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6816924
我们常常有误解:以为大人物,一生叱咤,虎啸生风,云从龙随。
其实不是。
多少坎坷,未曾与外人道。
我们常常有省略:以为商人的成功,仅仅是钱的胜利。
其实不是。
企业的故事,从来都是人的故事。
我们常常有偏见:以为通往他们的道路,是用人民币铺成的。
其实不是。
路,是用脚印铸造的。
用笑容,用汗水,用酸甜苦辣咸的人生。
本书为泰国著名侨领、泰国中华总商会名誉主席陈修试先生的自传。以陈先生由一名中国贫苦牧童奋斗成为泰国知名大实业家并回报社会的经历为一面镜子,完整展现其在逆境中毫不退缩、自强不息的精神,突出勤劳、和谐、孝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折射华侨华人在侨居国的生存境遇与发展状况。
语言真切,采用个人化的叙事视角,浓缩华人在海外艰苦打拼、“扎根发芽”的奋斗历程,见证华侨华人的奋斗史,反映中泰两国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凸显千万游子对祖国故乡殷切的桑梓情和真挚的爱国心。
序一
东方实业集团(大众)有限公司创始人的传奇一生
序二
从贫民到泰国富商
序三
诚实为人、懂得感恩的修试先生
自序
中国穷小子
1我的父亲母亲
2睡在牛粪堆上
3毕生难忘的错
4旱灾雪上加霜
5不见光明的那几年
6梦见阿公
7卖田治眼疾
8母亲的舌头
9忍累挑担来报恩
10废物的价值
11有喜有悲
12忍痛别母
13拜祭三神
14逗留汕头
15船上的日子
踏上泰国
16踏上泰国
17走街串巷为卖鞋
18当工厂男工
19寄钱回家
20甘为掏粪工
21工人变老板
22设标会解决问题
23长辈施援手
24遇见意中人
25借钱成亲
26夫妻新生活
27危机——既是危险又是机遇
28新职业,做门窗
29母亲去世
30知道了什么叫“破产”
31又一人生伴侣
32有其父必有其子
33涉足橡胶业
34入狱
35电视机一年到头在坏
创立东方伟业
36忍受着穷困忍耐着恶人
37橡胶拖网滚轮使生活发生巨变
38新产品“木质拖网滚轮”
39拖网环带来的迅速成长
40工作虽繁重但坚持学习
41全家人都在奔波劳碌
42次回家乡探亲
43“狗屎”胶助发财
44想当银行家
45儿女们的成长与婚姻
46度过东南亚金融危机
47继承企业的儿孙们
48遇上特大水灾
49东方的未来
慈善人生
50我如今的生活
51满怀微笑忆往昔
附录
附录一
泰国华人概况
附录二
我及家人的处世哲学
附录三
丰顺石湖陈氏宗族世序表
附录四
中国家族族谱概念及陈氏家族族谱
附录五
揭阳县城隍庙富有哲理的对联
附录六
泰国哲理诗
附录七
相关新闻报道
序三 诚实为人、懂得感恩的修试先生
感恩父母,诚实为人,对待朋友真诚,勤奋坚强,永不放弃,以慈善之心帮助穷苦人,在工作中秉持良好的道德品行——这些品德是我们都应该秉持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品德已经很难找到了,很多人被贪婪蒙蔽了眼睛。不过总有一些人能够始终秉持良心,陈修试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和修试先生相识已近30年。亲眼看到了他秉持良心、诚信经营的奋斗历程。因为他从未忘记自己从贫苦中崛起的秘诀:诚实做人、诚实做事。
修试先生曾整整5年双眼失明,在此期间他也动摇过对未来的信心。但他伟大的母亲,一直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和折磨,寻找各种治疗方法,让孩子能够从双目失明中恢复过来。伟大的母爱和对母亲的回报之情,也成为修试先生奋发图强的动力之一。
修试先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秉持诚信之心,懂得感恩之理,是持久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此,修试先生是非常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令人欣慰的是,修试先生的子孙们也都秉承了他的优良品德。30年过去,无论修试先生现在如何的发达,他依然还是30年前的那个陈修试。
《奋斗人生:陈修试传略》这本书让人爱不释手,并不只是因为内容非常有趣,还因为每件事情都揭示了很深刻的人生道理。
我不知道修试先生将要把自己的这部传记献给谁,但是我觉得,修试先生一定会先把这部传记献给自己慈爱而伟大的母亲!
衷心祝愿修试先生及家人永远快乐,祝愿他的事业更加繁荣昌盛,直到永远!
披猜·拉达军
泰国前副总理,前国会主席
自
序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句话与我的平生非常贴切。
我出生在中国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向老天爷讨口饭吃。如果风调雨顺,我们就种稻子,收获了就是一家人的口粮。家里的田地不多,收的稻子也就那么一点。如果哪年总不下雨,种不了稻谷,我们的日子就艰难了,几乎就没有粮食,得想尽办法去挣钱换口粮。比如出去打短工,挣点微薄的工钱。
我出世的年头,中国政府更迭变换,内战不停,外国侵略不断,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对贫穷百姓来说,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但是不管环境如何艰辛,我的父母从不肯向生活低头,仍然倾心地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他们在艰苦的生活面前从不言弃,从不向孩子们埋怨命运的不公。
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常让我感到悲伤,感到绝望。我想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吃苦耐劳去战胜贫穷,在父母年老时可以好好孝敬他们。从未想到,有一天我会成为他们的累赘,让他们为我受更多的苦,一想起这些我就伤心不已。在我失明的那几年里,我变得憎恨自己,不想因为自己而让父母和姐姐哥哥们受更多的累——我曾决意自杀!
如果那天没被人发现,我也没有了以后的人生,当然也就没有这本书。我失明的那些日子,仿佛是上天对我人生的一次考验,之后康复、重见光明又有如奇迹一般,我认为这也是因为我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现在我有自己的事业,拥有生产各种产品的工厂以及在泰国的企业和在海外的合资企业,并通过它们将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国。
读者也许会对我的人生感到惊讶:一个一贫如洗的中国小子,只读过两年书,没证书、没文凭也没有任何背景,是如何通过奋斗让生活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的?
我从中国来泰国,是名副其实的赤手空拳——只有薄衣一件,绳子绑腰裤一条,脚丫光着,连拖鞋都没一双,可以说我是那艘船上穷的人了。当在海上漂荡数日,终于来到泰国时,我高兴得不行。因为我以为自己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很好,起码将不再忍饥挨饿。但糟糕的是,船靠岸后我从船上走下来,刚在泰国土地上走了几步,就失去了自由,被抓起来关进拘留所。
这件事对我打击非常大,我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这个来之前充满希望的地方,就立刻被拘禁起来——这使得我的心情无比彷徨。没有任何高兴和新鲜,我的思想活动就是担心:谁能帮我走出拘留所呀,如果没有人帮我,我就必须被遣返中国——这种想法一直折磨着我。
有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我为什么被抓,凭什么把我拘留呢——在这本书中我会仔细地叙述此事。
终能够拥有今天的一切,我和许多长篇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常常面临山重水复的跌宕起伏,所不同的是,这是我真实的人生。除了不懈的奋斗,我同样拥有坚定的信念,我始终坚信,有一样东西能让我取得成功——那就是要做诚实的好人,要脚踏实地去生活。我不赌博、不喝酒、不抽烟,不断鼓励自己要勤奋,要吃苦耐劳,要节省。直到今天,我想我已经取得了成功。
自从我终于能够在泰国自由打拼,也让我在这片土地上拥有了很多自己的事业:我在罗勇府拥有东方橡塑制品集团,在北榄府设有工厂,生产出的多种产品在一百多个国家销售;我在曼谷拥有自己的办公楼,在海外还设立有数家工厂;我公司每年的销售总额达到近百亿泰铢,同时我还持有多家公司的股份——这些都说明了我在事业上的成功。
拥有今天一切的过程,并不像玫瑰花瓣串成花环那样写意漂亮,这是我的妻子、孩子们和我一起挨饿受苦、一起多次相拥而泣,战胜艰苦而得来的。
每每回想起过去的艰难岁月,我都忍不住要落泪。
现在,每当我登上领奖台领取“泰国优秀出口商”“热心慈善公益模范企业”等荣誉证书时,我都感到无比自豪。这些荣誉激励着我这样一个异乡贫穷的农村孩子,这种场景也一次次让我回想起当年我从中国来到这里时身无分文,但终究取得今日的一切!
我内心常有这样的念头,如果我奋斗取得成功,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社会。
当我梦想成真取得成就后,我就一直想着要回报社会,要报答泰王陛下、王后及各位皇室殿下。正是由于陛下的恩准,我才能来到这片土地落脚生活。于是我联系枢密大臣格森·瓦塔那猜教授,表达了我想在泰国国家图书馆对面的塔瓦素里路建一幢教学大楼奉献给帕达勃基金会的想法。
2005年8月22日,是我和家人人生中自豪、骄傲的一天。我们有幸觐见到前来为启用帕达勃基金会威吞拉巴功大楼主持仪式的诗琳通公主殿下。仁慈的公主殿下按捐建人的姓氏“威吞拉巴功”
为大楼命名,让我和家人都感到无比的荣幸。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那天的场景仍然经常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浮现。
我一直资助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如捐献钱物给私营机构、医院、学校、寺庙、基金会,但我为钟爱、花费多精力和心血的,则是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小时候我家中实在贫穷,想读书而没有机会,连小学二年级都没法读完,所以,这也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心结,而支持教育事业也成为我的一个情结。
如果用数字来比喻我的过往岁月,我认为用负数来形容合适。生活道路布满荆棘和险阻,一直让我负重前行。虽然一路荆棘披身、痛苦不断,但是我不怕痛,甚至不怕死,因为我不怕跌倒、不怕失败。因为我始终怀揣坚定的信念,我相信只要坚持走正道、吃苦耐劳、在生活中虚心学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终事实也证明我这样想是正确的。
现在,我相信,来到泰国生活,我和家人都是有福之人。泰国这块土地恩赐给了我一切,让我生活得幸福、富有,还给了我心爱的妻子和十一个孩子。我们在此幸福地生活与工作。
我不讳言我的那些贫苦岁月,相反,我为艰难岁月中我的表现而自豪。如果我生活的片断和部分经历,能给正在克服困难、努力与贫穷搏斗、与命运斗争的人们以启示和灵感,从而过上自足、幸福和更加富裕的生活,则甚感欣慰。
后,我要感谢各位,包括采访者、编译者、插图绘画者和记录整理者。
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修试先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秉持诚信之心,懂得感恩之理,是持久成功的必要条件。
通过这本传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东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它的创始人陈修试先生,可以感受在逆境中抗争的力量,还可以学到不少中泰两国的历史知识,更可以学到不少经营管理的真谛。
这是一出企业版的《三国演义》:危机四起,风雨飘摇,环境险恶;中国穷小子几起几落,突出重围,带领妻子员工,同心协力,巩固商品的疆域。
这是一出海外华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远离故土,漂洋过海,举步维艰;白手起家,终成一方俊杰,一行翘楚。一幕幕泪中带笑,一曲曲荡气回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