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5310丛书名: 无

◎如何避免阅读或接收信息后一问三不知的窘境?如何在杂乱的信息中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通过信息管理改善思维、创造价值?
◎拥有准确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一个职场人不可或缺的技能。让你在杂乱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为自己所用。
◎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让混乱的头脑越来越有条理,让自己在职场游刃有余。
◎图解 情景案例 职场小路灯 具体解决方法,成为你职场的指路明灯,解决日常难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职场新人的手边书,遇到问题随翻随用,让自己成为正真的职场达人。
很多上班族大概都有如此烦恼:由于阅读速度慢,需要阅读的资料不知不觉堆积成山;阅读效率不高,读过就忘;对于发表评论和进行发散性思维感到棘手;信息到用时方恨找不到……从接收信息到处理信息,再到输出信息,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且容易因不得要领而导致事倍功半的过程。
面对五花八门的资料、琳琅满目的书籍以及其他包罗万象的信息,这本书为读者介绍了一套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案,即通过有效的阅读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脑快速、准确地采集、解读、吸收和活用信息的能力。书中穿插图解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实用参考建议,并附有趣味场景小测试,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检测并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技能。
章 信息理解: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
1–1 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什么水平002
1–2 理解信息排列的规则008
1–3 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014
1–4 将信息置于横竖坐标轴上思考020
1–5 多角度解读获得的信息028
推荐的逻辑思考方式034
“5W1H”分析法 034
归纳法与演绎法 035
综合法与分析法 037
分类法与比较法 038
逻辑树分析法 040
反复训练,活化头脑 040
第二章 信息接收:可以带来产能的高效阅读方法
2–1 高效阅读的基本方法044
2–2 新闻的阅读方法051
2–3 统计资料的阅读方法058
2–4 图表的阅读方法064
2–5 专业书籍也可以轻松阅读071
2–6 电子书的有效阅读法079
关于同时阅读多本书085
同时阅读多本书有哪些好处?
085
开始尝试同时阅读多本书 087
怎样同时读好多本书? 090
第三章 信息转化:让智慧阅读真正有益于工作
3–1 提升职场竞争力的阅读法则094
3–2 职场人的纵向阅读:商业书的阅读原则101
3–3 职场人的横向阅读:兴趣书的阅读原则108
3–4 忙碌的职场人如何轻松阅读114
将阅读获取的信息转化为职场竞争力122
读了很多书,为什么“没有用”?
122
如何将知识活用并转化为职场竞争力? 124
第四章 信息输出:准确接收、传递和评论信息的关键
4–1 信息为什么会失真130
4–2 如何准确地记录现场信息137
4–3 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145
4–4 如何做出观点清晰的评论152
4–5 如何妥善地发表不同的观点160
发表评论前的注意事项165
一忌:人云亦云 165
二忌:偏离事实 166
三忌:个人偏见 166
四忌:伤及他人 167
五忌:争论输赢 168
六忌:乏味难懂 169
七忌:前后不一 169
八忌:长篇大论 170
第五章 信息搜集:充分利用纸质笔记本
5–1 信息搜集的原则174
5–2 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本180
5–3 信息记录的小技巧186
5–4 运用笔记本记录信息的注意事项192
5–5 信息分类与索引制作199
智慧再造,素材活用205
核验信息 206
扩展与完善信息 207
提炼与加工信息 207
灵活组合信息,催生新想法 208
动手将想法付诸行动 210
第六章 信息管理小测试Ready? Go!
总 序
师北宸
“写作训练营”创始人
给你一整套职场通关地图
你可能还没进入职场,或者刚刚进入职场,我相信你曾经遇到这种情况:公司领导或学校老师交办你几件事,你一一做了记录,然后转头便开始干活。为了快点做完,你几乎顾不上跟领导或老师确认任务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你也很少与别人沟通,更别说仔细思考怎么做才能更高效。
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好不容易赶在截止日期之前搞定了任务,但等着你的,很可能是领导或老师的不满——很少有人一次就能把工作做到位。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时间管理不行?工作方法不对?……
针对这个问题,这套书中的比基涅斯博士提出了一个简洁有效的“解决问题三步法”:提出问题(what)——分析问题(why)——解决问题(how)。
面对每一个问题时,如果你都可以运用这个三步法,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个解决问题三步法,是在训练你的逻辑思考力。按照这个三步法,你接到任务以后,首先该做的不是立刻执行,而是花些时间对任务进行解码和翻译。针对问题做解码和翻译花的时间,应该是在执行上花的时间的好几倍。
书中阐述的解决问题三步法,是这样操作的:
提出问题(what):对于他人交办的事情,你与对方沟通并确认了具体的任务目标是什么吗?
分析问题(why):你需要花多长时间完成任务?对于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你有时间管理的意识吗?完成任务需要动用什么资源?可以找哪些同事合作?你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职场交涉能力过关吗?
解决问题(how):在扎实做好前两步的基础之上,再开始具体执行。别小看上面这个过程,无论是对大项目还是小问题,这三步都行之有效。
职场比拼的永远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光是单一技能过硬,还是不够的。
“职场课”系列由5 本独立的小册子组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挑某个章节读,也可以随意翻开某个章节读。
但是,我更推荐的阅读方式是,把5 本书一口气看完。它们就像一副拼图,只有把这5 项技能组合起来,才能拼出完整的职场通关地图,你才能汲取其中精华的部分,才能体会到组合拳的威力。
所以,这是一套值得你反复阅读的好书。
给你一套职场复盘的指南
一个人在职场中的时间大约为40 年,考虑到现在人类寿命变得更长了,这个时间可能会增加到50年甚至60 年。
有些人重复做一项工作10 年都没有进步,有些人工作一年,比别人工作10 年积累的经验还要多。
我喜欢总结与复盘。我每天会处理好几件事情,每处理完一件事情,我都会复盘反思,不断停下来审视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很多时候我会写下来——写作有利于思考,有利于沉淀,有利于发现不足,更有利于逐渐找到答案。
在阅读“职场课”系列书稿期间,我正在创办写作训练营,也在打磨我的写作课程。由于是创业初期,我每天都会有非常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同时还有大量的客户和学员需要约见。
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更加感受到了时间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及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的重要性。这套书不仅对职场新人非常有帮助,对我这种工作了10 多年的人也依然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整套书还有图解示范,阅读起来更加轻松,也使我对职场类书籍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职场类书籍都过于干涩、难读。
事实上,每一次职场调动,或者每一次新挑战,都会让我们回到一个新的起点,再次成为职场新人。
我很喜欢这套书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开头都是先由一位职场新人提问,然后比基涅斯博士会给出一个概括性的回答。紧接着,作者便开始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再用图解的方式将其具体解释清楚。整个过程非常生动,而且一目了然。
精妙的设计是,在每个章节结尾部分,作者都会提供一项小测试,用来帮读者做“诊断”。
这个小测试的优势还在于,你有两种测试方法可以选择:种是前测,就是先测,找出问题,带着问题到书中找答案;第二种是后测,当你合上书本,实践一段时间回来复盘的时候再去测试,便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些技能。
如果你有兴趣,把两次的测试结果比较一下,一定会惊喜地看见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从教到练,再到测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职场类的书,读完一定要用。不用,就不是你的;开始运用,它就会内化为你的能力。
这是一套值得你放在书桌上显眼位置并且反复阅读的书。
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职场
我喜欢这套书还有一个原因,它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真实的职场,一次性呈现出了上百个常见的职场问题,并且都非常接地气,你学完就可以运用。比如:
为什么其他同事都能够打成一片,我却做不到?
在跟同事交往的过程中,我总是被牵着鼻子走,是我不够强大吗?
怎样才能让领导发现我是被埋没的金子呢?
……
如果我们把进入职场看作就读一所“大学”的开始,那么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学习和成长。
上学的时候,你可以去听课、泡图书馆、跟室友讨论,到了职场中,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同级、上级,甚至你的客户、展会上认识的行业伙伴,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和指路人。
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养,日本的公司往往采用师徒制。如果你的公司也有这样的制度,那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那我强烈建议你主动给自己寻找一位导师,如果暂时还没有找到的话,你就先把比基涅斯博士当成你的导师吧。相信我,他真的非常睿智。
所以,这是一套适合你随时翻阅的书,它可以帮助你随时开启和比基涅斯博士的对话。
对了,我们还为你精心准备了一套价值99 元的“知识星球·写作课程”,随书免费赠送,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如果说进入职场有三门必修课,那写作一定是其中之一。欢迎你在读书过程中,将你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与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分享,也欢迎你关注微信公众号“师北宸(beichenshi01)”,将你阅读这套书的感受告诉我。
快去阅读吧,书中还藏着非常多的小惊喜,等你慢慢去发现。
邹小强 《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作者
“职场*课”系列图书读起来有两重体验:一是有趣,像舞台剧一样,分角色、有场景,还有很多手绘插画;二是有用,每一本都针对职场中的某一项技能传授经验。有趣且有用,正是我喜欢阅读的书。
彭小六 《让未来现在就来》《颠覆平庸》作者
我推荐这套书有三个理由:一是很生动,读起来一点都不会枯燥;二是很清晰,用图来解释结构和逻辑关系,使内容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三是很有用,这套书涵盖了一个职场新人在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学习的几个方向。另外要提醒大家,跟随“职场*课”系列学习图解思维,会让你的职场之路更加顺畅!
陈 峤 闯闯科技创始人,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及微软亚洲研究院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懂得一堆大道理,不如做到一些小事情。这套书的整体目标都是围绕如何让读的人在职场上做好一些具体的小事,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整套书风格轻松,让人看得进;要点简明,让人记得住;结合场景,让人用得上。
师北宸 写作训练营创始人、凤凰网科技频道前主编
我很喜欢这套书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都是先由一位职场新人提问,然后比基涅斯博士会给出一个概括性的回答。紧接着,作者便开始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再用图解的方式将其具体解释清楚。整个过程非常生动,而且一目了然。*精妙的设计是,在每个章节结尾部分,作者都会提供一项小测试,用来帮读者做“诊断”。
第2章 信息接收:可以带来产能的高效阅读方法
2-1 高效阅读的基本方法
l 从速度与质量上把握高效阅读的关键。
Question:有的人一年可以阅读上百本书,而我一本书要看上好几个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呢?就算是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过段时间我还是会忘记书中的内容,过目不忘式的阅读方法究竟是怎样练成的?
Answer:我们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取知识为我所用, 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盲目地追求阅读的速度而忽视阅读后的效果是不可取的。高效地阅读需要我们做到不仅能够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把控好阅读的质量。
提升阅读的速度
有时候,我们想要阅读却不知应读什么书,或者随手拿起一本看了许久才发现兴趣全无。如此反复, 时间都浪费在了选书上,速度自然无从提起。而有目标的阅读可以节约时间并提升我们的阅读量。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选书之前先问问自己想要通过阅读获得哪些知识,带着具体的目的去寻找相关的书目。另外,在平时就养成随手记录他人推荐的书目的习惯,并将同一领域的书籍归类形成书单。在确定了目标以后,对书单里面的书进行筛选并通过网络查找大家对这些书的评价,再判断哪些书适合自己读,哪些书应当优先读。面对即将阅读的书,
先不要急于看正文,而是浏览书的目录,以此来了解全书的逻辑。接下来浏览序言部分,再随手翻开书中的某几页,查看书的内容是否能够引起自己的兴趣, 难易程度又是怎样的。在确定这些内容以后,再开始阅读,可以程度上避免读了开头就失去兴趣、难以再继续的情况发生。这些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选书的时间,直奔主题,提升效率。
在阅读之初有主题目标,在阅读之末还应有时间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阅读期限:在多长时间内读完这本书,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紧迫感,避免一再地拖延。集中时间阅读一本书能够很好地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对书中的内容可以有更好的理解,避免看了后文忘了前文。
保持阅读时的专注力是提升阅读速度的必要条件。找一个适宜的环境静下心来阅读。如果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可以边用手指滑过文字边阅读,让自己的注意力被手指牵引着前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适时丢掉逐字阅读的习惯,不用担心因此影响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或是看到的内容会有所遗漏,我们的大脑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运转得快。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它会形成对信息进行快速分拣的超强能力。
一本书一定要读完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可取的养分,而不是为了从形式上将全书从个字读到后一个字。书籍是我们的工具,应当为我们所活用,而不是反过来,让自己成为书籍的奴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才是明智之举。
另外,有深度的读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脑力,长时间的阅读可能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影响阅读速度。这个时候不妨休息一下,或者换一本轻松的读物,总之要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提升阅读的质量
只顾阅读的速度,不管吸收的效果,是在做无用功,因而提升阅读的质量也很重要。好书当读三遍,这样既能有效地理解作者的主张,又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在工作与生活中为己所用。
遍:通读,了解作者在说什么,欣赏作者的见识与文采。从书的序言和目录读起,思考对于每一个章节的话题自己目前的认知是怎样的,这样有利于在阅读正文时与作者的观点产生碰撞,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接下来可将书的目录画成思维导图,在阅读时将文中的信息要点不断地补充到导图中去。这是将一本书读薄的过程。阅读时的任何想法都可以写在书上、纸上或者电子文档上,形成读书笔记。时刻与书做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笔记应当重内容轻形式,方便自己查看即可。
第二遍:精读,此时不需要再看全书,只看思维导图和笔记就可以了,因为它们积聚了全书中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精华。对于思维导图,重点查看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笔记则可以引发二次思考,因为阅读全文后再来看当初的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见解,这个时候要随时在笔记中补充自己的新想法。遇到不甚理解或者读出新意的地方,可以再次返回原文处进行精读。
第三遍:侧读,通过讨论与写书评来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根据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立一个与之相关的选题,围绕这个选题写一篇文章或者与他人讨论,以加深印象和更好地消化。我们也可以写书评,并阅读他人的书评与之做对比,以此训练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逻辑力。
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根据书单上的书目继续阅读同类型的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跳过重复的选书部分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对现有的知识不断地补充,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主题阅读是提升阅读速度与质量的有效方式。
善用碎片化的时间
高效阅读还需要我们善用碎片化的时间。出门之前就安排好自己的阅读计划,好是篇幅短小的轻松读物,即使被频繁地中断也不会影响对全书的理解。阅读的方式可以是纸质书、电子书,也可以是有声读物。这些时间还可以用来查证读书笔记中留下的一些疑问,比如个别字词的读音与含义、某个概念的定义与运用等。在碎片时间里集中处理阅读中遇到的知识障碍,也是高效阅读的诀窍之一。
职场小路灯
l 高效阅读的前提是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在阅读时要从提升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对碎片化的时间加以利用。进行主题式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并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