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873836
史学家钱穆对章学诚极为推崇,说“章氏论文,正见他的学养深处”,认为胡适、梁启超在学术史上的造诣,都不足以和章氏相比。
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为章学诚做《章实斋年谱》,开创“章学”。
胡适亦为章学诚做《年谱》。
《文史通义》是清代乾嘉时期一部开风气的巨著。作者章学诚是乾嘉间的学者,一代史学大家,他一生穷困交迫却力学不倦,看到当时学风的流弊,想加以挽救。
《文史通义》主要内容是讨论史学、辞章、整理图书文献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写成功的地方史。其中涉及很多学术方法和学说,“六经皆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良史必工于文”,等等,章氏立说,多很深入。
这部改写本采用灵活的体例,就某一章节,以一两篇原著为主,撷取其主要内容,叙述其大意,而参照有关的篇章,加以补充,从而管窥《文史通义》这部史学巨著的精髓。
【导读】史笔文心两生花
章 穷困的一生
节 章学诚的生平
第二节 贫困交迫
第二章 论经说史
节 六经皆史
第二节 群经大义
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
第四节 史料和著作
第五节 慎辨天人之际
第三章 文学
节 文、文辞、文学
第二节 文辞是天下的公器
第三节 文辞的作者和真伪
第四节 援引和改易前人文字
第五节 文辞和志识
第六节 对各家文辞的评论
第七节 诸子衰微而文集兴起
第八节 论抒情文学
第九节 如何学做古文
第十节 怎样的古文才算好
第四章 怎样写好地方史
节 方志是地方史
第二节 设立专门机构
第三节 修方志的十种方法
第四节 方志的结构
第五节 方志的范例
第六节 前人所修方志的批评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搜集资料的方法
节 采辑亡佚的史料
第二节 经部中的史料
第三节 子部中的史料
第四节 文集中的史料
第五节 史部中数量特多的资料
第六节 史料中的序论题跋
第七节 余论
第六章 整理资料的方法
节 互著
第二节 别裁
第三节 索引
第四节 编目法
第五节 余论
第七章 章学诚的影响
节 章学诚所受的影响
第二节 章学诚对后代的影响
第八章 后人对章学诚的批评
节 张尔田
第二节 钱穆
第三节 李慈铭
第四节 余嘉锡
附录 原典精选
易教上
原道上
原道中
原道下
原学上
原学中
浙东学术
辨似
史释
天喻
史笔文心两生花
乔衍琯
章学诚是清乾嘉间的学者,他一生穷困交迫,靠教学和帮地方官编方志过生活,而能力学不倦,终于有成,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他的著作很多,重要的便是《文史通义》,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校雠通义》和《方志略例》。主要的内容在讨论史学、辞章、整理图书文献的方法以及怎样撰写成功的地方史。
因为本书所讨论的多是学术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很难把它用通俗的文字作浅近的介绍。譬如他主要的学说——“六经皆史”,总要能对六经和历史都有相当的认识,才能领悟到他所说的真谛。
所以笔者采用避重就轻的方式,就是虽是重要的学说,可是不容易了解,也就是前人所说的“非初学所急”的部分,介绍从简;而比较容易接受的部分,或是可以用于读书为学的方法,做比较多的介绍。
写的方式,既不是选几篇代表性的作品,加以注释、语译,也不是综合性的叙述,而是采折中的方式:就是某一章节,以一两篇的原著为主,叙述其大意,而参照有关的篇章,加以补充。章氏距今已两百多年,这两百多年间,受西方文化冲击,学术研究的方法、取材、观念,都有了相当变化,笔者也略加补充和批评。希望读者能透过这本书,进而读章氏的原著。
章氏立说,多很深入,笔者希望能用浅出的方式,加以介绍。能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还请博雅之士指教。
我们要走向现代,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寻求一个中国文化的根脉,怎么样重新生根发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迈向更好的现代。
——龚鹏程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余秋雨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台湾影响*、水平*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众学术普及丛书。此后图书一版再版,加印不断,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大陆九州出版社引进后,经一年多时间编辑,今年起陆续推出简体增订新版。
这套书从25万册古籍旧藏里归纳综合,整理出60部“当代记述较多而常被翻阅的”经典,包括六经及诸子、文艺各领域。当时台湾出版人高信疆、柯元馨夫妇遍邀名家为之疏解,其中有著名学者龚鹏程、傅佩荣、曾永义等,另有知名作家张晓风、传媒界大腕詹宏志参与。60多名专家学者联手,倾力打造,一时风动岛内,家喻户晓。
——《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0日
本次丛书的大陆再版,以2014年的台湾版为底本,每一本都由作者或编者做了修订,质量进一步得到完善,且增加了《易经》与《大学•中庸》两本书。装帧设计上也有创新,开本的设计便于携带,更适合青年读者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5月9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