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7439
1.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多年来浸淫于传统文化,用文学笔触创作了读解古典文学专著系列,本书是其中一种。以敏感文人的直觉力叩问文章为百代之祖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内心世界,被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誉为“截断众流、独标圣解,其气魄是可惊的”。
2.本书上篇以专题的形式宏观立论,从气势恢宏的战国背景到楚国的自然地理与政治格局再到屈原的政治选择与内心纠葛,全视角鸟瞰,呈现出诗与思的交响。下篇研读原典,辅以必要的字词解释,敷以大意梳理和个性解读,充满人情世理的温度。全然不同于冷冰冰的今译或导读,屈原的人格形象瞬间活了。
3.跳脱出文学的视界,以文化的广阔视野,从战国远涉当下,对古今自然环境、社会生态和心灵生态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揭露了时代和人的“异化”,具有深刻的当下意义。
4.细致描摹质地、颜色、光彩、声音等物象,精准传达直觉、感悟、想象、联想等内心活动,有着丰盈的感性意味,传递出十足的感染力。掩卷遐思,有一种深沉的感动。
5.不同于死板枯燥的学术专著,语言灵动鲜活,警句迭出,纵横古今针砭丑恶的议论俯拾即是,表现出了文学才子直达本质的直觉力。如“山脉世俗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类长大的过程。但这种长大,却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这就是浪漫的丧失,想象力的萎缩。有时候对于天地万物的所谓现代的科学的理解,反而留下了盲点。而这种盲点恰又是古人目光洞悉之地——感悟和想象,这在人类的文明史和探索史上是永远需要的”。
经典常读常新。《〈楚辞〉笔记》(增订本)是读解中国D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作品的大众读物,是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读解古典文学专著系列第三种,被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誉为“截断众流、独标圣解,其气魄是可惊的”。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二十一个专题,从“独立于世的吟唱”“在铁与绸之间”,到“绿色繁华的簇拥”“厌世无颜色”,处处洋溢着诗与思。下篇回到原典细部,还原了众人熟知并不真知的屈原形象。其意义不同于一般的古籍今译或导读,是一次向伟大心灵深处漫溯的共情之旅。
前言/1
原序/1
上篇 《楚辞》笔记
战国的激荡/3
瑰丽的南国/8
诗与思的保育中心/12
在诗与赋之间/17
思君之苦/21
开阔无际的神游/25
绿色繁华的簇拥/29
贵族之歌/34
厌世无颜色/39
楚地苍茫说《九歌》/43
根柢深沉/47
理性的生长/50
独立于世的吟唱/54
神秘的使者和歌者/58
悲剧的永恒魅力/62
作为爱国者/66
观南人之变态/70
超越怪力乱神/75
在铁与绸之间/80
身与心的交融和挣扎/85
错乱与狂舞/90
下篇 《楚辞》选读
读《离骚》/97
读《九歌》/152
东皇太一/152 云中君/155 湘君/157 湘夫人/163 大司命/170
少司命/175 东君/181 河伯/185 山鬼/190 国殇/195 礼魂/198
读《天问》/200
读《九章》/259
惜诵/259 涉江/270 哀郢/278 抽思/287 怀沙/299 思美人/309
惜往日/317 橘颂/327 悲回风/332
读《招魂》/344
整理后记/377
前言
离第一次讲述《楚辞》,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当年的沉浸和激越如在眼前。这是怎样的二十年!世事巨变,感慨万千。现在,人的心情更易于走近屈原还是相反?我无法回答,只是觉得楚地深山遥遥在望,那里的声音正穿越空前密集的电磁网络飞驰而至。我似乎离那片山水和那些生命更近了,听得更仔细,看得更清晰,竟然又有许多话要说。
这些话很快变成了自语。记得二十年前曾有人说:你的讲述更像一场自语。
当年的现场有过多少热烈的讨论,那可远不止于一场自说自话。我明白,自语也可以送达远处,送到他者耳畔,况且我所吐露的,是个人的心声。在这样的物质主义时代,吐露心声,彼此需要更多的信任。
二十年前的那场讲述由濂旭先生整理和订正,而今还是。我感谢这有恒,这帮助,这辛劳。
最后要说的还是那句话:希望交流,期待指正。
2018年9月15日
原序
一
说到底,世上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这里所谓的永恒,不过是以人的想象和判断作为参照而已。超出了人类自己的能力,永恒即不再有。能伴人类一直走向未来的渺远无测的,就是真正的永恒了。
自1998年秋天以来,我常常去一座山里的老屋。它在丛山的包裹之中,真是人迹罕至。深夜的恐惧,日常的孤寂,连这些也好像都在援助我。我并非为了远遁读书才来,而实在是为了一种心情。关于山的童年记忆,它给我的全部新奇和希望,一次次泛上心头。我那么爱这座大山里的院落。我在空地上垦出田垄,等待着自己的种植。当然,也少不了翻书。一些杰出的灵魂在身边,在视野中,但也更在远方,在历史的深处。他们在书中永生。
这一次,我只读屈原。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多少次走近又走远,只能望着那个遥不可及的身影。当代人总是用自己的尺度去量取往昔,他们反复送达我的耳畔推进我的视野的,只是几个相当简单的音符和一片剪影。屈原的形象被凝固在善意的诠释和平庸的转述之中。几片艾叶,几只龙舟,似乎成了全部的屈原。
然而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悄悄地,却是固执地提醒。我的直觉力以一种绵绵不断的挽回来指引。我明白,真正的屈原需要自己从未来的精神跋涉中去寻找,而这种寻找又必须是独身之旅,目无旁顾。其实不仅是屈原,任何一个苍茫深邃的灵魂,都处在这样的认识的远方。
山野偏地,荒凉旷阔,无名兽啼,繁星满目。寒露在午夜润湿我的思绪,让它们变得更为柔软坚韧。原来华章无华,它的全部不过是个唯美的生命,是他的本来色泽。我渐渐从一篇一部的独立感受中解脱,从而进入了浑然一体的把握。生命之流从古至今地涌动不息,它这会儿竟如旺泉大河般淹没过来。
我被淘洗被冲刷,接受着真正的神启与惊愕。
漫漫历史中,既然众多的倾听者能使一个淡远的声音变得切近,那么独声的凄唱与长吟、使苍莽大山发出回响的美声呢?它们在众多的谛听之中又将如何?我们知道,这感动是长久的、溢于言表的。几千年的光阴都在转述一场激动、一份惊羡和一丝惶惑,还有深深的费解。久而久之,这当中一部分野心窃月的人又把自己的仿作掺到其中。于是,屈子的字字珠玑不得不让一代又一代人寻索沙砾,从中小心地剔出。
然而我在午夜的寒冷或温煦中,在经受生命之水的洗涤中,却能自信地感知他的声音。
我不断记下自己的叩问和低吟,甚至是呼唤。我在难以企及的美与崇高面前,在使人忘情的冲动之下,一次次回到冷静的遏制和现实的淳朴。想象的思绺盘绕千回,设身处地,在磬与箫当中,在楚声的回荡里,去辨析那个人的呼吸。
二
迎视屈子的一双美目,循着其照彻,一寸一寸抚摸遍开鲜花的汨罗两岸。我沉醉哀伤,体味着心底的悲愤与狂喜。那些声息和长叹就散在四野,丛山峥岩因此而变得温情脉脉。时代的一切阻障都在这个时刻里消融了,我开始感受几千年前那个悲凉之夜的寒风。
这是关于屈子的一些手记。我沉浸陶醉的时刻,大山之外正泛着“全球一体化”的喧声。这喧声几可淹没我们的白天和夜晚。但我融入的一片时光属于另一个天地,人类历史上至为绚烂的一章就写在这里。如果连这也被“一体化”掉,那么末世之哀又将疼过几千年前。
我打开我的书,我写下我的字,我在大山孤院中。
1999年11月30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