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7453丛书名: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狂背30天》为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和大纲考点,中公教育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织经验丰富的师资精心编写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系列辅导用书。《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狂背30天》专为考生研发,凝练重要考点,使考生一目了然,轻松记忆。并针对广大考生需求,设计了32开版面,采用双色印刷,方便携带,重点突出,帮助考生随时随地学习专业知识,高效备考。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狂背30天》1.根据历年真题考查内容,提炼每个章节的核心考点。
2.将复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以一句话总结概括,内文双色,一目了然。
3.书本小巧,方便携带,利于考生随时随地记忆背诵。
4.内含口诀速记,使考生花更少的时间记忆更多的内容
2.将复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以一句话总结概括,内文双色,一目了然。
3.书本小巧,方便携带,利于考生随时随地记忆背诵。
4.内含口诀速记,使考生花更少的时间记忆更多的内容
目 录
目录
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节护理程序
第二节护士职业防护
第三节医院和住院环境
第四节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第六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第七节患者的清洁护理
第八节生命体征的评估
第九节患者饮食的护理
第十节冷热疗法
第十一节排泄护理
第十二节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第十三节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十四节标本采集
第十五节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
第十六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临终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心包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口炎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小儿腹泻的护理
第七节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腹外疝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痔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肛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胆道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胆道蛔虫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一节慢性便秘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二节急腹症患者的护理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肺炎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气胸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损伤性血胸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五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节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麻疹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水痘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猩红热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
第六章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第二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第七章妊娠、分娩和产褥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第三节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第四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第五节流产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早产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过期妊娠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羊水量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多胎妊娠及巨大胎儿产妇的护理
第十四节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胎膜早破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妊娠期合并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产力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产道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胎位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节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一节羊水栓塞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二节子宫破裂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三节产褥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四节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八章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节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
第二节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第三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第四节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第六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第七节新生儿脐炎的护理
第八节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
第九节新生儿低钙血症的护理
第九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尿石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外阴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阴道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宫颈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盆腔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痛经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章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节精神障碍症状学
第二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焦虑症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强迫症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癔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章损伤、中毒患者的护理
节创伤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烧伤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咬伤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中暑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淹溺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
第十三节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颅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腰腿痛和颈肩痛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脊柱及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风湿热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章肿瘤患者的护理
节肿瘤概述
第二节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胃癌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胰腺癌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大肠癌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肾癌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膀胱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卵巢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骨肉瘤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颅内肿瘤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节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血友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库欣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痛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第十节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头皮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癫痫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小儿惊厥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章生命发展保健
节计划生育
第二节孕期保健
第三节生长发育
第四节小儿保健
第五节青春期保健
第六节妇女保健
第七节老年保健
第十八章中医基础知识
节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中医的四诊
第四节中医辨证方法
第五节中医治病八法
第六节养生与治则
第七节中药
第十九章法规与护理管理
节与护士执业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与护士临床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节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
第四节临床护理
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节护理程序
第二节护士职业防护
第三节医院和住院环境
第四节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第六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第七节患者的清洁护理
第八节生命体征的评估
第九节患者饮食的护理
第十节冷热疗法
第十一节排泄护理
第十二节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第十三节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十四节标本采集
第十五节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
第十六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临终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心包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口炎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小儿腹泻的护理
第七节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腹外疝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痔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肛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胆道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胆道蛔虫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一节慢性便秘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二节急腹症患者的护理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肺炎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气胸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损伤性血胸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五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节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麻疹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水痘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猩红热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
第六章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第二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第七章妊娠、分娩和产褥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第三节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第四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第五节流产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早产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过期妊娠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羊水量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多胎妊娠及巨大胎儿产妇的护理
第十四节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胎膜早破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妊娠期合并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产力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产道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胎位异常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节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一节羊水栓塞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二节子宫破裂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三节产褥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四节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八章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节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
第二节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第三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第四节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第六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第七节新生儿脐炎的护理
第八节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
第九节新生儿低钙血症的护理
第九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尿石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外阴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阴道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宫颈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盆腔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痛经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章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节精神障碍症状学
第二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焦虑症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强迫症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癔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章损伤、中毒患者的护理
节创伤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烧伤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咬伤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中暑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淹溺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
第十三节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颅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腰腿痛和颈肩痛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脊柱及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风湿热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章肿瘤患者的护理
节肿瘤概述
第二节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胃癌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胰腺癌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大肠癌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肾癌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膀胱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卵巢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节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节骨肉瘤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节颅内肿瘤患者的护理
第十八节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第十九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节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血友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二节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库欣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痛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第十节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第二节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头皮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六节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第七节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第八节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节癫痫患者的护理
第十节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节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节小儿惊厥患者的护理
第十七章生命发展保健
节计划生育
第二节孕期保健
第三节生长发育
第四节小儿保健
第五节青春期保健
第六节妇女保健
第七节老年保健
第十八章中医基础知识
节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中医的四诊
第四节中医辨证方法
第五节中医治病八法
第六节养生与治则
第七节中药
第十九章法规与护理管理
节与护士执业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与护士临床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节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
第四节临床护理
在线试读
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节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
2.系统论为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3.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4.评估是护理程序的步,是护理程序的基础,也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
5.资料分为主观和客观,主观即为你(患者)所讲,客观即为我(护士)所见。
6.资料的直接来源:患者本人,也是所获资料的主要来源。
7.与患者交谈时,先从主诉、一般资料开始;患者叙述时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或提出新的话题。
8.收集的资料要及时记录,遵循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
9.护理诊断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以及相关因素四部分组成。
10.护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指形成某一特定诊断所对应具有的一组症状、体征及相关病史,是诊断成立的必要条件。
11.PSE公式(三部分陈述法)
(1)P:护理诊断名称。
(2)S:症状或体征,也包括其他检查结果。
(3)E:相关因素。
12.书写护理诊断时,一个护理诊断针对一个健康问题,并且必须是用护理措施能解决的问题。
13.护理计划的首优问题: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问题。
14.设定优先次序常选用的依据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6.依赖性护理措施是护士遵医嘱执行的具体措施。
17.独立性护理措施是护士在职责范围内,经过独立思考、判断所决定的措施。
18.协作性护理措施是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合作完成的护理活动。
19.评价是护理活动的后一步,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20.护理记录单的书写(PIO格式)
(1)P:患者的健康问题。
(2)I: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3)O:护理后的效果。
第二节护士职业防护
1.锐器伤是常见的职业损伤因素之一,也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
2.发生锐器伤时,应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3.配置化疗药物时,不可将药液排于空气中;抽取的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
第三节医院和住院环境
1.患者入院应先预检分诊,再挂号就诊。
2.门诊护士遇到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患者时,应安排提前就诊;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分诊到隔离门诊。
3.急救物品“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及定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4.在抢救过程中,如为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当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请医生及时补写医嘱与处方(6小时以内)。各急救药品的空安瓿要经两人查对,记录后再弃去,输液瓶、输血袋等用后要统一放置,以便查对。
5.急诊科(室)应设急诊观察室,留观时间一般为3~7天。
6.病区两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m。
7.病区白天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维持在35~40dB。
8.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9.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及老年人病室等,室温调至22~24℃为宜;早产儿的病室室温调至24~26℃为宜。
10.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时,可增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可增加患者排尿,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湿度过低时,对气管切开、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为不利。
11.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左右。
12.医院的管理环境着重强调医院的规章制度。
13.铺备用床时,床旁桌距床约20cm;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15cm。
14.铺麻醉床时,盖被开口向门;枕头横立于床头,开口背门。
15.全麻术后的患者,应铺橡胶单和中单于床头。
16.中单要全部遮住橡胶单,防止橡胶单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
第四节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护理
1.患者或家属持门诊或急诊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护送患者入病区的过程中,必要的治疗(如输液、吸氧等)不能中断。
3.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的排列顺序为: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4.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和抢救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患者等,应24小时专人护理。
5.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等,应每1小时视患者一次。
6.出院患者病历的排列顺序:住院病历首页、出院(或死亡)记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
7.患者出院后,床垫、床褥、棉胎、枕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病床及床旁桌椅用消毒溶液擦拭。
8.轮椅运送法协助患者坐轮椅时,轮椅后背与床尾平齐。
9.推轮椅时,患者身体尽量向后靠;下坡时要减慢速度;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将毛毯平铺于轮椅上,上端应高过患者颈部15cm左右。
10.挪动法的搬运顺序,可记为“上车下床”,即挪向平车时,先移动上身;挪向床位时,先移动下身。
11.单人搬运法时,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
12.二人搬运法时,甲托住患者头、颈、肩和腰部;乙托住患者臀部和腘窝处。
13.三人搬运法时,甲托住患者头、颈、肩和背部,乙托住患者腰部和臀部,丙托住患者腘窝和小腿部。
14.四人搬运法用于颈、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15.四人搬运法时,平车紧靠床边,大轮端靠床头。
16.平车运送患者时,患者头部应卧于大轮端,以减轻不适;护士站在患者头侧,以利于观察病情;平车上、下坡时,患者的头部应在高处,以防患者不适。
17.平车运送患者时,有引流管及输液管时,要固定妥当并保持通畅。
1.被动卧位指患者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体位,如昏迷、瘫痪等患者。
2.被迫卧位指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的端坐卧位。
3.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目的是防止窒息。
4.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目的是防止头痛。
5.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
6.中凹卧位时,患者头胸抬高10°~20°,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20°~30°,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7.半坐卧位时,先摇床头支架,使之呈30°~50°,再摇膝下支架,以防患者身体下滑。
8.半坐卧位的适应证
(1)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可改善呼吸困难。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利于引流,还可防止膈下脓肿。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9.端坐卧位时,摇起床头支架,使之呈70°~80°,膝下支架呈15°~20°。
10.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采取头低足高位,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11.颈椎骨折患者进行颅骨牵引时,采取头高足低位,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12.头高足低位可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13.膝胸卧位时,患者跪于床上,小腿平放,大腿与床面垂直,两腿稍分开,胸部贴于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两臂屈肘放于头两侧,头转向一侧。
14.膝胸位的适应证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疾病的检查、治疗。
(2)矫正子宫后倾和胎位不正。
(3)产后促进子宫复原。
15.手术后患者翻身时,先换药再翻身。
16.进行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17.支被架用于肢体瘫痪、极度虚弱的患者,以避免盖被压迫肢体所致的不舒适或足下垂等并发症;也可用于烧伤患者暴露疗法时保暖。
18.制动性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须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每2小时松解一次,同时注意患者肢体应处于功能位。
19.使用约束带时,应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细菌芽孢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2.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3.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4.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的敷料等用燃烧法处理。
5.使用燃烧法时,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注意燃烧时不可中途添加乙醇。
6.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以免锋刃变钝。
7.干烤法适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等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8.煮沸消毒法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9.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项
(1)将物品全部浸没于水中,放入总物品不超过容量的3/4。
(2)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加入物品,应从再次水沸后重新计时。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
(3)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叠。
(4)玻璃类在冷水或温水时放入,橡胶类水沸后放入。
(5)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的溶液,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10.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效果为可靠的灭菌方法。
11.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效果的监测
(1)化学监测法:临床广泛使用的常规监测手段,利用化学指示卡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的改变来判定。
(2)生物监测法:可靠的监测方法。
12.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时,灭菌包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蒸汽进入;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以免蒸汽遇冷凝成水滴而使包布潮湿。
13.紫外线灯管消毒的特点
(1)紫外线灯的杀菌波长是250~270nm。
(2)温度:20~40℃,湿度:40%~60%。
(3)消毒时间应从灯亮后5~7分钟计时,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更换。
(4)清洁灯管:无水乙醇纱布每2周擦拭1次。
14.臭氧灭菌灯消毒法消毒结束后30分钟人员方可进入。
15.微波消毒灭菌适用于食品、餐具、单据、票证的消毒,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节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
2.系统论为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3.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4.评估是护理程序的步,是护理程序的基础,也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
5.资料分为主观和客观,主观即为你(患者)所讲,客观即为我(护士)所见。
6.资料的直接来源:患者本人,也是所获资料的主要来源。
7.与患者交谈时,先从主诉、一般资料开始;患者叙述时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或提出新的话题。
8.收集的资料要及时记录,遵循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
9.护理诊断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以及相关因素四部分组成。
10.护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指形成某一特定诊断所对应具有的一组症状、体征及相关病史,是诊断成立的必要条件。
11.PSE公式(三部分陈述法)
(1)P:护理诊断名称。
(2)S:症状或体征,也包括其他检查结果。
(3)E:相关因素。
12.书写护理诊断时,一个护理诊断针对一个健康问题,并且必须是用护理措施能解决的问题。
13.护理计划的首优问题: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问题。
14.设定优先次序常选用的依据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6.依赖性护理措施是护士遵医嘱执行的具体措施。
17.独立性护理措施是护士在职责范围内,经过独立思考、判断所决定的措施。
18.协作性护理措施是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合作完成的护理活动。
19.评价是护理活动的后一步,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20.护理记录单的书写(PIO格式)
(1)P:患者的健康问题。
(2)I: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3)O:护理后的效果。
第二节护士职业防护
1.锐器伤是常见的职业损伤因素之一,也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
2.发生锐器伤时,应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3.配置化疗药物时,不可将药液排于空气中;抽取的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
第三节医院和住院环境
1.患者入院应先预检分诊,再挂号就诊。
2.门诊护士遇到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患者时,应安排提前就诊;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分诊到隔离门诊。
3.急救物品“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及定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4.在抢救过程中,如为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当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请医生及时补写医嘱与处方(6小时以内)。各急救药品的空安瓿要经两人查对,记录后再弃去,输液瓶、输血袋等用后要统一放置,以便查对。
5.急诊科(室)应设急诊观察室,留观时间一般为3~7天。
6.病区两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m。
7.病区白天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维持在35~40dB。
8.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9.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及老年人病室等,室温调至22~24℃为宜;早产儿的病室室温调至24~26℃为宜。
10.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时,可增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可增加患者排尿,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湿度过低时,对气管切开、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为不利。
11.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左右。
12.医院的管理环境着重强调医院的规章制度。
13.铺备用床时,床旁桌距床约20cm;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15cm。
14.铺麻醉床时,盖被开口向门;枕头横立于床头,开口背门。
15.全麻术后的患者,应铺橡胶单和中单于床头。
16.中单要全部遮住橡胶单,防止橡胶单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
第四节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护理
1.患者或家属持门诊或急诊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护送患者入病区的过程中,必要的治疗(如输液、吸氧等)不能中断。
3.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的排列顺序为: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4.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和抢救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患者等,应24小时专人护理。
5.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等,应每1小时视患者一次。
6.出院患者病历的排列顺序:住院病历首页、出院(或死亡)记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
7.患者出院后,床垫、床褥、棉胎、枕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病床及床旁桌椅用消毒溶液擦拭。
8.轮椅运送法协助患者坐轮椅时,轮椅后背与床尾平齐。
9.推轮椅时,患者身体尽量向后靠;下坡时要减慢速度;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将毛毯平铺于轮椅上,上端应高过患者颈部15cm左右。
10.挪动法的搬运顺序,可记为“上车下床”,即挪向平车时,先移动上身;挪向床位时,先移动下身。
11.单人搬运法时,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
12.二人搬运法时,甲托住患者头、颈、肩和腰部;乙托住患者臀部和腘窝处。
13.三人搬运法时,甲托住患者头、颈、肩和背部,乙托住患者腰部和臀部,丙托住患者腘窝和小腿部。
14.四人搬运法用于颈、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15.四人搬运法时,平车紧靠床边,大轮端靠床头。
16.平车运送患者时,患者头部应卧于大轮端,以减轻不适;护士站在患者头侧,以利于观察病情;平车上、下坡时,患者的头部应在高处,以防患者不适。
17.平车运送患者时,有引流管及输液管时,要固定妥当并保持通畅。
1.被动卧位指患者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体位,如昏迷、瘫痪等患者。
2.被迫卧位指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的端坐卧位。
3.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目的是防止窒息。
4.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目的是防止头痛。
5.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
6.中凹卧位时,患者头胸抬高10°~20°,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20°~30°,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7.半坐卧位时,先摇床头支架,使之呈30°~50°,再摇膝下支架,以防患者身体下滑。
8.半坐卧位的适应证
(1)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可改善呼吸困难。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利于引流,还可防止膈下脓肿。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9.端坐卧位时,摇起床头支架,使之呈70°~80°,膝下支架呈15°~20°。
10.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采取头低足高位,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11.颈椎骨折患者进行颅骨牵引时,采取头高足低位,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12.头高足低位可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13.膝胸卧位时,患者跪于床上,小腿平放,大腿与床面垂直,两腿稍分开,胸部贴于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两臂屈肘放于头两侧,头转向一侧。
14.膝胸位的适应证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疾病的检查、治疗。
(2)矫正子宫后倾和胎位不正。
(3)产后促进子宫复原。
15.手术后患者翻身时,先换药再翻身。
16.进行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17.支被架用于肢体瘫痪、极度虚弱的患者,以避免盖被压迫肢体所致的不舒适或足下垂等并发症;也可用于烧伤患者暴露疗法时保暖。
18.制动性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须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每2小时松解一次,同时注意患者肢体应处于功能位。
19.使用约束带时,应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细菌芽孢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2.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3.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4.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的敷料等用燃烧法处理。
5.使用燃烧法时,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注意燃烧时不可中途添加乙醇。
6.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以免锋刃变钝。
7.干烤法适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等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8.煮沸消毒法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9.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项
(1)将物品全部浸没于水中,放入总物品不超过容量的3/4。
(2)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加入物品,应从再次水沸后重新计时。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
(3)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叠。
(4)玻璃类在冷水或温水时放入,橡胶类水沸后放入。
(5)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的溶液,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10.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效果为可靠的灭菌方法。
11.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效果的监测
(1)化学监测法:临床广泛使用的常规监测手段,利用化学指示卡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的改变来判定。
(2)生物监测法:可靠的监测方法。
12.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时,灭菌包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蒸汽进入;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以免蒸汽遇冷凝成水滴而使包布潮湿。
13.紫外线灯管消毒的特点
(1)紫外线灯的杀菌波长是250~270nm。
(2)温度:20~40℃,湿度:40%~60%。
(3)消毒时间应从灯亮后5~7分钟计时,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更换。
(4)清洁灯管:无水乙醇纱布每2周擦拭1次。
14.臭氧灭菌灯消毒法消毒结束后30分钟人员方可进入。
15.微波消毒灭菌适用于食品、餐具、单据、票证的消毒,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