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71543

令全世界精英人士瞩目的自我修炼指南,
马化腾,李开复,董明珠,柳传志,李嘉诚都在崇尚的自我增值秘诀。
驾驶着人生这辆赛车,倘若你不能控制自己去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控制自己及时切换刹车和油门,不能控制自己决断向前或向后,那你如何在赛道上稳稳飞驰、乃至遥遥领先?
自控才能自如,走向成功的*步,是要真正“成为”自己。
应对世间万象,先要学会掌控自我,无论外界如何变幻,你都能进退自若、游刃有余。
《自控》是中国台湾的“拿破仑”、被誉为“贴近人性的心灵作家”何权峰,继百万畅销经典《格局》后的重磅回归之作,通过50个贴近生活的横切面,为你全方位呈现掌控自我的方方面面。作者以练达的文字,把人生经历沉淀而来的真知灼见汇聚成本书,予人启示,引人深思。
打开这本书,先借鉴马化腾,李开复,董明珠,柳传志,李嘉诚的自控态度,再建设属于自己的自控法则。
本书装帧精美,除赠送简约素雅明信片和书签外,还收录了5篇结合时下热点、解析自控的精品文章,力求使内容更加具体而富有实效。
洞察世事,了解自我,以*精准的方向和*合适的方法,高效成功、无畏前行。本书以50个常见思维误区为题,助你开辟新思路、跳出旧困局。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家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自控》,让你的人生向着理想中的样子,破旧立新、快速升级。
喜不喜欢随你 003
不怕讨人厌 006
在自己心里 009
我们不能负的责 012
吃力不讨好 015
Part 2 掌控情绪
在乎了,就输了 021
就看你怎么想 024
情绪是这么来的 028
链接阅读:情绪走向的维度 031
快乐,随心所欲 040
这不是你的错 044
Part 3 乐活当下
看你有什么欲求 049
生命重要的时刻 053
有什么,享受什么 056
人生转弯处 059
放下那个欲求 062
Part 4 调换视角
期望终归是期望 067
看见更大的世界 070
链接阅读:眼望山川,何必正视杂草 073
其实是贵人 078
只看到黑点 081
注意你喜爱的 084
Part 5 客观思考
那不是真正的他 089
要回自己的力量 093
怕别人看不起 096
简单点,简单点! 099
只要你去跟人比 102
Part 6 反思表达
说的就是自己 107
链接阅读:气度源于格局 111
人红是非多 117
不说后一句话 120
站在对方立场 123
所有问题的根源 126
Part 7 极简心理
不再紧张不安 131
永远不会后悔 134
多余的折磨 137
问题还是同样的问题 140
链接阅读:执行力,拉开人生的差距 143
内心的平静 150
Part 8 爱是学问
先从爱自己开始 155
不想就别做 158
显露本性的镜子 161
接受对方不完美 164
让关系历久不衰 167
Part 9 态度制胜
上天的祝福 171
决定人生的成败 174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177
你有多渴望? 180
链接阅读:健康,是精进的前提 183
从错误中学习 190
Part 10 观念革新
幸福不在终点 195
我的本意是什么? 198
把脚步慢下来 201
你欠缺的只是失去 204
要用心去感受 207
五岁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快乐是人生的关键。
上学以后,老师问我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我写下“快乐”,他们说我没搞清楚题目,我告诉他们,是他们没搞清楚人生。
─—摇滚乐巨星 约翰·列侬
常有读者写信给我述说自己的烦恼。有些人说:“我常执着于负面情绪和念头,要如何改善?”有些人多年来一直陷溺在心灵的黑暗深处:自卑、恐惧、愤恨、罪疚、沮丧……还有些人面对人生困境与关于挫败的种种问题,无所适从。
会问这些问题表示大家并没有搞清楚。当你说:我太执着于负面情绪和念头,要如何改善?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如果你知道自己抓着垃圾,需要有人教你抛弃吗?需要努力来丢掉吗?如果你了解,自然就会丢掉。
我常说:去解决一个问题事实上并不是要去解决它,而是去了解它,答案并不是在它的外面,它隐藏在问题里面。这也是本书想传达的重点。
了解——
“自在”,不是让人喜欢你,而是喜不喜欢随你。
“价值”,不在别人的嘴里,而是在自己的心里。
“自由”,是不怕讨人厌,当你可以勇敢拒绝别人,你就自由自在。
了解——
“怒气”,并不是对方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很在乎。
“经验”,不是事物在烦扰你,而是你的想法在烦扰你。
“争吵”,不管谁先开始,只要“不说后一句话”,所有问题与纷争自然会结束,不是吗?
有件事大家必须明白:了解问题,并不能回避问题,而是看清自己的问题就能不再陷入其中。
如果我是痛苦的,而我想变得快乐,这种变得快乐的努力,就会造成更大的痛苦,因为痛苦依旧存在,重要的是去了解痛苦是什么:“我为何会痛苦?为何有那么多焦虑?为何那么多苦恼?是什么内在的因素引起的?”看清那些因素,你就免于痛苦的束缚,这就是领悟。
当你领悟“逆境”是上天的祝福;“敌人”其实是贵人;“罪疚”不是你的错;“改变”,不是让人跌落,而是让我们起飞。那些焦虑、苦恼和痛苦自然烟消云散。就好像你在一个黑暗的房间点一支蜡烛,突然间那个黑暗就消失了。
然后你就会明白“平安”,不是外境的风平浪静,而是内心的平静;你就会领略“缺憾”,人生不全是美好,但你可以欣赏其中的美好,并学会“随缘”,有什么,就享受什么。
大部分人都想创造梦想中的生活,追逐我们想要的一切,对自己、孩子、伴侣怀着很高的期待,不过,这也是人们一直不快乐的原因。
你不断对人失望,想过吗?这“期望”是你的,还是他们的?
你不断“追求”,却有更多的不满,为什么?因为欲望的本质就是不满足。
所以,关键并不在于不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期待别人给你想要的东西,而是要改变想要的东西。
难道大家不觉得关爱、幸福和感恩才是喜乐之源,而这钥匙就握在你手里。
想得到爱,先学会“自爱”,你必须先拥有,而不是找一个人来弥补自己没有的;想要美好“爱情”,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想要“幸福”,不是要去追求,而是要去感受。如果你没感受到,那是你欠缺了一份“感恩”的心。
人生本该轻松自在,简单富足—─“领悟”两个字,找回那个微笑的自己。
2.我对自己做的任何工作都很投入。——马化腾
3.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乌云遮眼的时候,但也总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只要你坚持按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董明珠
4.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柳传志
5.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李嘉诚
花开自美,评语由人。
——诗人 王家春
什么时候你会不自在?当你发现有人看着你,当你开始担心别人对你有什么看法,你就变得不自在。对吗?
人们全都活在别人的看法里,全都在意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的论断。可是,别人的看法是没有标准的,就像有人觉得长发好看,有人认为短发好看,到底要听谁的?某人说你优秀,另一个又说你差劲,如何判断呢?
有一个年轻人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称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禅师说:“比如同样一斤米,若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主妇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只值一块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成粽子后,它可卖到三块钱;在做饼的人看来,它被加工成饼干可卖五块;在味精厂的人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可卖十几块;在酒商看来,它可以酿成酒,可卖四十元,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禅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如果你不看好自己,有谁会看好你?
诗人王家春说:“花开自美,评语由人。”就像湖里的荷花,只顾亭亭玉立即可,不必在意行人是在观赏荷花,还是选择欣赏陆地上的玫瑰。
有人不欣赏荷花,它一点都不在意,只是你一厢情愿。若你不喜欢或讨厌它,它也不会受到影响,那是你的事。它开花,并不是因为别人的赞赏,也不是因为会得到任何反馈。它们只是做自己。
多年以前,我若是看到有人在我上课或演讲的场合打瞌睡,心中就会感到不悦,心想:“是不是我讲得不够精彩,否则别人怎么会睡着了?”后来我想通了,其实,他为什么打瞌睡,谁知道?别人有什么反应,是别人的问题。不是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要喜欢我,我也不是喜欢世上的所有人。怎么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欢我呢?
自在,就是“当别人不在”——这就是我,喜不喜欢随你!
不怕讨人厌
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处于枷锁之中。
——法国哲学家 卢梭
有位忧心的学生问了一个两难的问题:“我不想答应同学邀约,又怕拒绝了,他不高兴,以后不理我,我该怎么办?”
我说:“那要谢谢他,他给了你自由。”
当人们认同你、喜欢你时,常常取走你的自由,因为你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你必须处处迎合。当他们不认同你或不理你时,他们不再对你期待,你反而自由了,不是吗?
有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某天突然发布了结婚的消息,大家惊讶之余,私底下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看好他的婚姻。
只是,跌破大家眼镜的是,婚后的他竟仿佛脱胎换骨,彻底变了一个人。
周末,他不再通宵达旦地玩乐,甚至连应酬也是能免则免。他的转变,让那些以前与他一起玩乐的朋友们很不习惯。
他们试着诱惑他,希望他如从前一般,继续跟着他们夜夜笙歌——“每天闷在家里多没意思!”“跟我们出来玩一玩,别告诉老婆,不就好了?”
可是,他都不为所动地拒绝了。
朋友们渐渐觉得无趣,却又忍不住好奇地问:“每天乖乖上班、下班、回家,不觉得很无聊吗?”“结婚后你的日子过得这么苦闷,你怎么受得了?”
“不。”他摇摇头,“我不但不会受不了,还觉得很快乐呢。”
有朋友不以为然地说:“唉,如果是我,我才不结婚呢!结了婚之后,被婚姻、家庭绑得死死的,一点自由都没有。”
“因为我对‘自由’的想法改变了。以前我以为随心所欲才是自由。可是,我现在明白了……”他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很多人都不能真正理解自由,自由并不仅仅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的是可以拒绝你不想做的事。
每隔一阵子,都要恭敬地拒绝许多邀约,采访、聚会、演讲……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得把时间留给自己,倾全力地做好手上的事。
再如,我需要不被人打扰的独处时间,可以静下来读书、写作、思考问题和做计划。所以,我经常关掉手机、不回复别人来电,更少主动打电话给人,朋友一开始也抱怨连连,后来慢慢就成了习惯。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培养勇气的步,就是不怕讨人厌,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自由,活出真我。”我完全同意。当你可以勇敢拒绝别人的要求,你就自由了。
在自己心里
看内在,不要看外在。
——老子
假设水就是原本的你。将水倒入杯子里,水可以被塑成任何形状,但是水还是水,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用两个杯子装水,一个是黄金做的,一个是陶土做的。黄金杯和陶瓷杯是不同的,但里面装的水还是一样。
我要说的是人的价值。太多时候,我们专注在自己的外表和外在的成就、表现,以及别人的评价,以此评断自己的价值,就像倒入杯子中的“水”一样,以为杯子才是自己,而忘了自己是水的事实。当杯子形状改变,就找不到自己了。
“我是失败者。”年轻人说。
“为什么失败?”大树问。
“因为我犯了错。”
“看看我,”那棵树说,“起风的时候我弯腰,下雨的时候我让自己往下垂。然而,我始终还是自己,一棵树。”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改变。”男人说。
“看看我,”那棵树说,“我每个季节都在改变,从绿叶变成黄叶,又变成绿叶,从盛开的花朵变成凋零的落叶。然而,我始终还是自己,一棵树。”
“我再也不敢去爱了,”女人说,“为了爱,我已经放弃了自我。”
“看看我,”那棵树说,“我的树枝上有鸟儿,树干里住着猫头鹰,树皮里住着蛾和瓢虫。它们可能会拿走我所拥有的一切,可是我始终还是自己,一棵树。”
我们都像是那棵树。真实的你,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不是你的成绩文凭,不是你的职位,不是你的衣着装饰,不是你的履历表,不是你的身家背景,不是你的身材长相,不是你的恋爱史,也不是你的存款数字。这些事物完全不能说明你的价值。
老子说:“看内在,不要看外在。”你不是容器,你是容器里所装的。牢记这一点。外在事物会改变,但你的本质维持不变。
你也许经历了一场创伤;也许你的表现失常;也许有人背叛你、利用你或是拒绝你;也许是你的爱人离你而去;也许你的朋友突然对你冷淡或不再与你联络,又或者你认为过去发生的不幸都是因为你的错,以致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朋友,你这就是忘了自己的本质。
香花即使掉到地上,还是香的;钻石即使遗落在沙土中,还是闪闪发亮;一千元的钞票即使被搓揉、被践踏过,还是一千元。你的价值也一样——是在自己的心里,不在别人的嘴里。当你尊重自己的价值,就没有人可以轻易用他的价值观影响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