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93895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人们在生活突发事件或灾难面前往往不堪一击。本书以专业心理医生的视角为读者解读在面对各类心理危机时该如何正确应对。
心理自助是人们用以调节自身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行为与活动。心理自助由自我所主导,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心理专业工作者的指导和支持。它可以用于情绪管理,还可以治疗一些心理障碍。
本书以大量实例诠释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以一名专业心理医生的视角向读者阐述自我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引导与帮助被心理危机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美好的心灵家园。
章 不良情绪管理 / 001
健康而稳定的心理素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而不良情绪无疑是的干扰因素。对于情绪,很多人的反应是它的种种不好,但事实上,情绪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人们如何去看待和管理。你知道一个人的哀伤会为其带来什么吗?怎样看待难过,它才会由一种负面情绪转化为另外一种积极的能量呢?你知道当你被焦虑感和恐惧感控制的时候,其实那是你自己所做的选择吗?你相信愤怒也会爆发出正能量吗?无助感令你抓狂,罪恶感使你无助,你知道如何彻底消除无助感和罪恶感吗?下面就带着这些疑问,翻开本书的章吧!
节 哀伤和难过的力量 / 002
第二节 别被焦虑和恐惧操控 / 005
第三节 警惕无助感的侵袭 / 010
第四节 清洗罪恶感 / 016
第二章 异常心理调适 / 021
人们总是很容易被心理问题困扰,当出现异常心理时,很多人无法及时发现,于是被长期困在死角里。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出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比较常见的异常心理有哪些?分别有什么样的症状和表现?心理自助者需要为自己做什么样的心理调适,才能摆脱异常心理的困扰?本章在解读案例的基础上,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节 找到抑郁症的出路 / 022
第二节 打破强迫症的枷锁 / 028
第三节 破除焦虑症的魔咒 / 036
第四节 战胜神经衰弱的良方 / 045
第五节 走出恐惧症的地狱 / 049
第三章 人格障碍矫正 / 057
生活中有些人会毫无理由地以自我为中心,傲慢自大;有些人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也有些人会过度讲究细节,吹毛求疵;更有不少人会无缘无故怀疑身边的人,心存疑虑而难以与周围的人建立亲密关系……事实上,这些都是人格障碍的表现。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修复训练呢?
节 远离强迫的痛苦 / 058
第二节 跳出偏执的死角 / 065
第三节 拒绝逃避的行为 / 072
第四节 打破自恋的幻想 / 078
第五节 制服冲动的魔鬼 / 084
第四章 生活应激事件干预 / 095
生活应激事件是指会令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者是由环境的刺激所引发的一种主观心理反应。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系列应激事件,如青少年早恋、青年男女恋情失败、夫妻关系瓦解、遭遇车祸等。在这些事件面前,人们要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呢?烟酒上瘾者在戒除的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情绪和心理上的调节?正在监禁中的人要怎样直面现实、调整心态呢?出现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心理调适呢?而他们身边的人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节 青少年早恋心理调适 / 096
第二节 失恋男女的情伤治愈 / 100
第三节 婚姻解体后的心态调整 / 104
第四节 车祸之后的精神创伤治愈 / 108
第五节 戒除烟(酒)瘾的心理调适 / 112
第六节 被监禁者狱中心理干预 / 117
第七节 离退休者心理干预 / 120
第五章 亲子关系援助 / 127
家长一贯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因此怎样教育下一代是父母始终关注的话题。本章主要以孩子为对象,介绍不同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种种困扰和心理影响。你知道家庭暴力对一个孩子究竟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吗?你了解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多么孤独无助吗?有缺陷的家庭结构是孩子出现心理障碍的根源,你关注过那些留守儿童吗?他们的心灵寄所在哪里?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该怎么办?本章在介绍不同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心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或改善亲子关系有所帮助。
节 家庭暴力下的孩子 / 128
第二节 单亲家庭里的孩子 / 135
第三节留守儿童缺失的心灵寄所 / 143
第四节 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 / 152
第五节 警惕青少年亲子关系紧张 / 158
第六章 灾后心理调适 / 169
经历大的灾难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在躯体和心理上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感觉。你知道灾后比较常见的精神创伤有哪些吗?躯体会出现哪些异常反应?你是应该坚强地忍耐,还是应该大胆地说出来?灾后出现的心理危机都有哪些?我们该怎么应对?心理危机干预是什么?哪些人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灾难过后,儿童与青少年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他们修复深受创伤的心理?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幸存者该如何面对残破的家园和已逝的家人?当失去孩子的母亲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时,她们又该如何开启重生的心灵大门?
节 灾后常见精神创伤 / 170
第二节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 176
第三节儿童及青少年灾后心理救助 / 183
第四节 灾后丧亲者的心灵重塑 / 196
第七章 生命的救赎 / 213
当越来越多的自杀新闻涌进我们的视野时,很多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深感生命的脆弱。心理、生理疾病可以引发自杀,学业压力也能引发自杀,恋情失败、求职受挫同样能够引发自杀,家庭纠纷、经济困难还能够引发自杀……为什么这些常见的所谓挫折能够如此轻易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心理学家认为,其主要根源还在于人们的心理素质太薄弱。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困境造成了悲剧呢?如果你的身边有存在自杀倾向的人,你该怎么去挽救他们的生命呢?如果你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请好好看一看本章。
节 摆脱抑郁并非只有自杀 / 214
第二节 青少年为何如此不惧死亡 / 220
第三节大学生自杀的背后 / 230
第四节 中国式自杀高危人群 / 238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你想知道如何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吗?你想知道情绪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吗?你想了解什么是异常心理及其调适方法吗?你想知道如何应对生活应激事件吗?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哪些关联?灾难过后如何完成心灵重建?如果你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者你身边就有自杀倾向的人,你又该怎样去挽救宝贵的生命?当你翻开这本书时,即会找到想要的答案。真实的案例,翔实而具体的解读,这是一本适合公众阅读的实用心理自助手册。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圈子逐渐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渐行渐远……现代的都市人努力追求着优质的生活,却忽略了人的心理环境也需要优质与宁静,特别是在生活突发事件甚至是灾难面前,很多人会瞬间变得不堪一击,在很大程度上,击垮人的并非生活事件或灾难本身,而是人自身。没有坚实、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环境,人就会像一块玻璃一样,容易被外界击碎。
这是一本面向公众的心理读物,全书以大量实例来诠释现代人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以一名专业心理医生的视角来向读者阐述自我面对与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引导与帮助被心理危机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
心理自助是人们用以调节自身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行为与活动。与心理咨询相对而言,心理自助是由自我所主导,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心理专业工作者的指导和支持。在心理学中,就广泛意义而言,心理自助是个体有意识地借助自我调节与自我训练的形式来获得心理上的提升,而狭义上的心理自助则是通过阅读心理自助书籍、参加互助小组或接受专家的指导等方式来达到改善心理和情绪的目的。
心理自助可以用于情绪管理,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还包括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引导人们进行自我探索,通过对自己的深入了解来达到心理治愈和成长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一门关于人类心灵的学问,在帮助人们消除心理痛苦,化解各种心理危机和创伤的同时,还会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欢乐与愉悦,增强心理稳定性。
二、帮助家庭暴力下的孩子学会心理“自救”
家庭暴力指的是行为人使用捆绑、殴打、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残害等手段,或者在精神上施以折磨,如谩骂、恐吓、讥讽、任意凌辱对方人格等,对其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精神健康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是经常性、持续性的家庭暴力,就构成了虐待。而上述案例中的小云,在父亲的暴力行为下生活了十几年,父亲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虐待。被虐待时小云因为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更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何况对自己施暴的还是亲生父亲,而长期积压的怨恨使她想用杀死父亲的方式来解救自己,这样的想法或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孩子在这个时候是茫然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向谁求助,更找不到正确的保护自己的途径,只有凭借满腔怨恨做伤害自己和伤害对方的事。这样一来,孩子的一生就毁了,因此,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必须学会自救。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遭遇家长的暴力行为之后,很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如自卑、焦虑、恐惧、抑郁、警觉性高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悲伤、敏感,甚至还会产生杀人或自杀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要鼓起勇气去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和心理的困境,甚至走上不归路。
心理学家认为,接到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的求助时,心理医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1.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给予关怀的同时要了解重要信息,包括孩子所遭受的躯体、情感伤害等,是否存在被威胁的成分。受到暴力伤害后,孩子的精神和情感都出现了哪些症状和反应,譬如是否有罪恶感、恐惧感、无助感、自责、耻辱、愤怒等。除此之外,还要尽量去了解在其整个家庭中是否还有其他的家庭成员遭受过家庭暴力等。一旦发现危险依然存在,要通知相关部门介入,必要时可以协助将孩子及其他受害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必要时要把孩子带到医院进行躯体检查,确定其受伤状况及受虐待的证据;同时可以借助心理测试,帮助孩子确定是否存在心理病态问题,排查一切源自家庭暴力的神经损害或精神障碍等;对心理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设定恰当的干预措施与康复目标,采用综合治疗性干预措施,即心理支持性、就业与社会学习性、心理动力性、家庭系统性的结合方案,好是告知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及其支持者。
3.要了解受害者(孩子)是否希望在保持家庭关系不破裂的前提下,结束这种家庭暴力的现状。
4.如果在了解的过程中,受害者忽然开始为施暴者说话,为其暴力行为辩解并轻描淡写自己所受的伤害时,要直接指出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面质技术(一种高难度的、高压迫性的技术,主要是挑战患者去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存在不一致,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是否有矛盾,并同时指出冲突的根源所在),判断其受到暴力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淡化的倾向,并评价其认为施暴者会因为懊悔而停止暴力的倾向。
5.与受害者共同回顾受到暴力侵害的图片、医疗报告以及被暴力虐待的过程;探测受害者是否认为施暴者对自己的暴力行为是合理的,或者觉得是由自己的某些言行引发的。如果是这样,就要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意识到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暴力行为都不存在合理性。
6.要评估受害者是否具有以自杀或杀害他人来摆脱困境的倾向和风险,并引导其认识到家庭暴力会给自己带来的正常范围内的影响,缓解其心理负担;还要积极鼓励受害者寻找并确认周围可以提供支持的亲朋好友,向他们说明现状,以便得到想要的支持。
7.确定了可以为受害者提供支持的对象之后,心理医生要教给他们一些比较有效的保护受害者的手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与执法人员保持联系,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书面规划的方式。
8.心理医生要向受害者讲述施暴者的心路历程,比如他们也会在暴力行为后产生懊悔或痛苦等情绪反应,以便获得受害者的谅解,但实质上却并非真正忏悔,只是在用这种方式来重新激活受害者继续忍受下去的希望。所以,受害者平时也要多阅读一些家庭暴力方面的书籍,扩大知识面,了解面对这些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手段。同时,要引导受害者回顾以往的家庭生活状况,比如父母之间是否也存在暴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受害者可以画一幅家庭成员关系图并标注出自己在情感和躯体受伤害之间的认知关系。
9.及时鼓励和强化受害者恢复自信心,并引导其用积极的语言表述这次治疗将会取得的良好效果;引导并鼓励受害者就施暴者或中止与施暴者关系的矛盾心理展开讨论,阻断其不现实的预期,强调受害者要回归现实,对自己今后将要再次面对的暴力行为做好准备。
10.正确引导受害者分析可能再次受到暴力侵害时的非理智性恐惧感,并尽量用比较理智的想法代替;尝试用聚焦问题的方式,启发受害者设想,如果暴力行为从未发生,他(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进而鼓励其排除万难,去拥有那样的生活,纠正以往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11.学习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学习一些心理调适技巧,避免受到心理伤害。尽量不与施暴者发生口角争执,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必要的时候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或其他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