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9695
论水族对生命的理解与表达——从酒曲植物认知到酿酒工艺的解读
“麻”与苗族妇女的人类学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切冲寨为例
城乡流动中苗族妇女小群体
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变迁
性别视角下的舟溪苗族妇女纺织
一、女性人类学的发展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人类学已成为国际学术领域的热门议题之一。1975年,密歇根大学出版的《迈向妇女人类学》标志着女性人类学的成熟。
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则处于初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后,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才逐渐进入中国内地学者的视野。已有研究领域多集中于妇女理论、妇女现实问题、妇女(口述)史研究。学术界已有研究范式主要关注的是以妇女问题为切入点,以妇女为研究对象,就女性论女性或对女性经验的静态研究。大多学者把少数民族妇女视为弱势群体,对其研究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人文关怀,而缺乏科学意识和理论思考。少数民族妇女研究领域普遍缺乏性别比较、性别分析的观念与视角,较少触及社会性别实践动态及其相关的多重权力结构的互动。从女性人类学角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研究,特别是进行实证与应用研究为数不多。
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接碰撞的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宏大的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开展少数民族妇女研究,需要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找到西方女性人类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的切入点,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研究,并思考和探讨女性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问题。
二、贵州大学民族与妇女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民族与妇女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中心成立宗旨是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妇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实际的干预,寻求实际解决的办法,为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作出贡献;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学科发展模式,将“教学”、“研究”和“发展”结合起来,让“研究”要能够为教学和现实服务,使学生能够学习到针对贵州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以及理论能够针对贵州的实际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能够参加到具体的项目里面,能够学了用,又在用中学;妇女发展所面临的实践经验又给研究提供研究基础等等。
中心主任张晓教授原为贵州省社科院民族所所长, 2007年调入贵州大学, 致力于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等教学与科研工作。专著《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是中国学者在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方面的开创之作。张教授先后为民族学研究生先后开设《社会性别与族群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女性人类学》、《民族文化传承与妇女发展》、《应用人类学》等社会性别相关课程。青年教师尤小菊博士于2008年加入该中心,自2012年至2016年为本校民族试验班本科生和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先后开设《社会性别概论》《女性人类学》课程。
另一方面中心也一直不间断地推动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科梯队建设, 并建立与国际妇女学、社会性别学学界的联系。贵州大学民族与妇女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有长期良好的学术联系。2001年6月,密歇根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多名学者获邀参加在贵州贵阳召开的“社会性别、民族与社会发展”研讨会,双方正式建立学术联系。2007年密歇根大学王政教授赴贵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举行两场专题讲座。2009年6月26-29日举办的“社会性别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双方进一步加深了学术联系。2012-2013年,贵州大学副教授尤小菊赴密歇根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所研修一年,主修女性人类学与社会性别.2014年7月,复旦—密歇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举办第三届“社会性别:学位论文写作的有效范畴”高级研修班.中心派出一名青年教师和一名研究生全程参与。
正是在该中心老中青教师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以细水长流的方式不间断地推动贵州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学的学科建设和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从而渐渐促成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成为为贵州大学乃至贵州省的特色研究领域。
三、关于这本集子
我们目前处在一个急剧变革与快速转型的发展时代.全球化发展为不同国家的不同族群妇女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如何在具体研究中抛弃宏大的妇女一体的概念,探索全球化时代不同少数民族妇女的多样化探索,强调探索女性个体主观经验的重要性,将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放在社会实践、社会转型中去审视和考量,是这本论文集的努力旨趣所在。
本论文集收录的四篇论文均为贵州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也是贵州大学民族与妇女发展中心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蒙祥忠作为贵州土生土长的水族,完成一篇”家乡人类学”研究。论文以水族从酒曲植物的认知到酿酒工艺制作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水族的生命观。水族将120种酒曲植物作为神圣物来看待,根据植物的特性、功效、性别等进行了独特的命名与分类,并根据本民族的文化机制制定了相关的采集原则,以及根据不同的植物起到不同的功效和同一种植物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效用而制定了相关的利用规则。在水族看来,植物既然具有生命力,那么它们就有雄性和雌性之分,进而可进行“婚嫁”,通过交配而诞生新的生命。在这样的植物认知的基础上,水族先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酿酒工艺,水族酿酒工艺的过程是无意识模拟人造生命的过程。水族把120种植物看似生命的种子,妇女是生命的缔造者,酒是新的生命。水族通过无意识的人造生命的模拟,表达了对生命起源的崇拜、对生命繁衍的渴望、对生命护佑的意愿,以及对生命壮大的祈求。水族女人不仅是酒曲植物采集者,也是植物认知体系的拥有者,同时也是酿酒工艺的实施者,她们不仅是新生命的缔造者,而且也是酒文化的创造者。
张妙琴以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切冲苗寨为例,将麻的切入点和女性的视角相结合,探讨麻的物性和文化意义,物与人的互动——互构、对社会关系的塑造或凸显。笔者首先分析了,麻因“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较好的柔韧性”、“可食性”、“可入药性”等特殊物性而进入切冲苗族的社会生活,获得象征、记忆、交换、转换、连接等文化意义,进而塑造或凸显当地的社会文化。在这一分析下,笔者探讨麻与其初进入的纺织领域的掌握者苗族妇女之间的互动——互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探讨该关系背后,由“麻”在多种社会交换场合中建构的社会关系,及关系主体间的互动。即麻和麻织物建构的,在个体间的情感交换和家族间的婚姻交换中的男女夫妻关系;在贡献与回报的交换中的女人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在纺织中女人间互慰共勉的姐妹情。这些关系在麻与妇女结合的这条线上构筑切冲苗族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苗族妇女织的麻布是社会关系的隐喻。苗族妇女不只在织布,更在编织社会关系网络。用于家族间进行婚姻交换的女人,如麻纺织中一根根纬线,串起一条条经线般的延绵不断的父系继嗣群,编织一个基于麻与妇女之脉络的社会关系网络。终,不仅展现“麻”在切冲苗族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凸显出苗族妇女在当地民族文化的创造与传承中的能动性和贡献性,更证实由麻切入理解大花苗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潘璐璐是来自于黔东南的苗族.她以四个不同地区为田野点,将苗族妇女小群体的文化现象放置于全球化和城乡流动的语境中,从苗族妇女结群现象本身,窥视苗族社会结构和苗族两性关系差异,分析苗族妇女在各种场景下结群的产生原因、特性及其功能;并在社会流动的特殊语境与背景下,归纳出四种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特性的妇女小群体,运用女性人类学的理论视野,分别从主体性意识、身份认同、社会网络、社会空间、文化调适、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地分析四个不同苗族妇女的结群实践。结群不仅是她们对自我身份认同归属的表达,女性的主体能动性也得以在亲属关系、两性角色、情感、社区组织的参与以及日常生活实践等不同层面得以鲜明的体现。妇女小群体借由自己的群体力量,展现自我主体性和姐妹情谊、抵抗父权和汉族民族中心主义权威、也是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而对这些活动描述的背后,反应了妇女小群体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而小群体的变迁实际上就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认识当下苗族社会的一个必要途径,从而为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变迁和传承提供一个研究视角。
贾婷采用女性主义口述访谈法进入舟溪田野,并结合人类学传统的参与性观察进行调查。在舟溪苗族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通过叙述舟溪传统社会、传统技能(纺织及纺织文化)改革的前后变化,性别分工的变化导致性别角色和两性关系的变化,以此揭示社会文化建构社会性别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苗族妇女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分别从文化调适、传承等方面体现自己的主体性。事实上,纺织代表着一种性别分工,是象征妇女社会角色的标志。当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后,纺织开始分化,那么妇女的社会角色将会改变。通过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发展、科技引入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叙述舟溪社会的改变,阐述了舟溪苗族社会从内到外建构当地性别文化的过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