦,学会承担才能成长
九型妈妈PK九型娃:巧适合不如会磨合
以符合孩子性格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与孩子性格相同就和谐吗
妈妈有脾气,九型妈妈大PK
下篇
陪孩子走过小学年级,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技巧
章 “小行为大心理”,揭开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
小孩子的“怪癖好”
孩子为什么爱扔玩具
孩子为什么总是说“不”
“人来疯”宝宝心里在想啥
偷东西的孩子就是贼吗
怎样剪断妈妈的“小尾巴”
孩子为什么离不开他的破枕头
比“网瘾”还可怕的“考试瘾”
孩子总是欺负同学怎么办
孩子得了“多动症”怎么办
这些行为要理解
孩子打人有原因
骂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
我的孩子是个破坏王
孩子为什么故意“考砸”
孩子犯了错误总是狡辩怎么办
孩子遇到困难只会哭鼻子怎么办
孩子任性其实是一种心理需求
“为什么”没有错,回答有技巧
孩子有自慰行为时应怎么办
孩子是在自残吗
第二章 “再穷不能穷精神”,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满足孩子家的归属感
归属感是孩子早的安全感
缺少归属感,孩子更叛逆
让孩子顺利找到归属感
小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许下的诺言要实现
别跟“别人家孩子”比
尊重孩子的小秘密
小成员也有权参与家庭讨论
授予被爱和爱人的体验
微笑是甜蜜的礼物
爱孩子,不妨直接告诉他
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认可
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成功
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和孩子一起设计奋斗目标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信任是的尊重
相信孩子做出的选择
给孩子一个可以打破的碗
你信任孩子,孩子就信任你
距离产生美,让孩子独立自主
独立意识从娃娃抓起
别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口号
创造条件,让孩子独立
聪明的妈妈要“无为而治”
第三章 “好妈妈就是好导师”,做好孩子的心灵导师
孩子迷茫时,做好心灵咨询师
“妈妈,我从哪儿来”
“妈妈,我怎么和别人不一样”
让孩子没有负担地质疑老师
天上不会掉馅饼,帮孩子拒绝外界的不良诱惑
孩子有压力时,做好心理治疗师
及时去掉心理包袱,让孩子轻松前行
理解孩子,小孩也会“心累”
开心的父母才有快乐的孩子
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想法”
爱能让孩子从沮丧中重生
及时扑灭不正常的小火苗——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恐惧症:生活是黑暗的
抑郁症:童年是灰色的
缄默症:沉默不语
感觉统合失调症:都市儿童的流行病
孤独症:蚂蚁比小伙伴更有吸引力
怀疑癖:樱桃到底什么颜色的
强迫症:不断洗手的孩子
不正常的占有欲:丧失自我的“物质小奴隶”
给孩子一个宣泄的出口
坏情绪,不疏导就可能会“决堤”
不给压力留任何储存空间
让孩子在涂画中发泄情绪
给孩子一个专属的宣泄空间
积极暗示,让孩子摆脱坏心理
运动,摆脱坏情绪的好办法
第四章 “妙语生花出奇效”,妈妈会说孩子才会听
对号入座,不同年龄的沟通小妙招
岁至岁孩子的对话方法
岁至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对话方法
小学三年级至青春期孩子的对话方法
妈妈要会听孩子才肯说
/:对话黄金法则
孩子有说话的权利,妈妈才有“听话”的机会
再忙也要留下和孩子对话的时间
要想好好听,先得好好坐
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
妈妈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低声说与大嗓门,哪个更有效
南风效应:温暖的沟通法得孩子心
教育不粗暴,说服有技巧
超限效应:说教切忌唠唠叨叨
一个拥抱胜过十次说教
争论无罪,分辩有理
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让孩子理解你,不是服从你
巧用“近因效应”,用愉快结束谈论
给孩子写信也能出奇效
翻过亲子沟通的围墙
缺乏沟通时间,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平等协商,让孩子在民主氛围中成长
第五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可或缺的逆商教育
告诉孩子:没有人会一直做赢家
你的孩子是不是个“瓷娃娃”
世界“不公平”,心情要平静
要好胜,也要输得起
放手,让孩子去失败
不妨给孩子颁个“失败奖”
“劣性刺激”有必要,给孩子一颗“钻石心”
请绕行:挫折教育的误区
孩子遭受挫折后怎么办
正确归因,让孩子认清事实
失败也是另一种收获
别低估了孩子的抗挫力
鼓励孩子向失败学习
挫折越多,成长越快
鼓励孩子多坚持一秒钟
告诉孩子:你是自己的敌人
让孩子尝到坚持的果实
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
坚持不一定到底,别让孩子做无谓的坚持
第六章 “巧打板子妙给糖”,好妈妈要善用赏识和批评
孩子喜欢被人夸
赏识——激发潜能的武器
多一点赏识,让孩子更看重自己
真心期望孩子变好,孩子就会更好
妈妈的谎言也能成“真”
罗森塔尔效应: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赞美做到位,孩子更受用
赞美孩子,从一言一行开始
发自内心的表扬才是有效的激励
表扬要适量,多了孩子烦
给孩子的奖励要适当
表扬要高调,批评要低调
批评不可少,但绝不能多
批评不是挖苦,别拿讽刺来伤害孩子
孩子有尊严,尽量私下批评他
三明治效应:批评需要讲艺术
用表扬“刺激”孩子主动反省
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教育孩子不能“心太软”
让孩子尝尝“自作自受”的后果
不要因为错误而全盘否定他
第七章 “事倍功半要不得”,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情感
缺爱的孩子易患“心理性矮小症”
母爱是孩子心理的“安全岛”
聊天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别让爱被条件绑架
溺爱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溺爱其实是一种害
妈妈注意:这些行为都是溺爱
溺爱的家庭易养出“心理肥胖儿”
不要用爱扼住孩子的喉咙
“我都是为了孩子好”是谬论
封闭的爱会封住孩子的路
妈妈要牢记:母爱是为了分离的爱
父爱,不可缺席与代替
母爱父爱大不同
教出坏孩子,爸爸责任大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教育的大忌
给予宽严适当的父爱
别把严格与粗暴画等号
严格不是粗暴的遮羞布
精神暴力比肢体暴力更可怕
粗暴是毁掉亲子关系的刽子手
畸形的爱只会浇灌出畸形的秧苗
“遗传”而来的心灵创伤
不当母爱毁掉孩子一生
当心孩子患上“母源病”
每个厌书的孩子背后都有厌书的父母
社会规范影响孩子的心理走向
让孩子尽早了解一些社会规则
孩子的个“小社会”——幼儿园
与老师常沟通,联手教出好孩子
给孩子打一剂不完美的预防针
从出生到读完小学6年级,是孩子人格、品质、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可塑性非常强,如果给他的大脑中输入乐观、勇敢、有礼貌、知识无价、人生美好等关键词,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与思想,就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终生;而如果此时将狭隘、自私、懒惰、学习很苦、社会黑暗等关键词输入孩子的大脑,那么这些不良的品质与思想以后就很难改变,也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从出生到读完小学6年级,也是培养孩子的很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涵盖了学龄前和小学,是各种能力发展、素质提升的打基础时期,基础打好了,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职业生涯都会很顺畅。
人们常说:“见其母,知其子。” 妈妈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孩子的前途命运。国外某教育机构经过研究发现:小孩子90%以上的素质,是由妈妈决定的!换句话说,母亲的素养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妈妈是孩子的任老师,从孩子出生开始,她的一举一动带给孩子的都是直观、有效的经验指导。孩子是敏锐的,他们擅长捕捉妈妈的喜好,然后不动声色地学习、模仿、调整自我。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孩子误入歧途;而妈妈正确的言传身教,也可以让孩子功成名就,这就是妈妈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妈妈都应该是教育家,要有爱和洞察力,还要能够透彻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使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并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是好的妈妈,能够教出秀的孩子。遗憾的是,不少妈妈对如何教育孩子感到力不从心。有的妈妈,她们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可后发现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于是,她们的“教育”方法就“升级”了—— 呵斥孩子,甚至是打骂孩子,结果可想而知。有的妈妈不惜血本儿把孩子送进各种名气很大的“艺术班”,并且花重金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幼儿园、一流的学校,希望孩子样样都好,可到头来孩子特长、才艺、学习成绩却没有一样突出,甚至还产生抵触心理,变得越来越叛逆。为什么妈妈们用心良苦、付出颇多,教育的结果却与初衷背道而驰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妈妈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妈妈们在解读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应该从“心灵”入手,而非单纯地从“行为”入手。教育实际上就是一门“动心”艺术,妈妈们应该懂得教育孩子的心理学。孩子的内心世界,跟成年人是大不相同的。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教育孩子,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的心理,知道他在想什么,“对症下药”,对孩子 施以正确的、有效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卓越不凡的孩子。
本书,旨在帮助妈妈了解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技巧,用心理学的规律去调适孩子,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本书的上篇详细介绍了孩子在0 ~ 13岁这一年龄段的心理学基础知识,首先,详细介绍了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路线和儿童心理学涉及的具体问题;其次,对儿童认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后,为了给每一个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路线,我们还介绍了儿童的气质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并且给妈妈列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心理学书籍。下篇主要是教给妈妈们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孩子中的应用技巧。针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人际交往、自控能力、思维能力、自立能力等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为大家提供了教育孩子时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揭开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帮助妈妈们避开教育中的暗礁。
本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科学实用,书中收录的一些实例,极具参考价值,是妈妈了解孩子心理、塑造棒孩子的不可多得的好帮手。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而每位妈妈,都可能是培养天才的教育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身体的成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更应该知道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的心理学,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它们。后,衷心祝愿每一位妈妈都能做有智慧、懂教育的好妈妈,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和平型孩子
人格特点:温和友善,自得其乐
小静是个“没脾气”的女孩,好像从小就没有什么事情能惹她生气。她特别喜欢洋娃娃,但是妈妈带着她到商店去挑选洋娃娃的时候,她又不知道选哪个,总是眨着眼睛看着妈妈说:“妈妈,我不知道哪个娃娃好看,你帮我挑!”有的时候,她有些愿望妈妈没有满足她,她会显得很不高兴,但是一转念就会忘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做自己的事。如果别人有什么事情想要询问她的意见,她永远都是挂着一副茫然的表情回答说“我不知道”。
小静就是一个典型的和平型孩子——温和友善,很少发脾气,非常能忍耐,很少记得不快乐的事情,害怕做决定,害怕与人冲突,容易妥协,不善表达自己的意见,优柔寡断,能够很好地配合他人。
和平型孩子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是别人眼中的“乖宝宝”。他们的情绪通常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他们害怕冲突,希望的就是维持当下的现状永远不要出现变化。在这九种人格中,和平型孩子的欲望是的,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所以他们的愿望也是容易达成的。这类孩子认为,只要自己的内心是平静的、生活是安稳的,那么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此,他们总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做起事来也是不紧不慢的,给人的整体感觉有点闷。
他们不喜欢把内心的情感展现出来,向往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害怕与别人发生纠纷,所以总是委曲求全,常常迁就长辈和朋友。即使面对自己不情愿的事情也会点头称是,所以他们总是接受别人的建议,常常无法提出自己的主张。
和平型孩子心态平和,不会给别人带来压力,而且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会主动伸出援手,所以朋友很多,但是他们不会主动与别人结交,而是等着别人来接近他们。虽然朋友看起来很多,但是真正亲密无间的朋友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他们善于倾听朋友的心事和苦恼,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能够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所以和平型孩子的人际关系通常很好。
和平型孩子说话时语气很平淡,语速慢且声音低沉,他们的言语间极少表现出他们的情感变化,喜欢说的话就是“随便”和“无所谓”。此外他们的表情大多数时候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和平型的男孩不喜欢笑,也懒得笑,常常面无表情;但是和平型的女孩笑起来非常甜美,招人喜欢。
和平型的孩子害怕变动,懒得思考,是一类贪图安逸、懒惰消极的孩子,他们认为一切如常、不用思考是好的。他们在学习上不喜欢用功,总是怀着“顺其自然”的心态。“事情总会解决的”“总会有人帮我的”,和平型的孩子总是会这样自我安慰。
和平型的孩子追求的是与整个外部世界的融洽,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的,才有安全的保障,所以他们极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总是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关注外部环境,并通过妥协和忘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来达成与外界的匹配。他们觉得自己的存在、付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体上的那种归属感和舒适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和平型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身上可能会具备所有人格类型的特点。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有些和平型孩子可能会变得温柔敦厚,有的则可能成长为独立刚强的人。
性格枷锁:内心胆怯,害怕冲突
和平型孩子认为只要自己乖乖地,就会赢得父母和周围其他人的喜爱,就能获得恬静愉悦的生活。在他们的想法中,他们觉得只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与人为善的形象,与别人融为一体,才能保证和谐、无忧无虑的生活,生活中的宁静才能不被任何突发事件干扰,所以他们很害怕因为自己的想法不同而引发冲突,更担心因此失去他人的关爱,所以他们总是放弃自己的想法,关注别人的反应,顺应别人的要求,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既有的模式,以“我不想受到影响”的心态来缓解自己的压抑,不断降低自己的需要,这些特点都很容易让和平型孩子丧失追求自我成长的动力,这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很大障碍。
和平型孩子喜欢简单、安静、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的情绪通常很稳定,也很能包容别人,能给人带来很好的安慰。不过,由于他们习惯将别人的感受和目标当作是自己的,并且以此来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几乎不存在自己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迎合他人的感受和目标,他们会不断降低自我需求,渐渐地,自我意识就会慢慢消失。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与他未来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种一贯怠惰的模式如果不加调整的话,就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一旦自我意识消失,他们就会习惯性地放弃思考,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不会设定自己的目标,也不会做出决定自己未来的选择,等等。懒得进行思考,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是和平型孩子的特点,他们总是摆出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架势,时间久了,周围的人可能也会渐渐淡忘了他的存在,更不用提顾及他们的感受了,所以和平型孩子害怕冲突的这种个性也不利于他们与别人建立坚实的关系和亲密的友谊。
和平型的孩子是出了名的不愿面对困难,对于自己不能实现或难以突破的东西都采取逃避的态度。和平型孩子经常强调别人处境的优势,并以此来作为摆脱自己困境的借口。如果有人对他说“如果你努力一点肯定比现在的成绩好,你看某某同学就因为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时候和平型的孩子一定会回答说“某某比我聪明,所以肯定比我学得好”。在家长和其他人看来,他只要努力一点,就能做得更好,但是孩子自己则往往会想“只要保持平和就够了,做得那么好有什么用呢”。其实,和平型孩子很多时候就是被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困住了自己的发展潜能。
对于很容易就受到他人情感影响的和平型孩子来说,说“不”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对别人说“不”就像自己遭到拒绝一样难受。他们更愿意对他人点头,同意他人的观点,而不是公开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因为他们很害怕因为自己的不同声音而导致不和谐或冲突的出现。
虽然和平型孩子习惯于配合和服从,不轻易发脾气,只会无声地反抗,但他们也有不愿认同的时候,如果他们心底反对的声音积累到一定程度,愤怒达到,这时候他们的情绪如果直接发泄出来的话,就会火山爆发一样的效果,无论别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这会让周围那些已经习惯和平型孩子温柔平静性格的人们大吃一惊。
开锁密码:“宝贝,你是怎么想的”
丹丹是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每次小组成员跟老师一起讨论实验步骤的时候,丹丹总是不说话,等到其他人都说完之后,她才在老师的催促下慢悠悠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当她说完自己的想法,有同学提出异议,她就会马上说:“是啊,我也觉得我的想法有问题,你说得对!”
丹丹是一个典型的和平型孩子,这种孩子总是给人一种毫无主见、容易妥协的印象。如果让他和其他人一起发表意见,他一定是后一个说话的,而且通常是对别人的肯定。如果他偶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也总是底气不足,只要有人稍有疑问,他就会马上妥协。
其实这是和平型孩子一贯的思维模式决定的。他们习惯于凡事都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以至于忘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当他和别人表示一致时,才会觉得自己所做的行为是符合维持外界和平宁静的需要的。出于这种行为思考模式和价值观,和平型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从不同角度理解不同的人的心理的能力,他能够理解不同立场的出发点,因此他的随声附和可以说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此外,这些孩子很害怕发生冲突,当周围的人出现对立的情况时,他们会感到左右为难,甚至会害怕因此破坏自己平静的内心,因此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自己的妥协来避免冲突,保持周围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平静。
如果爸爸妈妈就和平型孩子应不应先写作业的问题进行讨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爸爸说可以先玩一会儿再写作业,妈妈则坚持说小孩子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并且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先和孩子说“你没有必要一定要先写作业,先休息一会儿也可以”,那么这类孩子会说“我也觉得是”;如果紧接着妈妈又对他说“小孩一定要养成先写作业的好习惯”,那么孩子就极有可能又掉过头来附和妈妈:“老师也说应该先写作业。”不仅在家如此,和平型孩子在外也会经常附和别人的意见,哪怕这些意见原本就是相互矛盾的。看到孩子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没有主见而发愁,担心这样的孩子以后在复杂的社会上无法立足。
那么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和平型的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呢?
1.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学会说“不”
和平型孩子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内心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漠不关心,所以很少表达真实的意愿,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堂堂正正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发展心理学上来看,人类所学的个抽象概念就是用“摇头”来表示“不”,这个动作是自我概念的起步,它不仅代表着拒绝,也代表着选择,而每个孩子都是在通过选择来形成自我、界定自我的。所以和平型孩子的家长有必要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他人,如何对别人说“不”,家长不妨为孩子做一个生动的亲身示范,教会他们用得体的方式拒绝他人。
2.让孩子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和决定,比如今天要穿什么鞋子去上学,在商店想买哪个布娃娃。孩子开始的时候可能不知道怎么选择,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有耐心,直到他们学会选择为止。此外父母也不要过于保护孩子或者替孩子承担责任,如果孩子受到了朋友的影响做了错事,要询问孩子遇到的状况,随后鼓励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之,作为和平型孩子的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问孩子:“宝贝,你是怎么想的?”并且要直接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需要他的意见,此时孩子就会把表达自己的意见当作维持内心和环境和谐的需要,也就自然而然地能表露心声了。此外,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和平型孩子来说,得到家长的肯定是有力的鼓励和层次的赞誉。
培养技巧:激发孩子斗志,让他勇敢接受竞争
在父母爱的怀抱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为和平型,他们和父母之间没有矛盾,父母也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而且这样的家庭中,大多夫妻感情和睦。即使父母之间感情不和,给孩子的爱却是足够的,这样家庭中生长的孩子也会成长为和平型。这样的孩子性格随和,而且在家里没有感觉过内心的纠结,所以体会不到外部的矛盾。一旦他离开家门,开始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就会经历一些外部环境的纷争,但是面对这些纷争的时候他一般会选择回避。
其实,要改变和平型孩子内心胆怯害怕冲突的缺点,应该从家庭环境开始做一些改变。和平型的孩子大多数性格内向,做事瞻前顾后,没有魄力,这时候就需要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刺激和活力。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鲜艳的色彩,他们不喜欢灰暗的色调,就把他们放到充满阳光的屋子里。
父母也不要因为孩子是文静的乖宝宝,不出去玩也不会闹脾气就总是把他们关在屋子里。和平型的孩子需要一些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心态的游戏。可以每天带着孩子去游乐场里玩耍,或者根据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参加一些他们一定能完成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虽然要让孩子适应竞争的环境,但是不可操之过急,不要一开始就让和平型孩子参加激烈的竞争性活动,比如跆拳道等,这会让他们对户外活动产生反感。
另外,父母要利用好大自然这个天然教室。和平型的孩子天生对大自然有一种亲近感,因为大自然中没有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可以让他们心境平和,并且寻找到一种安全感。父母应该经常带着他到郊外尽兴地游玩,释放他全部的活力。另外要注意的是,到了郊外不要频繁更换活动地点。
为了让孩子有勇气战胜困难,首先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不是一见有困难就退缩逃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和平型孩子面临困境的时候,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他“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只是一味安慰他们是起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的,因为他在心里早已经为自己寻找了足够多的理由并且进行了过度的自我安慰,此时如果父母再安慰他一番,那就会让孩子以后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加消极。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呢?好的方法是跟孩子一起把需要面对的问题摆上台面,并给他足够的时间来正面审视这个问题,然后和他一起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才是主角,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一股脑把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直接灌输给孩子。因为找出一个解决困难的办法只是这个过程的次要目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完成一次主动思考的过程,让他学会摆脱事事都让别人拿主意的依赖性。
用简单的刺激方法是很难激发和平型孩子的斗志的。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用其他孩子的例子来对比和平型孩子是多么的不思进取,但是他一定会找出一个很合理的理由来继续逃避问题。其实激起和平型孩子斗志的好方法是给他足够的时间,鼓励他说出内心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并真诚地表示支持,而后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去制定整个计划。当他确定了行动计划之后,父母要向他传达“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完成它”的信号,以此来鼓足他行动的勇气。并且在他的行动过程中,还要随时随地地提供鼓励,做孩子坚强有力的精神后盾。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