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635044
本书以转基因重大专项研发的新基因新性状转基因棉花材料为研究对象,集9家单位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系统研究了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的目标性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生存竞争能力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了转基因棉花及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技术,新型杀虫蛋白的评价技术;组建了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的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转基因棉花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书可供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环境安全和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章叠加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
节概述()
第二节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潜在风险()
一、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特性()
二、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风险()
第三节世界各国对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现状()
一、美国/加拿大模式()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模式()
三、日本/韩国模式()
四、欧盟模式()
五、印度/俄罗斯模式()
第四节我国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一、我国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
二、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策略()
第二章转CBF1基因抗旱棉花()
节田间抗旱性评价()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室内抗旱性评价()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节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转双价基因抗病棉花()
节对病原菌的抗性及农艺性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节对长江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在长江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在黄河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六节在黄河流域栽培地的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转RRM2基因高产棉花()
节在黄河流域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结论()
第二节在西北内陆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结论()
第三节黄河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四节西北内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长江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六节对土壤动物蚯蚓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试验结果()
第七节对土壤结构与酶活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三、讨论()
第八节在黄河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九节在长江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十节在西北内陆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转ACO2基因优质棉花()
节在长江流域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在黄河流域的农艺性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黄河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长江流域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五节土壤微生物群落()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六节在长江流域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与讨论()
第七节在长江流域的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转基因抗草铵膦棉花()
节对草铵膦的耐受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二节对靶标害虫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第三节喷施草铵膦对花粉可育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喷施草铵膦对农艺性状及抗虫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抗虫稳定性及非靶标昆虫种群数量()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节转基因棉花粉对龟纹瓢虫、意大利蜜蜂和家蚕的影响()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种植都呈快速发展态势。2016年全球26个国家种植了1851亿hm2转基因作物,比2015年增长3%。65个国家和地区审批关于转基因作物种植或进行环境释放。转基因除了作物扩展到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等四大作物以外,包括甜菜、木瓜、茄子和马铃薯以及苹果。对单类作物而言,2016年转基因大豆的应用率为78%、转基因棉花的应用率为64%、转基因玉米的应用率为26%、转基因油菜的应用率为2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1%,仅次于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占比为47%)。
自1997年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大面积商品化种植以来,抗虫棉面积迅猛增加,2016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面积达到390万hm2,占我国植棉面积的80%。近两年,全球棉花价格低迷导致的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2016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下降到280万hm2,但市场对优质棉花的需求仍比较旺盛,新型转基因优质棉花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突飞猛进,近些年出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应用用到转基因棉花研究中来。转基因重大专项启动后,新基因、新性状、新方法和新产品不断涌现,目标性状也从单一的抗虫向抗旱、抗病、耐除草剂、养分高效利用、高产优质等方向拓展。从科学角度看,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基于对转基因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清醒认识,各国都在积极构建全面系统的转基因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及相关法规制度,确保转基因生物安全。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转基因专项的支持促使我国转基因棉花新品系的涌现,加之我国独特的棉田生物种类和生物群落结构,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转基因棉花安全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因此,在专项的支持下,开展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系统评价具有产业化前景的转基因棉花的环境安全性,建立转基因棉花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是一项重要而且非常紧迫的任务。
伴随着转基因和重大专项的推进,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性状转基因棉花产生和试验,新型转基因抗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转基因高产棉花和转基因优质棉花新材料等一批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转基因棉花,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测标准和完善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获取安全评价技术资料,获得安全证书进入产业化生产。因此,本课题攻关研究的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及其标准十分切合我国转基因棉花研发的需要,能够为转基因棉花研究和产业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课题同时系统评价了新型转基因棉等新品系的环境安全性,为相关产品申报安全证书提供了数据支撑。
为了使本项目的科技成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科技成果的共享,促进转基因棉花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保证转基因棉花应用的环境安全,我们对“十二五”中后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编写了供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环境安全和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参考的《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第三卷)》一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2017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