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17253
一次奇特的流星雨之后,地球上大部分人都失明了。只有少数幸运者还能看得见,比尔·梅森就是其中之一。伦敦街头挤满了凄惨无助的失明者,甚至有些失明者随时准备恶意“捕猎”那些还有视力的人为己所用。目睹失明者绝望而疯狂的惨状之后,梅森加入了未失明者组成的团体——他们决定逃离危机四伏的城市,进入乡村寻求全新的生活。但此时,原本常见的产油植物三尖树却获得了智能和行动能力,开始大肆捕杀人类……
《三尖树时代》被公认为代表了温德姆的*创作水平。《三尖树时代》1951年一出版即引起轰动,1960年被BBC改编为广播剧,1962年被改编为电影,
1981年又被BBC改编为电视剧。
章
末世降临
如果有一天你起床之后,听听外面,感觉像是星期天——而碰巧你又知道那天其实是星期三,那肯定是有什么地方出错了,而且还错得很离谱。
那天我一觉醒来,就有这种感觉。然而,当我努力想再敏锐地探究一番时,却又止不住地愈发焦虑起来。毕竟也存在这种可能啊,错的人是我,而不是其他人——尽管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带着些许疑惑,我继续等在那里。但很快我就掌握了点客观性的证据,那是一座远处的大钟,在我听来刚好敲了八下。我不敢确定,屏气凝神,用心倾听。不一会儿,另一座钟也响了,钟声响亮而悠长,不紧不慢地响了八下,不容置疑。这次我听得可是明明白白,既然如此,那肯定就是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我能躲过世界末日——好吧,起码在我这个即将跨入三十岁的人心目中,那天可以被称为世界末日——其实完全是个意外。实际上,只要认真想想,你会发现大多数幸存者都是这样躲过灾难的:每天都会有人生病,医院里照例人满为患,而平均定律也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起着作用——托它的福,恰恰让我在末日来临的前一周住进了医院,成为了那些病人当中的一员。其实住院这件事儿也同样可能再提前一周,那样的话,我现在也就不可能在这儿写小说了,我甚至可能都根本不会存在了。可事情偏偏就是这么巧,我不仅在那个特定的时间住进了医院,而且就连我的眼睛——确切地说是整个儿头部——都被绷带缠了起来。所以我必须感恩,不管到底是谁安排了这次偶然事件。然而,当时我可只是气急败坏,毫无感恩之心,根本不知道这他妈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因为住了这么久的院,我的经验已经十分丰富,除了护士长,就属我明白了:医院里神圣的其实就是——钟表!
医院里如果没有钟表,日常工作就完全无法进行,因为每一秒都会有人看表,来确定出生时间、死亡时间、吃药时间、用餐时间、熄灯时间、谈话时间、工作时间、入睡时间、休息时间、探访时间、更衣时间、洗漱时间。而根据这一原则,现在这个时间就应该有人在帮我洗漱和整理房间——确切地说应该是从七点零三分开始。这也是我更偏爱单独拥有一间病房的主要原因。在公共病房区,这项混乱的日常工作会提前整整一个小时,而在我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但今天,多方面的可靠证据都显示:已经八点钟了——钟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可到现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我不喜欢让别人用毛巾蘸水给我擦拭,而且,之前我也曾多次表示过,既然有人专门引导我去盥洗室,那么擦拭环节就没有必要了——我完全可以自己来。但我怎么说都没用,每天依然如此。可今天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反倒让我忧虑起来。况且,一般来说,洗漱之后就是早饭时间了,我现在已是饥肠辘辘,有点儿等不及了。
要是昨天、或是前天早上发生这件事儿的话,我早就火冒三丈了。但今天是五月八号星期三,对我个人来说这一天极为重要——他们打算今天拆掉我头上的绷带!而我迫不及待地想告别这一切,也就不想再小题大做、表示不满了,惹出麻烦可就糟了——我是再也不想每天都按部就班地生活在黑暗中了!
我在黑暗中四下里摸索,找到了电铃按钮,按了整整五秒钟,我想告诉那些医护人员,我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我一边继续听着周围的动静,一边等着医护人员过来,如此强烈的诉求肯定会让他们气急败坏,气势汹汹地跑过来兴师问罪的——他们本来脾气就不好。
听着听着,我终于开始意识到,外面的情况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有些奇怪的嘈杂声,而照例应该传来的声音却根本听不到,比星期天还要更像星期天。等我再次回过神儿来时,我更加坚定了一点——那天就是星期三,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天是星期三。
圣梅林医院的选址有点儿小问题,我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中的原因——医院的创始人到底为什么会把医院建在这条主干道上呢?毕竟这条路贯穿一个重要的办公区,每天车水马龙,而医院里病人脆弱的神经也就只能饱受噪音之苦,无休无止。每天川流不息的交通并不会加重病人的症状,而且,对那些“有幸”在这里遭受病痛煎熬的人来说,其实也是有优势的——一个人住在这儿,即便只是躺在床上,也不会与外界失去联系,可以说,他一直都在“体验”生命的川流不息:一辆辆西行的公共汽车照例会呼啸而过,马达声震耳欲聋,势头之猛好像誓要把街角已经变红的交通信号灯撞个粉碎;但随之而来的往往又是母猪嚎叫一般的刹车声,汽车消音器中接着又传来了“哒哒哒”的声音,看来公共汽车的“阴谋”并未得逞。不一会儿,绿灯亮了,众多车辆如脱了缰的*,开始呼啸着加速爬上斜坡。每时每刻都有可能会发生小插曲——不知是哪辆车,车体忽然向后滑行,结结实实地撞在后面那辆车上,于是整个路口的交通也就停滞下来,造成了阻塞。而对一个像我这样情况的病人来说,虽然急欲了解情况,却也只能干着急,因为我只能通过司机之间彼此的叫骂声来判断是非曲直,获知情况严不严重。很明显,白天也好,绝大部分的黑夜也罢,如果说圣梅林医院的病人有了这种感觉——日常的川流不息、车水马龙忽然停滞了,无声无息了,这可能吗?这绝不可能!即便这个人被暂时束之高阁、没人搭理,这也是不可能的!医院外面的一切怎么可能因此停滞呢?这毫无道理啊。
但今天上午却很不一样,令人不安,这一切都太让人不可思议了。我听不到车轮的隆隆声,听不到公交车的呼啸声,甚至听不到汽车或任何其他东西的声音,实际上,什么声音都没听到。没有刹车声,没有喇叭声,连偶尔会听到的马蹄声也没有。这个钟点,外面至少也应该有各类工作人员纷至沓来的脚步声了呀,可我连脚步声也没有听到。
我越听越觉得反常,但蹊跷的事儿越来越多,也就无暇顾及了,总不至于一件一件都要细细思量、弄个一清二楚吧?我又仔细听了一会儿,估计有十分钟,听到了五次拖沓迟疑的脚步声,感觉就在附近,远方还传来三个人莫名其妙的哭号声,还有一个女人歇斯底里的呜咽声。既没有鸽子在咕咕叫,也没有麻雀在喳喳叫,只有风中的电线发出嗡嗡声,外面的世界听起来十分诡异……
一种令人厌恶的空虚感渐渐在我心头蔓延开来。这种感觉并不陌生,孩提时代我就曾多次有过——有时,我会幻想卧室中的阴暗角落里,隐藏着骇人的恐怖;有时,我甚至不敢下床,生怕会有什么东西会从床下伸出手来,抓住我的脚踝;有时,我甚至不敢伸手去开灯,唯恐稍有动作就会引得某种力量向我扑来。我知道现在必须战胜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就像小时候怕黑的我终也不得不勇敢地面对黑暗一样。可这很难,儿时战胜自己就非常不易,现在想超越自我看来也并非易事。人往往是在面对考验时,才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成长了多少。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一直伴随着我,潜藏在我内心深处,伺机反扑,而现在它们也算是“阴谋”得逞了——因为我的眼睛被绷带缠住了,视力全无,而与此同时,外面川流不息的交通也忽然变得无声无息——一切都是那么诡异。
冷静下来之后,我试着对整件事儿进行合理地分析。外面喧闹的交通为什么会停下来呢?通常来说都是因为道路禁行,要进行路面修护,这再简单不过了。但如果是道路维修的话,修路工人一定马上就会用到气钻了,这无疑是给长期饱受噪音摧残的病人们增加了一种新花样——另一种更加刺耳的噪音。奇怪的是,这一随时都可能传来的噪音却迟迟没有出现,问题还不止于此,我甚至连远处车辆的隆隆声、火车的汽笛声、拖船的汽笛声都没有听到,这些问题用我所谓的合理推断都解释不了。除了八点一刻敲钟报时之外,什么声音都没有。
此时,我心中猛地升腾起一股想偷看一下的强烈欲望,当然也就是偷看一眼而已。我就是想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不过终我还是克制住了。我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偷看一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难得多。我不仅需要摘眼罩,还需要把衬垫和绷带拆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重要的原因——我不敢。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经历了一星期失明的痛苦,那你也就不敢拿自己的视力冒险了。的确,医生是把拆绷带的日期定在了今天,但就算是拆,也不是在这儿拆,而是要在一种特定的昏暗状态之下,而且只有在我双眼检查的结果都令人满意之后,我才可以彻底拆除头部的绷带。我不知道检查结果会是什么样儿。可能我的视力会永远受损,也有可能我会永远都看不见了。我不知道一切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我忍不住破口大骂,并使劲儿又按了按电铃,发泄我的不满。
看起来,似乎不会有人在意这刺耳的铃声了。本来我只是担忧,可左等右等都不见回应,我不禁勃然大怒。依靠他人固然有些难堪,但没人可以依靠的处境却简直让我可怜甚至是可笑了,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我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我决定主动出击,改变现在的处境。
如果我跑到走廊中咆哮,破口大骂的话,那就应该会有人出现了,哪怕仅仅是能有人跑过来说出他对我所作所为的看法,甚至是把我臭骂一顿也好啊,总好过现在,都这么长时间了,连鬼影子都不见一个,什么声音也没有。于是我掀开被单,下了床。我从没看到过我现在住的这间病房,所以尽管我听力很好,能从声音上分辨出房门到底在哪儿,可找到房门的具体方位还是颇费周折:房间里好像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多余摆设,经过一番摸索,我终于还是到了门口,但也付出了代价——一根脚趾被狠狠地碰了一下,小腿也磕破了点儿皮。我拉开门,把头探出去,朝走廊中大喊道:
“喂!我要吃早餐,快送饭来!48号房!”
刚开始没有任何回应。随后,喧哗声四起,听上去好像有几百人,可他们说的话我却一个字也听不清,就好像在播放一段录音,里面有一大群人在吵吵嚷嚷,而且似乎还有个别人居心不良。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心中一闪而过——是不是我在睡觉时被偷偷转移到了一家精神病院呢?那这里其实根本就不是圣梅林医院了,因为在我听来,那些人的声音完全不正常。在那片嘈杂声中,我赶紧关上门,又摸索着回到了床上。那一刻,在一片令人困惑的混沌当中,这张床好像成了的慰藉,让我能有点儿安全感。在周围一片未知的黑暗中,除了这张床,其余的一切都显得十分诡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是要专门再强调一下这种诡异似的:外面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当时我正想把被单盖在身上,楼下街上传来了一声狂叫,声音尖利,令人毛骨悚然。我不禁愣在那里,拉着床单一动不动。尖叫声一共三次,然后就悄无声息了。但声音似乎仍在空气中萦绕着,经久不息。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小说主人公和他的女友在被毁灭的伦敦城内摸索前进的紧张经历,令人印象深刻。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 布赖恩·奥尔迪斯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奇异的想象和高超的叙述融为一体,把科幻小说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科幻大百科全书》
大劫难逃的宿命感、幽闭的窒息感、黑暗的恐惧感——小说中的种种痛感,令人感同身受。
——英国《泰晤士报周日版》
“(该书)半个多世纪以来畅销不衰,已经俘虏了世界各地的众多读者。”
——英国《卫报》
荣获英文奇幻文学奖
国际奇幻文学奖提名
入选《卫报》“1000本书”
入选《电信报》“110本*图书”
被BBC评为“受读者喜爱小说”之一
获评为“501本小说”之一
获评为“经典的科幻小说”(纽约时报)
《三尖树时代》可能是二十世纪世界上为著名的灾难小说,该书想象瑰丽而奇异,在作者笔下,荒芜废弃的伦敦街道仿佛就在你的眼前,而那些摇摇摆摆、貌似笨拙、却又能置人于死地的三尖树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至今读来都十分引人入胜,令人难以忘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