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农业/林业园艺东北地区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东北地区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作者:王娟娟,李莉,李衍素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ISBN: 978751163848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4.99

类别: 园艺 SKU:5d84222f5f98491045408a3d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638489

内容简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发挥东北比较优势,夏天供应南方蔬菜”的决策部署,促进东北地区夏季蔬菜发展,增加绿色夏菜供应、增加农民经营收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虑东北地区气候和区位优势,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东北夏季蔬菜生产区划分为南运蔬菜、加工与出口蔬菜两个优势区,主要措施一是增加绿色夏菜供应。通过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单产、降损耗,增加绿色优质夏季蔬菜供应。到2020年,单产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力争东北地区夏季蔬菜产量达到4700万吨以上、比2016年增加150万吨以上,外调蔬菜达到2150万吨以上、比2016年增加100万吨以上。二是增加农民经营收入。加快品质改良,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及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值增效。到2020年,主产区农民的蔬菜年人均收入比2016年增加1000元以上。三是提高产业竞争水平。加快科技创新,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创响一批知名品牌,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四是提高绿色发展能力。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改善菜园生态环境,用优良的品种、健康的土壤、绿色的技术生产优质的蔬菜产品。到2020年,主产区化肥使用量比2016年减少20%,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6年减少30%以上。本书汇集东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技术模式,以期指导实践。
作者简介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国农作物栽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旱作节水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重大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承担全国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与审定,以及种子市场监督工作;组织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和农田墒情与旱情监测预报;承担全国种子、土壤、肥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指导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承担种植业有关重大项目实施、信息发布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负责组织种植业技术推广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实施。
目  录
章东北地区番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大棚番茄长季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大棚番茄抢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二章东北地区黄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设施黄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黄瓜长季节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春茬黄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黄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三章东北地区辣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设施彩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设施辣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红干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露地辣椒单株密植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红干辣椒地膜覆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四章东北地区甜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冬春茬甜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塑料大棚甜瓜春茬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保护地早春茬薄皮甜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五章东北地区胡萝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大棚胡萝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塑料大棚胡萝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露地红胡萝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六章东北地区茄子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茄子老秧再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七章东北地区西葫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西葫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八章东北地区豆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露地油豆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九章东北地区韭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设施韭菜双层覆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十章东北地区西蓝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西蓝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十一章东北地区西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西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第十二章东北地区大白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大白菜绿色生产技术模式()
前  言
编者的话
我国是重要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关系百姓餐桌食品安全的民生产业。据统计,2016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2 200万公顷,产量798亿吨,总产值逾2万亿元,
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生产逐步形成了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优势区域。东北地区属于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域,蔬菜播种总面积超过120万公顷,总产量超过6 200万吨,主要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销往京津、长江中下游、俄罗斯、东北亚等地区近年来东北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为保障当地蔬菜周年供应、平衡夏秋淡季、促进东北经济振兴和农村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有效指导地方蔬菜产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促进地方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我们组织了东北地区蔬菜技术推广人员对当地蔬菜主产区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汇总形成了此书,分区域分作物介绍了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路线、效益分析、适宜区域、技术依托单位和技术模式图等,以期为各地蔬菜生产者提供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指导与支撑。
由于资料繁杂,时间紧迫,水平有限,书中对部分区域、部分种类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并未涉及,也难免出现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由于资料繁杂、时间紧迫,加之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不妥之处,也未涉及部分区域、部分蔬菜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86

在线试读
章东北地区番茄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大棚番茄长季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一、技术概述
选择无限生长势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和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采用合理稀植技术,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二、技术效果
相对于其他种植方式而言,大棚番茄长季栽培,充分发挥了品种产量潜力,减少了播种、育苗、移栽等重复工作,产量高,产期长,生产成本较常规生产低,经济效益水平高。该技术模式既能满足早春当地市场需求,又可兼顾夏秋南销和出口俄罗斯市场。
三、技术路线(一)品种选择主要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大棚促成栽培无限生长型品种,如迪利奥、百利、改良百利、欧盾等。
(二)培育壮苗
大棚番茄长季节栽培一般4月7日播种,苗龄30~35d,生理苗龄4片叶为宜。种子采取温汤浸种消毒和催芽后,采取营养钵或泥炭营养块直播,集约化管理。播种后加盖地膜保湿保温,苗床的温度在20~30℃,70%出苗后将覆盖物去掉,播种后4~6d可以出齐。一叶一心时分苗,装入营养钵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2~18℃。定植前适当降低床苗温度锻炼秧苗。
(三)定植时期
单层棚定植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采取多层覆盖及辅助加温措施可提前至3月末或4月初定植,在10月中下旬采收结束。
采用“宽畦双行”定植方式,每亩1亩≈667m2。全书同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 000kg、过磷酸钙25kg,秋深翻20~30cm。定植前20d或3月上中旬扣棚烤地,地化冻后,进行整地做畦,结合整地施入50~60kg三元复合肥,畦宽14m,畦上定植双行。畦面覆盖黑色地膜,在定植处用打眼器打孔,株距40cm,定植后浇透水,亩保苗1 800~2 000株。
(四)采取“前控后促”管理措施
定植后3~4d浇一次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棚温白天保持25~30℃,温度控制在不高于32℃,以免影响花芽分化。夜间10~15℃,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5℃时,可昼夜通风。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棚温过高或表土过干时,可在棚内喷水,防止烤苗,蹲苗期限15~20d,之后要及时搭架,番茄穗坐果以后进行追肥,穗果果实直径达到1~2cm,每亩每次追施“欣施利”或磷酸二氢钾5kg,每一穗果追一次肥。进入盛果期后,对肥水需求很大,要增加肥水的次数,促进果实生长。一般根据情况6~7d灌一次水,随水滴灌水溶性全肥。
(五)喷花和保果
番茄进入花期每穗开花3~4朵时,采用26mg/L番茄灵喷花,温度超过30℃不喷花。每穗留果4~5个。
(六)吊蔓整枝
采用单干整枝,留6穗果,在花上留2~3片叶掐尖,及时吊蔓,以免植株倒伏。
(七)病害防治
1早疫病用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粉500~600倍液喷雾。
2叶霉病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800倍液、30%宁南·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生物农药用哈赤木霉菌 兰迪多邦 红糖防治叶霉病。
3青枯、溃疡等细菌性病害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1%中生菌素水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 000~1 200倍药液喷雾。
4灰霉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7d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生物农药:用21%丁子·香芹酚水剂稀释300倍液、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施用15~30g或寡雄腐霉7 500~10 000倍液喷雾。
5病毒病每亩用8%宁南霉素水剂45~60g喷雾或5%海岛素水剂300~500倍液苗期及定植后初期喷雾处理。
(八)适时采收
采收始期6月末至7月初,采收末期10月中旬。
四、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大棚番茄长季栽培亩产量可达到9 000~10 000kg,售价每千克23元,亩产值20 700~23 000元,亩成本约6 300元(种子费1 600元,肥药2 500元,折旧1 500元,水电400元,其他300元),亩效益14 400~16 700元,比常规栽培番茄平均亩增效5 000元左右。
(二)生态、社会效益分析
有利于调整优化当地农业种植业结构,发挥蔬菜比较效益优势,提高番茄生产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增加出口创汇和促进菜农增收。同时,进一步拉动出口外销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塑料工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门路开辟了新的途径。
五、适宜区域
东北地区设施蔬菜主产区。
六、技术模式
详见表1。
大棚番茄抢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一、技术概况
塑料大棚番茄通过辅助加温进行抢早高密度短程栽培,一年种植两茬,早春供应本地,秋茬南销兼出口,效益显著。
二、技术效果
采取“早—密—短”栽培模式,通过抢早栽培、适度密植、短程栽培,推广应用黄蓝板、防虫网、生物药剂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病虫形成危害前结束生产,实现产品化,综合运用温、水、肥科学管理措施,实现农药用量减少60%以上,双茬番茄增产30%以上。节本增效达到15%以上。
三、技术路线(一)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大棚促成栽培无限生长型品种,例如光辉201、101、凯德198、荷兰中研898、菲尼尔等。
(二)培育壮苗
茬1月10日播种,定植时苗龄60~70d。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深度08~1cm,播种后加盖地膜保湿保温,苗床温度在20~30℃,70%出苗后将覆盖物去掉,播种后4~6d可以出齐。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2~18℃。定植前适当降低床苗温度锻炼秧苗。
(三)整地施肥
大棚内起垄,垄距65cm。两茬(一次施底肥)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80 00kg,化肥每茬每次每亩施过磷酸钙30kg,生物有机肥结合整地每次每亩施入50~60kg。
(四)头茬采取抢早高密度短程栽培
茬定植时间3月20日前,5月末始收,6月中旬拉秧,亩保苗3 500株左右,留2~3穗果。第二茬定植时间6月25日,8月中下旬采收,10月末拉秧,亩保苗1 800株左右,留6穗果,垄面覆盖黑色地膜,定植后浇足水。
(五)“早—密—短”栽培模式温、水、肥管理措施
塑料大棚“早—密—短”栽培模式要采取多层覆盖和辅助加温设施,一般情况白天温度为20~25℃,夜间温度不低于8℃为宜,定植后晚上和阴天时的白天都要加温,加温时间在15~20d,外界温度稳定在8℃以上则不需加温。后期温度应控制在不高于32℃。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5℃时,可昼夜通风。
穗果果实直径达到1~2cm追肥,每次追施磷酸二氢钾5kg/亩,一穗果一次肥。
(六)保花保果
当番茄进入花期,每穗开花3~4朵时,用26mg/L番茄灵喷花,温度超过30℃不喷花。每一穗留果4~5个。
(七)吊蔓整枝
茬采用单干整枝,留2穗果,在花上留2~3片叶掐尖,第二茬采用单干整枝,留6穗果,在花上留2~3片叶掐尖,及时吊蔓,以免植株倒伏。
(八)病害防治
1早疫病用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粉500~600倍液喷雾。
2叶霉病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800倍液、30%宁南·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生物农药:用哈赤木霉菌 兰迪多邦 红糖防治叶霉病。
3青枯、溃疡等细菌性病害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液、1%中生菌素水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 000~1 200倍药液喷雾。生物农药:用百亿枯草芽孢杆菌50~150g/亩喷雾。
4灰霉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7d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生物农药:用21%丁子·香芹酚水剂稀释300倍液、千亿枯草芽孢杆菌15~30g/亩或寡雄腐霉7 500~10 000倍液喷雾。
(九)适时采收
茬采收始期5月末至6月初,第二茬采收初期8月中旬。
四、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茬每亩产量可达到6 000kg,售价平均每千克2元,亩产值12 000元,亩成本6 000元(种子费2 500元、肥药2 000元、多层覆盖投入500元、辅助加温投入600元、生产辅助物资投入200元、水电200元),亩效益6 000元。第二茬每亩产量可达7 000kg,亩产值13 000元左右,亩成本5 800元(种子费1 600元、肥药2 000元、水电300元、生产辅助物资投入400元、折旧费1 500元),亩效益7 200元,两茬共计亩效益13 200元。 
(二)生态、社会效益分析
利用塑料大棚番茄通过辅助加温,选择适宜品种,一年生产两茬番茄,有效种植面积大,大幅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经济效益高。同时用工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劳动力就业比例,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通过抢早栽培,能够提高当地淡季蔬菜生产供应量,提高地产果菜自给率2%以上。
五、适宜区域
适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地区保温大棚,大庆部分地区可实现全年不加温两茬生产,其他地区早春需要适当加温。

抢先评论了 “东北地区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景观园林植物图鉴(一部景观园林植物分类与应用的大型工具书,1618种,3000余幅彩图铜版纸精美印刷)

EUR €10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园林植物图鉴

EUR €53.99
加入购物车

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

EUR €50.99
加入购物车

林木果树嫁接一本通

EUR €2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