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66156
内容简介
项目简介 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渐发展出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并积极运用这些理论阐释和研究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促进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目前中国文学人类学还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刊物,这不利于文学人类学届同仁的交流砥砺,也不利于与国际文学人类学届平等对话和学习互鉴。为了完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形成文学人类学的新学术话语,凝聚新的学术认同,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拟创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刊物,并积极推动该刊物进入CSSCI来源集刊名录。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依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学科点成立。该学科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里设置了“文学人类学”方向,进入21世纪后,获得*批准、国家学科目录*的“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内自行增设,与文化批评、文化与传媒并列),正式招收文学人类学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有曹顺庆、徐新建、叶舒宪、彭兆荣、罗庆春、李祥林、李春霞、梁昭、李菲等),现拥有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15届硕士百余人,14届博士40余人,博士后5人,国内外访问学者十余人。本中心和学科点有实力和热情来办好《文学人类学研究》刊物。中心已有长期办刊经验,《文学人类学评论》即由中心刊物《文化遗产研究》更名。《文化遗产研究》创刊于2011年,已经发行至第十辑,目前已收入中国知网(CNKI)。刊物是以人类学、民族学、遗产学,尤其是以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批评、保护与实践及相关考察报告为主的中文学术出版物。刊物更名后,除了增加文学人类学的稿件外,其他内容基本不变。《文学人类学评论》刊物计划为半年丛刊,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出版,十六开,每期约20万字。
目 录
神话研究/15
相遇坎贝尔期待文化医生
——《好莱坞神话学教父》序言 叶舒宪/17
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诗人观研究 张洪友/23
日本“万世一系”皇权神话的叙事研究 方艳/40
从《天地瑞祥志》看《山海经》的接受与传播 刘捷/48
多民族文学/85
贵州东部Hmub人的生命史叙事与城乡移动经验初探 简美玲/65
在广袤杂糅的时空中阐释中国现代文学
——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姚新勇/82
文学与人类学/129
人类学写作的温度 巴胜超/97
论民族志的文本建构与文学人类学的何以可能 何小平/114
文学与人类学双重视域下19世纪法国的民间文学研究 佘振华/132
田野考察/179
修改灵魂户口:苗族古歌功能研究
——以婚姻礼辞调查报告为例 龙仙艳/145
四川古代佛教美术铭文遗存解析 肖卫东/163
地名与文化——美国访学考察记 王璐/176
域外前沿/251
解读“之间”:分析互动行为的工具和观念(下)
〔法〕格温德琳•托特瑞 著 刘婷婷 译 冯源 校/195
重拾的碎片:《纯真年代》中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考察
〔美〕凯特•特朗普勒 詹姆斯•M.尼斯 著 王偞婷 译 刘芷言 校/220
学术评论/287
聚焦“差异”: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学科对话 孟榕/231
一种“整体观”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与表述范式
——评潘年英的《文学与人类学演讲录》 荆莹莹/23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