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428466
★三流企业做事,二流企业做市,一流企业做势。如何抓住趋势并顺势而为,是通向成功的必修课。
★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
★作者为互联网界的战略投资专家,对雷军及雷系企业研究透彻,所述观点均有大量数据支撑。
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本书通过对雷军及雷系企业成长史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你诠释为什么小米自面世以来,每一款产品的投放,都能引起米粉的尖叫和轰动;为什么金山一夜之间濒临倒闭又能绝处逢生;为了打造小米生态圈,雷军做了哪些布局?从而揭示雷军利用互联网思维,顺势而为,成功飞天的商业秘密,为创业的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你以及迷茫的你提供智慧与灵感。
章 创业要站在风口上
一部金山史,皆因雷军书
互联网: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瞄准移动互联网风向
小米应势而生
第二章 顺势而为:做一个聪明的布局者
寻找一个强劲的风口
让小米站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
在足够强大前低调布局
第三章 小米的选择:走彻底的互联网模式
给小米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粉丝经济: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
小米“为发烧而生”
如何玩转“粉丝营销”?
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第四章 用心做产品:一切为了“用户体验”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逻辑
MIUI:从系统优化塑造产品
用心做产品:一切为了“用户体验”
做好互联网服务
第五章 提高产品竞争力:逼疯自己,逼死别人
如何做到让用户尖叫?
把产品做到极致
小米手机的竞争优势:高性价比
新IT铁人三项:软件 硬件 互联网
第六章 “雷布斯”的战略与战术
小米销售成功秘诀:首发 期货
饥饿营销:抢不到的小米是好小米
合约机:与运营商的合纵连横
扁平有力的团队是小米成功的根本
利益分享:好的激励机制
第七章 打造小米生态圈
因地制宜地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打造小米生态圈
小米盒子的生态链与大挑战
米联:打通数字设备的互联生态圈
第八章 让金山也跳进移动互联网的台风口
重回金山,执掌帅印
金山转型战略:“3 1”布局
顺应发展趋势,从网游转战手游
向360发起挑战
金山云:把金山拉回IT主流
第九章 互联网江湖:成功需要不断突围
雷军与马云的对决
小米和腾讯的竞争与合作
百度:潜在的威胁
360:小米公开的敌人
来自小米门徒的围剿
第十章 思路决定出路:小米的国际化
在观念上创新,用小米征服世界
台湾市场: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小米军团注入国际DNA
小米为何不上市?
顺势而为:做一个聪明的布局者
我早期做事情比较自信,总是认为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总是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可以做任何事情,到了四十不惑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意识到顺势而为。
——雷军
寻找一个强劲的风口
刚开始接触神奇的电脑世界时,雷军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和电脑相关的研究上面,他要做电脑的掌控者。随着对电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电脑慢慢摘掉了神秘的面纱。
雷军渐渐发现,电脑也有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不能随身携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如果你在路上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要在电脑上解决,就不得不返回去。事实上,整个电脑行业的研究员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方便使用和携带一直是电脑发展的趋势。
后来出现了可以带在身边的笔记本电脑,这让雷军兴奋不已,于是他很自然地成为笔记本电脑在中国比较早的那一批体验者之一。他将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改成了专业的电脑包,每天把电脑带在身边,比之前被电脑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感觉好多了。
在当时,笔记本电脑还是十分时髦的,但是时间久了,背着几千克重的笔记本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到了后来,雷军甚至会因为要随身携带一个巨大而难看的充电器而沮丧不已。为什么就不能使电脑更便携、更美观一些呢?雷军心里总这样想。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行业发生了一场变革:通过手机就可以上互联网了!有很多人都立即喜欢上这种新奇的玩法。在大街上、公交车上,雷军时不时地看见有人拿着手机上网。这时,雷军敏锐地发现,手机上网是传统的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尽管当时用手机上网很不方便,但是这却是智能手机兴起的一个征兆。
这引起了雷军的兴趣,他开始研究手机。1987年,国内出现的款手机是广州的公司推出的摩托罗拉3200。这款手机以的优势垄断了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时候,拥有一部移动电话就是身份的象征,因此有人将它称作“大哥大”。大哥大的个头很大,像板砖一样,被戏称为打架的工具。
到了20世纪90年代,手机依然是比较稀缺的奢侈品,但是已经有了慢慢普及的趋势。雷军的个手机是在金山的时候买的,刚刚接触到这么方便的通信工具,雷军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有时间就研究手机。
实际上,雷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他爱玩手机在圈子中也是出了名的。每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机型,他总会以快的速度买回来,看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在金山的16年里,他一共换了53部手机,平均一年三四部。有时候,他甚至感觉自己对手机的痴迷不亚于电脑。
而且雷军的心中还有一个模糊的期待,不知道手机能不能实现自己对电脑的所有需求。渐渐地,手机的功能强化了,能够完成基本的信息获取要求。雷军似乎看到了一个未来的美好蓝图:就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不用再背着足足几千克重的笔记本电脑去上班,而是随身携带着一部智能手机,解决自己对电脑的所有需求。
雷军甚至兴奋地对身边的朋友说:“或许有一天,手机会完全替代电脑,并且成为下一个计算中心。”有了这个想法的雷军,开始尽量不用电脑,身体力行地验证手机替代电脑的可行性。而且由于频繁地更换手机,他也成为手机智能化过程中忠实的见证者。
离开金山以后,雷军有了更多的时间,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手机上面。2007年底,苹果公司推出了一款颠覆性的手机产品iPhone,这款手机很快席卷了整个手机市场,全世界都在为这款手机疯狂。而且整个手机产业也几乎被完全颠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突然从领先者沦为追赶者——乔布斯完成了对手机的又一次革命。
作为乔布斯的忠实粉丝,雷军时间就买了iPhone。iPhone极简的外形设计给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急切地想要知道这款手机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一回到家,雷军就坐在沙发上研究,甚至连午饭都只吃了一点点。他点着手中极简的宽屏,眼中闪现出点点星光。
“太完美了!”雷军自言自语着。iPhone将软件、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模式让雷军感觉到了新奇和震撼,相比自己上班经常背着的笔记本电脑,这种一手掌控所有信息的感觉,带给雷军的是一种的刺激和完美的体验!
之后,雷军又买了20多部iPhone送给自己的亲友,他觉得这是一件好的礼物。不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雷军也渐渐发现了iPhone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待机时间太短、不能转发短信、信号不稳定等,重要的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谁会做出一台更加完美的手机呢?”雷军一边问着自己,一边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何自己不做一款手机呢?这个想法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很快就熊熊燃烧了。他对手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了。到了2009年,雷军几乎对市面上的每一款手机都了如指掌,随便拿出一款来,他都能说出它的优势和不足,其熟悉程度令人咂舌。并且,只要身边有人,雷军就忍不住要谈论手机。
有一次,雷军和一个朋友一起吃饭,结果吃到一半,雷军就将手中的筷子放到一边,掏出一部魅族M8手机,讲起了它的好处:“我觉得魅族这个手机做得非常不错。你看,它的未接来电能够显示响铃时间的长短,这样的话,就能辨别出那种只响一声的骚扰电话……”结果饭吃到后剩了一桌子菜,两个人却因为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而饿着肚子。这种情况在雷军身上屡次发生。
然而,尽管新时代来临了,但那时智能手机的价格也是惊人的。全球每年售出12亿部手机,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价格甚至比笔记本电脑都要贵。一部iPhone就卖四五千元,足够买到一台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了。
而且即便有了携带更加方便的智能手机,人们却依然需要买一台电脑。因为智能手机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些事情还需要依靠电脑。或者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智能手机也有不完善的一面,比如习惯了键盘输入的人们很难适应智能手机的输入模式。
接着,乔布斯再接再厉,又推出了iPad。刚刚开始的时候,雷军觉得这就是大一号的iPhone,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雷军渐渐地发现了它的不同之处。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觉得iPhone出售100万部用了76天,到了iPad不到一个月时间,这是正常的。
在他看来,iPad是伟大的产品,它能满足人们对电脑99%的需求,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同时雷军也在想,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每种工具终都是通过电脑联网的。而此时的手机CPU已经超过了1G,而且还有不断变大的趋势,这样下来,终究有一天,手机的计算能力会接近甚至超过电脑的计算能力。
不仅如此,手机的存储能力在大幅度地提升,紧接着3G、Wi–Fi(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的技术)等通信技术也在提升,十分方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
有些人可能认为,尽管目前手机屏幕在不断变大,有不少大屏智能手机的屏幕都有5~6英寸,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手机键盘目前都没有电脑的键盘好用。雷军的看法是,这实际上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他觉得后绝大部分人都会适应手机的大小和键盘。
基于这样的设想,雷军似乎能够看到未来的情景:每个酒店房间、大堂都有许多支撑Wi–Fi的显示器,手机遥控就能连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任何屏幕上展示,而这些都是环绕手机的外设而已。手机将在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事情上取代电脑,形成下一个连接中心。而电脑将会跟打字机一样,被大众所遗弃。
实际上,一直在关注着乔布斯的雷军,在拿到iPhone的那一瞬间,在被这款大屏幕智能手机震撼的同时,就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将要到来:手机将会替代电脑,成为大众常用的终端。他曾经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早说出手机将真正代替电脑的人,但大家都听不到,直到软银孙正义说了才算数。”
从离开金山之后的思考与沉淀,到天使投资的历练与尝试,雷军似乎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寻找一个强劲的风口,让心中梦想的风筝尽力去飞一次。至于它到底能飞多高,或许并不是雷军关心的,又或许他已经在下着一盘巨大的棋,结果在他心里已成定局!
让小米站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受到两本书的影响,除了那本18岁时他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看到的《硅谷之火》点燃了他的IT梦想的星星之火外,另一本是他在退隐江湖后看到的《异类》。
在《异类》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加拿大一个青少年冰球队中的明星球员大部分出生于4月之前,也就是说4月之后出生的人,在加拿大玩冰球基本不可能成为明星。究其原因,实际上和冰球联盟的报名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队的入选标准是在当年1月1日满九岁的青少年才能入选少年队,如果出生稍晚,就得再等上一年。这样一来,接近十岁的孩子在体能上肯定比九岁的强。因此,这些明星球员多出生于1、2、3月。
在美国的IT界,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1955年出生,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出生,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1955年出生。这是因为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人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就像那些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队的明星球员一样,出生的时间成为偶然中的必然,纵然体力再好也没有用。所以,人若想在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大有作为,如果是1954年出生的,太老;而如果是1956年出生的,却又小了一点。雷军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时势造英雄”,85%是靠运气的。
而雷军一度是不服输的。中国的软件业的生态环境其实非常糟糕,行业里甚至曾有“微软到处,寸草不生”的说法。金山本来起步就晚,而且刚起步又差点被微软这样的行业霸主扼杀在摇篮里。金山好不容易在夹缝中生长起来,还没有占领多少市场,盗版又铺天盖地地发展了起来。
在很长时间里,金山就算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困境,也坚持死扛民族软件旗帜,那时的雷军也相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但互联网的车轮摧枯拉朽的态势轰然而来,这是任何人凭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尤其到金山后期,有一些人和事都强烈地刺激着他,让他不由得去思考“为什么”,他才开始逐渐意识到成事,尤其是成大事,也有一定的玄机,那就是“顺势而为”。
其实,雷军已经看到了太多互联网公司在短暂时间内成功。1998年前后进入互联网的那一批创业者,不管是张朝阳、丁磊,还是马化腾,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他们从开始创业到使公司上市,长的也才用了三年时间。这比起金山从1989年诞生到2007年上市用了近20年的时间简直是天差地别。对此,雷军也曾感叹:“与其在盐碱地种庄稼,不如在台风口放风筝。”
雷军曾经研究那些互联网公司从创立到成功之路,发现它们也许奋斗经历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无疑是一样的,就是它们选对了阵地。其实在同期,世界上增长快的高科技公司都是互联网企业,不管是之前的雅虎,还是后来的谷歌,总之互联网才是适合创业的地方。
虽然雷军少年成名,一入互联网江湖,就势不可当、名声大震,他带着金山做软件、做游戏、做电子商务,把一个个项目都做到细分领域的前几名,但是,当人们看着金山非但成不了全球IT业的一流公司,连IPO都要苦战八年,也就不断有人问雷军:“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如你,都能成功?”
据说,类似的话一直刺激着雷军,甚至成为他心中解不开的结。金山越做到后来,雷军对金山的商业道路、价值体系的怀疑也就越强烈。回顾自己在金山16年的风雨历程,雷军感慨万分。当他致力于金山的软件开发时,吹着东风的是互联网。站在这个风口上,很多小草一样的小公司几乎一夜之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卓越网夭折时,互联网的台风吹得正强劲,而雷军却不得不继续为金山公司的上市而日夜煎熬。
实际上,在金山的16年,雷军就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有一半时间为了上市的目标苦苦攀登。这是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他勤勉、努力,但换来的更多的却是人们同情的目光。到后,他苦心经营的金山虽然上市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它依然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而为了金山竭尽全力的雷军,却早已身心俱疲。
离开金山后,雷军开始反思自己。他是这样说的:“我反思的起点是卓越。卖掉卓越对我是个很大的打击。有半年的时间,我非常痛苦,有卖儿卖女的感觉。互联网来了,不做互联网就OUT,巨大的危机感促使我动手做卓越。先是作为金山一个业务部门试一试,等到我完全想透要做电子商务的时候,金山董事会不同意……人在痛苦中才会思考,我思考的结论是要顺势而为。要顺势而为,就要做移动互联网。”
雷军也一直认为苹果的巨大成功,正是基于顺应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潮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不再简单地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更像一台掌上电脑。传统的手机厂商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旧在传统手机的概念中大做文章,被早察觉出变化并顺势而为的苹果迅速打败,是很自然的事情。
痛定思痛之后,雷军终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只要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上天。”他相信,随着手机用户的大规模增长,移动互联网一定能成为未来的趋势。紧接着,雷军一边观察着大方向,一边又陆续投资了20多家公司。在那段时间,他把“在台风口放风筝”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很多他投资的公司,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他也成为投资界“万无一失”的传奇天使。
在将近四年的投资生涯中,他渐渐地感觉到把握风向的好处,做事也更加讲究“顺应天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能准确地把握投资方向”时,雷军幽默地说,自己每次投资之前都会观天象、看风水。实际上,他是在挑战自己,改掉骨子里不服输的性子,去顺应一种趋势,而不是与之抗衡。
其实,早在2005年,雷军在卖掉卓越之后,就已经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后来,他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也陆续写文章发表观点:“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有10倍于PC互联网的规模。”
2010年,雷军发现,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终于找到了这个“猪也能飞上天”的台风口。而这个时候,雷军已经观察了移动互联网五年时间,看过了国内所有的厂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终端。再加上,基于对整个手机行业的了解,雷军一直认为大屏幕智能手机就是这个时代的机会。
雷军曾说:“再次创业,一定要满足我喜欢、我擅长,而且有足够大的市场机会。”2010年4月,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重燃梦想的时机成熟了。多玩网总裁李学凌也对他说:“如果你这辈子还要创业就应该做手机,做手机至少要卖我一股。我相信,手机时代一定会来临。”
于是,这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选择了大屏幕智能手机兴起的这个的台风口,决定顺势而为,终自然而然地走上做一款拥有死忠发烧友的智能手机这条道路——2010年4月6日,小米诞生。
“登到山顶看到风景很漂亮,将山顶上的石头往下踢,这是小米要做的事情。如果小米是把一个一千公斤的石头运到山顶上,那一定没有现在的精神面貌。重要的已经不是勤奋,而是对大势和人的判断,顺势而为。”雷军这才发现,爱迪生所讲的“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后半句已经被他有意忽略。“其实,1%的灵感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前面的99%。”
再回想起之前在金山推着石头上山的日子,难免令雷军百感交集。他突然觉得,有时候,人生充满了神奇的意味。个阶段不管怎么勤奋、苦干,偏偏难遂人意;第二个阶段仿佛突然拥有了与这个世界对话的密语,通关竟变得异常简单。“我只要一认命,一顺势,就发现自己风生水起,原来不认命的时候老干逆天而为的事情,那叫‘轴’。”雷军这样形容自己。
在接受凤凰财经《总裁在线》专访时,谈及创业过程是否走过弯路,雷军说道:“觉得自己一直不能大成,就是受我们传统教育的妨碍。我们传统教育鼓励聪明孩子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但是事实上我觉得等我到40岁时,我已经非常清楚,光靠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看来,“台风口甚至是,是大成的前提”,因为如果选择错了方向,就像是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光有勤奋,也很难收获。
雷军终于明白只有在看清行业发展方向、选准道路之后,再去埋头苦干,才有大成的可能。比如说金山毒霸,产品质量好不好?好。但是为什么后输给了360呢?就是因为360开创了免费杀毒的先河,短短时间内攻城略地,抢占了杀毒市场的半壁江山。
后来金山明白过来,再想改为免费杀毒和360竞争,为时已晚。这时360不仅拥有了大量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开始了从单机软件向互联网杀毒软件的过度,而且360从安全转而去做浏览器,抓住了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这时的金山,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
而小米的创办,既是雷军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雷军对未来蓝图的设计。之后,小米手机一经发布就掀起巨大的风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一切都超越了雷军的预想。“从创业讲,步应该已经成功了,核心原因就是我们运气好,而不是我们有多大本事。我们在对的时候,干了对的事情。毫无疑问,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就是形势比人强。”雷军不无感慨地说。
当然,惊喜之余,雷军也体会到了站在风口上借力飞翔的感觉。这一次,他终于让小米站在了强劲的风口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