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497302
![](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15775e5f98493091958ed2_510946.jpg)
《1>100:一百个工作技巧不如转换一种思维模式》是日本畅销书作者高桥政史的全新力作,旨在为苦恼于效率低下的各类人群提供根本上的解决之道,即改变思维模式才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并提出基于聚焦思维的GPS工作法则。
采用轻型纸双色印刷,明快简洁的图文风格,不论何时何地都可轻松阅读。
书中列举了苹果、索尼、丰田、麦肯锡等诸多一流企业的案例,并提供8种不同的工作应用场景模板,让读者真正做到易学易用。
第1章
仅仅一种思维模式就会颠覆你的工作方法
2 不论化妆还是工作,思维模式决定9 成
6 “聚焦”决定了年收入1亿日元的咨询师与每小时900日元的打工仔的天壤之别
第2章
引导成功的关键词—“聚焦”
12 为什么工作低效低质?3种类型及原因
16 神奇数字“1”促进了“iPod”与“消臭剂”的诞生
20 史蒂夫•乔布斯的“扔掉9成”的奥秘
24 不是决定优先顺序,而是要决定先顺序
第3章
“工作GPS”让你的工作优质高效
30 让“GPS”为你的工作保驾护航
34 “原价1/2战略”的丰田和“仅练1年高尔夫就拿90分”的51岁大学教授
38 1个目标、 3 个重点和3个步骤的三部曲,让你轻松应对所有工作
44 仅仅一句话就让日本女足收获了金牌
50 通过“影像化”将对方带进你的故事里
56 任何人都可以共感的故事“三幕构成法”
60 和哆啦A 梦一起开启“ABC
Talk”的故事之门
64 “3的法则”让你扔掉该扔的,进而实现目标
68 “The best 10”方法帮助无法舍弃的你做减法
72 爱迪生1%的灵感能带来成果的关键—写在纸上并且遵守
第4章
年收入1亿日元的人的工作习惯
78 前瞻性的未来和永不冷却的热情的关系
82 佐藤可士和的“3秒BICQLO”和年收入1亿日元的人的“天会议”
86 “心血来潮”导致不稳定的“低效劣质的工作”,“按部就班”带来稳定的“高效优质的工作”
90 感情词让工作寸步难行,事实词让工作雷厉风行
96 爱因斯坦也是实践派?句尾一个字带你进入假设思考
102 逻辑三姐妹口头禅的智慧冒险
106 年收入1亿日元的人的“时间武器”
第5章
提高收入的8种武器
112 丰田、宝洁、三星的“1页报告”
实践篇
一气呵成的1页报告—“F1 报告”
120 结束“明白了吗”的无意义培训
实践篇
提高学习速度与质量的“GPS 归纳表”
128 扔掉99%无用的笔记,将电脑作业时间缩减到1/2的“两大智慧工具”
实践篇
有逻辑的草稿——“GPS 地图”
136 “填空式类比法”让你的发散思维更加不可思议
实践篇
产生创意的“奇思妙想鸡尾酒”
142 为什么企划案通不过?3 秒判断企划书的优劣
实践篇
“企划ABC”让你简单利落地完成企划案
150 汤姆•彼得斯提倡“不做演示”的理由
实践篇
将对方带到你的故事里的“故事型演示”
162 为什么会议总是没有结果?
“吸血鬼会议”和“乐天的12分钟会议”
实践篇
短时间内出成果的“123行动会议”
170 用简单的GPS 方法解决世界问题
实践篇
将问题分为5类整理的“问题解决魔法箱”
178 后记
序
“仅仅一种思维”就改变了人类历史!
1776 年诞生了一本畅销书。
这本畅销书诞生在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仅3 个月就销售了12 万册。它就是托马斯•潘恩所写的只有8 页的小册子—《常识》。仅仅这一本小册子就将人们的意识从“缓和殖民地的支配”转变为“美国的独立”。美国的独立运动正是从“这一思维”的转变开始的。
1930 年,在当时同样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也发起了独立运动。年过花甲的甘地率领人民发起了“非暴力、不服从”的“抢盐运动”。可以说,印度的独立运动也是从“这一思维”开始的。
大航海时代从“地球是圆的”这一思维开始,莱特兄弟的架飞机也是从“人可以在天上飞”的想法中诞生,“去月球”的愿望开启了人类通往宇宙的大门。
如上所述,颠覆人类历史的转变也是从“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开始的。
同样,因为“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你的工作也将发生巨大转变。本书介绍的乔布斯以及年收入1 亿日元的咨询师的成功也是从“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开始的。本书将会详细告诉你如何将“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运用到工作中,帮助你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还是思维模式?
我曾在提高工作技巧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逻辑思维、思考地图、自我启发、动机、MBA 课程、成功哲学、建导、心理学、沟通、NLP(神经语言程式学)等,只要听说是能有助于工作的技巧,就会不假思索地出手。
此外,只要看到管理杂志上有记事技巧、表述技巧、时间管理技巧、笔记技巧、倾听力、整理技巧、说话方式之类的内容,就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当时的我确信“只要强化工作技巧就可以成功”“这些技巧总会有用得到的时候”,将工作上可能用得到的方法技巧统统纳入囊中。
然而,师父的一句话为我的这种状态画上了休止符。
“技巧已经够多了吧?”
“不能改变结果的技巧就是垃圾。”
师父还说:“就算有100 种强武器(技巧),工作上出不来成果也全都是垃圾。把工作上出成果所需之外的东西全扔掉。”
我算了一下自己花费在工作技巧上的时间与金钱。一共有5 年以上(包括辞职后的每个晚上及周末),金钱上也已超过了1000 万日元。然后算了一下终带来成果的技巧,充其量不到1%,也就是说99%的技巧是浪费的。
在技巧上的大量投资成为泡沫,这让我也意识到技巧会随着时代而失效。
现在能用的技巧,会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失效。技巧是有“保鲜期”的。就像过了有效期,食材的价值就会下降一样,新的技巧不断诞生,旧的技巧不断消逝,反复轮回。
但是思维模式却不会随时代而褪色。思维模式就像数学公式,虽然时代在变化,新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公式始终如一。就算记不住各种问题的解答方法,也可以运用公式解答各种问题。在商业上也有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思维模式”。我自己也是将焦点从“工作技巧”转移到“思维模式”后,工作才发生了巨变。
无论是谁都可以轻松实践的“思维模式”
本书会告诉你一种思维模式,就算没有技巧,实践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就会让你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仅仅实践这种思维模式,就会使你的工作如虎添翼。
? 达成目标
? 工作按计划进行
? 快速完成报告、企划书等文件制作的工作
? 会议时间缩短为平常的一半
? 没有加班
? 进行工作或专业技能的学习
? 真正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在此之后,你就会不可思议地、高效优质地完成所有工作。这里所说的高效并不是通过加快动作之类的物理速度,而是毫无浪费地以短距离到达终点。这时你需要的不是工作技巧,而是“思维模式”。将这“一种思维模式”弄清楚,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就行了。
本书第1 章会介绍“一种思维模式”,第2~5 章会讲解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方法。
当你读完本书,并真正将这“一种思维模式”运用到实践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发生了质与速的提升。
那么,快打开通往《1>100:一百个工作技巧不如转换一种思维模式》的大门吧!
序
“仅仅一种思维”就改变了人类历史!
1776 年诞生了一本畅销书。
这本畅销书诞生在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仅3 个月就销售了12 万册。它就是托马斯•潘恩所写的只有8 页的小册子—《常识》。仅仅这一本小册子就将人们的意识从“缓和殖民地的支配”转变为“美国的独立”。美国的独立运动正是从“这一思维”的转变开始的。
1930 年,在当时同样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也发起了独立运动。年过花甲的甘地率领人民发起了“非暴力、不服从”的“抢盐运动”。可以说,印度的独立运动也是从“这一思维”开始的。
大航海时代从“地球是圆的”这一思维开始,莱特兄弟的架飞机也是从“人可以在天上飞”的想法中诞生,“去月球”的愿望开启了人类通往宇宙的大门。
如上所述,颠覆人类历史的转变也是从“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开始的。
同样,因为“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你的工作也将发生巨大转变。本书介绍的乔布斯以及年收入1 亿日元的咨询师的成功也是从“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开始的。本书将会详细告诉你如何将“仅仅一种思维”的转变运用到工作中,帮助你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还是思维模式?
我曾在提高工作技巧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逻辑思维、思考地图、自我启发、动机、MBA 课程、成功哲学、建导、心理学、沟通、NLP(神经语言程式学)等,只要听说是能有助于工作的技巧,就会不假思索地出手。
此外,只要看到管理杂志上有记事技巧、表述技巧、时间管理技巧、笔记技巧、倾听力、整理技巧、说话方式之类的内容,就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当时的我确信“只要强化工作技巧就可以成功”“这些技巧总会有用得到的时候”,将工作上可能用得到的方法技巧统统纳入囊中。
然而,师父的一句话为我的这种状态画上了休止符。
“技巧已经够多了吧?”
“不能改变结果的技巧就是垃圾。”
师父还说:“就算有100 种强武器(技巧),工作上出不来成果也全都是垃圾。把工作上出成果所需之外的东西全扔掉。”
我算了一下自己花费在工作技巧上的时间与金钱。一共有5 年以上(包括辞职后的每个晚上及周末),金钱上也已超过了1000 万日元。然后算了一下终带来成果的技巧,充其量不到1%,也就是说99%的技巧是浪费的。
在技巧上的大量投资成为泡沫,这让我也意识到技巧会随着时代而失效。
现在能用的技巧,会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失效。技巧是有“保鲜期”的。就像过了有效期,食材的价值就会下降一样,新的技巧不断诞生,旧的技巧不断消逝,反复轮回。
但是思维模式却不会随时代而褪色。思维模式就像数学公式,虽然时代在变化,新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公式始终如一。就算记不住各种问题的解答方法,也可以运用公式解答各种问题。在商业上也有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思维模式”。我自己也是将焦点从“工作技巧”转移到“思维模式”后,工作才发生了巨变。
无论是谁都可以轻松实践的“思维模式”
本书会告诉你一种思维模式,就算没有技巧,实践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就会让你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仅仅实践这种思维模式,就会使你的工作如虎添翼。
? 达成目标
? 工作按计划进行
? 快速完成报告、企划书等文件制作的工作
? 会议时间缩短为平常的一半
? 没有加班
? 进行工作或专业技能的学习
? 真正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在此之后,你就会不可思议地、高效优质地完成所有工作。这里所说的高效并不是通过加快动作之类的物理速度,而是毫无浪费地以短距离到达终点。这时你需要的不是工作技巧,而是“思维模式”。将这“一种思维模式”弄清楚,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就行了。
本书第1 章会介绍“一种思维模式”,第2~5 章会讲解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方法。
当你读完本书,并真正将这“一种思维模式”运用到实践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发生了质与速的提升。
那么,快打开通往《1>100:一百个工作技巧不如转换一种思维模式》的大门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