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241115丛书名: 中国节日志
综述 001
一、山西春节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003
二、山西春节民俗的地域文化特征 019
三、小结 029
志略 033
一、节日时空 035
爆食节 035
腊八 036
腊月十八 037
小年 037
乱岁日 037
除夕(除日) 038
元旦 038
小年朝 039
破五 039
开市节 040
五君日 040
哭节 040
人日(人节) 041
八仙日 041
祭星日 042
祭玉帝日 043
老鼠娶亲日 043
实子日(十籽日) 043
祭碾磨日 044
灯盏节 045
正月十三 045
正月十四 045
元宵节(上元节) 045
牲口节 046
烧焦日 046
财神生日 046
药王生日 047
老君炼丹日 047
添仓日 048
小添仓 048
老添仓 049
对月 049
龙抬头日 050
平遥中国年 050
五台山佛俗民情年 051
花馍文化节 051
五台山五爷庙 051
运城解州关帝庙 052
蒲县东岳庙 052
祠堂 053
土地庙 053
山神庙 053
玉皇观 054
老庙 054
戏台 054
神棚 055
灯棚 055
盘子 055
坛坛 056
文化广场 056
公园 057
河古会 057
春节庙会 058
二、组织 058
家族 058
社 059
三官会 060
灯官 060
神会 060
火龙班 061
火星会 061
小子会 062
唢呐队 062
鼓乐队 062
纠首 063
秧歌头 063
三、节日缘起 063
腊八吃粥 064
祭灶 064
除夕 065
过年 065
祭祖节 065
破五 066
初八祭星 066
初十祭鼠 067
元宵节 067
正月十五张灯 068
添仓节 068
四、仪式活动 069
背雪 069
腊八立冰祀神 069
腊祭 070
五谷祭神 070
敬窑神 070
乞炭祭水神 071
祭祀车神 071
叫马 072
祭灶仪式 072
除恶叉、避盗、咬蝎子尾 072
跳灶 073
立春日祭祀勾芒神 073
迎春礼与打春牛 073
顶神者 074
压岁钱 075
元旦通祀诸神 075
接神、拜节 075
拜神主 076
搭神棚 076
接神仪式 077
封门 077
请祖宗 078
门神 078
烧桑盆 078
黑豆避瘟法 079
祀三清日 079
祀华严佛 079
祖先神 080
送神 080
亡疏与请祖宗 080
醮纸 081
迎财神 081
剃女儿 081
迎喜神 082
送穷神、送穷鬼 082
送穷媳妇 083
跳麻老姑 084
坟祭 084
祭星 084
祭谷神 085
祭关圣帝君 085
祭鼠 085
灯点山求子 086
春祈与迎二仙 086
祭祀白虎神 086
伴灯 087
祀蚕姑 087
文庙祭祀 088
三官神 088
闹蛾儿 089
曲沃傩祭 089
面蛾与土地神 089
拜谒官署 090
撵虚耗 090
献明灯 090
祀仓神 091
祀财神 091
打窖 091
祭祀火神 092
送瘟神 092
围窝 093
腊人(冰人) 093
担银子(搬冰块)、取净水 093
扮故事 094
办年货 094
抢金锅银锅 094
辞灶 095
满水缸 095
扫年 095
担土 096
洗脚 096
绞活龙 096
贴春联 097
画财梯 097
拜本命神 097
熬百岁 098
捣门鼓 098
烤柏火 098
拜年 098
点旺火 099
跳火 100
打圪针火 100
访亲 100
套亲 101
接女婿 101
矿区团拜 101
点灯与端灯 101
九曲黄河阵 102
背冰 102
打铁花 103
搭灯山楼 103
送手巾 104
跑村子 104
打族 104
偷花馍 105
点灯 105
游柏坪 105
游百病 106
天长 106
打夜火 107
送祖先 107
过三十六岁 107
行为忌 108
针忌 108
言忌 108
食忌 109
丧葬禁忌 109
旺火禁忌 109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109
社火 110
威风锣鼓 110
太原锣鼓 111
绛州鼓乐 112
金鼓乐 112
转身鼓 113
迓鼓 113
打花鼓 114
翼城花鼓 114
万荣花鼓 114
沁水花鼓 115
会鼓 115
穿箱锣鼓 116
花敲鼓 116
斤秤锣鼓 116
孝义中华龙鼓 117
柳林黄河旋鼓 117
兴县花鼓 117
架子鼓 118
腰鼓 118
岳村子 118
临县扇鼓 119
三交鼓子 119
文水桥头大鼓 119
渔鼓简板 120
踩街秧歌 120
跑场秧歌 120
踢鼓秧歌 121
大秧歌 121
宁武小秧歌 122
原平凤秧歌 122
霍县秧歌 123
侯马白店秧歌 123
左权小花戏 123
八大角秧歌 124
祁太秧歌 124
挑高秧歌 125
地灯秧歌 125
鼓子秧歌 126
跑秧歌 126
土摊子秧歌 126
水船秧歌 127
伞秧歌 127
汾孝地秧歌 127
伞头秧歌(闹会则) 128
小放牛 129
瞪眼家伙 129
狗吸咬 130
撇锣 130
浑身板 131
小车舞 131
跑鼓车 131
懒汉推车 132
旱船 133
龙舟舞 133
沈老爷坐轿 133
高跷 134
响铃高跷 135
走兽高跷 136
武高跷 136
扑蝴蝶 136
踩寸子(寸跷) 137
驼阁 137
迎花座 137
清徐铁棍 138
挖棍 138
握棍 139
祁县背棍 140
独龙杆 140
竹马 141
钻钱眼 141
扛妆与抬妆 141
地不撵 142
跑神马 142
背肘与抬肘 142
扁担官 143
十王灯火会 143
太谷灯节 144
云彩灯 144
上明龙灯 145
花篮灯 145
七巧灯 146
九莲灯 146
跑莲灯 147
昔阳迎灯 147
转灯 148
灯山 148
上灯山与下灯山 149
瓦瓮灯 149
龙灯 150
顶灯 150
跑灯 151
提灯会 151
拐子灯 151
狮子火 152
南庄架火 152
高白架火 153
塔塔火 153
棒槌火 154
十二生肖火 154
老杆烟火 154
桌子火 154
夹马 155
裤马 155
跑驴 156
寿阳牛斗虎 156
狮子舞 157
狮子逗寿星 157
猴舞 158
蝴蝶舞 158
人熊舞 158
郑恩打熊 159
麒麟舞 159
鳖蚌舞 159
渔翁戏海蚌 160
刘海戏金蟾 160
火流星 160
水流星 161
棒槌舞 161
榆社霸王鞭 161
霸王战 162
浮山武术 162
榆社武术 162
耍鬼 162
跑鬼 163
五鬼盘叉 163
二鬼摔跤 164
毛女舞 164
龙灯魔女舞 165
陵川平城镇纸龙 165
哑巴背妻 165
白云钻鹤 166
云车 166
黄烟炮 167
杠箱 167
抬娄儿 168
街道士 168
血故事 169
柳林盘子 169
节节高 169
挑椅子(悬空椅) 170
襄垣鼓书 170
大头人舞 170
十样景 171
十八罗汉 172
小旱伞 172
丑故事 173
拉碌碡 173
十不闲 173
金刚舞 174
老汉送闺女 174
大头和尚戏柳翠 175
蒲剧 175
北路梆子 176
中路梆子(晋剧) 176
上党梆子 176
木偶戏 177
八音会 177
昔阳拉话 178
迎喜神的赛戏 178
二人台 179
社火调 179
人口戏 179
穿心官 180
腊八粥的传说 180
桃花女与吃红粥 181
熬年的传说 181
压岁钱的传说 182
烧柏树枝的传说 182
点旺火的传说 182
年的传说 183
丁香巧吃年饺 183
门神传说 184
拜财神传说 184
送五穷(穷神)的传说 184
盐花娘娘传说 186
蒸糕不能说坏话 186
闹花灯传说 187
挂花灯的传说 187
牛逗虎的传说 187
架火的传说 188
关公放火救民传说 188
仓谷爷的传说 188
绞活龙的起源 189
炒豆花的传说 189
打冻凌 189
仪式民谣 190
祭灶民谣 190
过年谣:排日子 191
窗花歌 193
避债歌 193
贴门神民谣 194
过大年 194
乐新春 194
庆祝歌 195
正月忙 195
接喜歌 195
拜年歌 195
禁忌歌谣 196
探亲谣 197
咒老鼠歌 197
闹元宵歌 198
元宵观灯歌 198
走百病歌谣 200
添仓歌 200
讨风歌 201
腊八民谚 201
腊月二十三民谚 202
过年民谚 203
禁忌民谚 204
正月民谚 205
二月二民谚 207
六、游艺娱乐 208
猜灯谜 209
放焰火 209
跳火、放棍 209
花灯会 209
荡秋千 210
车链秋千和八卦秋千 211
跑马陵道日 211
跑马排 212
报灯官 212
跳莲花 213
七、节日用品 213
请春酒 213
面食和面塑 214
五豆粥 214
腊八粥 215
腊八饭 215
腊八蒜 216
饺子 216
来年饭 217
糕灯 217
元宵 218
烤馍馍 218
咬干 218
头脑 219
咬炒炒 219
寒燕 219
捣钱钱 220
翻身瓜 220
上籽糕 220
家家蒸 221
面捏仓官 221
吃蚰蜒 222
二月二,吃龙食 222
黄莜麦 222
腊八菜 223
饧瓜 223
端子 224
十籽团 224
茶泡糕 224
合碗子 224
括篮、垫脖、如意 225
莲花 225
兔儿 225
翻身身 225
字 226
蟾蟾吹笙笙 226
和煎 226
桃、榴、佛手 227
元宝宝、布袋袋 227
枣花花 227
五供五菜 228
豆馍馍 228
烤狼虎 228
黄日 229
莜面 229
火锅 229
长豆面旗子汤 230
人口馍馍 230
羊 230
茶汤 230
仓窝 231
炒米羹 231
高平十大碗 231
个决面 232
炒蛋 232
穴穴枣馍、明眼子 232
油角 232
果子 233
卷卷 233
炸春 234
馄饨 234
枣山 235
石榴馍 235
枣高 236
祭星面火烧 236
仓板板 237
蒸面蛾 237
枣山头 237
巷煎 237
锉铬 238
枣豆子 238
蔓菁煮豆子 238
花古兰 238
枣围 239
熬苦 239
雨灯盏 239
灯盏盏 240
柏树枝 240
黄表纸 240
窗花 241
春联 241
大纸 242
年画 242
拦门炭 243
彩胜 243
花车 243
火龙罩子 244
旺草 244
刀头 244
245
招财纸 245
五霸王灯 245
木版年画 245
老杆 246
造型灯 246
龙灯 246
神 247
八、节日文献 247
秋涧集 247
河汾燕闲录 248
浮山遗灶记 248
晋录 249
三晋见闻录 249
谷恋村志 249
保德风土记 250
山右石刻丛编 250
晋游日记 251
马首农言 251
晋祠志 251
退想斋日记 252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252
古今游记丛钞 252
山西古方志辑佚 253
中华全国风俗志 253
山西学术探险记 254
山西文献总目提要 254
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 254
山西戏曲碑刻辑考 256
山西神庙剧场考 256
调查报告 257
山西省怀仁县春节旺火习俗调查报告 259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云冈矿春节调查报告 275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永康村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300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东坪村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329
山西省阳泉市娘子关春节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347
山西省太原市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366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春节社火调查报告 396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坪头乡赵家山村春节调查报告 408
山西柳林县春节盘子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430
山西省永济市长旺村春节背冰锣鼓调查报告 454
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河三社庙春节祭祀活动调查报告 465
山西省长治县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 478
山西省平顺县北社元宵节社火调查 494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507
参考文献 529
后记 555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碰撞交融的文化区域,独特的地理文化生态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春节节日民俗。山西的历史是悠久而厚重的,据考古资料显示,远古时期山西境内分布有西侯度、河、峙峪、丁村、陶寺等二十多个古遗址。 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南部的古河东地区,这里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直根”所在; 山西的文化是多元而博大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天然通道,是农耕与游牧民族对接融合的前沿地带。鲜卑、沙陀、突厥、契丹、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居住于此或建立自己的政权,常常通过这里与中原汉民族保持着联系。在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山西一直发挥着民族大熔炉的功能。山西人的性格是彪悍而豪放的,其所处的地势表里山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正如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所说“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 ,可谓“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 。连绵不断的战火硝烟、保境守边的金戈铁马熔铸练就了山西人尚武强悍、直率豪迈的群体性格。悠久厚重的历史、多元博大的文化、彪悍豪放的性格汇聚成黄河人的精神魂魄,春节正是彰显这种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形式,是了解山西文化的一扇窗口。
从纵向俯瞰,山西春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单一走向成熟,汇集了多种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交融特点。做横向览观,山西各文化亚区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涵深邃,呈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一、山西春节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对山西春节民俗的历史考察,我们主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变迁、区域生活文化等背景资料,纵向梳理山西春节民俗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各时期春节节俗的文化特点。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个阶段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春节民俗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初步形成,有了稳定的岁末、岁首等春节节日要素。第二个阶段是隋唐宋金元时期,在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山西春节民俗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表现为节俗内容和娱乐功能的增加。第三个阶段是明清时期,山西春节民俗文化进入繁荣期,统一的时代背景和明清晋商的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南北方年节文化的交流融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丰富了春节社火的内容。第四个阶段,近现代以来,山西春节在保持传统习俗的同时,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年节文化,充分展示了山西春节民俗的现代性特征。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春节民俗
先秦时期,山西在华北乃至全国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尧舜禹的活动范围基本在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晋南地区,并建立都城,尧都平阳(山西临汾),舜都蒲坂(山西蒲州),禹都安邑(山西夏县),晋南至今还流传着尧、舜、禹的传说,如尧观象授时、舜历山耕作、禹治理河流等。西周初年,山西正式与“晋”的代称有了联系,周成王分封其弟唐叔虞于山西,后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取得霸业,成为黄河流域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到韩赵魏三家分晋,是谓“三晋”。“三晋”的都城初期都在山西,赵在晋阳(今太原市晋源),韩在平阳(今临汾),魏在安邑(今运城夏县北)。据唐庚《悯俗论》记载:“全晋未分时,在春秋世,为强国。其俗用意深远,有古帝王之遗风。” 可见,当时三晋是华北中原一带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先秦春节民俗的史书文献记载比较少,有些重要的信息也比较零散,很难判断属于哪一区域,不过一些标志性的民俗文化信息,还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春节民俗。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春季出现了一些民俗事项,如季春祈禳逐疫仪式、喝春酒、祭祀祖先等,但当时的春节还处在萌芽期,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民间节日,具体到山西春节民俗上,相关文字记载也十分少见。
据推断,帝尧时期形成了岁末祭祀习俗,据《礼记》记载:“伊耆氏始为腊,腊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郑玄作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但没有交代是哪位天子,到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或云即帝尧。”“腊”,索也,指求索于各路农神;“岁十二月”按照郑玄的注解,说的是周历的十二月,即夏历十月。又据《郊特牲》:“天子大腊八。” 举行腊祭的主要内容是天子祭祀神农氏等八位神灵。 这是以祭祀农神为主,兼祭百神及先祖的仪式。帝尧时期的腊祭是后世腊八节的雏形,至今,腊八仍是山西春节的标志性节俗。
先秦时期,虽然没有出现“春节”这个明确的称谓,但蕴含春节意义的“岁首”观念开始形成。古人认为物候周期性变化与农事相关,将一年的时段做了划分,“十一月为岁首,十月以后为岁暮,九月为岁聿其暮”, 岁暮、岁首观念是春节时间的雏形。 周代的寒食节在岁首举行,由“改火”习俗衍生而来。在时节的循环转换过程中,古人将“万物以之始而为今岁首,以之终而为去岁末”。 岁首是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开始,同时也是天上火神星出现的时间,因此于岁终、岁首交替之际“改新火”来迎接大火星,进而形成了“改旧火为新火”的习俗。 《日知录之余?刊误》记载:“改火以春,是一岁之首,既日就新,即去其旧。” 可知改火的仪式是熄灭去年的旧火,重新钻燧取出新火。 周代以前,一年只在岁首才钻取新火,保留火种以备常用。在旧火即灭、新火未来的这段时间内,只能断火、食冷食,后来寒食节文化中又加入介子推的传说。据东汉桓谭《新论?离事》云:“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 郑玄将隆冬解释为是仲春二月。 到了唐代,改火才定在清明前两日。
这一时期晋国出现了“拜年”习俗,官方的拜年活动被称为“朝正”,《日讲春秋解义》记载:“公如齐晋,岁首阙朝正之礼亦多矣,而经不书此,独书者何公迫于蛮荆久留,以俟其葬,而不能奔天王之丧,故特书公所在,以明其义,以是知凡君在行国之守,臣月朔必以公不朝正之故告于庙,孔子修经以为常事而削之耳。”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臣子在岁首向国君拜贺,以及诸侯国之间相互拜贺,是官方在宗庙举行的庆贺活动。由此可知,先秦时期,官方春节拜年成为流行的节俗活动。民间故事也有关于拜年习俗来历的解释。相传尧王回到故里,发现邻里之间因鸡毛蒜皮小事闹意见,那时,一户人家着火,隔壁邻居见状非但不帮忙,反而幸灾乐祸,结果火借风势蔓延至自家房子,给两家人都造成了损失。为了倡导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的风气,尧王提出拜年的做法,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互相拜访走动,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乡民间的春节拜年风俗就传开了。
晋南地区还广泛流传着黄帝战蚩尤的古老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古冀州包括今河南、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据《述异记》记载:“蚩尤耳鬓如剑,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宋代《礼记集说》又提及角抵戏即武事训练,“古者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孟冬农功之隙,乃讲肄武事之时也,故命将帅讲习射御角力,亦武勇之事,角抵之戏乃角力之技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罢武力、息兵事的政策,“角抵”由武事训练项目变成一种娱乐性的游戏节目,后来又发展为集各种技艺于一身的综合性表演,有“二世在甘泉宫方为角抵俳优之观”的记载。 现在黄帝战蚩尤的神话传说逐渐演变为春节表演项目,“蚩尤戏”、“角抵戏”至今仍是活跃在山西寿阳等地的社火活动之一。
汉代以前,岁首没有固定的时间点, 直到汉武帝制定《太初历》之后,才将夏历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并延续至今。 “盖是汉武太初元改用夏正史官追正月名耳。” 据《史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此立春日即正旦),四时之始也。四始者,侯之日。 元日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因为处于一年的开端,四时的开始,一月的开头,所以又称为“三元”或“三正”。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王朝更替,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深入融合。西晋时期,匈奴南迁,散居于山西平阳、太原、上党等地。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都以山西为主要统治区域。南北朝时期,山西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促进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文化交融,据《尔朱荣传?岚县》记载:“魏民旧俗,以正月十五夜为打簇戏,能中者即时赏帛。” 尔朱荣是山西境内的契胡族酋长,魏明帝时,驻扎晋阳,管辖并、肆、汾、唐、恒、云六州。
这一时期,二十四节气逐渐确立,岁时节日文化渐趋成熟,春节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民间节日,传统春节民俗的基本事项基本形成,当时的春节习俗带有巫术禳灾的色彩,如正旦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立神荼、郁垒以驱鬼,进椒柏酒、屠苏酒、五辛盘以祛瘟疫等。
元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这天,朝廷举行朝会,民间百姓也有类似的活动,正月初一,族中之人无论长幼,全都穿戴上整齐的衣帽,互相拜贺,还举行其他活动,如爆竹、燃草等。
这一时期人日、元宵节也发展起来,人日这天,人们“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正月十五北方流行打如意的民俗活动,“今北人正月十五日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多于腊日举行傩礼。《魏书》记载:“高宗和平三年(前462年)十二月,因岁除大傩之礼,遂耀兵示武。更为制,令步兵陈于南,骑士陈于北,各击钟鼓,以为节度。其步兵所衣,青赤黄黑别为部队。盾矛戟相次周回转易,以相赴就。有飞龙腾蛇之变,为函箱鱼鳞四门之陈,凡十余法。跽起前却,莫不应节。陈毕,南北二军皆鸣鼓角,众尽大噪。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南败北捷,以为盛观。自后踵以为常。”
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他曾写出《大腊》诗一首,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物阜年丰”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祈祷国家太平。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北魏时期,佛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中。由于佛教徒在每年腊月初八纪念佛祖得道成佛,群僧诵经,吃腊八粥。 因此,每到腊月初七日,五台山佛教界便开始忙起来,清扫佛殿,擦洗供器,整理平时很少使用的大灶房。这一天要用米煮粥,第二天,除了用来供佛及僧众自食外,还要施舍穷人,这样的食俗逐渐融入民众的腊八习俗当中,至今山西中北部地区民众在过腊八节的时候仍有吃腊八粥、祭神等习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