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计算机/网络CAD CAM CAE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从入门到精通,理论知识+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免费赠送素材、教学视频和教学PPT!

作者:杨桦、李雪、徐慧玲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ISBN: 978730249464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CAD CAM CAE SKU:5d8420bf5f984910454084e2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4645丛书名: 高等院校职业技能实训规划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在线答疑:免费赠送视频教程,沟通零距离!

案例实战:案例丰富,注重实战.

讲解详细: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

行业导图:遵循行业规范,一目了然.

 

内容简介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以AutoCAD 2016为平台,以“理论 应用”为创作导向,用简洁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对AutoCAD软件的应用以及一系列典型的实例进行了全面讲解。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共13章,分别对AutoCAD绘图知识、三维建模知识、室内设计施工图的绘制、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图的绘制以及机械零件图的绘制进行了讲解,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其中,主要知识点涵盖了AutoCAD 2016入门知识、辅助功能的应用、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图块与外部参照的应用、文本与表格的应用、尺寸标注的应用、三维模型的创建与编辑、图形的输出与打印等内容。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结构清晰,思路明确,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解说详略得当,既有鲜明的基础性,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又可作为AutoCAD爱好者的学习用书。同时,也可以作为社会各类AutoCAD培训班的*教材。

作者简介
Autodesk认证讲师,2015-2017连续三年参与Autodesk的全国师资培训。在设计公司任职创意总监,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多次参与真实商业项目的开发与设计。
目  录

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16基础入门

1.1  AutoCAD 2016概述  1

1.1.1 AutoCAD的行业应用     1

1.1.2 AutoCAD 2016新功能    2

1.1.3 AutoCAD 2016工作界面  4

1.2  图形文件的操作与管理   7

1.2.1 新建图形文件 7

1.2.2 打开图形文件 7

1.2.3 保存图形文件 8

1.3  绘图环境的设置    9

1.3.1 更改绘图界限 9

1.3.2 设置绘图单位 9

1.3.3 设置显示工具 10

第2章 辅助功能的使用

2.1  设置绘图辅助功能  15

2.1.1 栅格显示     15

2.1.2 捕捉模式     16

2.1.3 极轴追踪     17

2.1.4 对象捕捉     18

2.1.5 正交模式     20

2.2  夹点捕捉 20

2.2.1 设置夹点     20

2.2.2 编辑夹点     21

2.3  使用动态输入  21

2.3.1 启用指针输入 22

2.3.2 启用标注输入 22

2.3.3 显示动态提示 23

2.4  查询功能的使用    23

2.4.1 距离查询     23

2.4.2 半径查询     24

2.4.3 角度查询     25

2.4.4 面积/周长查询    25

2.4.5 面域/质量查询    26

第3章 图层设置与管理

3.1  图层的操作    29

3.1.1 创建新图层   29

3.1.2 设置图层     30

3.2  管理图层 33

3.2.1 置为当前图层 33

3.2.2 图层的显示与隐藏 33

3.2.3 图层的锁定与解锁 34

3.2.4 图层的冻结与解冻 34

3.2.5 隔离图层     35

3.3  管理图层工具  35

3.3.1 新建特性过滤器   35

3.3.2 图层状态管理器   37

第4章 绘制二维图形

4.1  绘制点   41

4.1.1 设置点样式   41

4.1.2 点的绘制     42

4.1.3 定数等分     42

4.1.4 定距等分     42

4.2  绘制线型 42

4.2.1 绘制直线     43

4.2.2 绘制射线     44

4.2.3 绘制构造线   44

4.2.4 绘制与编辑多线   44

4.2.5 绘制与编辑多段线 48

4.3  绘制曲线 50

4.3.1 绘制圆  50

4.3.2 绘制圆弧     51

4.3.3 绘制椭圆     52

4.3.4 绘制圆环     52

4.3.5 绘制样条曲线 53

4.3.6 绘制修订云线 54

4.4  绘制矩形和多边形  54

4.4.1 绘制矩形     54

4.4.2 绘制多边形   56

第5章 编辑二维图形

5.1  编辑图形 59

5.1.1 移动图形     59

5.1.2 复制图形     60

5.1.3 旋转图形     60

5.1.4 镜像图形     61

5.1.5 偏移图形     63

5.1.6 阵列图形     63

5.1.7 拉伸图形     65

5.1.8 缩放图形     66

5.1.9 延伸图形     66

5.1.10 倒角和圆角  67

5.1.11 修剪图形    68

5.1.12 打断图形    68

5.1.13 分解图形    69

5.1.14 删除图形    69

5.2  编辑复杂图形  69

5.2.1 编辑多段线   69

5.2.2 编辑样条曲线 70

5.3  图形图案的填充    71

5.3.1 图案填充     71

5.3.2 渐变色填充   76

第6章 图块、外部参照及设计中心

6.1  图块的应用    79

6.1.1 创建图块     79

6.1.2 存储图块     81

6.1.3 插入图块     83

6.2  图块属性的编辑    84

6.2.1 创建与附着属性   84

6.2.2 编辑块的属性 87

6.2.3 块属性管理器 87

6.3  外部参照的使用    88

6.3.1 附着外部参照 88

6.3.2 管理外部参照 89

6.3.3 剪裁外部文件 89

6.3.4 编辑外部参照 90

6.4  设计中心的应用    90

6.4.1 “设计中心”面板 90

6.4.2 “设计中心”面板的应用     91

6.5  动态图块设置  92

6.5.1 使用参数     92

6.5.2 使用动作     92

6.5.3 使用参数集   93

6.5.4 使用约束     94

第7章 文本与表格的应用

7.1  设置文字样式  99

7.1.1 创建文字样式 99

7.1.2 修改文字样式 100

7.1.3 管理文字样式 100

7.2  创建和编辑单行文本 101

7.2.1 创建单行文本 101

7.2.2 编辑单行文本 104

7.3  创建和编辑多行文本 104

7.3.1 创建多行文本 105

7.3.2 编辑修改多行文本 106

7.4  表格的使用    107

7.4.1 设置表格样式 107

7.4.2 创建表格     109

7.4.3 编辑表格     110

第8章 尺寸标注与编辑

8.1  标注的基本规则和组成要素    117

8.1.1 标注的规则   117

8.1.2 标注的组成要素   118

8.2  创建和设置标注样式 119

8.2.1 新建标注样式 119

8.2.2 设置标注样式 119

8.2.3 删除标注样式 120

8.3  基本尺寸标注  120

8.3.1 线性标注     120

8.3.2 对齐标注     122

8.3.3 角度标注     122

8.3.4 弧长标注     122

8.3.5 半径/直径标注    123

8.3.6 折弯标注     123

8.3.7 坐标标注     124

8.3.8 快速标注     124

8.3.9 连续标注     125

8.3.10 基线标注    126

8.3.11 公差标注    126

8.3.12 引线标注    128

8.4  编辑尺寸标注  130

8.4.1 编辑标注文本 131

8.4.2 使用“特性”面板编辑尺寸标注   131

8.4.3 更新尺寸标注 133

第9章 创建与编辑三维模型

9.1  创建三维实体模型  137

9.1.1 创建长方体   137

9.1.2 创建圆柱体   138

9.1.3 创建楔体     139

9.1.4 创建球体     139

9.1.5 创建圆环     140

9.1.6 创建棱锥体   140

9.1.7 创建多段体   141

9.2  二维图形生成三维实体   142

9.2.1 拉伸实体     142

9.2.2 放样实体     143

9.2.3 旋转实体     143

9.2.4 扫掠实体     144

9.2.5 按住并拖动   145

9.3  编辑三维实体模型  146

9.3.1 三维移动     146

9.3.2 三维旋转     146

9.3.3 三维对齐     147

9.3.4 三维镜像     148

9.3.5 三维阵列     150

9.3.6 编辑三维实体边   151

9.3.7 编辑三维实体面   153

9.3.8 布尔运算     155

9.3.9 抽壳    156

9.3.10 倒角   157

第10章 输出与打印

10.1  输入与输出   161

10.1.1 输入图纸    161

10.1.2 插入OLE对象    162

10.1.3 输出图纸    162

10.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164

10.2.1 相关概念介绍    164

10.2.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互换  165

10.3  布局视口     165

10.4  打印图纸     167

10.4.1 设置打印参数    168

10.4.2 预览打印    168

10.5  网络应用     169

10.5.1 Web浏览器应用   169

10.5.2 超链接管理  169

第11章 绘制居室施工图

11.1  居室空间设计概述 173

11.1.1 居室空间设计分析 173

11.1.2 居室空间设计风格 174

11.2  绘制居室空间平面图    176

11.2.1 绘制原始户型图  176

11.2.2 绘制平面布置图  181

11.2.3 绘制顶面布置图  185

11.3  绘制居室立面图   188

11.3.1 绘制客厅A立面图 188

11.3.2 绘制卧室A立面图 193

11.3.3 绘制玄关B立面图 196

11.4  绘制剖面详图 198

11.4.1 绘制酒柜详图    198

11.4.2 绘制衣柜详图    201

11.4.3 绘制客厅吊顶详图 203

第12章 绘制园林景观图

12.1  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205

12.1.1 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205

12.1.2 园林艺术风格    206

12.2  绘制园林景门图   207

12.2.1 绘制园林景门平面图   207

12.2.2 绘制园林景门正立面图 208

12.2.3 绘制园林景门侧立面图 211

12.3  绘制花盆图   212

12.3.1 绘制花盆平面图  212

12.3.2 绘制花盆正立面图 213

12.3.3 绘制花盆剖面图  214

12.4  绘制园林木桥图   217

12.4.1 绘制木桥平面图  217

12.4.2 绘制木桥正立面图 219

12.4.3 绘制木桥剖面图  221

第13章 绘制机械零件图

13.1  绘制螺母三视图   225

13.1.1 绘制螺母正立面图 225

13.1.2 绘制螺母侧立面图 228

13.1.3 绘制螺母俯视图  229

13.2  绘制机件三视图   230

13.2.1 绘制机件正立面图 230

13.2.2 绘制机件侧立面图 231

13.2.3 绘制机件俯视图  233

13.3  绘制泵盖三视图   233

13.3.1 绘制泵盖俯视图  234

13.3.2 绘制泵盖剖面图  236

13.4  绘制底座三视图   238

13.4.1 绘制底座正立面图 238

13.4.2 绘制底座侧立面图 240

13.4.3 绘制底座俯视图  242

13.4.4 绘制底座模型    244

附录A 认识3ds Max 247

附录B 认识Sketchup    253

参考文献 257

前  言

前言

为何要学习AutoCAD

设计图是设计师的语言,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除了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外,还必须掌握几门绘图技术。早期设计师们都采用手工制图,由于设计图纸是随着设计方案的变化而变化的,使得设计师们需反复地修改图纸,工作量可想而知是多么繁重。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绘图取代了手工绘图,从而被普遍应用到各个专业领域,其中AutoCAD软件应用为广泛。从建筑到机械,从水利到市政,从服装到电气,从室内设计到园林景观,可以说凡是涉及机械制造或建筑施工行业,都能见到AutoCAD软件的身影。目前,AutoCAD软件已成为各专业设计师技能之一,所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学习AutoCAD是必经之路。

AutoCAD软件介绍

Autodesk 公司自1982 年推出AutoCAD 软件以来,先后对该软件进行了十多次的版本升级,目前主流版本为AutoCAD 2016。新版本的界面根据用户需求做了更多的优化,旨在使用户更快完成常规CAD 任务、更轻松地找到更多常用命令。从功能上看,除了保留空间管理、图层管理、图形管理、面板的使用、块的使用、外部参照文件的使用等优点外,还增加很多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如捕捉几何中心、调整尺寸标注宽度、智能标注功能以及云线功能。

系列图书内容设置

本系列图书以AutoCAD 2016为平台,以“理论知识 实际应用 案例展示”为创作思路,向读者全面阐述了AutoCAD在设计领域中的强大功能。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对相关的行业知识进行了深度剖析,以辅助读者完成各种类型的设计工作。正所谓要“授人以渔”,读者不仅可以掌握这款绘图设计软件,还能利用它独立完成作品的创作。本系列图书包含以下作品: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室内设计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家具设计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园林景观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建筑设计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电气设计经典课堂》

《AutoCAD 2016机械设计经典课堂》

配套资源获取方式

目前市场上很多计算机图书中配有DVD光盘,但总是容易破损或无法正常读取。鉴于此,本系列图书的资源可以通过发送邮件或添加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获得。

适用读者群体

本系列图书主要面向广大高等院校相关设计专业的学生;室内、建筑、园林景观、机械以及电气设计的从业人员;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社会各类AutoCAD培训班的学习教材,同时也是AutoCAD自学者的良师益友。

作者团队

本书由杨桦、李雪、徐慧玲编著,本系列图书由高校教师、工作在一线的设计人员以及富有多年出版经验的老师共同编写。其中,刘鹏、王晓婷、汪仁斌、郝建华、刘宝锺、崔雅博、彭超、伏银恋、任海香、李瑞峰、杨继光、周杰、刘松云、吴蓓蕾、王赞赞、李霞丽、周婷婷、张静、张晨晨、张素花、赵盼盼、许亚平、刘佳玲、王浩、王博文等均参与了具体章节的编写工作,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

致    谢

为了令本系列图书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许多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向参与本书出版工作的“ACAA教育集团”和“Autodesk中国教育管理中心”的领导及老师、出版社的策划编辑等人员,致以诚挚谢意。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所有编审人员为本系列图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本系列图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严谨细致,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书中仍难免出现疏漏和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包涵,并批评指正,万分感谢!

读者朋友在阅读本系列图书时,如遇与本书有关的技术问题,则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号进行咨询,或者在获取资源的公众平台中留言,我们将在时间与您互动解答。

编 者

在线试读

第2章  辅助功能的使用

本章向读者介绍如何利用AutoCAD软件的辅助功能进行绘图操作,其中包括栅格显示、夹点设置、距离查询等操作。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要点

绘图辅助功能

夹点捕捉

使用动态输入

查询功能的使用

2.1  设置绘图辅助功能

在AutoCAD中,为了保证绘图的准确性,用户可以利用状态栏中的栅格显示、捕捉模式、极轴追踪、对象捕捉、正交模式、全屏显示、模式显示更改等辅助工具来精确绘图。

2.1.1 栅格显示

栅格显示即指在屏幕上按指定行间距和列间距排列显示的栅格点,就像在屏幕上铺了一张坐标纸,利用栅格可以对齐对象并直观显示对象之间的距离。因此,可方便用户绘制图形。在输出图纸的时候是不打印栅格的。

1.显示栅格

栅格是一种可见的位置参考图标,它起到坐标纸的作用。在AutoCAD中,用户可以使用以下方式显示和隐藏栅格。

在状态栏中单击“显示图形栅格”按钮。

按Ctrl G组合键或按F7键。

如图2-1所示为显示栅格的效果;如图2-2所示为隐藏栅格的效果。

 

图2-1  显示栅格                                                               
图2-2  隐藏栅格

2.设置显示样式

在默认情况下,栅格是以矩形显示的,但是当视觉样式设置为“二维线框”时,可以将其更改为传统的点栅格样式。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可以对栅格的显示样式进行更改。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

执行“工具”→“绘图工具”命令。

在状态栏中单击“捕捉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捕捉设置”选项。

在命令行中输入DS命令并按Enter键。

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后,勾选“启用栅格”复选框,如图2-3所示。然后在“栅格样式”选项组中勾选“二维模型空间”复选框,如图2-4所示。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图2-3  “草图设置”对话框                   图2-4  设置栅格显示样式

2.1.2 捕捉模式

捕捉功能可以使光标在经过图形时,显示已经设置的特殊点位置。捕捉类型分为栅格捕捉和极轴捕捉,栅格捕捉只捕捉栅格上的点,而极轴捕捉是捕捉极轴上的点。

若需要使用捕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启用捕捉模式。

在状态栏中单击“捕捉设置”按钮。

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后勾选“启用对象捕捉”复选框。

按F9键进行切换。

栅格捕捉包括矩形捕捉和等轴测捕捉,矩形捕捉主要是在平面图上进行绘制,是常用的捕捉模式。等轴测捕捉是在绘制轴侧图时使用。等轴测捕捉可以帮助用户创建二维图形的立体效果。通过设置可以轻松地沿任意等轴测平面对齐对象。

2.1.3 极轴追踪

在绘制图形时,如果遇到倾斜的线段,需要输入极坐标,这样就很麻烦。许多图纸中的角度都是固定角度,为了避免输入坐标这一问题,就需要使用极轴追踪的功能。在极轴追踪功能中可以设置其类型和极轴角测量等。

若需要使用极轴追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启用追踪模式。

在状态栏中单击“极轴追踪”按钮。

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后勾选“启用极轴追踪”复选框。

按F10键进行切换。

极轴追踪包括极轴角设置、对象捕捉追踪设置、极轴角测量等。用户在“极轴追踪”选项卡中可以设置这些功能,各选项组的作用介绍如下。

1.极轴角设置

“极轴角设置”选项组包含“增量角”和“附加角”选项。用户可以在“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具体角度,如图2-5所示。也可以在“增量角”文本框内输入任意数值,如图2-6所示。

 

图2-5 选择角度                                   
图2-6 输入数值

附加角是对象极轴追踪使用列表中的任意一种附加角度。它起到辅助的作用,当绘制角度的时候,如果设置附加角的角度,系统就会有相应提示。“附加角”复选框同样受POLARMODE系统变量控制。

勾选“附加角”复选框,单击“新建”按钮,并在“附加角”列表框中输入数值,按Enter键即可创建附加角。选中附加角度值,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附加角。

2.对象捕捉追踪设置

对象捕捉追踪是指当系统自动捕捉到图形中的一个特征点后,以该点为基点,沿设置的极轴追踪另一点,并在追踪方向上显示一条虚线延长线,用户可以在该延长线上定位点。在使用对象捕捉追踪时,必须打开对象捕捉,并捕捉一个点作为追踪参照点。对象捕捉追踪包括“仅正交追踪”和“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两种类型。

“仅正交追踪”是追踪对象的正交路径,也就是对象X轴和Y轴正交的追踪。当“对象捕捉”打开时,仅显示已获得的对象捕捉点的正交对象捕捉追踪路径。

“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是指光标从获取的对象捕捉点起沿极轴对齐角度进行追踪。该选项对所有的极轴角都将进行追踪。

3.极轴角测量

“极轴角测量”选项组中包括“”和“相对上一段”两个选项。“”是根据当前用户坐标系UCS确定极轴追踪角度;“相对上一段”是根据上一段绘制线段确定极轴追踪角度。

2.1.4 对象捕捉

在绘图中需要确定一些特殊点,只凭肉眼是很难准确定位到点的,在AutoCAD中使用对象捕捉功能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图纸中所需位置。对象捕捉是以现有的图形对象的点或位置来确定捕捉点的位置。

对象捕捉分为自动捕捉和临时捕捉两种。临时捕捉主要通过“对象捕捉”工具栏实现。执行“工具”→“工具栏”→AutoCAD→“对象捕捉”命令,打开“对象捕捉”工具栏,如图2-7所示。

 

图2-7  “对象捕捉”工具栏

在执行自动捕捉操作前,需要设置对象的捕捉点。当光标经过这些特殊点的时候,就会自动捕捉这些点。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打开和关闭对象捕捉模式。

单击状态栏中的“对象捕捉”按钮。

按F3键进行切换。

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在“对象捕捉”选项卡中设置自动捕捉模式。需要捕捉哪些对象捕捉点和相应的辅助标记,就勾选其前面的复选框,如图2-8所示。

 

图2-8  设置对象捕捉

下面对各捕捉点的含义进行介绍。

端点:直线、圆弧、样条曲线、多段线、面域或三维对象的近端点或角。

中点:直线、圆弧和多段线的中点。

圆心:圆弧、圆和椭圆的圆心。

几何中心:捕捉到几何面的中心点。

节点:捕捉到点对象、标注定一点或标注文件原点。

象限点:圆弧、圆和椭圆上0°、90°、180°和270°处的点。

交点:实体对象交界处的点。延伸交点不能用作执行对象捕捉模式。

延长线:用作捕捉直线延伸线上的点。当光标移动到对象的端点时,将显示沿对象的轨迹延伸出来的虚拟点。

插入点:文本、属性和符号的插入点。

垂足:圆弧、圆、椭圆、直线和多段线等的垂足。

切点:圆弧、圆、椭圆上的切点。该点和另一点的连线与捕捉对象相切。

近点:离靶心近的点。

外观交点:三维空间中不相交但在当前视图中可能相交的两个对象的视觉交点。

平行线:通过已知点且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的位置。

捕捉和对象捕捉的区别:捕捉可以使用户直接使用鼠标准确地定位目标点。对象捕捉是用来精准地捕捉图形的交点、圆点等进行辅助绘图。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AutoCAD 2016中文版经典课堂”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AutoCAD 2018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AUTO CAD 2014中文版基础教程(国内破万册畅销品牌图书AutoCAD教程升级版!上市立即热销,迅速加印5次!融入大量实战经验、知识讲解与工程制图思路,帮您充分理解AutoCAD的真正精髓!)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SolidWorks 2013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EUR €48.99
阅读更多
缺货

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实战技术手册

EUR €5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