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857994
《2018年文化观察选粹》是对2017年中国文化领域热点问题所做的及时盘点和总结。其中既包括悉心遴选的该年度*代表性的文化观察文章,也包括对该年度文化领域的宏观性把握。
每一个具有文化敏感的人,都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我们正处在这个时代,我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及时观察和记录这个时代的文化现象。见微知著,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看到。
“《无问西东》,清华精神的两种声音”“创造101,逆袭神话还是氪金游戏”“医疗问题得文化表征中,药神是如何炼成的?”“市场与政策夹缝下,‘新说唱’将何去何从”延禧宫斗:‘爽文化’中的全民狂欢。”“‘娘炮’当道:性别气质的当代迷思。”“‘邪不压正’:隐语时代得能指游戏”“‘世间再无金大侠’:与武侠巨匠的集体告别”。
八个热点事件,构成了《2018年文化观察选粹》观察2018年当代中国文化热点的主要线索。
近期热议的电影是这部《无问西东》,走出影院,有太多人被感动。虽然它也存在很多叙事手法之类的问题,不够完美,却够真心。电影里那些家国情怀、对爱情的坚定、对求学的向往……看似遥远,却深深引发了人们心底的共鸣。特别是四代人的青春感悟——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部迟到六年的电影,给了所有历史中和当下现实中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一个勇往直前的答案,“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一、“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2017年·北京、1962年·北京、1938年·昆明、1923年·北京……之后又是昆明……后又回到北京,虽然在这横跨近乎一个世纪的时光里,也曾有过青海、广州等地的空间呈现,但电影当中的四段故事和五个人物终归主要集中在中国版图中的这南北两地。如果将《无问西东》简单地看作一篇“命题作文”,而电影也不过是对世界名校——清华大学“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精神的历史展示,那无疑将辜负导演李芳芳的一颗“宏大”之心,也会令本篇影评的存在逊色许多。毕竟,其中一个戳中观众泪点的情节竟然是中学教师夫妻之间的感情生活:一个对世界一花一草都心存善意、对邻居学生无比亲和的男人竟然只用自己的水杯、碗筷,不跟妻子说多余的一句话,让自己的妻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糟糕的女人。这样讽刺无味的夫妻关系无关清华,无关1960年代,它也是当前社会家庭伦理关系的一个侧面。如果说,这个情节是虚构的,并非真实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某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那么导演李芳芳还特意在片尾专门介绍了片中各种“跑龙套”的角色:冯友兰、钱穆、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邓稼先……此外,导演尽可能还原了历史形貌,并通过诗意的镜头语言将之呈现,比如,沈光耀在飞虎队宿舍中给家人写信的画面就与真实老照片几乎无差,相似的镜头还有当年在部队追逐新式飞机、为汽车灌油的场景等。
当然,电影中也穿插了诸如日军空袭重庆、中国颗原子弹爆发成功等影像资料,并多次运用平行蒙太奇将中国历史上的同一时刻或不同时刻同时拼贴在同一个画面内,但在我看来,电影《无问西东》仍然是现实主义的,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当下或未来。某些现实主义者感兴趣的是主题、人物或时间是否酷似于书本之外的现实;也有一些人认为,真
实应该通过一种面对由事物表面产生的感觉的精确复写来达到,而不是通过对任何事物的一般视像的忠实来达到。
《无问西东》在以上两点无疑都是努力兼顾到了,因此,有人认为它主要是在为清华“写史”。但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结构应该需要某种特殊形式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一旦这种叙述技巧与恒定的形式有所偏离,就有可能引领历史真实开始离开生活情境并走向形而上的真理,这种真理存在于历史,存在于当下,也将存在于未来。比如,影片中各种叙事蒙太奇的运用,尤其是对时空蒙太奇的平行、交叉,显然是为了在一种“历史现实主义”中传达出“真心、正义、无畏、同情”的永恒性。
二、这个故事属于所有时代
为了体现这种贯穿历史与当下现实的永恒性,导演让四个故事循环讲述,又不断在人物设置上体现为一种带有同样循环感的“角色轮换”安排。比如,富家子沈光耀以飞机投食的方式拯救了孤儿陈鹏却不幸在作战中英勇牺牲,而陈鹏的同学李想在经历了“见利忘义”的自我反省后,也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陈果果父母的生命,因而才有了拯救四胞胎的陈果果(难说四胞胎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时代里或在相似的地理空间中承继着与父一代相类似的行为结果)。
在这里,且不论如此编排是否有造作矫情之嫌,但导演确实通过这种刻意地角色分配,让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们在彼此相似的行动中增强了对“真心、正义、无畏、同情”的充分认同,而正是这种稳定甚或稍显宿命的角色分配,恰恰可以解释吴岭澜、沈光耀、陈鹏、李想、王敏佳、张果果包括和他们相关的人们以及当前和以后的许多关系是如何运作的。
因为,“角色轮换”意味着同时承认自己的社会属性和他人的主体性,并接受彼此为双方的同类和补充,这当然是建立于对某种人伦关系或者道德价值的认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