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6046994
本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规划项目。
本书立足于各种葬式的实地考察,提出“丧葬文化”概念,揭示了基本内涵,继而从理尸的技术和丧葬的仪式两视角描述多种葬式,又借用“集体意识”的概念分析它们的社会控制作用及其组合关系,渗透着浓厚的心理人类学气氛,与一般民俗学著作迥异。本书的出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外对青藏高原东部的丧葬制度研究不够的缺陷,促进了小民族的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了依据。
第一节 艽野东面的民族学奇观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与人类学
第三节 丧葬文化模式的建构
第一章 “中间场”:流动的历史
第一节 地理、生态与文明
第二节 历史、民族与人文
第三节 金沙江峡谷的丧葬文化丛
第二章 文化底层之死:从永生到复活
第一节 史前丧葬文化:从人鬼同居到人鬼分离
第二节 萨满时代的丧葬文化:生命永生
第三节 苯教时代的丧葬文化:生命复活
第三章 天葬文化模式:弥漫着等级色彩的轮回
第一节 青海巴塘乡:一个高原牧业区
第二节 白“含括”黑:天葬文化兴起
第三节 社会结构与葬式的等级表达
第四节 由死向生:重生的等级观
第四章 复合葬文化模式:拒斥三恶趣的重生
第一节 川藏三岩:一个半牧半农区
第二节 苯佛信仰与葬式分类
第三节 葬礼与葬式:红黑兼容与红黑之争
第四节 死而不死:随心所欲地再生
第五章 土火二次葬文化模式:在孝道中实现转世
第一节 云南羊拉乡:一个河谷农业区
第二节 黄“含括”儒:土火二次葬文化兴起
第三节 死亡人群、原因与葬式分类
第四节 从死到生:在孝道中实现转世
第六章 魂归故里:实现永生的手段
第一节 比较:金沙江峡谷丧葬文化展示
第二节 区分:金沙江峡谷丧葬文化的时空演变
第三节 诠释:金沙江峡谷丧葬文化模式的差异
第七章 死亡、个体意识与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图表目录
图0-1金沙江峡谷俯瞰
图0-2田野点地理位置示意
图0-3本研究的技术流程
图0-4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图0-5本研究的论证逻辑结构
图1-1金沙江峡谷内外交通要道
图2-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碗与陶罐
图3-1青海玉树县巴塘乡的地理位置
表3-1巴塘藏族群众年度经济生产活动安排
表3-2扎武部落驻地的藏传佛教寺院统计
图3-2巴塘乡社会阶层橄榄球状分布示意
图3-3瓮棺葬的位置示意
图3-4巴塘乡各葬式的等级关系
图3-5巴塘丧葬文化模式
表4-1苯教信仰指导下的死亡与葬式分类
图4-1喇嘛与阿尼共同主持出殡仪式
图4-2萨满信仰与佛教视野下灵魂与尸骨的关系
图4-3三岩复合葬文化模式建构
图5-1云南羊拉乡的地理位置
表5-1羊拉藏族群众年度经济生产安排
图5-2明代磨些人在羊拉建造的城堡
表5-2羊拉藏族群众对死亡与葬式的分类
图5-3羊拉丧葬文化模式
图6-1藏文化在金沙江峡谷的传播路线(箭头所指)
表6-1金沙江峡谷各种葬式体现的核心信仰一览
图6-2各田野点的宗教信仰状况
表6-2形成三种丧葬文化模式的原因对比
图7-1金沙江峡谷水槽示意
图7-2金沙江峡谷横切面示意
本书关注的是藏族的丧葬文化。笔者在长达800公里的金沙江峡谷分别选择了青海玉树巴塘乡、四川白玉山岩乡与西藏贡觉三岩区(这两个地方合并称为“三岩”)及云南德钦羊拉乡作为田野点进行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工作,通过对当地人处理尸体的方式进行“深描”,探讨隐藏在尸体处理之后的“地方性知识”。
全书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第一,金沙江峡谷的丧葬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其历时性表现怎样?第二,峡谷内各文化层之间的丧葬文化因子是如何结合的,结合以后形成的丧葬文化模式分别是什么样的?第三,峡谷内各个田野点的丧葬文化模式存在哪些差异,其原因何在?这三个问题呈现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前两个问题是第三个问题的基础,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结果。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主要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在田野调查中收集当地的传说与歌谣、采访宗教人士与深悉“地方性知识”的老年人,记录当地的种种丧葬仪式,辅之以人类学的整体观和比较法对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本书梳理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藏族文化的研究视角,尝试以宗教信仰为主体、以生计模式和社会结构为两翼对丧葬文化模式进行建构,通过描述峡谷内的宗教信仰、生计模式与社会结构这三个变量的发展过程建构每个田野点的丧葬文化模式。
在叙述结构上,本书围绕“死亡”与“重生”这对概念展开,从主位角度出发,将丧葬文化表达为生者出于对死者灵魂的依恋与恐惧的双重心理,在一定信仰观念的支配下,利用自然环境对死者的尸体进行特殊处理以安顿死者灵魂的行为。
关于本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笔者指出,金沙江峡谷多种丧葬文化来自民族迁徙的遗存,它在历时性方面表现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史前时代,来自西北氐羌族系的祖先、来自北方草原游牧族系的祖先和西藏土著族系的祖先纷纷涌入金沙江峡谷,给峡谷带来了食尸葬、野葬以及居室葬、岩洞葬和瓮棺葬。从死亡观方面看,它表明了金沙江峡谷居民的灵魂观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人鬼共居到人鬼分离的步骤。第二阶段是文字时代到7世纪左右,以白狼和磨些(也称 “摩些”、“么些”)为代表的西北氐羌族系、以鲜卑和蒙古为代表的北方族系,和以雅隆为代表的土著继续涌入金沙江峡谷,为峡谷传入了石棺葬、土葬、火葬与树葬。这些民族皆持原始的萨满教,大多有南迁的经历,因此在死亡观方面表现了魂归北方的愿望。第三阶段是从7世纪到12世纪左右,随着吐蕃东进,峡谷内的原始萨满信仰逐渐过渡到充满等级森严观念的苯教信仰。具有等级森严观念的苯教为峡谷内的各种葬式烙上了等级的印记,使土葬演变成一种上等的葬式,而水葬则成为一种下等的葬式。在苯教信仰的支配下,这个阶段人们的死亡观都指向灵魂复活,把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原封不动地投射到死亡观念当中。第四阶段是从12世纪起到现在,藏传佛教传入金沙江峡谷,使峡谷内原本受苯教支配的丧葬文化转为受以藏传佛教为主导的复合信仰的支配。一方面,藏传佛教各教派尽可能推行印度佛教倡导的火葬、水葬以及野葬(天葬)三大葬式;另一方面,各教派又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选择性地对原来的葬式进行改造,峡谷内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尽相同,葬式的表现亦是如此。这个时段内,峡谷内的藏族群众基于复合信仰而产生的死亡观丰富多彩,各式各异。从大的方面来说,佛教所谓的六道轮回、投胎、转世等思想是峡谷内老百姓普遍的信仰,但是在投胎、转世方面,三个田野点的老百姓又表现了许多差别。
在第二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丧葬事实上是一种文化特质,它把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等诸多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动态层面相互发生作用。金沙江峡谷丧葬文化的时间区分是空间区分的基础,空间区分是时间区分的结果。换言之,峡谷丧葬文化的空间区分基本上是基于时间区分的第四个阶段成长起来的:①在金沙江峡谷的入口,天葬最为流行,其他葬式仅为辅助,各葬式之间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结构,其送魂仪式主要体现了人们对灵魂进入三善趣的追求——人们多在天上、人间与地下的轮回空间观念中追求降生于人间,我们暂且称之为以天葬为主的等级丧葬文化模式。②在金沙江峡谷的中端,多种葬式并行不悖,送魂仪式缤纷多彩,人们在各种宗教信仰之间对死亡进行随意解释,因此那里的藏族群众大多只接受苯教灵魂复活观念与佛教的三善趣观念,而对佛教所谓的三恶趣给予排斥,我们暂且称之为多种葬式并行不悖的复合葬丧文化模式。③在金沙江峡谷的出口,葬式稀少,人们可选择的葬式也相对较少,土火二次葬一枝独秀。人们在死亡观方面表现得相对豁达,最接近印度式佛教徒的死亡观,同时带有儒家文化的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含括”孝道的六道轮回土火二次葬文化模式。
至于第三个问题,笔者相信,长达800公里的金沙江峡谷在葬式方面大体呈现了“两头少、中间多”的状态。而以丧葬文化的中轴——死亡观而言,整条峡谷存在着三种丧葬文化模式,三种不同的丧葬文化模式事实上是三地复合信仰不同的表现。峡谷入口是弥漫着等级意味的天葬文化,这种丧葬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佛教信仰“含括”苯教信仰造成的;峡谷中端的复合葬文化模式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的则是佛“含括”苯或苯“含括”佛的复合宗教信仰;峡谷出口的土火二次葬文化模式在宗教信仰上的表现是佛教信仰“含括”儒学思想的复合信仰。
金沙江峡谷的丧葬文化模式之差异可以分别从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整合方式以及藏传佛教对其他宗教的整合手段来分析。从地理环境上看,金沙江入口地处高原,那里的藏族群众过着一种纯粹的游牧生活,其社会整合是基于地缘基础上形成的机械团结,藏传佛教噶举派“含括”苯教,因此人们的死亡观相应表现了 “含括”苯教等级观的佛教轮回观;金沙江峡谷的中端三岩地处山坝,交通闭塞,口袋形的地势使其藏族群众与外界无法进行有效互动,葬式文化易入不易出,那里的藏族群众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其社会整合是基于父系血缘组织——帕措而形成的离散状态,藏传佛教宁玛派组织相对涣散,采纳了许多苯教的修持,藏传佛教信仰与苯教发生交融,使三岩藏族群众的死亡观更复杂,表现出插花地式的状态;金沙江峡谷出口地处河谷,交通方便,其与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奔子栏接壤,那里的藏族群众与外文化互动频繁,藏传佛教格鲁派以佛学正统自居,为维护佛学的光辉对苯教与巫术采取压制的策略,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依靠的是清王朝的武装力量,无形中也吸纳了一定的儒学思想,因此其六道轮回死亡观渗透了一种孝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